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位著名的败家子投资什么都以失败告终,期间还被人骗过几次,眼见着就要败光所有家产,干脆将这座卖了十五、六年都没有卖出去的四合院,以极底的价格卖给了曾经帮助过他的辛雨父母,拿着这笔钱买了机票去海外投奔亲友。

  如果辛雨的父母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八零年十月将会传出那位败家子出售这座四合院的消息。

  那是萧败家子第一次被骗之后,被人逼债逼得没法子,就想卖掉这座四合院还债,开价好像只有区区一万。

  但是开价只有一万的四合院卖了两个愣是没人买,最后只能拿出些古董卖掉还债。

  第一次听父母说起这段往事,辛雨是十分不理解的,在父母的解释下才恍然大悟。

  别说是八零年,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一万块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万元户是很让人羡慕的。

  虽然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是到八零年改革开放也才刚起步,整个国家的平均工资相当低。

  当时大多数行业都是由国家在运营,依然以计划经济为主,社会经济活力低下,

  八零年一个月能够挣一百块,就已经算是高工资了。

  城市里的普通工人平均工资每月大概也就三、四十元。

  农民的收入则更低,每个月拿到手的大概也就几块钱,甚至有的地方只能分到粮食,一年到头也不定能拿到现钱。

  靠着一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平均工资,就算不吃不喝,想要攒一万块也要攒个二、三十年。

  算上吃喝再有一些其他的支出,说不定一百年也不定攒得出一万块钱。

  当然生活在城市里的工人就算有积蓄,也不定会拿钱出来买房子。

  他们有工作单位,单位会盖房子分房子,这种福利分房的制度,让大多数人在这个时代并不缺房子住。

  当然就算缺也只会等着单位分房子。

  有免费分的房子,谁还会拿一大笔钱出来买房子呢。

  所以萧败家子的四合院只卖一万也没人买在这个年代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第129章 求人不如求己

  刘欣雨知道京城四合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很想趁着低价将这座四合院买到手。

  如果有钱的话,还想买更多的房子,或者还能从萧败家子手上买一些古董和书画,这些都是有极大升值空间的。

  刘欣雨将这大半年存的钱都带在身上,与大多数同学比起来,她简直是个富婆,但是离买房还差得很远。

  她的口袋里也只有千把块,那是她全部的家当。

  来京城之前陈招娣非要塞钱给她,不过刘欣雨没有接。

  尽管刘家能存下钱刘欣雨的功劳最大,但是每次有了收益都会进行分配。

  陈招娣手上的钱属于爷奶二叔二婶堂弟堂妹,刘欣雨当然不可能再接这个钱。

  毕竟他们早已分家了。

  再说陈招娣手上的钱,过了年之后也只剩下不足四百块了。

  想要买下这座四合院就得赶在萧败家子卖房之前赚足一万块,甚至更多。

  毕竟房子到手,得整修,添家具……

  现在嘛,先得把学业理顺,毕竟她是来读书的。

  离萧败家子卖房还有两年时间,赚钱的时间还算富足。

  开学的第一堂课测试同学们的口语和听力,刘欣雨大放异彩,连顾锦诚都没想到刘欣雨的口语居然比自己还要出色。

  看着被老师表扬却依然一脸淡然的刘欣雨,顾锦诚既骄傲又觉得有些陌生。

  说起来顾锦诚可以算是刘欣雨的英语启蒙老师。

  他是在读初一跟着父母到乌县的。

  他的父母因为曾经留学海外,于是被下放到乌县机械厂工作。

  以他父母被下放的身份,按理他是没机会上高中的,但是那年他父亲为乌县的机械厂解决了技术难题,这才让顾锦诚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也让顾锦诚与刘欣雨成了同学。

  刘欣雨所在公社有中学却只有初中,要读高中只能去县城。

  刘青山是民勤大队的民兵连长,家里出身好,刘欣雨又是那年民勤大队唯一坚持到初中毕业的孩子,继续读高中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年刘欣雨只有十四岁,她走进教室的时候,顾锦诚还以为她走错教室了。

  刘欣雨年龄小,又是班上唯一从农村来的孩子,少不了被人欺负。

  顾锦诚是从城市下放人家的孩子,与刘欣雨一样都是被欺负的人。

  当然顾锦诚与刘欣雨不一样,好歹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该有的脾气和手段一样都不缺,又已经在县城生活了两年,别人又怎么可能欺负得了他?

  于是表面上是别人欺负他,暗地里那些人不知被收拾了多少回,渐渐地欺负他的人少了,欺负刘欣雨的人也少了。

  只是刘欣雨并不知道原因,只知道那些曾经欺负她的人不再欺负她了,当然也没什么人愿意与她说话。

  除了成份不太好的顾锦诚偶尔与她说说话,刘欣雨几乎成了班里的透明人。

  正因为如此,刘欣雨成了班里最爱看书的人,甚至在县百货商店的图书柜台办了张借书卡,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看书。

