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终在筛选了十多家公司后,挑中了宏志唱片。

  而接到鲍芸芸新专辑母盘的宏志唱片,也是打了十二分的精神对待马许梿的复出之作。

  出于对马许梿的信心,也特别仔细研究过鲍芸芸的这张新专辑后,宏志唱片便痛下决心,先期抛出了五十万套磁带以及二十万张CD的制作计划,如果市场允许,就接着继续增加制作数量。

  在一两个月内制作出一百万张CD的能力,这点自信,宏志唱片还是有的。

  至于黑胶唱片,则另行置后。

  毕竟市面上黑胶唱机和黑胶的价格都比较高昂,已经逐渐被便宜的CD取代,除非是一线歌手,否则这就是禁忌圈,谁碰谁亏。

  当然,如果真火了,再试着发行黑胶唱片也不迟。

  毕竟黑胶在音质上来说,比CD要高许多,更别说是粗制滥造的磁带了,根本是天壤之别。

  另一方面,黑胶唱片也是国内一些音乐发烧友的最爱,只有赢得了这些发烧友的喜爱,黑胶才能真正实现盈利。

  不过在这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目前的鲍芸芸,身为一个新人,还没有触碰的资格。

  ……

  帮鲍芸芸监制完专辑后,李青的任务就算彻底完成了,他一下子变得清闲起来。

  虽然也时常去胡蝶工作室逛一逛,把玩一些工作室的乐器,但是自从鲍芸芸的专辑录制结束后,他去的次数也大抵不多了。

  一方面,是因为马许梿与工作室的合约已经到期,资金也已经结算完毕。

  另一方面,则是胡蝶工作室的那些签约歌手时不时的冷嘲热讽,让李青略微讨嫌。

  这些家伙除了电视外,似乎都不看报纸的,自己复活赛都参加了,也成功晋级了,竟然还拿着那些陈年芝麻老梗来讥讽自己,说什么被淘汰的选秀歌手……

  最近倒是有些闲得发慌了。

  距离《音乐之星》复活赛开播还有两周,外界虽然有这方面的相关报道,但却不多,寥寥几项,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画面。

  而在整个娱乐圈,人们其实更多的还是愿意把目光放在那些出了新专辑,以及新电影的歌手演员身上,包括一些娱乐圈的明星八卦。

  比如最近台湾十七岁嫩模翁志玲把事业中心转移到大陆,并且要发布第一张新专辑的消息,就被有心人推动,在各家媒体之间炒作的得沸沸扬扬。

  众所周知,翁志玲刚出道就被台湾封为宝岛第一名模,人美声甜,年仅十七岁就有一米七七的身高,身材曲线更是玲珑动人,很是获得了一些海峡两岸男同胞们的喜爱。

  其发布的个人写真集,仅仅在台湾就卖出了十万张,而在大陆方面的盗版写真集销售里,保守估计都有百万以上,其中的利润可谓空前巨大。

  也正因为十万对百万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得翁志玲背后的经纪公司眼馋不已,在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决定把事业重心迁往经纪逐渐崛起的中国大陆。

  而类似翁志玲这种现象的台湾艺人更是数不胜数,事实上,早在翁志玲之前,就有不少台湾艺人跨海而来。

  又恰逢今年香港回归,于是乎,连带着香港不少艺人,也都把目光盯在了大陆娱乐圈,开始陆陆续续的北上淘金。

  因此,整个娱乐圈,最近这段时间,似乎都是风起云涌,到处都是港台艺人在大陆娱乐圈大赚特赚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整个大陆娱乐圈的艺人遭遇了空前的冷遇。

  他们的身价比之港台艺人,在接到的通告和待遇上,似乎天生就低了一个档次。

  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也渐渐地,圈内便有了点些微的怨声。

  就连名气大如天后冷凌,在最近的媒体报道中,仿佛也暂时失去了光彩。

  在这方面,虽然有政策的倾斜和照顾,但更多的原因,却还是大陆人对港台艺人的好奇导致的。

  因为无论是个人的装扮形象上,还是言语谈吐上,97年的港台艺人,都比大陆艺人要强上不少。

  特别是台湾艺人,一口台湾腔在经过电视剧的大肆轰炸后,在大陆竟然颇受欢迎。

  在校园里,不少青少年都对能够说上一两句台湾腔的普通话而感到得意和兴奋。

  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港台文化就开始向大陆娱乐圈缓缓的渗透进来。

  内地艺人在这其中感受颇深,自然也是苦不堪言。

  像类似代言被抢,晚会名额被挤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且大多都是港台艺人。

  正应了那句话,欧洲的月亮比国内圆。

  不过这些,都跟此时的李青关系不大。

  在娱乐圈最边缘的地带生活着,李青的生活散漫而又悠闲,他最近已经在认真的考虑用手中那闲置的四十多万资金,在京城五环内先买上一块地皮,坐等升值的事情了。

  不过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暂时打断了他的这个想法。

  《音乐之星》复活赛开播的前一天,李青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让他很意外,内容更是让他惊诧不已。

  电话是远征传媒公司的内勤部打来的,内容是……

  “来上班!”

  第49章 拒签

  远征传媒大厦。

  李青来的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看着这座像是被巨大的玻璃窗包裹的大厦,以及阳光下反射出的光芒,想起这两个月来经历的种种,李青嘴角便是掀起一抹冷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