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杨锐之前是算了一个大略的数字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反应釜的体积可不是标准的。
前后的进出,还有温度的控制,也都不是理想条件下的。
如果是搞基础研究,那不用说,要想尽办法的将非理想条件换成理想条件。
但做工厂的,就没有这么奢侈了,有啥用啥是每个资本家的梦想。
杨锐也不能为了催化剂使用方便,就跑去将大半设备给成文献里的设备。
那不是赚钱是折腾钱了。
有鉴于此,杨锐就要根据现有的条件,调整自己催化剂的用量。
当然,还要增加保护措施。
他订购了保险箱,又将多种材料混装,每次都是临时取用催化剂,目的都是为了让催化剂的成分不至于泄露。
国内虽然有了专利法,但是和没有一样,因此,虽然大家可能会重视杨锐手里的催化剂,重视的程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最起码,你是不能谈钱的。
因为国内的各种研究所也在做催化剂,可人家是不谈钱的。
当然,自从研究所不再拥有国家的全额科研拨款以后,做催化剂的傻叉研究所也就很少了。
催化剂看起来是很少的一点,但研究所往往需要花费重金做实验。做出了成品以后,国企往往请两顿饭,支持几千块钱,就算是感谢了。在研究所有国家全额拨款的时代,这样的机制也无可否非,反正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算完,但进入80年代以后,哪里还会有吃饱了撑着的研究所。
就算有,几年的光景下来,该饿死的也差不多死绝了。
世道如此,杨锐也就不准备将催化剂的配方拿出来了,反正,西捷工厂迟早是要还给捷利康的,最近这段时间,他就辛苦一点,每天去撒几次好了。
根据之前的记录,杨锐做好了算式,得到结果,就去西捷工厂实验。
重新开工的西捷工厂更加大胆,高墙内的劳动场景堪称热火朝天。
休息了一个多星期的工人们,亦是干劲十足,可惜是高科技的制药厂,大家除了脚底下跑的快一点以外,并不能做出汗流浃背的景象。
实在是满足中的不满足。
而在近乎于飞奔的工人中,杨锐的存在更显另类。
他的工作就是坐在那里,等反应釜需要的时候,投放一些催化剂。
为了更好的得到数据,杨锐采用了分次投放的方式,工作量由此增加了数倍,平均每两个小时,就要站起来工作10秒钟,实在看的人表情奇怪。
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人的情绪,李厂长不得不将杨锐请到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且安排道:“杨锐不要太辛苦了,没事的时候喝喝茶,尝尝我弄的铁观音,安溪的。”
安溪铁观音什么的让杨锐脑弦一震,笑了起来:“好,那就喝安溪铁观音。”
于是,杨锐的工作就变成了喝茶看文献,偶尔下楼散心,撒点催化剂。
李厂长也移师西捷厂,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西捷工厂了。
三天后。
西捷工厂的每日产量,稳稳的超过了10公斤,达到了调查组来之前的数字。
李厂长等人满意之极,不仅因为产量本身增加了,还因为产量增加以后,相对国医外贸的议价能力增长了。
原本14美元的出厂价,在海处长的争取下,默默的提升到了15美元。不能小看一美元的涨幅,对西捷工厂来说,每天10公斤的产能是一万克,一克多一美元,一天就多一万美元的利润。
分配到三方手里,西捷工厂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国医外贸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香港华锐每天的收入多5000美元。当然,海处长会从华锐手里分走1000美元,留给杨锐4000美元。
而就全天的利润来说,每克辅酶Q10的成本大约3美元多些,所以,杨锐还会再多得4万美元的分成,总计四万五千美元左右。
现在的西捷工厂三班倒,一周七天无休,意味着每周能带给杨锐差不多32万美元。
在1984年的中国,每周收入32万美元!如果只是想居家过日子的话,杨锐现在就可以退休了。
站在西捷工厂的反应釜跟前撒催化剂的时候,杨锐甚至考虑,是不是要自己建一个工厂。
做实业固然辛苦,但赚钱的时候,也真是赚的飞起。
“我今天再调整一次催化剂的用量,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了。因此,你们在投料的时候也要注意,主料加多了,辅料加多了,都要提醒一声,派人写在这里的记录本上,等我放催化剂的时候,可以相应的调整。”杨锐忙了好几天,才算是将工厂的事给理顺了。
田世昌认真的答应一声,问:“就是加多加少了,都要说明。”
杨锐轻咳一声,说:“加少了就再加一点。”
田世昌脸一红,点点头说明白了。
“催化剂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好处,最近的结晶的颜色明显更好。”
“这个橙黄色确实漂亮,就是用户看不到,浪费了。”李厂长摇摇头。
杨锐笑而不语。欧美的厂商是很精明的,如果产量够高,而且稳定的话,欧美厂家的宣传策略会非常多样,因此宣传工厂也说不定。
