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王维看完他给的文件,说:“按照你这个计划,那些菌类生产出来直接销售的份额也不会很高。这是为了保证价格稳定?”
唐浩泽点头,说:“我们可以降价,但是我们的成本和品质都摆在那里。降价幅度也不能太大,至少不可能从金领阶层才能吃得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也吃得起。”
那样他们是卖越多亏得越多。
王维笑着说:“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做保健品或者化妆品,那些菌子确实不能降价太凶。不然生产出来保健品和化妆品也不值钱了。”
邓小权却在沉吟,似乎是在考虑唐浩泽给出的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唐浩泽看他不开口也没有催他。王维也小口吃着茶,笑而不语。
良久,邓小权才放下文件说:“整个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讨论。”
“这本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真要做这个事,双方肯定都要先深入探讨。我希望这计划能让双方都获利。”
不过邓小权其实也早有自己的计划:“其实我是考虑着,让恒远先集中资金将高层立体工厂化无土培育蔬菜的项目扩大。如果现在做这个项目,恒远的资金可能会有些紧张。”
恒远也种植花卉和培育蘑菇,大多也是在西北部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要建成一个生产基地,连同所有配套设施,投入也确实很巨大。恒远集团可没有像天方地产那样的现金奶牛。
唐浩泽听出他的意思了,说:“如果恒远的资金有困难,就以天方农业为主组建一个双方共同出资的子公司。日后蘑菇和等产品销售,都由新成立的公司统筹。这样可以保证双反出产产品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又能避免双方竞争。”
这种做法,可以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蘑菇直接卖出去。而剩下则可以用于加工。出产多少,就收益多少,不会有那方吃亏。
唐浩泽有补充了一句:“加工厂也由新组建的公司控制。”不过不包括保健品生产。
对此,邓小权当然不会有意见。恒远不会大幅度扩产,而天方农业生产得越多,加工厂的收益给恒远的分红就越多。这对恒远更有利。
邓小权和王维对这个计划,原则上都没有意见。但想要完成这样的合作,需要确定的东西很多。
比如,双方在新公司的投资比例和股份需要双方都满意;又比如,怎么组织购销,如何保证两家公司产品在购销过程保持公平。
再有,还要确定双方日后发展的规模。还有公司的管理双方如何参与。
他们之间虽然很熟稔,但那些利益性的东西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事。恒远公司是上市公司,邓小权作为董事长,必须要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同时他作为恒远公司的掌门人,更要考虑恒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那都都需要他为恒远争取利益才能保证。
也正是他们之间熟稔,这些利益分配他们也只讲究一个公平,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分歧。
不过邓小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恒远在增加产能方面肯定比不上天方集团。如果天方集团产能无限制扩大,可能会影响收购价。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不考虑。”
唐浩泽对这个问题也有考虑:“天方农业的扩产规模肯定也会有个限度。当然,这个度,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来制定。”
他顿了一下,说:“而且就算天方农业不增加产能,你认为现在这样的价格能保持多久?那些东西利润率现在相当高。在利润驱动下,那些东西的培育技术再过两年就会扩散出去。也许其他人的单位产量不及我们、品质不如我们。但做得人多了也肯定会冲击市场。”
“那确实会!”王维点头说。“倒不如我们首先将价格降低。我们现在的已经有技术基础,只要继续研究下去,我们可以不断降低单位成本,甚至可以将价格降低到别人做就无利可图的地步。”
在别人还没开始做出来之前就将价格战大到别人做不下去的价格。那市场自然就能保住了。
邓小权却说:“我们可以不可以将技术主动扩散出去,做成公司加农的模式?”
