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道:“只要圣上之后,是另一个盛世,那将是铁铮铮的事实,任恶意攻讦者如何扭曲圣上的不朽功业,仍不得不承认这最关键性的一面。”
武曌苦笑道:“朕害怕的,是显儿如杨广般败尽我大周的家当,即使隆基能取而代之,也未能力挽狂澜。”
龙鹰道:“我虽然对国事一窍不通,但从听回来的,也知圣上主事后,这数十年来人口不住增长,国力愈趋强大,只要外能延迟默啜大举来犯之期,内则压制得大江联动弹不得,将激烈的斗争限制于宫廷、朝廷的层面,没有波及平民百姓,将仍是大有可为。”
武曌淡淡道:“邪帝以为显儿即位后,你仍可以像以前般南征北讨、人力物力任你动用吗?邪帝太不明白韦氏了。”
龙鹰愕然无语,他非是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由女帝亲口说出来,其严重性立告剧增百倍。
武曌现出回忆的神情,缓缓道:“显儿于先皇驾崩后第七天登基,先皇尸骨未寒,韦氏便怂恿显儿任命自己父亲普州参军早玄贞为豫州刺史。以官阶论,‘参军’之上是‘司马’,再上是‘长史’、‘别驾’和‘刺史’,从低微的参军到刺史,是连跳四级。可是韦氏仍不满足,认为刺史只是地方官员,未够显赫,逼显儿再升她爹的官,显儿拿她没法,只好将韦玄贞擢升为‘侍中’。”
对于官阶,龙鹰全然懵懂,从不深究。现时武曌说的,是大唐的旧制,她登基后,为显示新朝的气象,将官署、官阶全体易名,更令不熟悉朝廷编制者晕头转向。
武曌看他摸不着头脑的神情,晓得龙鹰没法掌握她说的话。解释道:“旧制新制,如出一辙,只是名称不同,实际的权力和职能没有分别。显儿当皇帝时,朝政分为三省六部。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诏敕草案,由门下省检讨,将意见再送返中书省,完成诏敕后交往尚书省,由他们负责执行。尚书省的架构最大,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起内政、财政、文教、军事、法务以及建设的诸般工作。”
龙鹰愕然道:“竟然是这么简单,真没想到。”
武曌道:“政治架构愈简单愈好,最忌是政出多门,功能重叠。唉!不过邪帝一听便明的东西,显儿或许到今天仍不清楚,不晓得‘侍中’乃门下省的首长,让一个全无经验、无才无干的韦玄贞坐入这个位置,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害。”
龙鹰问道:“侍中是否等于宰相?”
武曌点头道:“旧称三省的首长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通称为‘宰相’。尚书令一职一直悬空,改为将六部一分为二,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各统辖三部,故左、右仆射,亦等同宰相。”
龙鹰开始明白到武曌当时对李显的不满。李显因韦妃而硬将她老爹韦玄贞,从一个地方属吏提拔为当朝宰相,将武曌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用人不讲门阀、只论才干的制度,破坏无遗,如让这种歪风继续下去,武曌的心血将尽付东流,以武曌的出身和性格,岂肯容韦妃继续放肆?
可是只要李显一天仍是皇帝,他就拥有败政误国的权力。位子尚未坐热,韦妃便无视体制,难怪狄仁杰对她有“急功近利”的评语。但今次回朝,韦妃学乖了。
武曌轻描淡写的道:“韦氏犯了和朕同样的错误,但她不明白,朕起用武家的人,是按部就班,且有能者辅之,又有朕密切监察,岂可同日而语?当这蠢儿还要提拔乳娘的儿子为五品官,只因喝过她的奶水,毫无知人善用的能力,朕还能袖手旁观吗?”
龙鹰欲语无言。他尚是第一次听到武曌承认起用武氏子弟,是她的错失。
武曌轻轻道:“朕对邪帝说这么多不堪提起的事,是要让邪帝明白身处怎么样的局面里。显儿被废后,李旦被立为皇,李隆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
龙鹰从来没有从武曌本身的角度去理解她,她的情况犹如大军开赴战场,眼看主帅不住犯错,最后会累得所有人全陪这无能低智的主帅吃败仗,谁不想取而代之?问题在有没有这个权力。
武曌道:“显儿即位,权力势将旁落韦氏和妲玛手中,她们任何一个,要杀的人将是邪帝。妲玛想杀你的原因,邪帝比朕更清楚。韦氏要杀你,是因清楚你是她篡朝夺位的最大障碍,不论在军方和民间,你都有那种号召力。”
龙鹰点头同意,道:“所以我刚去见过隆基,不但向他表白魔门邪帝的身份,还向他清楚道出妲玛和大江联颠覆中土的阴谋,以免将来因不够了解而疑虑丛生。”
武曌道:“邪帝竟是认真的。”
龙鹰抗议道:“圣上怎会这么看小民呢?”
武曌微笑道:“朕指的认真,是邪帝确信隆基是成败的关键,并有信心达致目标。邪帝是一诺千金的人,肯这么和隆基说,正代表邪帝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而非只为了阻止朕动武。”
龙鹰苦笑道:“师姐到今天,仍不相信我对圣门的诚意吗?”
