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邱鹿撇撇嘴,对温聆玉说:“不就是农村吗,有什么好看的!其实和别的农村也没什么区别……哦,还是有区别的!”
温聆玉配合邱鹿的卖关子,适时追问。
邱鹿笑笑,说:“这里没电没网,无趣得很!”
两人最后笑到了一处。
我和这些女生没什么好聊的,便顺着田垄四处看看,寻找着有意义、有苗族特色的地方。
第19章 林中争吵
我漫无目的地在田垄间行走,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那座挂满红绢带的石桥。
在细微的风中,绢带轻轻颤动,好像是无数个已逝的灵魂在风中飞舞。
此情此景,配合着远处的如黛青山,美得如画卷一般。
我赶紧抬起相机,调试好镜头,找好角度,“咔嚓”一声,将这一幕定格。
我连拍了好几张,翻了翻,每一张都很漂亮。我放大了照片看细节,蔚蓝的天,起伏的山,青绿的田野和绯红的绢带。每一个绢带上都绣着歪歪扭扭的苗字,每一个都象征着一个逝去的曾经鲜活的人。
突然,我视线一顿!
在层层叠叠的红绢带中,有一根颜色将褪未腿的绢带被风勾到了空中,显露出了它上面的字。
沈。
一个方方正正的“沈”字。
沈……见青?
我猛地抬起眼。我一直以为沈见青的姓,是他苗语的音译,没想到他真的是汉姓!
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是汉人?
我放下相机,顺着照片里的位置寻找,果然在桥中央的位置发现了那根绢带。
在歪歪扭扭的文字里,突然出现的“沈”,给我一种异样的亲切感。
或许,这里不只是我们几个到来过,第一个发现这个生苗聚居地的人,也不是我们。
但这个人的名字都绑在这里了,红绢颜色都不在鲜艳,必然也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我又在各地转悠了一圈,美景当前,浮躁的心也渐渐沉静,我忽然想,长眠在这里未尝不是一种幸运。邱鹿他们没有跟来,倒真是可惜了。
我一边拍照一边又无意间来到了一片竹林。这里离聚居地很远,也偏离田垄,背靠着一座大山,竹子生长得又高又茂。地上满满地铺了一层竹叶,它们细长而枯黄,脚踩在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初夏时节,正是笋鲜嫩的时候。地面上,竹子下,有很多像锥子一样的笋,被深绿色的笋衣包裹着,但仍然散发着清香。
我越过竹林走向深处,转过一个小弯道,眼前的景物陡然一变。
在山后,不知道多少个如坟墓一般的小土堆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它们整齐地排列着,每一个坟茔的面积、大小、高度都相差不多,这让它们看起来不像是坟墓群,而是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离我较远的坟墓看起来年代久远,黄土都与四周融为一体 ,离我最近的那个坟墓却更新。这些坟墓土堆上一个杂草也没有,很明显是常常有人修缮管理。
可之前沈见青不是说山里面土地有限,不能土葬,所以都选择了火葬吗?那这些坟墓是从何而来?而且它们明显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但却安葬在了一起,而且规格也一模一样。
我越想越觉得诡异,而且墓地本就是阴气极重的地方,我这样胆大的人也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胆怯。
正在这时,我听到高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有枯叶被踩到发出的声音。
“嘿——塔途!塔途!”
两个黑色苗服的男人出现在高处,对着我不断摇手,做出驱逐的动作来,嘴里也喊着什么,声音高亢,语气激动。
看到活人,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松了一口气。
我想解释,但语言不通,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出友好无害的样子,在他们激动的驱逐下,无奈地退出竹林。
我回头看去,他们还站在高处,瞪大了眼睛戒备地看着我。见我还敢回头,登时举起拳头,威胁性地低喝,脸上因为夸张的恐吓表情而皱起深深的抬头纹。
我只能无奈地快步出了竹林。
出了竹林,我往回走想要与他们汇合。可当我走回堤坝时,哪里还有邱鹿、温聆玉和徐子戎的身影?
他们三个应该也是去哪里转悠了,我这么想着,视线四处搜寻。这里地势平坦,一眼就可以看尽风光。但田间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绿油油的农作物在风中微动。
田间没什么好看的了,我便向着生苗的群聚地走去,这样既可以寻找邱鹿三人,也可以等待沈见青,还可以拍摄一些生苗特色的照片。
真是一举三得。
一念及此,我举步向着落满了吊脚楼的小坡走去。
或许是有了上次相见的缘故,这回苗民们看到我不再那么防备了,但也没有主动凑上来的。我想要拍摄一些照片,上前去征求主人家的同意,可他们却都装作我是个透明人,不听也不回应。
“你好,我可以拍摄一些照片吗?”我对着一个中年的妇女轻声道。知道她听不懂,我还用相机不断示意她,手舞足蹈地。
中年女人皮肤黑黄,浑身都透露着劳动者的辛勤。她瞥了我一眼,然后又转过头去,自顾自地拨弄着手里簸箕中的植物种子。
好吧,她也不想理会我。
我就不再自讨没趣,自顾自地转悠拍摄。
温聆玉配合邱鹿的卖关子,适时追问。
邱鹿笑笑,说:“这里没电没网,无趣得很!”
