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这个……”李世民想骂柳木,除了柳木的手令总舶司还有谁能调走洛阳的陈粮。
可话到嘴边李世民停下了。
柳木绝对不会如此不智,而且袁天罡背着自己给柳木写信的事情秦琼告诉了自己,连信的内容都告之了。
柳木在知道关中会有大旱的情况下,为什么调走洛阳的粮食呢。
“报,臣请面圣。”门外有人高喊。
杜伏威被迎了进来,一进来杜伏威就推开太监将一份次日准备印发的报纸直接递到了李世民面前,而且后喊道:“臣请圣令,让臣去杀尽这些奸佞。”
李世民拿起这份报纸的稿样一看,愣了,整个人都呆在那里。
萧瑀等人急急就上前:“圣人,请臣一观。”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起来:“你们一观,修饰这些词句。这写的是什么,粗俗不堪。”
只见报纸上写道:
我柳木烧了佛骨,融了不知道多少佛像,谁听说长安北四县受大旱影响了。天罚,真他娘的胡扯,天就是天,圣人是天子,代天牧天下。有天罚也是圣人之罚。
我柳木要当爹了,这是上天的赐福。
关中一带有大修水道的圣令,水道却不能防止旱灾,那么就不由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作工的人从中作鬼,二十万服劳役的秃驴们有没有认真的修水渠呢?
柳木写了手书,将用快马先一步送回来。
这长安报的管事一字没改,甚至连柳木的错词,错字,以及无义之中写的简体字都照样搬到稿样上。
萧瑀读完后对李世民说道:“圣人,臣以为要么留下最后一句,全篇重写。要么一字不改。”
“为何?”
“一字不改,可以说这是柳木驸马在回京的路上颠簸之中的手书,柳驸马在长安百姓心中是有足够感信的。毕竟是在颠簸之中所写,有些许错误更显真实。特别是最后一句,贞观盛世,存粮千万石。”
次日,长安报出现在市集的时候,因为旱灾而充满着低落情绪的长安城出现了一股热流。
突然,有人高喊:“船队,船队。从运河逆流而上的大船船队。”
长安东边各县已经派出兵丁守在运河两边,函谷那边已经有船开始将粮食往下搬。每个临时的粮食上都有写有大唐总舶司的大旗,长安以东受灾不算重,这里的饥民还不算多,但许多家里存粮已经很少的百姓连同饥民一起开始往县城的方向涌。
有总舶司的旗在,百姓们没有乱。
有粮堆在那里,百姓心中的慌乱已经消减不少。
纵然是最东、最西的两个县的百姓都已经听说,关中大旱,但柳驸马管辖的四个县却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船到在了广运潭码头,大唐皇帝李世民都亲自前来迎接。
第587章 粮船到了
船停稳,高虎跳下船来在李世民面前施礼。
“圣人。臣总舶司都尉护将高虎。”
“柳木呢?”李世民开口就直呼柳木的名字。
高虎回答:“圣人,驸马在城东那边就已经下船,说是先去城东田间地头看看,而后直接再从城南回长安城。”
“来人,传柳驸马立即到太极殿来。”李世民吩咐之后问高虎:“有多少粮?”
“回圣人的话,依计划从启运那天开始,一直到九月底一共有五百万石粮食会运往长安,我家舶司使有公文托臣送到尚书省。”
李世民让人拿过高虎双手捧着的公文,接过后立即打开看。
越看李世民的收养皱的越紧,然后将公文递给了萧瑀,结果萧瑀一看也是眉头紧皱。
“圣人,这事……”萧瑀迟疑了半天,一咬牙说道:“邪!”
让萧瑀以一个邪字评价,跟着的百官也都把心揪了起来。
“不急,户部、礼部、吏部去安排一下,先给关中各县每家一石粮,这是朝廷给灾民的救济,并且通知各乡、里。让各里正与县丞往长安来,再派青壮前来长安运粮。”
“是!”三位尚书施礼之后,与高虎签了接收粮食的文书。
这时房玄龄才拿到柳木的那份公文,崔君肃也过来看了一眼。
第一句就是,这粮食户部借拿什么还,百姓借拿什么还。
崔君肃心中一抽,柳木这话说的不好听,但却是事实,柳木的筹集这么多粮食已经是奇迹,柳木的粮食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
李世民回宫之后,没回书房而是直接进了后宫。
来到长孙无垢处李世民直接就开骂了:“柳木这个混账,人还没有进长安就给百官了一个下马威。他问我,五百万石稻米,户部拿什么还给他,或是让百姓还,百姓拿什么还。难道他就不知道,替我这个二哥省点心。”
“五百万石稻米,二郎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凑足吗?”
