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那接下,就是增加人口基数。突厥、室韦、契丹等,已经在慢慢的融入大唐。燕州各族通婚的案例已经过万例,这些都是大唐的人口。”
这时,突然有人笑道:“倭人不算,他们那个头……”
众人大笑。
“戏言、戏言。”崔源赶紧制止了这个无聊的话题,示意回归正题。
柳木也跟着笑了会,然后说道:“这最后一条有点难,但却有用。就是增加人口流动性,背井离乡固然不好,但换个地方有更好的生活,谁说不能呢。”
“相必各位已经知道,更高一级的火龙我相信十年内肯定会出现。那么从长安到洛阳一天时间就可到,那么会不会有人去长安作工,而后年节之时回乡过年呢?”
“这个……”
柳木此时的话还不能让这些人理解,因为他们根本想像不出来后世的现代,过年前的火车站有多少人。
崔源也站了起来:“木,就算没有最后一条,前数条已经足见其贤才,大势所趋。也不让你猜了,圣人承诺只要我们以及三十六名门联名上书,请求推行摊丁入亩,那么未来的官有大工坊以及你所看重的重大投资,都会有不低于两成,最高三成半,允许各家参与其中。”
柳木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会是什么可怕的条件,原来是这个。
放在后世讲就是国有企业允许民间参股,或是国家控股合资企业等等。
既然这些老狐狸们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经达到了协议,连田契都送到了,那么自己没一点表示怕是不合适。
当下,柳木示意关门。
“东港舶司之下有一个独立核算的,名为华亭县第一糖坊的案子。以及未来三年内或可能执行的,千万亩超级白绒田基地。还有就是,未来五年内的每年百万石成品麻的生意。以及需要打仗的,为期三十年计划的中南半岛五千万亩超超级稻田案。”
柳木说到糖坊,七世家的许多年轻人脸上都表示不解。
一个糖坊有什么值得投资的。
那一家没有几个糖坊,随便扔出一点钱为就能建一个。
可再听后面的三个,这些人嘴巴都张圆了,能与这些相比的糖坊,想像不出。
“先说糖坊。”崔源代表大伙问柳木。
柳木拿出一副地图,让众人传阅之后说道:“这里,人口多,但却是天然的甘蔗产地之一。这里不种粮,所有的土地全部种成甘蔗,然后用于取糖。但我为难的是,我原本计划让福冈那里多余的人口去种糖,可隼人不断的在要求,他们多余的人口要出去作事。”
说到人口,倭人很让大唐人动心。
大和国四百万人口,巴掌大一点地方。
有唐官员研究过,倭大和国人口多,事实上他们的税也是摊丁入亩的一个变种,他们也不按人丁收税,所以唐朝廷已经对摊丁入亩的新法令开始进行细化,随时都有可能全国推行。
隼人也不少,差不多也有大几十万人。
“我有一策。”郑家的郑元璹突然开口说道:“将那块地方咱们投资,让苏我虾夷伸手,再让你的小妾苏我凌派人,同时给隼人一个机会。”
“这会乱的。”柳木原本就是担心这种事。
郑元璹冷冷一笑:“不会乱,只要安排可靠能干的人在那边负责,我相信五年内不会乱,五年之后有可能是苏我虾夷找机会,找借口,杀掉隼人贵族。就算他不杀,这个锅也要让他背,隼人以为他们是谁?有些人竟然敢来讨价还价,想要我大唐高爵。”
柳木听懂了,这位郑老爷子是一个狠人。
这等同于是把自己借苏我虾夷之手杀光倭王室的法子再重演一次。
郑元璹看到柳木懂了,站了起来看了所有人一眼后说道:“你们是五姓嫡子,出去之后要记得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
“尊长者言!”所有的晚辈齐齐施礼。
郑元璹这才继续说道:“苏我虾夷也要死,他一定是死在苏我凌之手。苏我凌也会死,当她死掉的时候,倭人不会再有贵族,只有我大唐倭族。不对……”
第733章 千岛三宝
郑元璹突然大笑几声:“不对,不对。老朽听闻,倭岛有一个新的民族,有些人开始自称桑族,咱们叫他们扶桑族,这个称呼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正式公文之中所用的之词,扶桑族,好名字。”
郑元璹说的这些柳木知道。
这是一个从倭人之中分裂出来的人群,他们自称扶桑人,也就是拿到铜牌的这一批,因为他们是种植桑林的人。
崔源也说道:“南齐书中有记载,东夷海外,碣石、扶桑。梁书中也有,大汉东二万里。但我不认为这书中记载就是倭岛,因为倭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有邪马台之名,还有汉赐倭奴王之印。”
扶桑是那里柳木也不知道,有人说是墨西哥,也有人说是倭国。
不管怎么说,这种巧合挺有趣。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是,种甘蔗谁会?”崔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不会,但越国公那边有人会,越国公安排人查证了相关的典籍,整理甘蔗种植的许多技巧,并且找到了僮族合作,僮族已经有差不多两百年的种植的历史,还有人会。除此之外,因为前隋大量要求存粮,所以甘蔗种植大量减少。”
这时,突然有人笑道:“倭人不算,他们那个头……”
众人大笑。
“戏言、戏言。”崔源赶紧制止了这个无聊的话题,示意回归正题。
柳木也跟着笑了会,然后说道:“这最后一条有点难,但却有用。就是增加人口流动性,背井离乡固然不好,但换个地方有更好的生活,谁说不能呢。”
“相必各位已经知道,更高一级的火龙我相信十年内肯定会出现。那么从长安到洛阳一天时间就可到,那么会不会有人去长安作工,而后年节之时回乡过年呢?”
