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所以,拉格朗日在18岁的时候,与18岁的中国大学生有一桩事是相同的,他们都曾面朝天空,高声疾呼:去你娘的莱布尼茨!
许正平不想骂娘,所以他每次开启项目,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
现在,这项工作竟然被杨锐完成了,给许正平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实验室老板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但杨锐是否能做好,许正平还是略有疑惑的。
“就从资料里找答案吧。”许正平俯视着八个大箱子,也是干劲十足。
……
第499章 干巴爹
“这家伙,准备的还真是充分。”许正平坐在图书馆里,闭目沉思。
他不可能真的按照杨锐的安排,就看八箱子资料拉倒。许正平紧赶慢赶的扫完了资料以后,还是来到图书馆,找相关的课题自个儿研究起来。
毕竟,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代,一个人要扫干净所有资料,还是非常困难的。
大型研究机构和大型商业机构之所以牛掰,与他们能够整备出大量的人手亦有关系。
杨锐整理出了数百份资料,虽然令许正平惊讶,但他还是想自己查看一番,比较安心。再怎么说,具体的研究是要他来做的,若是前期工作有不完善的地方,最麻烦的还是许正平自己。
北大图书馆的馆藏是国内顶丰富的,许正平找了一天,却没有找到遗漏的资料,反而更加惊讶。
他的表情古怪,桌面上又堆了大量的资料,却是吸引了不远处的富教授的目光。
“老许,忙着呢?”富教授笑着坐了过来。
“哦,富教授。”许正平打了个招呼,他比富教授大10岁都不止,但同在生物系,也是抬头不见点头见的。
“这是忙什么呢。”
“搞点小研究。”许正平有点想遮挡的意思,旋即放弃,桌面上的东西太多了。
富教授随便翻了一下,就眼前一亮,笑道:“您这是要做一个大项目啊,《细胞膜的电位调节》,《细胞膜PIP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新领域?”
被看到了,许正平就没什么掩饰了,道:“这是和杨锐的合作项目。”
“和杨锐的?”
“嗯。”
“和杨锐应该做钾通道的项目呀。”
许正平呵呵一笑,钾通道的项目一做就是小半年,弄不好就是大半年,做这种项目,可就不是简单的临时合作了,说不得要加入到杨锐的独立实验室里。
对这一点,许正平还不太确定。
富教授一想也就明白了,遂道:“您这是试呢?”
许正平一笑而过:“谈不上试不试的,正好有合适的就做。”
“那您怎么就做到这个课题了?”
“和东京大学也有合作。”许正平说的简单直接,就是为了蹭老外的好处。
富教授问不出来了,不仅问不出来,还有种莫名的嫉妒。
这样的合作项目,成果怎么样先不说,首先得到的支持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北大还不是以后相识满天下的节奏,好不容易有一两个合作,能抓住都是要抓住的。
如果申请省部级的经费,一块东大合作的牌子亦是非常好用的。北京高校云集,名校鼎盛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北京市政府有钱,和各级部委又好要钱。
对这些政府机构来说,里面有一多半人甚至都不知道顶级期刊是什么概念,有决策权的,多数也不会关心一个项目能对人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对人类做贡献的事情,让美利坚帝国去做就好了,领导们自然寻找合适的时机移民美利坚,间接的为人类做贡献。
相比较而言,还是学术以外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入胜。
最喜欢名牌的人群绝对不是女人,而是领导。
“这项目有多少经费?”富教授赖着不想走。
许正平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了几笔字,道:“还不知道。”
“还不知道怎么做?唐集中出了钱?”
