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对,但改不改还要看其他的审稿人的意见,要是我,杨锐这么年轻,还是不适合取信。”
“要是不相信他的判断,何必让他做审稿人?老外无聊了才搞这种麻烦,人家不在乎年纪的。”
“怎么能不在乎。”
“你在乎美国的教授是20还是30岁?李政道好像就是20多岁做的教授吧。”
“你拿李政道和杨锐比,太夸张了吧。”
“李政道西南联大毕业以后去的美国,杨锐北大毕业以后去美国,说不定怎么发展呢。”
“哎,咱们国内自己就不能培养一个诺贝尔奖出来?”
在话题走歪之后,杨锐回到唐集中实验室,向围观群众点头致意:“遛弯呢。”
“嘿,闲逛一圈。”围观群众像是打谷场里抽旱烟的大爷,自如的打招呼,一个个的瞪大眼睛,等着看杨锐的表现。
还是唐集中将杨锐一把拉进办公室,关上门,叹口气,小声道:“这起子人,就指着看你的笑话呢。”
“不奇怪,我抢了他们的风头,又挡了他们的路,有人看不惯多正常。”杨锐没有像是唐集中想象的那样受影响。
“你不生气?”唐集中打量一番杨锐。他年纪大了,也许习惯了被人指指点点,杨锐却是年轻气盛,本应该是好冲动的年纪。
杨锐耸耸肩,道:“资源就那么多,我占掉了,别人就没有了,我有什么生气的,生气也是他们生气。”
……
第492章 交流合作
杨锐说的资源,还是独立实验室的事。一个院系能建的独立实验室虽然没有数量限制,但投入是不能少的。
当然,像北大这样的学校,肯定要求院系的独立实验室有充沛的资金来源,比如申请国家级基金,申请省部级项目,或者直接从有钱的国企要好处。如铁道部此等超级部委,甚至自己养着多个高校,只要投其所好,从他们那里弄到好处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然而,无论要钱的技巧有多纯熟,院系总要给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一些经费,否则,独立实验室怕是一点都不在乎院系了。
院系的科研经费是有数的,给了杨锐就给不了别人。像是蔡教授前两个月给杨锐的60万经费,那都是年初就有去向的,虽然不至于周转不灵,直接影响到其他人,但总数上少了,总会体现出来,有在乎的人,自然会在乎。
当然,恨人有恨己无的心态或许更重要。
然而,杨锐是不可能放弃独立实验室的。
这是1984年的中国,全靠私人实验室做研究,终究是要混不下去的。
杨锐就算是全副精力用来做生意,都赚不到足够实验室用的钱,因为实验室的经费,永远都是要指数上涨的。
尤其是基础性研究,没有国家资助,也得有大财团的资助,80年代的中国再穷,那也是玩过两弹一星的国家,指缝里稍微漏一点,让杨锐做点不赚钱的研究,还是没问题的。
想要国家张开指缝,没有国家序列中的实验室可是不行。
为了这个目的,杨锐才不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
科研原本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条路,人类的道路,归根结底都是前驱们用尸骨踩出来的。
尝百草的神农从来都是一尊图腾,死掉了一位再来一位,代代生命拓展了人类的认知。
些许的风凉话又算得了什么。
杨锐打开门,毫不遮掩的取来邮件,撕开了写满英文的包裹。
对他来说,JMC的回复尽可预期,科研又不是什么玄学,论文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严谨文章,JMC可以不邀请他做审稿人,但既然邀请了,那就必须重视他的评断,否则,学者的笔杆子也不是吃素的。
除非杨锐的评断错了,但是,那又怎么可能。
“撕拉!”
里面的包裹也被杨锐扯了开来,露出三封信组成的全部内容。
周围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们像是大白鹅似的,纷纷伸着脖子看。
杨锐自信个人的判断,他们的想法却各有不同。
大家嘴上不说,但还是想看了结果再做谈资。
杨锐一封信一封信看封皮。
第一第二封信均来自《JMC》的编辑社,第三封信的正面,却是两种中英两国文字。
杨锐看到封皮的同时,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有好事者,首先读出了上面的中文:“先生敬启”。
接着,又有人读出了英文寄信人,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是那个东大教授的信?不是单盲吗?他怎么知道你是谁?”这次说话的是谭助教了,他给唐集中做头犬,不想遛弯也得来打谷场。
杨锐撕开信件的同时,道:“信是JMC转过来的。单盲应该是相对的,很多期刊对于审稿人的所在国都是不匿名的。”
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研究习惯和研究体系,尤其是前些年的苏联与东欧国家,他们的研究水平不弱,但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世界持相反的观点,这其中自然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两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自发展出的不同认识。
科学论文原本就喜欢探讨前沿科学,而在科学前沿,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期刊出于各方面考虑,一方面会尽可能的安排恰当的审稿人,另一方面也会让作者知道审稿人的部分信息。
“要是不相信他的判断,何必让他做审稿人?老外无聊了才搞这种麻烦,人家不在乎年纪的。”
“怎么能不在乎。”
“你在乎美国的教授是20还是30岁?李政道好像就是20多岁做的教授吧。”
“你拿李政道和杨锐比,太夸张了吧。”
“李政道西南联大毕业以后去的美国,杨锐北大毕业以后去美国,说不定怎么发展呢。”
“哎,咱们国内自己就不能培养一个诺贝尔奖出来?”