不过,以前的西捷工厂在产品质量方面并没有强烈的对比,现在的西捷工厂因为催化剂的原因,质量略有提升,却因为产权的原因,难以做成长期的合作,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了。
前后的进出,还有温度的控制,也都不是理想条件下的。
如果是搞基础研究,那不用说,要想尽办法的将非理想条件换成理想条件。
但做工厂的,就没有这么奢侈了,有啥用啥是每个资本家的梦想。
杨锐也不能为了催化剂使用方便,就跑去将大半设备给成文献里的设备。
那不是赚钱是折腾钱了。
有鉴于此,杨锐就要根据现有的条件,调整自己催化剂的用量。
当然,还要增加保护措施。
他订购了保险箱,又将多种材料混装,每次都是临时取用催化剂,目的都是为了让催化剂的成分不至于泄露。
国内虽然有了专利法,但是和没有一样,因此,虽然大家可能会重视杨锐手里的催化剂,重视的程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最起码,你是不能谈钱的。
因为国内的各种研究所也在做催化剂,可人家是不谈钱的。
当然,自从研究所不再拥有国家的全额科研拨款以后,做催化剂的傻叉研究所也就很少了。
催化剂看起来是很少的一点,但研究所往往需要花费重金做实验。做出了成品以后,国企往往请两顿饭,支持几千块钱,就算是感谢了。在研究所有国家全额拨款的时代,这样的机制也无可否非,反正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算完,但进入80年代以后,哪里还会有吃饱了撑着的研究所。
就算有,几年的光景下来,该饿死的也差不多死绝了。
世道如此,杨锐也就不准备将催化剂的配方拿出来了,反正,西捷工厂迟早是要还给捷利康的,最近这段时间,他就辛苦一点,每天去撒几次好了。
根据之前的记录,杨锐做好了算式,得到结果,就去西捷工厂实验。
重新开工的西捷工厂更加大胆,高墙内的劳动场景堪称热火朝天。
休息了一个多星期的工人们,亦是干劲十足,可惜是高科技的制药厂,大家除了脚底下跑的快一点以外,并不能做出汗流浃背的景象。
实在是满足中的不满足。
而在近乎于飞奔的工人中,杨锐的存在更显另类。
他的工作就是坐在那里,等反应釜需要的时候,投放一些催化剂。
为了更好的得到数据,杨锐采用了分次投放的方式,工作量由此增加了数倍,平均每两个小时,就要站起来工作10秒钟,实在看的人表情奇怪。
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人的情绪,李厂长不得不将杨锐请到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且安排道:“杨锐不要太辛苦了,没事的时候喝喝茶,尝尝我弄的铁观音,安溪的。”
安溪铁观音什么的让杨锐脑弦一震,笑了起来:“好,那就喝安溪铁观音。”
于是,杨锐的工作就变成了喝茶看文献,偶尔下楼散心,撒点催化剂。
李厂长也移师西捷厂,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西捷工厂了。
三天后。
西捷工厂的每日产量,稳稳的超过了10公斤,达到了调查组来之前的数字。
李厂长等人满意之极,不仅因为产量本身增加了,还因为产量增加以后,相对国医外贸的议价能力增长了。
原本14美元的出厂价,在海处长的争取下,默默的提升到了15美元。不能小看一美元的涨幅,对西捷工厂来说,每天10公斤的产能是一万克,一克多一美元,一天就多一万美元的利润。
分配到三方手里,西捷工厂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国医外贸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香港华锐每天的收入多5000美元。当然,海处长会从华锐手里分走1000美元,留给杨锐4000美元。
而就全天的利润来说,每克辅酶Q10的成本大约3美元多些,所以,杨锐还会再多得4万美元的分成,总计四万五千美元左右。
现在的西捷工厂三班倒,一周七天无休,意味着每周能带给杨锐差不多32万美元。
在1984年的中国,每周收入32万美元!如果只是想居家过日子的话,杨锐现在就可以退休了。
站在西捷工厂的反应釜跟前撒催化剂的时候,杨锐甚至考虑,是不是要自己建一个工厂。
做实业固然辛苦,但赚钱的时候,也真是赚的飞起。
“我今天再调整一次催化剂的用量,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了。因此,你们在投料的时候也要注意,主料加多了,辅料加多了,都要提醒一声,派人写在这里的记录本上,等我放催化剂的时候,可以相应的调整。”杨锐忙了好几天,才算是将工厂的事给理顺了。
田世昌认真的答应一声,问:“就是加多加少了,都要说明。”
杨锐轻咳一声,说:“加少了就再加一点。”
田世昌脸一红,点点头说明白了。
“催化剂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好处,最近的结晶的颜色明显更好。”
“这个橙黄色确实漂亮,就是用户看不到,浪费了。”李厂长摇摇头。
杨锐笑而不语。欧美的厂商是很精明的,如果产量够高,而且稳定的话,欧美厂家的宣传策略会非常多样,因此宣传工厂也说不定。
不过,以前的西捷工厂在产品质量方面并没有强烈的对比,现在的西捷工厂因为催化剂的原因,质量略有提升,却因为产权的原因,难以做成长期的合作,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