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什么叫借贷,这表现了财产存在的两种形式。”
“比如,有三个人合伙来开办一家陶瓷厂,各投资一千两白银做资本。我们怎样来记这个帐呢?这钱交给一个人保管。我们就记为借:现金3000两。如果我们只记为现金3000两,不记这三个股东,这个帐就记得不全面了。我们需要记这三个股东,就记为,贷:股东3000两。”
“我们的这个记帐方法,有一句话大家就要记住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我们先写一个借的数字,再写一个贷的数字,但是它们必须是相等的。”
“上面我们说有三个股东,在‘股东’的明细帐里,我们还要记上贷:‘张三1000两、李四1000两、王麻子1000两’,这第一笔帐就记上了。”
“他们又用银子200两买了土地30亩。用200两银子立了房子。还建烧陶瓷的炉子用了200两银子。这个帐怎么记呢?就记,借:固定资产--土地200两并注明‘土地30亩’,固定资产--房屋200两。借:固定资产炉子200两。现在我们的现金减少600两银子,就记,贷:现金600两。这一笔帐就平衡了,借贷就相等了。我们既反映了土地、房屋、炉子的增加,又反映了银子的减少。”
“他们生产开始了。他们要请工人,要付工资,要买用具,要买木材,要买煤炭,最后陶瓷也生产出来了。固定资产也要磨损。我们就把它们转到生产成本里去,算到每一件瓷器里。这就是成本。卖了瓷器就记,借:现金,贷:销售。接着我们再转成本,借:销售,贷:产品成本。”
“这个工商业户的利润就出来了。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利润。我们就可以征他们的所得税了。”
“皇上,我们没有征所得税。”
“朕知道。我们只征了他们营业税,没有征所得税。我们要知道,同样卖一样多钱的商品,有的挣钱少,有的挣钱多。结果我们征的税是一样的。对挣钱多的工商业户,我们没有征所得税。”
“如果我们要求全国大的的工商业户都按这样统一建帐。利润多的工商业户,我们就可以征他们的所得税。”
户部尚书说:“我们户部一天都是在为开支的银子发愁,如果能够增加税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关键是有没有阻力?”
小赵皇帝说:“我们收税有没有阻力,关键看你收钱的那一家,是有钱还是没有钱,如果没有钱,人家拿什么来给你上税?我们收税就要收有钱的工商业户,收赚了钱的工商业户。”
小赵皇帝想到了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就问:“我们对农民还是按人头收呢,按土地收税呢?”
户部尚书说:“我们对农民按人头收税。”
小赵皇帝说:“按人头收税,就有问题!如果农民,没有土地,交不起人头税,大家说会怎样?”
有个官员说:“如果逼急了,上面又要强迫缴税,他没有办法,可能卖房子,甚至卖儿女。”
还有一个官员说:“如果没有儿女可卖,他可能把自己卖身为奴。”
又一个官员说:“如果自己卖身为奴也卖不出去。可能去偷去抢,甚至上山当土匪。”
小赵皇帝说:“如果遇到灾荒年,土匪一多,我们的社会还会安定吗?”
户部尚书问:“圣上,我们对农民怎样来收税呢?”
小赵皇帝说:“收税有一个原则,收那些有钱的人的税,收那些有收入人的税。对农民,我们就要收有土地人的税,土地有收入,还担心地主交不起税吗?把人头税分到土地上。灾荒年我们就减税或者免税。收土地的税,担心收不到税吗?”
小赵皇帝想,明朝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国库充足。后来改变了这个税收方法,到处农民起义。
户部尚书说:“有土地,就有粮食收入,肯定收得到。可能我们的开支就不这样紧了。”
小赵皇帝说:“你们户部专门组织人研究今天朕讲的人头税改为在土地上收税,还有所得税的办法。我们的税收,千万不能出现逼没有钱的人交钱。国家出现动乱,很多是由于税收造成的。如果税收造成动乱,对朝廷,对穷人,对发财人都是非常痛苦的。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户部的责任最大。”
户部尚书说:“是,我们马上组织人,研究具体落实圣上指示的办法。”
今天,小赵皇帝又讲出了要改革人头税,增加所得税的主意,心中非常高兴。税收关键是收在谁的头上,如果收在穷人头上,就是逼穷人造反。如果收在富人头上,社会就会是安定团结的局面。如果再开源节流搞得好,政府不额外增加人民的负担,这个政府就是稳定的。
用过午膳,小赵皇帝想起天下还没有统一,一定要在武器装备上想办法。现代的步枪,机关枪,自己造不出来。飞机大炮也不敢想。自己文化低,许多东西看都没有看见过。即使看见过,对内部结构也不清楚。即使自己清楚这些武器装备的结构,现在的制造机械设备的机床,现在的钢材,其他金属。想起来脑壳都要痛。其实这些都要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要搞的东西,一定要立足在现有的东西上去搞。搞什么呢?
