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一个大变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部分产业主要成本,运输成本随着我国交通条件越来越好占总成本比例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落户在一些县城。另外,农业企业落户到以农业经济为主县也更适合经济规律。”

  “另外,西部有大量与东部地区迥异的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我们在考虑打造西部核心经济圈的同时,也应当考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这位经济学家这番话的核心是指:中国产能过剩,是因为忽略了广大地区的乡镇经济的发展。

  同时指出中国不是缺乏生产者,而是缺乏消费者。而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的消费潜力没有被激活。其中的关键,是潜力一直没能变成能力。

  “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家庭消费能力关键因素。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大部分人可支配收入都只达到温饱水平。何时让他们达到小康水平,就何时能激活他们的消费潜力。但是仅仅靠各县政府和当地百姓的努力,是不可能让他们的生活达到的小康水平。他们需要外部的帮助。我们也应该打破之前打造集中型产业圈的惯性思维,在西部营造一个泛经济圈……将最大范围的地域划入这个经济圈,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造福尽可能多百姓!”

  这位年轻经济学家的演讲结束后,会场一片掌声。

  唐浩泽不得不说这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虽不新颖,但也捉到了核心问题。

  现在国内的核心经济圈,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形成了基础,甚至是在解放前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那个时候的物流业还相当的落后,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流行业至少比九十年代发达了几倍。

  物流发展,是的运输成本持续下降。产研结合的发展也比以往更加方便。非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地域的分布范围也可以变得更广,主要考虑的是应该是紧邻市场,而是更应该考虑紧邻原料产地。

  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各行各业的过剩。或者说,中国在早些年很多行业就已经是属于产能过剩了。只不过之前的生产成本低,出口旺盛。而现在产业增长速度,要超过净出口量增长的速度。国内的产能过剩就更加严重了。

  特别一些产业面临其它国家的竞争。中国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早在东南亚国家面前早已经失去了。

  中国的问题是,不可能靠高科技产业给中国人提供足够的劳动岗位,中国依然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否则中国将会成为失业大国,估计会隔壁阿三更惨。

  隔壁阿三是出了名能忍,几亿人吃不饱也能相安无事。如果中国落到那个地步,革【2】命和反革【2】命之间就要展开激烈碰撞了。

  但道理谁都知道,只是无法放弃利益而已。

  也许在大信息时代,会让距离更远的地方也能成为市场。问题是现在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小型或者说微型企业的市场,针对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有很多小型企业主要针对的,是企业。

  企业集中形成大型经济圈,才是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产品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可以在本地进行,运输成本低。如果没有产业集中的工业商业经济圈,国内的小型企业将无法生存。

  单个小型企业也许看着不起眼,但是中国的小型或者微型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未必比大中型企业少。如果没有了那些企业,如今的中国经济无法保证中国人的就业。

  当然,这位经济学家的演讲确实是言之有理,至少对于某些产业是那样。比如农业加工工业。都应当以就近原料产地的原则进行投资。比如物流、,还有旅游业都可以在有合适资源的县区进行投资。至于其它产业,除非是物流业极大发展和信息经济非常发达。不然还是形成集约化经济区更适合中国的现状。

  也许,在十年后中国的经济环境可以实行那样的经济布局了。但是现在还不行的。

  古三就坐在唐浩泽旁边。他一边鼓掌一边小声对唐浩泽说:“唐先生,我听着陈教授的见解与您的见解有很大不同。但两种见解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唐浩泽笑着回应说:“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陈教授的演讲才是老成之言,也是中国未来产业布局的参考方向。”

  “哦?那对现在面临的经济状况,您有不同见解?”

  唐浩泽看他脸上带着微笑,并不像是疑惑,不由好奇,问:“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我更倾向于您的见解。正如您说的,中国的经济依然主要靠工业。而工业只有产业集中化,彼此竞争才能带动产业相关的技术升级。”

  唐浩泽笑着说:“如果信息产业更加发达,那一切都不成问题。只是现在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确实产业集中了,才能催生相关技术体系的研究。所以世界上很多产业都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东亚的造船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曾经占领技术的顶端,但是因为产业衰落,技术也慢慢落后于东亚。

  又比如电子行业,西方不是没有企业想做。只是一家企业做,根本没可能做得起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飞利浦曾经就打算投入显示面板生产行业。但是因为独力难支无法形成产业化,无法与东亚竞争,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