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654节
难怪他们可以获得世界杯冠军,也难怪会有“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的说法。
想要在意志品质上击溃德国人,确实很难。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典队这场的进攻确实不太行。
由于时刻都要谨慎地防止德国队的进攻,潘毅也一直没有改变阵型来大举进攻。
而在这三后腰体系的基础上,就算瑞典想进攻,路线也是过于单一,很多时候是以中路长传为主,效率低下。
还有就是攻防转换和节奏的控制上也有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埃克达尔。
他今天的位置是三后腰的中间,算是瑞典队攻守转换的枢纽,但他显然只能完成“守”这个任务。
他的强项实际上不是强在他的优点,而是强在他的平均,他可以踢中场任何一个位置,左中右,前中后,中场的任何一个位置他都可以踢,而且都可以发挥出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他干不了的。
可问题也恰恰是这样,在说到大局观和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上,他不如谢尔斯特伦,在说到传球精细度上,他不如福斯贝里,但是他有这些球员所没有的那种防守能力和出色的体能和跑动能力。
他这种类型的中场实际上很有意思,打得好的话,他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发挥得很出色,可一旦遇到了问题,或需要打破僵局的灵光一闪时,他很可能就不行了。
打德国实际上就暴露出了他对比赛局势的掌控,对比赛节奏控制力上的差距。
至少在加时赛中,瑞典队看起来是渐渐地利用体能优势在场上占据了主动,但却也没能创造出明显的得分机会,这就是因为节奏上有问题,锋线人员很难拿到有威胁的传球。
其实在这个时候,往往有经验有能力的组织者都会根据球场上的局势进行调整节奏变化,通过左右分球,通过适当的回缩,通过故意放慢节奏等多种方式来搅乱德国队的防守步伐,让对手的防守失去预见性。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防守失去了预见性,那么等到对手进攻的那一刻才做出反应,太慢了!
但是整个上半场,埃克达尔明显是陷入球队的整体节奏中,而不是掌控球队的节奏!
潘毅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为了保持防守的硬度,只能是让他继续踢这个位置。
替补席上也没什么人了啊!希耶马克?莱维茨基?都差点意思。
总不能让福斯贝里来踢后腰吧?他又不是皮尔洛……
而且就算是皮尔洛,在现在这个以防为主的三后腰体系中,其实也不太好用。
毕竟他自己本身需要更多的保护,反而会削弱了在中场的扫荡力度。
总之呢,两边在这样的拉扯之中,比赛时间也渐渐地走向了最后的120分钟。
而这个时间也就意味着……
两队即将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
如果说,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
那么,跟德国人踢点球,似乎是足球比赛中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时刻。
德国人显然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队都更善于点球决战。
此役前,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国际大赛中,德国6次出战点球决战取得5胜1负的成绩,唯一一次告负是在遥远的1976年欧洲杯决赛。
在当时,现任拜仁主席赫内斯罚丢了点球,而捷克队五罚全中,帕年卡还罚入了史上的第一个勺子点球,导致德国队落败。
而自那以后,德国已经延续了40年国际大赛点球决战不败的纪录。
值得强调的是,德国28次在国际大赛主罚点球仅仅罚丢了2个!
这都充分说明了德国战车的钢铁意志,毕竟点球更多的是看心态,看谁更能顶住压力保持镇定,而不是脚下技术。
因此,踢到点球大战,其实也不是潘毅预想中的。
但现在既然真的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潘毅也只能去面对。
话说回来,自己的球队在实力上确实不如德国,能踢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让他满意了。
“头儿,是不是该安排点球大战的名单了?”
阿尔特塔走到了潘毅的身旁,问道。
斯卡洛尼同样也看着潘毅。
或许他们认为潘毅已经早就对点球大战做好准备了。
但潘毅却摇头笑道:“这个还是让球员自己决定吧。”
阿尔特塔和斯卡洛尼对视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潘毅的用意。
其实很多教练也会这么做,那就是让球员自己决定是否去罚点球。
毕竟踢点球的压力太大,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话,那还不如别上。
“那好,待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当加时赛到补时1分钟的时候,主裁判韦伯终于吹响了终场哨,残酷的点球大战即将开始!
……
“我第一个出场,其它的你们爱谁谁!”