长孙无垢的反问将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立即换了一副表情,这话题他不能再接了,当下说道:“昨天没到你宫中,忘记告诉你一件喜事,兰若有喜了。听叔宝讲,似乎在江南还有一些个特殊的传闻,柳木可以控制女子生育的时机,甚至还能增加生男孩的机率。”
“确有此事。”
“你知道,你竟然知道。”李世民很是意外。
长孙无垢点点头:“在木与兰若离开长安之前,或者说一年多两年前就在准备此事,医圣馆许多道门前辈结合木的理论研究了很久,最初的想法是,提高大唐女子生产的安全,提高孩童出生的存活率,提高孩童出生的健康率等。”
可话到嘴边李世民停下了。
柳木绝对不会如此不智,而且袁天罡背着自己给柳木写信的事情秦琼告诉了自己,连信的内容都告之了。
柳木在知道关中会有大旱的情况下,为什么调走洛阳的粮食呢。
“报,臣请面圣。”门外有人高喊。
杜伏威被迎了进来,一进来杜伏威就推开太监将一份次日准备印发的报纸直接递到了李世民面前,而且后喊道:“臣请圣令,让臣去杀尽这些奸佞。”
李世民拿起这份报纸的稿样一看,愣了,整个人都呆在那里。
萧瑀等人急急就上前:“圣人,请臣一观。”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起来:“你们一观,修饰这些词句。这写的是什么,粗俗不堪。”
只见报纸上写道:
我柳木烧了佛骨,融了不知道多少佛像,谁听说长安北四县受大旱影响了。天罚,真他娘的胡扯,天就是天,圣人是天子,代天牧天下。有天罚也是圣人之罚。
我柳木要当爹了,这是上天的赐福。
关中一带有大修水道的圣令,水道却不能防止旱灾,那么就不由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作工的人从中作鬼,二十万服劳役的秃驴们有没有认真的修水渠呢?
柳木写了手书,将用快马先一步送回来。
这长安报的管事一字没改,甚至连柳木的错词,错字,以及无义之中写的简体字都照样搬到稿样上。
萧瑀读完后对李世民说道:“圣人,臣以为要么留下最后一句,全篇重写。要么一字不改。”
“为何?”
“一字不改,可以说这是柳木驸马在回京的路上颠簸之中的手书,柳驸马在长安百姓心中是有足够感信的。毕竟是在颠簸之中所写,有些许错误更显真实。特别是最后一句,贞观盛世,存粮千万石。”
次日,长安报出现在市集的时候,因为旱灾而充满着低落情绪的长安城出现了一股热流。
突然,有人高喊:“船队,船队。从运河逆流而上的大船船队。”
长安东边各县已经派出兵丁守在运河两边,函谷那边已经有船开始将粮食往下搬。每个临时的粮食上都有写有大唐总舶司的大旗,长安以东受灾不算重,这里的饥民还不算多,但许多家里存粮已经很少的百姓连同饥民一起开始往县城的方向涌。
有总舶司的旗在,百姓们没有乱。
有粮堆在那里,百姓心中的慌乱已经消减不少。
纵然是最东、最西的两个县的百姓都已经听说,关中大旱,但柳驸马管辖的四个县却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船到在了广运潭码头,大唐皇帝李世民都亲自前来迎接。
第587章 粮船到了
船停稳,高虎跳下船来在李世民面前施礼。
“圣人。臣总舶司都尉护将高虎。”
“柳木呢?”李世民开口就直呼柳木的名字。
高虎回答:“圣人,驸马在城东那边就已经下船,说是先去城东田间地头看看,而后直接再从城南回长安城。”
“来人,传柳驸马立即到太极殿来。”李世民吩咐之后问高虎:“有多少粮?”
“回圣人的话,依计划从启运那天开始,一直到九月底一共有五百万石粮食会运往长安,我家舶司使有公文托臣送到尚书省。”
李世民让人拿过高虎双手捧着的公文,接过后立即打开看。
越看李世民的收养皱的越紧,然后将公文递给了萧瑀,结果萧瑀一看也是眉头紧皱。
“圣人,这事……”萧瑀迟疑了半天,一咬牙说道:“邪!”
让萧瑀以一个邪字评价,跟着的百官也都把心揪了起来。
“不急,户部、礼部、吏部去安排一下,先给关中各县每家一石粮,这是朝廷给灾民的救济,并且通知各乡、里。让各里正与县丞往长安来,再派青壮前来长安运粮。”
“是!”三位尚书施礼之后,与高虎签了接收粮食的文书。
这时房玄龄才拿到柳木的那份公文,崔君肃也过来看了一眼。
第一句就是,这粮食户部借拿什么还,百姓借拿什么还。
崔君肃心中一抽,柳木这话说的不好听,但却是事实,柳木的筹集这么多粮食已经是奇迹,柳木的粮食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
李世民回宫之后,没回书房而是直接进了后宫。
来到长孙无垢处李世民直接就开骂了:“柳木这个混账,人还没有进长安就给百官了一个下马威。他问我,五百万石稻米,户部拿什么还给他,或是让百姓还,百姓拿什么还。难道他就不知道,替我这个二哥省点心。”
“五百万石稻米,二郎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凑足吗?”
长孙无垢的反问将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立即换了一副表情,这话题他不能再接了,当下说道:“昨天没到你宫中,忘记告诉你一件喜事,兰若有喜了。听叔宝讲,似乎在江南还有一些个特殊的传闻,柳木可以控制女子生育的时机,甚至还能增加生男孩的机率。”
“确有此事。”
“你知道,你竟然知道。”李世民很是意外。
长孙无垢点点头:“在木与兰若离开长安之前,或者说一年多两年前就在准备此事,医圣馆许多道门前辈结合木的理论研究了很久,最初的想法是,提高大唐女子生产的安全,提高孩童出生的存活率,提高孩童出生的健康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