“比如,有三个人合伙来开办一家陶瓷厂,各投资一千两白银做资本。我们怎样来记这个帐呢?这钱交给一个人保管。我们就记为借:现金3000两。如果我们只记为现金3000两,不记这三个股东,这个帐就记得不全面了。我们需要记这三个股东,就记为,贷:股东3000两。”
“我们的这个记帐方法,有一句话大家就要记住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我们先写一个借的数字,再写一个贷的数字,但是它们必须是相等的。”
“上面我们说有三个股东,在‘股东’的明细帐里,我们还要记上贷:‘张三1000两、李四1000两、王麻子1000两’,这第一笔帐就记上了。”
“他们又用银子200两买了土地30亩。用200两银子立了房子。还建烧陶瓷的炉子用了200两银子。这个帐怎么记呢?就记,借:固定资产--土地200两并注明‘土地30亩’,固定资产--房屋200两。借:固定资产炉子200两。现在我们的现金减少600两银子,就记,贷:现金600两。这一笔帐就平衡了,借贷就相等了。我们既反映了土地、房屋、炉子的增加,又反映了银子的减少。”
“他们生产开始了。他们要请工人,要付工资,要买用具,要买木材,要买煤炭,最后陶瓷也生产出来了。固定资产也要磨损。我们就把它们转到生产成本里去,算到每一件瓷器里。这就是成本。卖了瓷器就记,借:现金,贷:销售。接着我们再转成本,借:销售,贷:产品成本。”
“这个工商业户的利润就出来了。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利润。我们就可以征他们的所得税了。”
“皇上,我们没有征所得税。”
“朕知道。我们只征了他们营业税,没有征所得税。我们要知道,同样卖一样多钱的商品,有的挣钱少,有的挣钱多。结果我们征的税是一样的。对挣钱多的工商业户,我们没有征所得税。”
“如果我们要求全国大的的工商业户都按这样统一建帐。利润多的工商业户,我们就可以征他们的所得税。”
户部尚书说:“我们户部一天都是在为开支的银子发愁,如果能够增加税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关键是有没有阻力?”
小赵皇帝说:“我们收税有没有阻力,关键看你收钱的那一家,是有钱还是没有钱,如果没有钱,人家拿什么来给你上税?我们收税就要收有钱的工商业户,收赚了钱的工商业户。”
小赵皇帝想到了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就问:“我们对农民还是按人头收呢,按土地收税呢?”
户部尚书说:“我们对农民按人头收税。”
小赵皇帝说:“按人头收税,就有问题!如果农民,没有土地,交不起人头税,大家说会怎样?”
有个官员说:“如果逼急了,上面又要强迫缴税,他没有办法,可能卖房子,甚至卖儿女。”
还有一个官员说:“如果没有儿女可卖,他可能把自己卖身为奴。”
又一个官员说:“如果自己卖身为奴也卖不出去。可能去偷去抢,甚至上山当土匪。”
小赵皇帝说:“如果遇到灾荒年,土匪一多,我们的社会还会安定吗?”
户部尚书问:“圣上,我们对农民怎样来收税呢?”
小赵皇帝说:“收税有一个原则,收那些有钱的人的税,收那些有收入人的税。对农民,我们就要收有土地人的税,土地有收入,还担心地主交不起税吗?把人头税分到土地上。灾荒年我们就减税或者免税。收土地的税,担心收不到税吗?”
小赵皇帝想,明朝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国库充足。后来改变了这个税收方法,到处农民起义。
户部尚书说:“有土地,就有粮食收入,肯定收得到。可能我们的开支就不这样紧了。”
小赵皇帝说:“你们户部专门组织人研究今天朕讲的人头税改为在土地上收税,还有所得税的办法。我们的税收,千万不能出现逼没有钱的人交钱。国家出现动乱,很多是由于税收造成的。如果税收造成动乱,对朝廷,对穷人,对发财人都是非常痛苦的。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户部的责任最大。”
户部尚书说:“是,我们马上组织人,研究具体落实圣上指示的办法。”
今天,小赵皇帝又讲出了要改革人头税,增加所得税的主意,心中非常高兴。税收关键是收在谁的头上,如果收在穷人头上,就是逼穷人造反。如果收在富人头上,社会就会是安定团结的局面。如果再开源节流搞得好,政府不额外增加人民的负担,这个政府就是稳定的。
用过午膳,小赵皇帝想起天下还没有统一,一定要在武器装备上想办法。现代的步枪,机关枪,自己造不出来。飞机大炮也不敢想。自己文化低,许多东西看都没有看见过。即使看见过,对内部结构也不清楚。即使自己清楚这些武器装备的结构,现在的制造机械设备的机床,现在的钢材,其他金属。想起来脑壳都要痛。其实这些都要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要搞的东西,一定要立足在现有的东西上去搞。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