在所有瑞典球员和教练围成一圈的时候,伊布马上霸气地说道。
这其实就是显现出老将的担当了。
因为在点球大战的时候,第一个出场的压力是最大的!
“我第五个。”格兰奎斯特也说道。
潘毅轻轻点头。
格兰奎斯特的心理素质极佳,点球功夫也不错。
事实上,在伊布退出瑞典国家队之后,格兰奎斯特就接任了国家队队长的职位,而且也成为了第一点球手!
因此让他来镇守第五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个出场的球员压力,是仅次于第一个的,因为那时候往往是一球定乾坤的时刻。
往往一些球星要么选择第一,要么选择第五。
就比如梅西一般都会第一个出场,而c罗喜欢第五个出场。
在伊布和格兰奎斯特这两个正副队长发话后,那就要确定2、3、4号罚球手了。
“我来吧。我踢第二个。”此时说话的是韦恩布鲁姆。
“我踢第三个。”这是拉尔森。
“那我第四个。”埃克达尔。
正好是今天的三个后腰,也都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这一批人。
“我也要踢……”
“还有我……”
争相请缨的,还有下半场替补上场的奥古斯丁松,他的脚法踢点球肯定没问题;
还有小将伊萨克,他其实未来也是在皇家社会、纽卡斯尔的第一点球手。
这时只能是潘毅出面了:“就按先来后到吧。你们几个往后排,说不定还会踢第六轮、第七轮呢。所以就连伊萨克松,你也要做好准备,别以为自己是门将就不用踢点球了!”
大家不禁都笑了出来。
这声响都不由得让德国人那边侧目。
这正准备踢点球呢,能不能严肃一点,怎么还笑出声了呢???
而这也是潘毅对瑞典队很满意的一点。
不愧是维京人的后代,心理素质都杠杠的,一点不带怕的。
有的球队球员碰到踢点球,腿都软了,很多时候还要教练一个一个地点名让他们上去踢。
而瑞典这边可好,一个个抢着要踢,踢不上还不开心的样子呢。
“点球大战是很重要,但你们看准了方向就踢吧,别想太多。把更多的心思留给在酒店里等你们的姑娘吧!”
这就是潘毅最后的训话了。
在又引起球员们一阵爆笑后,潘毅再把门将伊萨克松拉到了一旁。
伊萨克松是一个非常稳健的门将,在场上很少犯错,用fm的属性来说就是“神经指数”很低。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也很少会有超高水平的发挥,包括在扑点球方面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地方。
所以,潘毅需要给他开开小灶。
“这是德国队可能会主罚点球球员的名单,以及他们习惯的罚球方式,你先看看。”
潘毅给伊萨克松递上了一个小纸条,叮嘱道:“收好了,别被人扔了。”
这就是瑞典教练组在赛前就收集好的信息,根据德国球员近期罚点球的情况来做出的分析总结。
事实上,当瑞典进淘汰赛后,他们每一场都会这么做,毕竟谁也不能预料双方不会通过点球大战来分出胜利。
而今天的这一场还有点特别,其主要的参考意见都是潘毅给的。
因为他还记得在前世,当时德国是在八强中遇到了意大利,而当时他们就是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的。
之所以潘毅对这场比赛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这场点球大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双方一直踢到了第九轮才分出胜负!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个名场面,就是意大利前锋扎扎。
当时直到第120分钟,加时赛快结束,扎扎才替补出场换下基耶利尼。
显然,孔蒂是特意让扎扎来踢点球大战,但这种强行安排,反倒是出了大错。
第1轮意大利的因西涅,德国的克罗斯双双将点球罚进;
第2轮,扎扎上前操刀主罚点球,尤文前锋从大禁区线上开始助跑,到点球点只有短短6码距离,扎扎的跑动让人哭笑不得:踱着小碎步,就像是牵线木偶人一样,6码的距离足足跑了18步,看上去十分滑稽。
或许,当扎扎用慢动作回放的跑动,4秒时间跑完5.5米的距离时,意大利球迷已经有不祥之感。
果然,扎扎的左脚劲射,直接飞出横梁!
这个可能是足球史上被吐槽次数最多的点球了,后来也被各国网友各种ps恶搞,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一个著名梗。
因此,潘毅怎么会忘了这场球呢?