  在县城读书那两年,不对应该是刘青山去世前那一年半的时间,刘欣雨几乎看遍了百货商店图书柜台的所有书籍。

  这个年代图书出版得少,就算是县城的图书柜台也没有多少可看的书,因此刘欣雨几乎什么书都看。

  开始的时候对于刘欣雨放学之后总爱去百货商店,顾锦诚是十分好奇的。

  制造了几次偶遇之后,顾锦诚才发现刘欣雨去商店并非自己想像的那样爱逛商店,而是直奔图书柜台,然后就是还书错书。

  知道刘欣雨爱看书,顾锦诚终于找到了接近刘欣雨的方法,从家里拿了几本外面买不到更借不着的书找准机会展露在刘欣雨面前。

  偶然的机会,刘欣雨从顾锦诚的书包里发现了一本外文书籍,既好奇又有些害怕。

  县中原来是有外语老师的,只不过几年前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自杀了,从此再没有开过外语课。

  顾锦诚的父母不但是京大的教授,而且还是建国初期归国的留学生。

  顾锦诚可以说是听着英语长大的,当然看得懂英语书。

  刘欣雨则不同,乡下的初级中学根本没有外语老师,当然也没法开外语课,因此她是从来没接触过外语,自然不知道顾锦诚书包里的这本外语书是英文原版小说。

  顾锦诚当然看清了刘欣雨既好奇又害怕的眼神,不过他直接忽略了其中的害怕,当刘欣雨只是好奇,干脆偷偷地给刘欣雨讲起了书中的故事。

  故事本应该十分精彩,顾锦诚讲得却既笼统又枯燥,让刘欣雨有些抓狂。

  求人不如求己,刘欣雨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正学校的功课又不紧,干脆跟着顾锦诚学英语。

  刚开始学的时候,刘欣雨觉得真的好难,从汉语的“aoe”到英语的”abcd”,确实有着天壤之别。

  好在顾锦诚的耐心不错,刘欣雨的学习能力和天赋都很好,很快就渐入佳境。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刘欣雨已经可以与顾锦诚进行简单对话,也能看一些简单的英文故事。

  只是好景不长,刘青山的意外去世,给了刘欣雨沉重的打击。

  高二下学期,刘欣雨几乎成了行尸走肉,别说继续学英语,正常的功课都不能好好的听讲。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欣雨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而这时顾家也有些变故。

  顾锦诚的父母重新返回京大教书育人。

  按顾锦诚父母的意思,是要带着顾锦诚回京城的。

  顾锦诚却说服了父母,坚持在乌县完成高中学业。

  刘欣雨浑浑噩噩地完成了毕业考试参加了毕业典礼,再浑浑噩噩地回到村里,然后刘欣雨不再是原来的刘欣雨……

  面对顾锦诚的疑惑,刘欣雨嫣然一笑:“你回京城之前,特地往我家去了一趟,给我送了好几本英语书,我可是把每一本都好好看了。口语也每天都有练,虽然没人对话,只能自言自语,现在看来应该没有辜负顾同学的期望,我能把英语冰宫到现在的样子说起来还真是要多谢顾同学呢!”

  感谢顾锧诚给原来的刘欣雨启蒙,现在的她才能如此坦然地秀英语。

  感谢原来的刘欣雨有不错的语言天赋,才能让她不在顾锦诚面前露馅。

  第130章 新颖又夺人眼球

  虽然顾锦诚依然心有疑惑,但是刘欣雨的解释实在合理得让他无法再质疑。

  刘欣雨的确很有语言天赋。

  刚给她启蒙的时候,顾锦诚以为刘欣雨以前没学过外语,教起来会很难,结果却让他很意外。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刘欣雨就能与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这样的天赋连他的父母都觉得意外,甚至想亲自教刘欣雨学英语。

  后来还是担心刘欣雨被他们拖累,才打消了亲自教刘欣雨的念头,私下亲自拟定教学进度,真正说起来,之后那一年多,他的父母才是刘欣雨的英语老师。

  只是刘欣雨一直不知道而已。

  顾锦诚回家与父母提起刘欣雨的口语,他的父母则没有顾锦诚那么多的疑惑,他们见多识广,刘欣雨应该是那种语言天赋异常出色的人,这样的人他们曾经遇见过,只是这样的人很少。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过去,刘欣雨很快就理顺所有的课程,除了个别科目比如第二外语确实需要下些功夫,大多数科目即便现在就进行结业考试,她也给考出高分。

  当然刘欣雨也不可能逃课,只是那么有把握的课,她不再坐在前面,而是尽量往中间坐,这样不会太显眼,方便做一些私事。

  所谓的私事当然是离开省城里没有答应,现在觉得可以答应的服装设计。

  这一周除了尽快熟悉并理顺各科目的情况,刘欣雨没少考虑赚钱的事情。

  为了以防万一,她觉得还是要尽快攒取足够的钱。

  现在私人还不能做生意,再说她现在是学生,就算能做生意也不方便,当然能做生意也需要启动资金。

  从哪方面考虑,必须得赚钱。

  “哎呀,欣雨妹妹,这几天你一直在本子上画画,到底在画什么,小心被老师发现!”方吉珍已经注意刘欣雨好几天了,这天终于忍不住提醒道。

  刘欣雨并没有告诉方吉珍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只是对方吉珍笑了笑,表示自己一定小心。

  刘欣雨这意思是要继续在课堂上开小差胡乱涂鸦吗?

  方吉珍抚额叹了口气,她不是这个意思好为好,她希望刘欣雨听课!

  班里关注刘欣雨的人不少,顾锦诚作为班长又是以前的同学,对刘欣雨尤其关注,当然早就发现了刘欣雨的异常。

  毕竟开始那一周,刘欣雨都是早早到教室抢占最前面的位置,课听得既专心和认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