两人最后笑到了一处。
我和这些女生没什么好聊的,便顺着田垄四处看看,寻找着有意义、有苗族特色的地方。
第19章 林中争吵
我漫无目的地在田垄间行走,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那座挂满红绢带的石桥。
在细微的风中,绢带轻轻颤动,好像是无数个已逝的灵魂在风中飞舞。
此情此景,配合着远处的如黛青山,美得如画卷一般。
我赶紧抬起相机,调试好镜头,找好角度,“咔嚓”一声,将这一幕定格。
我连拍了好几张,翻了翻,每一张都很漂亮。我放大了照片看细节,蔚蓝的天,起伏的山,青绿的田野和绯红的绢带。每一个绢带上都绣着歪歪扭扭的苗字,每一个都象征着一个逝去的曾经鲜活的人。
突然,我视线一顿!
在层层叠叠的红绢带中,有一根颜色将褪未腿的绢带被风勾到了空中,显露出了它上面的字。
沈。
一个方方正正的“沈”字。
沈……见青?
我猛地抬起眼。我一直以为沈见青的姓,是他苗语的音译,没想到他真的是汉姓!
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是汉人?
我放下相机,顺着照片里的位置寻找,果然在桥中央的位置发现了那根绢带。
在歪歪扭扭的文字里,突然出现的“沈”,给我一种异样的亲切感。
或许,这里不只是我们几个到来过,第一个发现这个生苗聚居地的人,也不是我们。
但这个人的名字都绑在这里了,红绢颜色都不在鲜艳,必然也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我又在各地转悠了一圈,美景当前,浮躁的心也渐渐沉静,我忽然想,长眠在这里未尝不是一种幸运。邱鹿他们没有跟来,倒真是可惜了。
我一边拍照一边又无意间来到了一片竹林。这里离聚居地很远,也偏离田垄,背靠着一座大山,竹子生长得又高又茂。地上满满地铺了一层竹叶,它们细长而枯黄,脚踩在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初夏时节,正是笋鲜嫩的时候。地面上,竹子下,有很多像锥子一样的笋,被深绿色的笋衣包裹着,但仍然散发着清香。
我越过竹林走向深处,转过一个小弯道,眼前的景物陡然一变。
在山后,不知道多少个如坟墓一般的小土堆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它们整齐地排列着,每一个坟茔的面积、大小、高度都相差不多,这让它们看起来不像是坟墓群,而是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离我较远的坟墓看起来年代久远,黄土都与四周融为一体 ,离我最近的那个坟墓却更新。这些坟墓土堆上一个杂草也没有,很明显是常常有人修缮管理。
可之前沈见青不是说山里面土地有限,不能土葬,所以都选择了火葬吗?那这些坟墓是从何而来?而且它们明显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但却安葬在了一起,而且规格也一模一样。
我越想越觉得诡异,而且墓地本就是阴气极重的地方,我这样胆大的人也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胆怯。
正在这时,我听到高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还有枯叶被踩到发出的声音。
“嘿——塔途!塔途!”
两个黑色苗服的男人出现在高处,对着我不断摇手,做出驱逐的动作来,嘴里也喊着什么,声音高亢,语气激动。
看到活人,我的第一感觉竟然是松了一口气。
我想解释,但语言不通,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出友好无害的样子,在他们激动的驱逐下,无奈地退出竹林。
我回头看去,他们还站在高处,瞪大了眼睛戒备地看着我。见我还敢回头,登时举起拳头,威胁性地低喝,脸上因为夸张的恐吓表情而皱起深深的抬头纹。
我只能无奈地快步出了竹林。
出了竹林,我往回走想要与他们汇合。可当我走回堤坝时,哪里还有邱鹿、温聆玉和徐子戎的身影?
他们三个应该也是去哪里转悠了,我这么想着,视线四处搜寻。这里地势平坦,一眼就可以看尽风光。但田间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绿油油的农作物在风中微动。
田间没什么好看的了,我便向着生苗的群聚地走去,这样既可以寻找邱鹿三人,也可以等待沈见青,还可以拍摄一些生苗特色的照片。
真是一举三得。
一念及此,我举步向着落满了吊脚楼的小坡走去。
或许是有了上次相见的缘故,这回苗民们看到我不再那么防备了,但也没有主动凑上来的。我想要拍摄一些照片,上前去征求主人家的同意,可他们却都装作我是个透明人,不听也不回应。
“你好,我可以拍摄一些照片吗?”我对着一个中年的妇女轻声道。知道她听不懂,我还用相机不断示意她,手舞足蹈地。
中年女人皮肤黑黄,浑身都透露着劳动者的辛勤。她瞥了我一眼,然后又转过头去,自顾自地拨弄着手里簸箕中的植物种子。
好吧,她也不想理会我。
我就不再自讨没趣,自顾自地转悠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