甚至就连德国队出场的几名球员是谁,踢的哪一边都记得。
想要在意志品质上击溃德国人,确实很难。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典队这场的进攻确实不太行。
由于时刻都要谨慎地防止德国队的进攻,潘毅也一直没有改变阵型来大举进攻。
而在这三后腰体系的基础上,就算瑞典想进攻,路线也是过于单一,很多时候是以中路长传为主,效率低下。
还有就是攻防转换和节奏的控制上也有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埃克达尔。
他今天的位置是三后腰的中间,算是瑞典队攻守转换的枢纽,但他显然只能完成“守”这个任务。
他的强项实际上不是强在他的优点,而是强在他的平均,他可以踢中场任何一个位置,左中右,前中后,中场的任何一个位置他都可以踢,而且都可以发挥出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他干不了的。
可问题也恰恰是这样,在说到大局观和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上,他不如谢尔斯特伦,在说到传球精细度上,他不如福斯贝里,但是他有这些球员所没有的那种防守能力和出色的体能和跑动能力。
他这种类型的中场实际上很有意思,打得好的话,他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发挥得很出色,可一旦遇到了问题,或需要打破僵局的灵光一闪时,他很可能就不行了。
打德国实际上就暴露出了他对比赛局势的掌控,对比赛节奏控制力上的差距。
至少在加时赛中,瑞典队看起来是渐渐地利用体能优势在场上占据了主动,但却也没能创造出明显的得分机会,这就是因为节奏上有问题,锋线人员很难拿到有威胁的传球。
其实在这个时候,往往有经验有能力的组织者都会根据球场上的局势进行调整节奏变化,通过左右分球,通过适当的回缩,通过故意放慢节奏等多种方式来搅乱德国队的防守步伐,让对手的防守失去预见性。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防守失去了预见性,那么等到对手进攻的那一刻才做出反应,太慢了!
但是整个上半场,埃克达尔明显是陷入球队的整体节奏中,而不是掌控球队的节奏!
潘毅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为了保持防守的硬度,只能是让他继续踢这个位置。
替补席上也没什么人了啊!希耶马克?莱维茨基?都差点意思。
总不能让福斯贝里来踢后腰吧?他又不是皮尔洛……
而且就算是皮尔洛,在现在这个以防为主的三后腰体系中,其实也不太好用。
毕竟他自己本身需要更多的保护,反而会削弱了在中场的扫荡力度。
总之呢,两边在这样的拉扯之中,比赛时间也渐渐地走向了最后的120分钟。
而这个时间也就意味着……
两队即将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
如果说,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
那么,跟德国人踢点球,似乎是足球比赛中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时刻。
德国人显然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队都更善于点球决战。
此役前,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国际大赛中,德国6次出战点球决战取得5胜1负的成绩,唯一一次告负是在遥远的1976年欧洲杯决赛。
在当时,现任拜仁主席赫内斯罚丢了点球,而捷克队五罚全中,帕年卡还罚入了史上的第一个勺子点球,导致德国队落败。
而自那以后,德国已经延续了40年国际大赛点球决战不败的纪录。
值得强调的是,德国28次在国际大赛主罚点球仅仅罚丢了2个!
这都充分说明了德国战车的钢铁意志,毕竟点球更多的是看心态,看谁更能顶住压力保持镇定,而不是脚下技术。
因此,踢到点球大战,其实也不是潘毅预想中的。
但现在既然真的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潘毅也只能去面对。
话说回来,自己的球队在实力上确实不如德国,能踢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让他满意了。
“头儿,是不是该安排点球大战的名单了?”
阿尔特塔走到了潘毅的身旁,问道。
斯卡洛尼同样也看着潘毅。
或许他们认为潘毅已经早就对点球大战做好准备了。
但潘毅却摇头笑道:“这个还是让球员自己决定吧。”
阿尔特塔和斯卡洛尼对视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潘毅的用意。
其实很多教练也会这么做,那就是让球员自己决定是否去罚点球。
毕竟踢点球的压力太大,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话,那还不如别上。
“那好,待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当加时赛到补时1分钟的时候,主裁判韦伯终于吹响了终场哨,残酷的点球大战即将开始!
……
“我第一个出场,其它的你们爱谁谁!”