在话题走歪之后,杨锐回到唐集中实验室,向围观群众点头致意:“遛弯呢。”
“嘿,闲逛一圈。”围观群众像是打谷场里抽旱烟的大爷,自如的打招呼,一个个的瞪大眼睛,等着看杨锐的表现。
还是唐集中将杨锐一把拉进办公室,关上门,叹口气,小声道:“这起子人,就指着看你的笑话呢。”
“不奇怪,我抢了他们的风头,又挡了他们的路,有人看不惯多正常。”杨锐没有像是唐集中想象的那样受影响。
“你不生气?”唐集中打量一番杨锐。他年纪大了,也许习惯了被人指指点点,杨锐却是年轻气盛,本应该是好冲动的年纪。
杨锐耸耸肩,道:“资源就那么多,我占掉了,别人就没有了,我有什么生气的,生气也是他们生气。”
……
第492章 交流合作
杨锐说的资源,还是独立实验室的事。一个院系能建的独立实验室虽然没有数量限制,但投入是不能少的。
当然,像北大这样的学校,肯定要求院系的独立实验室有充沛的资金来源,比如申请国家级基金,申请省部级项目,或者直接从有钱的国企要好处。如铁道部此等超级部委,甚至自己养着多个高校,只要投其所好,从他们那里弄到好处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然而,无论要钱的技巧有多纯熟,院系总要给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一些经费,否则,独立实验室怕是一点都不在乎院系了。
院系的科研经费是有数的,给了杨锐就给不了别人。像是蔡教授前两个月给杨锐的60万经费,那都是年初就有去向的,虽然不至于周转不灵,直接影响到其他人,但总数上少了,总会体现出来,有在乎的人,自然会在乎。
当然,恨人有恨己无的心态或许更重要。
然而,杨锐是不可能放弃独立实验室的。
这是1984年的中国,全靠私人实验室做研究,终究是要混不下去的。
杨锐就算是全副精力用来做生意,都赚不到足够实验室用的钱,因为实验室的经费,永远都是要指数上涨的。
尤其是基础性研究,没有国家资助,也得有大财团的资助,80年代的中国再穷,那也是玩过两弹一星的国家,指缝里稍微漏一点,让杨锐做点不赚钱的研究,还是没问题的。
想要国家张开指缝,没有国家序列中的实验室可是不行。
为了这个目的,杨锐才不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
科研原本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条路,人类的道路,归根结底都是前驱们用尸骨踩出来的。
尝百草的神农从来都是一尊图腾,死掉了一位再来一位,代代生命拓展了人类的认知。
些许的风凉话又算得了什么。
杨锐打开门,毫不遮掩的取来邮件,撕开了写满英文的包裹。
对他来说,JMC的回复尽可预期,科研又不是什么玄学,论文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严谨文章,JMC可以不邀请他做审稿人,但既然邀请了,那就必须重视他的评断,否则,学者的笔杆子也不是吃素的。
除非杨锐的评断错了,但是,那又怎么可能。
“撕拉!”
里面的包裹也被杨锐扯了开来,露出三封信组成的全部内容。
周围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们像是大白鹅似的,纷纷伸着脖子看。
杨锐自信个人的判断,他们的想法却各有不同。
大家嘴上不说,但还是想看了结果再做谈资。
杨锐一封信一封信看封皮。
第一第二封信均来自《JMC》的编辑社,第三封信的正面,却是两种中英两国文字。
杨锐看到封皮的同时,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有好事者,首先读出了上面的中文:“先生敬启”。
接着,又有人读出了英文寄信人,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是那个东大教授的信?不是单盲吗?他怎么知道你是谁?”这次说话的是谭助教了,他给唐集中做头犬,不想遛弯也得来打谷场。
杨锐撕开信件的同时,道:“信是JMC转过来的。单盲应该是相对的,很多期刊对于审稿人的所在国都是不匿名的。”
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研究习惯和研究体系,尤其是前些年的苏联与东欧国家,他们的研究水平不弱,但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世界持相反的观点,这其中自然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两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自发展出的不同认识。
科学论文原本就喜欢探讨前沿科学,而在科学前沿,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期刊出于各方面考虑,一方面会尽可能的安排恰当的审稿人,另一方面也会让作者知道审稿人的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