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65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上,德国也是盛产中锋的国度,盖德·穆勒、鲁梅尼格、克林斯曼以及克洛泽,无一不是德国强力中锋的优秀代表,中锋在德国队的战术体系中永远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

  只不过,在目前的德国队,却只有戈麦斯一人可以值得信赖,这其实也是德国的弱点之一。

  只要瑞典队的林德洛夫和格兰奎斯特能够看死戈麦斯,那德国队的进攻火力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德国队的弱点不仅仅是在这里。

  首先是边后卫。

  德国队的边后卫除了拉姆外,能力均不能达到世界级水平。

  几届大赛中,勒夫经常使用博阿滕、巴德施图贝尔以及赫韦德斯甚至拉尔斯·本德等人充当边后卫,但以上这些球员并非纯正的边后卫,其在防守站位,来球预判上有着一定的不足。

  而拉姆在世界杯夺冠后就已经宣布退出国家队,本届欧洲杯当然也没有随队跟来,勒夫现在使用的是来自科隆的j.赫克托,以及鸡哥基米希来踢两个边卫。

  但很显然,赫克托实力稍弱,而基米希还不成熟——欧冠决赛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然后就是中后卫。

  不出意外,德国的主力中卫组合应该是博阿滕与胡梅尔斯。

  两人的转身和追击速度都属中上,而博阿滕的身体素质在中后卫中绝对是排名前列,2013年拜仁与多特的欧冠决赛中一战成名,在带伤的情况下成功冻结了对方前锋莱万多夫斯基。

  现在在拜仁的战术体系中,中后卫也参与到进攻体系中,博阿滕多次通过后场准确的长传给锋线创造进攻良机,相信如果勒夫在战术体系中需要中后卫长传发动进攻,博阿滕将是非常好的选择。

  但博阿滕缺点也非常明显。

  其防守预判能力较差,近年来博阿滕总给人一种防守毛躁的感觉,总是在禁区里做不合时宜的防守动作,有时甚至会送给对方点球。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博阿滕对于球路的预判失误和防守站位的失位所造成的。

  而胡梅尔斯可以说是近年来国际足坛涌现出的最好的中后卫之一,无论是其身体素质,还是其防守意识,转身回追速度都属上上乘。

  胡梅尔斯让人经常想起球员时代的萨默尔,作为清道夫在比赛中间适时杀入对方阵中创造威胁,甚至取得进球。

  在德国队2012年欧洲杯对阵意大利的半决赛中,胡梅尔斯还曾上演由后场带球沿中路推进,最终在禁区弧顶处的射门和补射,只是当时因为布冯的出色发挥才没有取得进球。

  但胡梅尔斯在德国队的几年表现始终没有表现出其在俱乐部踢球的超强状态,因此这也将是潘毅可以利用的点。

  也正因为此,潘毅决定用伊布+伊萨克双中锋的阵型,来轮番冲击德国的防线!

  无论是博阿滕还是胡梅尔斯,他们应付起像伊布这样的中锋其实都挺困难的,往往需要两人的配合;

  但如果你防住了一个伊布,后面还有一个“新伊布”呢?

  这就可能会造成对方手忙脚乱,形成漏洞。

  当然了,这样的排布,跟潘毅把阵型调成了四中场也有关系。

  在保证四后卫站位不变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把前锋调成两名了。

  而在目前的前锋中,选择一个与伊布搭档,首选肯定是能冲能带能顶的伊萨克了!

  如果勒夫对德国中卫进行调整,那潘毅也不慌。

  因为与边卫一样,德国的中卫替补人选其实是很单薄的。

  第三中卫可能是穆斯塔菲,也有可能是既可踢中卫又可踢右边后卫的赫韦德斯,而还有一个则是潘毅在汉堡的老相识,约纳坦·塔。

  当时正是潘毅把约纳坦·塔提拔到汉堡一线队的!

  但不管是哪个,他们的实力与博阿滕和胡梅尔斯都有一定的差距。

  而在瑞典队自己的后防线上,潘毅也做出了一点改变。

  首先瑞典的双中卫当然还是林德洛夫+格兰奎斯特,这首先是他们搭配最佳,表现也很好;

  还有其实就是瑞典中卫的替补也没什么选择,就一个来自都灵的杨松,真需要的时候也是让卢斯蒂格等人来客串。

  而在边卫位置上,潘毅这次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奥尔松+卢斯蒂格组合。

  这就是要立足防守了,毕竟德国的总体进攻能力,其实论起来是比西班牙还要强的!

  而除了比赛阵容和状态,瑞典相比于德国来说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心态。

  正如潘毅对记者所说的,瑞典踢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了,此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赚的,都可以昂着头回家。

  但德国队不一样。

  他们是夺冠大热门,他们是新科世界杯冠军!

  世界足坛流行一句话叫做“大热必死”,即在世界大赛前凡事夺冠呼声较高的球队都不会收获好成绩。

  原因不乏两点,一是其战术打法被其他球队研究透彻;二是球队受心理战的影响,无法摆正心态,心理失衡,造成整体状态不稳,无法创造好成绩。

  本届欧洲杯对于德国队而言,尤其对于勒夫而言,压力是巨大的。

  在夺得2014世界杯冠军后,德国国内很多人都期待国家队能够再接再厉,拿下“背靠背”的欧洲杯冠军,就像之前西班牙队做的那样。

  这无疑给勒夫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做为主帅的勒夫能否在本届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将在很大程度决定德国队前进的道路。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球员都是一个个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

  特别是像德国队这样都是由各大俱乐部的大牌球星组成的球队,更是如此。

  因此潘毅相信,只要能够在比赛开始后先拖住德国队,让他们的进攻无功而返;

  那作为要夺冠的强队,他们的球员一定会急躁,一定会急于求成;

  那么到那个时候,瑞典队的机会也就来了!