在所有瑞典球员和教练围成一圈的时候,伊布马上霸气地说道。
这其实就是显现出老将的担当了。
因为在点球大战的时候,第一个出场的压力是最大的!
“我第五个。”格兰奎斯特也说道。
潘毅轻轻点头。
格兰奎斯特的心理素质极佳,点球功夫也不错。
事实上,在伊布退出瑞典国家队之后,格兰奎斯特就接任了国家队队长的职位,而且也成为了第一点球手!
因此让他来镇守第五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个出场的球员压力,是仅次于第一个的,因为那时候往往是一球定乾坤的时刻。
往往一些球星要么选择第一,要么选择第五。
就比如梅西一般都会第一个出场,而c罗喜欢第五个出场。
在伊布和格兰奎斯特这两个正副队长发话后,那就要确定2、3、4号罚球手了。
“我来吧。我踢第二个。”此时说话的是韦恩布鲁姆。
“我踢第三个。”这是拉尔森。
“那我第四个。”埃克达尔。
正好是今天的三个后腰,也都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这一批人。
“我也要踢……”
“还有我……”
争相请缨的,还有下半场替补上场的奥古斯丁松,他的脚法踢点球肯定没问题;
还有小将伊萨克,他其实未来也是在皇家社会、纽卡斯尔的第一点球手。
这时只能是潘毅出面了:“就按先来后到吧。你们几个往后排,说不定还会踢第六轮、第七轮呢。所以就连伊萨克松,你也要做好准备,别以为自己是门将就不用踢点球了!”
大家不禁都笑了出来。
这声响都不由得让德国人那边侧目。
这正准备踢点球呢,能不能严肃一点,怎么还笑出声了呢???
而这也是潘毅对瑞典队很满意的一点。
不愧是维京人的后代,心理素质都杠杠的,一点不带怕的。
有的球队球员碰到踢点球,腿都软了,很多时候还要教练一个一个地点名让他们上去踢。
而瑞典这边可好,一个个抢着要踢,踢不上还不开心的样子呢。
“点球大战是很重要,但你们看准了方向就踢吧,别想太多。把更多的心思留给在酒店里等你们的姑娘吧!”
这就是潘毅最后的训话了。
在又引起球员们一阵爆笑后,潘毅再把门将伊萨克松拉到了一旁。
伊萨克松是一个非常稳健的门将,在场上很少犯错,用fm的属性来说就是“神经指数”很低。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也很少会有超高水平的发挥,包括在扑点球方面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地方。
所以,潘毅需要给他开开小灶。
“这是德国队可能会主罚点球球员的名单,以及他们习惯的罚球方式,你先看看。”
潘毅给伊萨克松递上了一个小纸条,叮嘱道:“收好了,别被人扔了。”
这就是瑞典教练组在赛前就收集好的信息,根据德国球员近期罚点球的情况来做出的分析总结。
事实上,当瑞典进淘汰赛后,他们每一场都会这么做,毕竟谁也不能预料双方不会通过点球大战来分出胜利。
而今天的这一场还有点特别,其主要的参考意见都是潘毅给的。
因为他还记得在前世,当时德国是在八强中遇到了意大利,而当时他们就是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的。
之所以潘毅对这场比赛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这场点球大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双方一直踢到了第九轮才分出胜负!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个名场面,就是意大利前锋扎扎。
当时直到第120分钟,加时赛快结束,扎扎才替补出场换下基耶利尼。
显然,孔蒂是特意让扎扎来踢点球大战,但这种强行安排,反倒是出了大错。
第1轮意大利的因西涅,德国的克罗斯双双将点球罚进;
第2轮,扎扎上前操刀主罚点球,尤文前锋从大禁区线上开始助跑,到点球点只有短短6码距离,扎扎的跑动让人哭笑不得:踱着小碎步,就像是牵线木偶人一样,6码的距离足足跑了18步,看上去十分滑稽。
或许,当扎扎用慢动作回放的跑动,4秒时间跑完5.5米的距离时,意大利球迷已经有不祥之感。
果然,扎扎的左脚劲射,直接飞出横梁!
这个可能是足球史上被吐槽次数最多的点球了,后来也被各国网友各种ps恶搞,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一个著名梗。
因此,潘毅怎么会忘了这场球呢?
甚至就连德国队出场的几名球员是谁,踢的哪一边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