武曌若无其事的道:“邪帝提议的计划虽妙不可言,却不符朕一向的作风。朕今晚比任何一刻更想杀人,事后朕有绝对把握收拾残局。邪帝如果仍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稳定塞外的形势和压抑大江联,明天太阳出来时,韦氏和妲玛将再不存于人世。”
武曌苦笑道:“朕害怕的,是显儿如杨广般败尽我大周的家当,即使隆基能取而代之,也未能力挽狂澜。”
龙鹰道:“我虽然对国事一窍不通,但从听回来的,也知圣上主事后,这数十年来人口不住增长,国力愈趋强大,只要外能延迟默啜大举来犯之期,内则压制得大江联动弹不得,将激烈的斗争限制于宫廷、朝廷的层面,没有波及平民百姓,将仍是大有可为。”
武曌淡淡道:“邪帝以为显儿即位后,你仍可以像以前般南征北讨、人力物力任你动用吗?邪帝太不明白韦氏了。”
龙鹰愕然无语,他非是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由女帝亲口说出来,其严重性立告剧增百倍。
武曌现出回忆的神情,缓缓道:“显儿于先皇驾崩后第七天登基,先皇尸骨未寒,韦氏便怂恿显儿任命自己父亲普州参军早玄贞为豫州刺史。以官阶论,‘参军’之上是‘司马’,再上是‘长史’、‘别驾’和‘刺史’,从低微的参军到刺史,是连跳四级。可是韦氏仍不满足,认为刺史只是地方官员,未够显赫,逼显儿再升她爹的官,显儿拿她没法,只好将韦玄贞擢升为‘侍中’。”
对于官阶,龙鹰全然懵懂,从不深究。现时武曌说的,是大唐的旧制,她登基后,为显示新朝的气象,将官署、官阶全体易名,更令不熟悉朝廷编制者晕头转向。
武曌看他摸不着头脑的神情,晓得龙鹰没法掌握她说的话。解释道:“旧制新制,如出一辙,只是名称不同,实际的权力和职能没有分别。显儿当皇帝时,朝政分为三省六部。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诏敕草案,由门下省检讨,将意见再送返中书省,完成诏敕后交往尚书省,由他们负责执行。尚书省的架构最大,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起内政、财政、文教、军事、法务以及建设的诸般工作。”
龙鹰愕然道:“竟然是这么简单,真没想到。”
武曌道:“政治架构愈简单愈好,最忌是政出多门,功能重叠。唉!不过邪帝一听便明的东西,显儿或许到今天仍不清楚,不晓得‘侍中’乃门下省的首长,让一个全无经验、无才无干的韦玄贞坐入这个位置,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害。”
龙鹰问道:“侍中是否等于宰相?”
武曌点头道:“旧称三省的首长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通称为‘宰相’。尚书令一职一直悬空,改为将六部一分为二,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各统辖三部,故左、右仆射,亦等同宰相。”
龙鹰开始明白到武曌当时对李显的不满。李显因韦妃而硬将她老爹韦玄贞,从一个地方属吏提拔为当朝宰相,将武曌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用人不讲门阀、只论才干的制度,破坏无遗,如让这种歪风继续下去,武曌的心血将尽付东流,以武曌的出身和性格,岂肯容韦妃继续放肆?
可是只要李显一天仍是皇帝,他就拥有败政误国的权力。位子尚未坐热,韦妃便无视体制,难怪狄仁杰对她有“急功近利”的评语。但今次回朝,韦妃学乖了。
武曌轻描淡写的道:“韦氏犯了和朕同样的错误,但她不明白,朕起用武家的人,是按部就班,且有能者辅之,又有朕密切监察,岂可同日而语?当这蠢儿还要提拔乳娘的儿子为五品官,只因喝过她的奶水,毫无知人善用的能力,朕还能袖手旁观吗?”
龙鹰欲语无言。他尚是第一次听到武曌承认起用武氏子弟,是她的错失。
武曌轻轻道:“朕对邪帝说这么多不堪提起的事,是要让邪帝明白身处怎么样的局面里。显儿被废后,李旦被立为皇,李隆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
龙鹰从来没有从武曌本身的角度去理解她,她的情况犹如大军开赴战场,眼看主帅不住犯错,最后会累得所有人全陪这无能低智的主帅吃败仗,谁不想取而代之?问题在有没有这个权力。
武曌道:“显儿即位,权力势将旁落韦氏和妲玛手中,她们任何一个,要杀的人将是邪帝。妲玛想杀你的原因,邪帝比朕更清楚。韦氏要杀你,是因清楚你是她篡朝夺位的最大障碍,不论在军方和民间,你都有那种号召力。”
龙鹰点头同意,道:“所以我刚去见过隆基,不但向他表白魔门邪帝的身份,还向他清楚道出妲玛和大江联颠覆中土的阴谋,以免将来因不够了解而疑虑丛生。”
武曌道:“邪帝竟是认真的。”
龙鹰抗议道:“圣上怎会这么看小民呢?”
武曌微笑道:“朕指的认真,是邪帝确信隆基是成败的关键,并有信心达致目标。邪帝是一诺千金的人,肯这么和隆基说,正代表邪帝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而非只为了阻止朕动武。”
龙鹰苦笑道:“师姐到今天,仍不相信我对圣门的诚意吗?”
武曌若无其事的道:“邪帝提议的计划虽妙不可言,却不符朕一向的作风。朕今晚比任何一刻更想杀人,事后朕有绝对把握收拾残局。邪帝如果仍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稳定塞外的形势和压抑大江联,明天太阳出来时,韦氏和妲玛将再不存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