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世民说的六院,并不是六所学院,而是一套教育体系下六种不同的教育路线。

  大学,为大唐最顶级学院,首学经义,辅以人文、地理、管理学等内容。可以说就是为培养官员而成立的一个高等学院,可以说什么知识都多少要懂一点,比如铁驴,肯定学不会制造,但要也知道这东西是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

  大学的入学学生,是优秀的进阶官员,比如七品县令进阶之前,必须在大学至少再读两年,然后才能进升。

  没有经过大学的官员,正五品就是人生的极限。

  国子院,也是为培养官而准备。但授课内容与大学有小偏差,内容要浅一些,只招收少年贵族,日后若需要再大学再读,只须半年。

  崇文院无论真实历史上是什么样,现在是培养技术形官员的地方。

  算学,会计,工程,水文等等,技术官员的学院,这里都是小贵族,庶民的学校。

  医圣院很特别,五姓之家也有送子弟入学的,还有许多资质超凡的佃户子弟,这里学的不仅是医学,还有道门的天文、太历、地理等学科。

  天工院,就是匠师学校,从铁匠到木匠什么的,全都有。

  资质低的学技工类的活,资质高的学技师类的活,天才这类学的是真正的机械学科。华原禁区就从这里挑选了数人前去半工半读。

  最后神策院,不招收平民,有资格进入这里的靠的军功与家世。

  比如秦琼的儿子,只要年龄到了不需要考核就可以直接入内就学,而且读的肯定是高级武官的班级,这就是大唐的军校。

  寻常人想来这里就读,要么是百战豪军,要么是杀场勇兵、或是军功推成山的伙长、低级校尉等。

  正因为这种已经成体系的教育系统,李世民才不明白为什么阴妃要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天工院去。

  阴妃解释道:“佑不喜欢打杀,读文书写也没有什么兴趣。臣妾还听到一个传闻,这是韦氏告诉我的,说长安城韦氏、杜氏、裴氏、柳氏等几家,她都听说家中正在清理好吃懒作的族人,她猜测有那么一天,大唐有可能不会给闲散宗室平白的发粮食。”

  第791章 母亲的心

  “怎么有这样的传闻?”李世民从来听说过,闻月阁也没有类似的汇报。

  不过阴妃说的韦氏李世民知道是谁,是韦妃的堂姐。

  李佑结了一门亲,要娶的就是长安韦氏,所以阴妃与韦家来往亲密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个古怪的传闻,让李世民很意外。

  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至于去天工院读书,这其中肯定有别的原因。

  阴妃并没有立即回答传闻如何产生,而又如何以飞快的速度席卷整个长安的高等贵族圈,而是说了另一件事情。

  “圣人可能有所不知,长孙国舅的长子,放弃了大学、国子院,换到了两院并修的一个名额,首修律法、次修会计,辅修纵横术、天文。而律法之中他选了大唐律、律中商律、律中人文律。”

  阴妃说的很慢,李世民却越听越是吃惊。

  这件事情他竟然不知道。

  或许是自己太忙,忙的没时间关注这些事情。

  李世民因为阴妃的话而陷入了沉思,他现在都搞不清大唐的律法体系有多复杂。其中有大唐律作为根本,然后还有各种辅助的律法与规矩。

  商贩、工坊、等人的纠纷也有详细的一套规矩去约束。

  而柳木的那个股市,似乎也有人正在编写相应的律条,李世民只记得,股市似乎准备放开交易,就因为相关的律条没有正式被刑部与尚书省审核过关,所以一直拖着。

  看李世民在沉思,阴妃又暴出了一件惊天的消息。

  “圣人,您可知道,恪此时在何处?”

  李世民眼睛都瞪圆了,差一点跳了起来,一种不好的感觉从心底升起,立即问道:“他在何处?”

  “杨妃许了他去洛阳求学数月,在洛阳码头验证其所学。而事实上,佑告诉我恪决定秘密前往西受降城,他自认可以作一任优秀的押粮官,可以为大军的粮食节省……”

  阴妃还没有说完李世民一巴掌就拍在桌子:“胡闹,胡闹。来……”李世民正准备喊人,却听阴妃高声说道:“圣人请听臣妾再一言。”

  “你讲,若是无理仅凭你欺瞒之罪,降你为嫔。”

  阴妃却很是淡然:“妃如何,嫔如何。作娘的只愿自己的儿子成材,李药师之子当初随一些让贵人看不起的铁匠去学打铁,不知有多少人嘲笑?三年不归家、三年沉寂、三年不鸣。鸣则一鸣惊人,时至今日长安城还有谁说,李府出了一个铁匠?”

  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

  当年李德謇三年不归家,也确实是受了些不好听的话。

  但此事李药师支持了,其母张初尘也支持了,确实是一鸣惊天下。

  “程将军的夫人有一个侄子,虽说是远房但也是清河崔氏子弟,却作了厨子。圣人可记得那道凤戏游龙?那一道七宝玲珑、那一道翠竹报春。长安城他已经是第二名厨,可惜这第一他无法去挑战。”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忘记了原先自己生气的原因,十分好奇地问道:“长安第一名厨为何不能挑战?”

  “炒、煎这两种厨艺、各种配料,刀功之祖,拼盘之祖,各种食物、各种香料。都是第一名厨所创造,谁能挑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