唐浩泽摇头说:“这个不行。我们的蘑菇培育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已经是这个行业中尖端。但这样的技术很容易完美逆推。哪怕我们只是给农民培养基和孢子,技术也很容易落入竞争对手手里。那时候我们就会失去所有优势。我认为,在技术层面被竞争对手赶上之前,不适宜对外推广。”
邓小权想了想,觉得唐浩泽的担忧也不是杞人忧天。现在的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现在什么生物都能做基因分析,做一次的成本不过百来万。只要孢子扩散出去了,确实可能会将自己最尖端的技术暴露出去。
“那暂时不考虑这个方向。”他拿起茶杯说。“那我们双方先将这个框架丰满起来。我找个机会提交上董事会讨论。”
“好。我会让天方派人去你们那里。”这接下来的事,当然不用他们亲自来做了。“这事得尽快。我现在都已经打算再找一个地方兴建基地了。”
“我们会抓紧时间的。”邓小权想了一下,觉得公司的资金虽然不是非常充裕,但先组建一家子公司还是没问题的。
第六六一章 偶尔也要阴一下别人
唐浩泽点头,说:“我们可以降价,但是我们的成本和品质都摆在那里。降价幅度也不能太大,至少不可能从金领阶层才能吃得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也吃得起。”
那样他们是卖越多亏得越多。
王维笑着说:“如果如你想的那样做保健品或者化妆品,那些菌子确实不能降价太凶。不然生产出来保健品和化妆品也不值钱了。”
邓小权却在沉吟,似乎是在考虑唐浩泽给出的整个方案的可行性。
唐浩泽看他不开口也没有催他。王维也小口吃着茶,笑而不语。
良久,邓小权才放下文件说:“整个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讨论。”
“这本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真要做这个事,双方肯定都要先深入探讨。我希望这计划能让双方都获利。”
不过邓小权其实也早有自己的计划:“其实我是考虑着,让恒远先集中资金将高层立体工厂化无土培育蔬菜的项目扩大。如果现在做这个项目,恒远的资金可能会有些紧张。”
恒远也种植花卉和培育蘑菇,大多也是在西北部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要建成一个生产基地,连同所有配套设施,投入也确实很巨大。恒远集团可没有像天方地产那样的现金奶牛。
唐浩泽听出他的意思了,说:“如果恒远的资金有困难,就以天方农业为主组建一个双方共同出资的子公司。日后蘑菇和等产品销售,都由新成立的公司统筹。这样可以保证双反出产产品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又能避免双方竞争。”
这种做法,可以在维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蘑菇直接卖出去。而剩下则可以用于加工。出产多少,就收益多少,不会有那方吃亏。
唐浩泽有补充了一句:“加工厂也由新组建的公司控制。”不过不包括保健品生产。
对此,邓小权当然不会有意见。恒远不会大幅度扩产,而天方农业生产得越多,加工厂的收益给恒远的分红就越多。这对恒远更有利。
邓小权和王维对这个计划,原则上都没有意见。但想要完成这样的合作,需要确定的东西很多。
比如,双方在新公司的投资比例和股份需要双方都满意;又比如,怎么组织购销,如何保证两家公司产品在购销过程保持公平。
再有,还要确定双方日后发展的规模。还有公司的管理双方如何参与。
他们之间虽然很熟稔,但那些利益性的东西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事。恒远公司是上市公司,邓小权作为董事长,必须要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同时他作为恒远公司的掌门人,更要考虑恒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那都都需要他为恒远争取利益才能保证。
也正是他们之间熟稔,这些利益分配他们也只讲究一个公平,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分歧。
不过邓小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恒远在增加产能方面肯定比不上天方集团。如果天方集团产能无限制扩大,可能会影响收购价。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不考虑。”
唐浩泽对这个问题也有考虑:“天方农业的扩产规模肯定也会有个限度。当然,这个度,我们也需要根据市场来制定。”
他顿了一下,说:“而且就算天方农业不增加产能,你认为现在这样的价格能保持多久?那些东西利润率现在相当高。在利润驱动下,那些东西的培育技术再过两年就会扩散出去。也许其他人的单位产量不及我们、品质不如我们。但做得人多了也肯定会冲击市场。”
“那确实会!”王维点头说。“倒不如我们首先将价格降低。我们现在的已经有技术基础,只要继续研究下去,我们可以不断降低单位成本,甚至可以将价格降低到别人做就无利可图的地步。”
在别人还没开始做出来之前就将价格战大到别人做不下去的价格。那市场自然就能保住了。
邓小权却说:“我们可以不可以将技术主动扩散出去,做成公司加农的模式?”
唐浩泽摇头说:“这个不行。我们的蘑菇培育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已经是这个行业中尖端。但这样的技术很容易完美逆推。哪怕我们只是给农民培养基和孢子,技术也很容易落入竞争对手手里。那时候我们就会失去所有优势。我认为,在技术层面被竞争对手赶上之前,不适宜对外推广。”
邓小权想了想,觉得唐浩泽的担忧也不是杞人忧天。现在的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现在什么生物都能做基因分析,做一次的成本不过百来万。只要孢子扩散出去了,确实可能会将自己最尖端的技术暴露出去。
“那暂时不考虑这个方向。”他拿起茶杯说。“那我们双方先将这个框架丰满起来。我找个机会提交上董事会讨论。”
“好。我会让天方派人去你们那里。”这接下来的事,当然不用他们亲自来做了。“这事得尽快。我现在都已经打算再找一个地方兴建基地了。”
“我们会抓紧时间的。”邓小权想了一下,觉得公司的资金虽然不是非常充裕,但先组建一家子公司还是没问题的。
第六六一章 偶尔也要阴一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