第18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符太饶有兴致地问道:“他有何看法?”

  宇文朔道:“先此声明,我没有向他透露和老哥的关系。”

  符太欣然道:“愼重是必须的。”

  宇文朔道:“他认为大唐败局已成,暂时看不到任何出路。”

  符太冷冷道:“可是韦、武等人刚好相反,认为前途光明。”

  宇文朔没理会他对韦、武的嘲讽,沉着的道:“期间他多次提起鹰爷,我没表示支持,他也不敢就这方面说太多。”

  符太道:“我明白,老弟是想争取他到我们这边来。”

  宇文朔道:“我们将力量集中在‘独孤血案’上,矛头指向田上渊,收窄打击点,只要我将太医大人对混毒的判断说出来,将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又道:“皇上因害怕魔门两个老妖孽,所以不容我离开,可是我们必须有人早一步到西京去,做好准备和部署。这个人选,就是乾舜。”

  符太清楚乾舜为人,知道他崇拜龙鹰,道:“这方面,老弟自己拿主意好了。”

  宇文朔道:“最后一个问题。”

  符太道:“问吧!”

  宇文朔道:“妲玛夫人怎样看田上渊?”

  符太轻描淡写道:“她感应到藏在田上渊身上的五采石。”

  宇文朔一头雾水,一怔道:“什么是五采石?”

  符太长身而起,徐徐道:“夫人今次到中土来,就是要寻回她大明教被盗的鎭教之宝,现在从田上渊身上找到失物,田上渊多添一个罪证。当夜,又或抢浪夜宴后某个晚上,夫人独自出手,希望物归原主,却为他所伤,其中情况,夫人没说出来,如非本太医看破她负上内伤,她仍不肯说。”

  宇文朔别过头来看他,现出震惊之色,对妲玛的武功,他知之甚详,因曾在“房州事件”紧密合作过。

  符太俯视着他,道:“小不忍,乱大谋,胜负非是决定于二人争雄,而是一场席卷塞内、塞外的战争。乾舜看得很准,如此连场大战、文斗武比,天下间能胜任者,惟鹰爷一人,故他绝不缺席。”

  说毕,洒然去了。

  第四章 分庭抗礼

  甫踏入东宫,已感气氛有异,守门的兵卫比平常增多近倍,且由宇文破的得力副手亲自掌门。

  此情况出乎符太料外,命令该是来自李显,只他有直接指挥飞骑御卫的权力,可提升警戒的级别。

  宇文破也有同样的权限,不过,如在平常的日子,须先请准李显;特殊的情况下,这般做事后须合理的解释,否则就是逾越和失职。

  想不到在汤公公的激励下,李显来一趟大发君威。

  副统领长孙默迎上来,客气两句后,符太乘机问其原委。

  长孙默双目闪闪生辉道:“是大统领落下来的命令,特别加强禁中正大门、内苑门和郡王府的警戒级别,其他地方一切如常。头子没说原因。”

  符太心中叫绝,看来册立李重俊,事在必行,且成离弦之箭。

  以李显的为人,怯愚懦弱,定发生了一些事,才激起他的斗志。

  一辆马车徐徐从内苑的方向驶过来,前后各有禁卫策骑护送。

  符太告别长孙默,往内苑走去,不到二十步,马车在他旁停下来,车帘掀开,现出上官婉儿带点倦意的花容,樱唇轻吐道:“太医大人送婉儿一程,可以吗?”

  美人儿软语相求,又一副心力交瘁、我见犹怜的动人模样,以符太的冷漠,仍不得不投降,依言登车。

  刚坐到她身旁,上官婉儿移贴过来,娇柔无力似的将头枕在他左肩处,叹息道:“皇上和娘娘大吵了一场,从未试过这么激烈的,吓坏了所有人。”

  香气袭人,大才女的脸蛋热呼呼的,从未试过这般诱人,想起她是那混蛋的亲密情人,等于不可欺的兄弟妻,格外有偷情破禁的刺激。

  记起不久前和太平亲热亲嘴,印象犹深之际,大才女这么的主动引诱,自己抵受不住,合乎天理人情,谁可怪他?

  符太想是这般的想,仍是正襟危坐,淡然自若道:“上官大家亲耳听着吗?”

  骑车队穿过重光门,蹄声、轮音,加上门卫致礼的吆喝,今夜确与别不同,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官婉儿“枕边私语”地轻柔的道:“娘娘来时,人人退避三舍,留下皇上在御书房应付她。”

  符太直视前方,因头稍有移动,不是有避她之嫌,就是和她亲热。

  计算时间,今早李显离开大宫监府是辰时末,现在酉时中,这个圣谕花了逾四个时辰,可能破了起草单一谕令时间最长的纪录。

  问道:“听大家的语气,在场者似不只大家一人?”

  上官婉儿轻轻道:“婉儿很累呢!是心累呵!”

  符太对她答非所问,忽然撒娇,摸不着头脑之际,上官婉儿的纤手探背而来,揽着他的腰。

  符太讶然朝她望下去,大才女刚向他仰望,这才发觉自己已搂着她香肩,心忖是她主动引诱,谁都怪不得自己占便宜,吻在她香唇上。

  上官婉儿的红唇本一片冰寒,旋即灼热起来,变软变热,还丁香暗吐,反应热烈。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符太依依不舍离开她的小嘴,坐直身体。

  仍在销魂的时刻,上官婉儿“嘤咛”一声,伏入他怀里去,双手缠上他肩颈,凑在他耳边道:“长公主和相王给皇上召来,商量了个多时辰,看过完成的谕旨后,他们都大力支持。长公主说得好,一天不解决继承权的问题,将重蹈前朝政权不稳的覆辙,徒惹争议。相王是过来人,深明其中弊病,认为必须在迁都前,让臣民清楚明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