“这个……”
柳木此时的话还不能让这些人理解,因为他们根本想像不出来后世的现代,过年前的火车站有多少人。
崔源也站了起来:“木,就算没有最后一条,前数条已经足见其贤才,大势所趋。也不让你猜了,圣人承诺只要我们以及三十六名门联名上书,请求推行摊丁入亩,那么未来的官有大工坊以及你所看重的重大投资,都会有不低于两成,最高三成半,允许各家参与其中。”
柳木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会是什么可怕的条件,原来是这个。
放在后世讲就是国有企业允许民间参股,或是国家控股合资企业等等。
既然这些老狐狸们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经达到了协议,连田契都送到了,那么自己没一点表示怕是不合适。
当下,柳木示意关门。
“东港舶司之下有一个独立核算的,名为华亭县第一糖坊的案子。以及未来三年内或可能执行的,千万亩超级白绒田基地。还有就是,未来五年内的每年百万石成品麻的生意。以及需要打仗的,为期三十年计划的中南半岛五千万亩超超级稻田案。”
柳木说到糖坊,七世家的许多年轻人脸上都表示不解。
一个糖坊有什么值得投资的。
那一家没有几个糖坊,随便扔出一点钱为就能建一个。
可再听后面的三个,这些人嘴巴都张圆了,能与这些相比的糖坊,想像不出。
“先说糖坊。”崔源代表大伙问柳木。
柳木拿出一副地图,让众人传阅之后说道:“这里,人口多,但却是天然的甘蔗产地之一。这里不种粮,所有的土地全部种成甘蔗,然后用于取糖。但我为难的是,我原本计划让福冈那里多余的人口去种糖,可隼人不断的在要求,他们多余的人口要出去作事。”
说到人口,倭人很让大唐人动心。
大和国四百万人口,巴掌大一点地方。
有唐官员研究过,倭大和国人口多,事实上他们的税也是摊丁入亩的一个变种,他们也不按人丁收税,所以唐朝廷已经对摊丁入亩的新法令开始进行细化,随时都有可能全国推行。
隼人也不少,差不多也有大几十万人。
“我有一策。”郑家的郑元璹突然开口说道:“将那块地方咱们投资,让苏我虾夷伸手,再让你的小妾苏我凌派人,同时给隼人一个机会。”
“这会乱的。”柳木原本就是担心这种事。
郑元璹冷冷一笑:“不会乱,只要安排可靠能干的人在那边负责,我相信五年内不会乱,五年之后有可能是苏我虾夷找机会,找借口,杀掉隼人贵族。就算他不杀,这个锅也要让他背,隼人以为他们是谁?有些人竟然敢来讨价还价,想要我大唐高爵。”
柳木听懂了,这位郑老爷子是一个狠人。
这等同于是把自己借苏我虾夷之手杀光倭王室的法子再重演一次。
郑元璹看到柳木懂了,站了起来看了所有人一眼后说道:“你们是五姓嫡子,出去之后要记得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
“尊长者言!”所有的晚辈齐齐施礼。
郑元璹这才继续说道:“苏我虾夷也要死,他一定是死在苏我凌之手。苏我凌也会死,当她死掉的时候,倭人不会再有贵族,只有我大唐倭族。不对……”
第733章 千岛三宝
郑元璹突然大笑几声:“不对,不对。老朽听闻,倭岛有一个新的民族,有些人开始自称桑族,咱们叫他们扶桑族,这个称呼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正式公文之中所用的之词,扶桑族,好名字。”
郑元璹说的这些柳木知道。
这是一个从倭人之中分裂出来的人群,他们自称扶桑人,也就是拿到铜牌的这一批,因为他们是种植桑林的人。
崔源也说道:“南齐书中有记载,东夷海外,碣石、扶桑。梁书中也有,大汉东二万里。但我不认为这书中记载就是倭岛,因为倭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有邪马台之名,还有汉赐倭奴王之印。”
扶桑是那里柳木也不知道,有人说是墨西哥,也有人说是倭国。
不管怎么说,这种巧合挺有趣。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是,种甘蔗谁会?”崔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不会,但越国公那边有人会,越国公安排人查证了相关的典籍,整理甘蔗种植的许多技巧,并且找到了僮族合作,僮族已经有差不多两百年的种植的历史,还有人会。除此之外,因为前隋大量要求存粮,所以甘蔗种植大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