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斯特的浮士德响起的时候,训练和示范同时开始。

  他们被命令脱掉衣服。他们照做。

  音乐被更换成李斯特的旦丁的时候,他们被要求摆出“一些”姿势。

  如果有谁不愿意遵从命令,就会遭到严苛的惩罚。殴打,不给吃喝,不让去厕所,不让坐下,不让休息……哪怕睡着都会被摇醒。

  只要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过后,无论什么命令,他们都会愿意执行。

  如同后天培养出的本能。

  ……

  闻哲知道这种“训练”的名字。

  第101章 破碎-8(VII)

  递进控制最基础的依据是利用人与生俱来的、无法抗拒的本能来构建条件反射。

  例如:饥饿和性,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身体得不到满足后大脑反向呈现的渴求信号源。

  而经过长期训练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经常会被一部分人误以为是习惯,其实它早已经接近于人类的本能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甫洛夫训练。

  实验很简单,只需要同时用食物和声音吸引狗,等到狗逐渐形成一种浅层条件反射,就只需要其中一个条件就能触发。

  再进一步叠加出一个复合型的结构:明确一个外在条件、一种奖励以及相应的惩罚,“收获”必然的结果。

  但,如果颠倒过来训练会如何?

  药物是控制成年人的最佳方法,因为他们已经被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习惯”所束缚,化学药剂作为辅助品,能麻痹他们的大脑,让他们逐渐沦为废人。

  反观出生时就是赤裸的,也是空白的婴儿,根本没有包括羞耻心在内的任何道德观念,而是后天由成年人教导才获得的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既然如此,就它们不是与生俱来的部分,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形的、社会所赋予的“习惯”,那么想要剔除这些已经成型的部分,就必须逆向使用条件反射训练,让他们回归到动物的状态。

  条件反射无疑是远胜于化学药剂、最适合孩子们的途径。

  场景被剪辑引领着发生跳转衔接,“预告片”般的“准备”环节结束后,依据孩子们胸口的“名牌”,他们被分门别类:

  有家族徽章和名字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孩子,他们会被带到其他地方,接受相对温和的“教育”,“惩罚”也是同样;

  有“职业”标注的都是相关人才的孩子,他们随后也被带走。他们或许是威胁用的手段,或许是高智商的未来人才,利用价值非常高,需要将他们训练得服从命令,而不是毁掉他们;

  至于那些名牌“空白”的,他们的家庭没有财力、权力和智力,他们只是“廉价商品”,唯一的优点是外表和身体。

  最后这种“空白”的孩子,会根据他们的性格划分,身体强壮、攻击性也强的会成为“猎犬”,其他则是类型丰富的不同的玩物,就算不小心死了也没关系,因为没人会在乎;

  前面两种,更像是人质。他们的“本能”或“本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糟糕变得更加糟糕,暴戾的变得更加暴戾。同时会让他们认定自己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让他们拥有旁人钦羡的成就的同时,也留下永远无法抹消的“把柄”。

  只要他们越放纵自己卑劣的嗜好,就越是会受制于人,成为“顶层人”谋取钱与权利的“工具”。

  极少数能完全支配自己感官的,或者被支配后还能恢复理智的人,会成为理智与身体完全割裂开的存在。

  他们会被单独挑选出来,让他们在一起“游戏”。或者把他们放出去,让他们去把其他人当做“游戏”。

  莫扎特的安魂曲唤回了闻哲注意力的同时,投影的场景也变了。

  莱茵蓝的帘子与同色的毡子上,留下了那个成年人和四个孩子。

  剪辑巧妙的开了个玩笑,在镜头转过莱茵蓝海浪的刹那,让他们长大成为少年。

  青春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发育,与食欲并称的性欲开始苏醒。

  他们是被放纵的,也是最矜持的。

  他们大多数的“游戏时间”都是同陌生人在一起,给他们的奖励是“一起游戏”。

  闻哲无法形容自己看到的东西,单纯的是侵犯他,他,或他,互相交换,继续重复,再交换……

  ——LR说得是实话,但也不全是。

  包括LR在内,他们都是可悲的被支配者,但他们同时也是支配者。因为身体和理智完全分割开的他们,是能享受的,但他们同时也是厌恶这种享受,因为只有那个真正的支配者——那个成年人下达停止的命令,他们才能“暂停游戏”。

  但支配者并不满意,他们需要继续玩到获得那个成年人的夸奖,才能结束。

  在这个过程里,真正让人胆寒的不是性,而是理智彻底退居次要地位,本能彻底摆脱大脑的束缚,身体的地位被无限拔高,最终让感官支配了一切。

  就像LR口中那些令人作呕的“游戏”那样,道德与廉耻很早就被剔除,侵犯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的词汇,对他们来说甚至跟举起胳膊、迈出右腿向前走一样普通。

  ……最后,音乐变成了约翰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

  在悠扬欢快的音符中,那个成年人踏入了“游乐场”,告诉他们“道德”,告诉他们“羞耻心”,告诉他们:“你们只是让人恶心的残渣,是最下贱的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