“当然没有,杨锐准备好了。”
富教授不明所以的“哦”了一声,问:“杨锐哪来的积累,哦,蔡院士给他的还有剩下的?这年轻人……”
富教授的语气里,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他想来,蔡教授给杨锐的经费,虽然免不了要发票和报账,但60万里面,揣口袋里几万块钱还是相当安全的,胆子大的话,一笔揣上几万块,直接就奔小康了。
在以前,有资格有本事一口气拿回60万的,不说是院士级人物,那也是各个学科的牛人,还不能是普通的牛。比如唐集中,他的实验室一年虽然有上百万的经费,但都是分批拨付的,而且有很多固定投入必不可少,算下来还不如三四十万元的直接经费。
当然,杨锐写出了顶级论文,拿60万还是160万都是应该的,归根结底,还是年纪太小,身份不对,资历不足。
不过,不过,Cell小改以后,杨锐进行的项目已有数个,还要开项目给许正平,是不是能剩下钱就不好说了。
开项目就像是挖堤坝,一旦掘开了,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滚滚而出。操作项目,就像是在洪峰中操舟,起起伏伏,终究只能拼命向前,期望在倾覆之前,期望在洪水流干之前,抵达的尽量远一些。
没有项目基金,纯凭积累开项目,一不小心,藏起来的钱就要流出去,总不能手里有钱,眼睁睁的看着项目因为缺钱死掉,正常的研究者都做不出这种事。
许正平不想骂娘,所以他每次开启项目,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
现在,这项工作竟然被杨锐完成了,给许正平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实验室老板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但杨锐是否能做好,许正平还是略有疑惑的。
“就从资料里找答案吧。”许正平俯视着八个大箱子,也是干劲十足。
……
第499章 干巴爹
“这家伙,准备的还真是充分。”许正平坐在图书馆里,闭目沉思。
他不可能真的按照杨锐的安排,就看八箱子资料拉倒。许正平紧赶慢赶的扫完了资料以后,还是来到图书馆,找相关的课题自个儿研究起来。
毕竟,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代,一个人要扫干净所有资料,还是非常困难的。
大型研究机构和大型商业机构之所以牛掰,与他们能够整备出大量的人手亦有关系。
杨锐整理出了数百份资料,虽然令许正平惊讶,但他还是想自己查看一番,比较安心。再怎么说,具体的研究是要他来做的,若是前期工作有不完善的地方,最麻烦的还是许正平自己。
北大图书馆的馆藏是国内顶丰富的,许正平找了一天,却没有找到遗漏的资料,反而更加惊讶。
他的表情古怪,桌面上又堆了大量的资料,却是吸引了不远处的富教授的目光。
“老许,忙着呢?”富教授笑着坐了过来。
“哦,富教授。”许正平打了个招呼,他比富教授大10岁都不止,但同在生物系,也是抬头不见点头见的。
“这是忙什么呢。”
“搞点小研究。”许正平有点想遮挡的意思,旋即放弃,桌面上的东西太多了。
富教授随便翻了一下,就眼前一亮,笑道:“您这是要做一个大项目啊,《细胞膜的电位调节》,《细胞膜PIP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新领域?”
被看到了,许正平就没什么掩饰了,道:“这是和杨锐的合作项目。”
“和杨锐的?”
“嗯。”
“和杨锐应该做钾通道的项目呀。”
许正平呵呵一笑,钾通道的项目一做就是小半年,弄不好就是大半年,做这种项目,可就不是简单的临时合作了,说不得要加入到杨锐的独立实验室里。
对这一点,许正平还不太确定。
富教授一想也就明白了,遂道:“您这是试呢?”
许正平一笑而过:“谈不上试不试的,正好有合适的就做。”
“那您怎么就做到这个课题了?”
“和东京大学也有合作。”许正平说的简单直接,就是为了蹭老外的好处。
富教授问不出来了,不仅问不出来,还有种莫名的嫉妒。
这样的合作项目,成果怎么样先不说,首先得到的支持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北大还不是以后相识满天下的节奏,好不容易有一两个合作,能抓住都是要抓住的。
如果申请省部级的经费,一块东大合作的牌子亦是非常好用的。北京高校云集,名校鼎盛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北京市政府有钱,和各级部委又好要钱。
对这些政府机构来说,里面有一多半人甚至都不知道顶级期刊是什么概念,有决策权的,多数也不会关心一个项目能对人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对人类做贡献的事情,让美利坚帝国去做就好了,领导们自然寻找合适的时机移民美利坚,间接的为人类做贡献。
相比较而言,还是学术以外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入胜。
最喜欢名牌的人群绝对不是女人,而是领导。
“这项目有多少经费?”富教授赖着不想走。
许正平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了几笔字,道:“还不知道。”
“还不知道怎么做?唐集中出了钱?”
“当然没有,杨锐准备好了。”
富教授不明所以的“哦”了一声,问:“杨锐哪来的积累,哦,蔡院士给他的还有剩下的?这年轻人……”
富教授的语气里,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他想来,蔡教授给杨锐的经费,虽然免不了要发票和报账,但60万里面,揣口袋里几万块钱还是相当安全的,胆子大的话,一笔揣上几万块,直接就奔小康了。
在以前,有资格有本事一口气拿回60万的,不说是院士级人物,那也是各个学科的牛人,还不能是普通的牛。比如唐集中,他的实验室一年虽然有上百万的经费,但都是分批拨付的,而且有很多固定投入必不可少,算下来还不如三四十万元的直接经费。
当然,杨锐写出了顶级论文,拿60万还是160万都是应该的,归根结底,还是年纪太小,身份不对,资历不足。
不过,不过,Cell小改以后,杨锐进行的项目已有数个,还要开项目给许正平,是不是能剩下钱就不好说了。
开项目就像是挖堤坝,一旦掘开了,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滚滚而出。操作项目,就像是在洪峰中操舟,起起伏伏,终究只能拼命向前,期望在倾覆之前,期望在洪水流干之前,抵达的尽量远一些。
没有项目基金,纯凭积累开项目,一不小心,藏起来的钱就要流出去,总不能手里有钱,眼睁睁的看着项目因为缺钱死掉,正常的研究者都做不出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