  第472章 最绝望的事就是跟德国人踢点球

  当来自英国的主裁判韦伯,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时,总共可以容纳42000人的波尔多体育场内,所有的球迷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齐齐振臂疾呼,嘶声呐喊。

  不管是德国球迷,还是瑞典球迷,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打气。

  在波尔多体育场的记分牌上,显示着这一场比赛中两支球队对决的时间和比分。

  左侧的德国队名字下方的数字为0,右侧的瑞典队下方的数字为……0!

  而下方的时间显示的是……120+1分钟!

  这也就代表着,瑞典队与德国队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一直踢到加时赛结束,都没能分出胜负!

  这个结果,其实还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的。

  在比赛之前,显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实力强大的世界冠军德国队还是会拿下瑞典,顺利进入四强。

  他们两队上一次在世界大赛相遇,是在2006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当时德国就是以2:0轻松战胜了瑞典。

  但是在今天比赛的过程中,瑞典队却给德国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潘毅摆出了一个4-3-1-2的三后腰阵型,对德国队的赫迪拉+克罗斯双后腰组合进行绞杀,让德国队的进攻组织变得有点乱。

  而且瑞典队的后卫线也是以防为主,不轻易上前助攻,这就让瑞典队的防线长期紧缩在自己的大禁区前沿。

  这也让瑞典球门前的防守密度非常大,德国队的球一进入这一片区域,立即犹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就算是比赛前认为德国队能够轻松取胜的人,在看完了上半场后可能就会改变主意了。

  因为瑞典的防守真的太好了!

  他们这时候会想到,德国队的进攻可能真的无法攻破瑞典队的防守,比赛很可能进入加时赛,甚至是点球大战。

  而当比赛到了下半场,他们反而又会觉得,是不是瑞典队更有获胜的希望?

  因为这个时候,瑞典的双前锋战术开始发威。

  林德洛夫开始频频从后场发动长传,来寻找到前面的伊布或伊萨克,而福斯贝里也时不时地用中场的直塞球来威胁德国的后防。

  伊布和伊萨克这两个技术全面的强壮中锋,经常互相做球,寻找着胡梅尔斯和博阿滕之间的空当。

  包括两条边路,瑞典的锋线双煞也会穿插到两边,对赫克托和基米希进行冲击。

  只是这时候也体现出了瑞典队三后腰战术的一个弊端,那就是给前场提供的支援实在是太少了。

  除了伊布和伊萨克,基本上就是福斯贝里会插上帮忙,而埃克达尔、韦恩布鲁姆、拉尔森的主要任务就是扫荡,并不经常参与进攻;

  而两个边卫更是没有潘毅的指示,就坚决不会上前!

  这就导致瑞典队在前场基本上都是以少打多。

  不过伊萨克的强大冲击力,以及伊布那无与伦比的射门技巧,还是让瑞典队获得了不少的射门机会。

  只是德国的门将诺伊尔也不是吃素的,一一将球扑出,力保着球门不失。

  在踢到65分钟左右的时候,勒夫进行了换人。

  他用更加硬朗的施魏因斯泰格上场换下了赫迪拉,并换上了小将德拉克斯勒。

  同时,勒夫也改变了战术,开始把节奏放慢,开始追求快慢有序的稳定发挥,甚至于德国队会主动把防线后撤,把瑞典队放出来,再打反击。

  换人之后,德国队的进攻开始体现出了威力。

  中场中路转移过渡,边路推进突破,前场中路策应配合,整个进攻开始出现了更为立体化的配合套路,全面开花,远比之前单调的破密集防守来得有效,尤其是在拉扯和寻找漏洞上。

  在那之后,德国队拉响了几次进攻高潮,也创造了数次不错的射门机会。

  但跟过去的几场比赛一样,这一场比赛瑞典队的防线一如既往的表现不错。

  奥尔松、林德洛夫、格兰奎斯特、卢斯蒂格组成的后防线虽然进攻能力不足,但在防守上却踢得越来越默契,让防守也变得很牢固。

  而且有埃克达尔、韦恩布鲁姆、拉尔森这三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腰在前面进行保护,让瑞典队的防线避免直接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下,这也大大降低了伊萨克松直接面对德国前锋的风险。

  而就算有时候戈麦斯拿到了球,他就会马上就遇到林德洛夫和格兰奎斯特双保险封锁,这也让他很难舒服地射门,就更别提得分了。

  这其实就是潘毅的策略。

  那就是在九十分钟内以防守为主,把比赛拖入加时赛!

  由于在小组赛的最后一轮瑞典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加上16强战时避免了车马劳顿,瑞典队的体能相对德国来说是有优势的。

  如果能拖到加时赛,那胜利的天平自然也就会向着瑞典这一边倾斜。

  只不过,当比赛真的如潘毅所愿踢到加时赛时,潘毅却发现,这一支德国队还真的很难被拖垮。

  他们继承了德国传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咬牙在坚持,并且在技术水准上并没有下降太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