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但进入80年代以后,这些经费基本不在政府的列支中了。
然而,设备依然是需要维护的,大楼依然是需要修缮的,卫生依旧是需要打扫的,没有商品房的时代,家属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开支,就全部要从研究经费中开支了。
一些纯粹的研究机构,甚至明确下发文件,要求研究员上缴20%乃至更多的研究经费给科研所,从而维持科研院所的日常运作。
这是中国科学界两极分化的开端。
从这一时期开始,项目和经费渐渐的变成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生命线。
有项目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才能拿到经费,才有开支的本钱,没有项目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那就慢慢等死吧。
对国家来说,这些无法凭本事拿到项目和经费的科研院所,活不下来就拆分合并,到80年代末,连兵器部都给裁撤了,死掉的科研院所更是不计其数。
正因为如此,80年代的科研大牛才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领导骂领导,想拍桌子拍桌子,因为院所的领导等于是他们养着的,能独立申请到经费的大牛,人在经费在,等于是院所的爷,他们不爽了,带着经费跳槽,全中国尽可取得,而人才流失的院所被裁撤了,领导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大这样的大专院校相比纯粹的科研院所要好不少,抽取的科研经费比例也很低,不过,到了唐集中这样的水平,他的实验室虽然号称独立,也免不了要提供一些经费购买公共仪器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科研人员不愿意将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科研,国家也默许科研人员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
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持续了多年,日后自然是管的越来越严了,但在80年代,几乎就像是薪水报酬一样平常。
王晓芸见杨锐不说话,帮忙出主意道:“咱们是不是该买个保险柜了?”
杨锐一晃脑袋,醒过来似的:“买保险柜做什么,存到银行去好了,蔡教授也是,带好几个人来送钱,不如给我一个存折。”
“钱存到银行,以后每次用都要去取,留下记录不说,支取的数额也就被记录下来了。”黄茂很清楚其中的道道,顺便给杨锐做了解说。
杨锐恍然,缓缓点头道:“这么说,咱们得把财务室给弄起来了。买个保险箱,不会反而遭贼吧。”
“放心吧,人家首钢一次发薪水上千万,也没见被偷过。”王晓芸语气笃定。
王晓芸的老公涂宪不好意思了,道:“首钢是好几万人的大工厂,人家是有一个民兵师的,和我们实验室不一样,咱们实验室晚上都没人看着。”
“民兵师又不是天天在会计室外面守着。”
“人家的厂区比我们学校还大,里面都是认识的人,外面的人进都进不去,还偷什么呀。”
“德国比首钢大吧,加里森敢死队还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王晓芸拿电视剧里的形象来举例,顿时让老公无言以对。
杨锐算是听明白了,颔首道:“再请两名保安吧,就是看门的,我和华锐公司说,让他们来招人。”
“可以吗?”黄茂问。
“没问题,我让他们找几个靠谱的,最好是家室清白的小伙子,华锐是香港公司,吸引力强一点。”
黄茂听他的语气肯定,反而放下心来。实验室诸人都猜测杨锐和华锐公司有特殊关系,现在看来,杨锐或许真的有这种令人安心的本事。
四大包的钞票,也不能就这么放在实验室里,杨锐想了想,还是先打电话给李章镇,让他找车来拉。
一会儿,李章镇随着一辆旧上海车过来,将钱收了过去,记条子的时候,杨锐少写了两千块钱,拿了回来。
回到实验室里,正在聊天的黄茂等人自然而然的停了下来。
今天以前,虽然杨锐表现出了相当难得的学术能力,但年长于他的黄茂、涂宪等人,最多也就是佩服的态度,难有尊敬的意态。
蔡教授送来的55万元,却直观的体现了杨锐的价值与力量。
连项目都不用申请,就能给实验室拉来60万元的资金,这样的实验室负责人,永远是研究员们最喜欢的。
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进入这样的实验室:能一门心思的做实验,最好是有价值的方向和有价值的实验,实验仪器和材料充足,有较高的容错率,最后,能有高一点的补贴……
他当年没有进入这样的实验室,如今也只能期望自己的实验室如此。
从兜里掏出拿回来的两千元,杨锐将之分成两部分,道:“大家在华锐实验室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也没有发过补贴,现在经费充足,就先发一笔吧。”
实验狗尽管像是土狗儿似的,给点吃的就能养活,但也要有点吃的才行。杨锐做实验狗的时候,研究生每个月能拿400或600元的补贴,博士生开始是800元,后来增加到了1200元。
一些30多岁的博士生结了婚,还是拿1200元的补贴,每周工作70个小时以上,若是家庭条件不好的话,实在是有如噩梦般的环境。
唯一能有额外收入的,就是论文发表,或者项目完成的奖金。
杨锐延续了这种习惯。他指了指左手边的1000元,对黄茂道:“这些给你们分。”
他说的是黄茂、涂宪、魏振学和王晓芸等人。
然而,设备依然是需要维护的,大楼依然是需要修缮的,卫生依旧是需要打扫的,没有商品房的时代,家属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开支,就全部要从研究经费中开支了。
一些纯粹的研究机构,甚至明确下发文件,要求研究员上缴20%乃至更多的研究经费给科研所,从而维持科研院所的日常运作。
这是中国科学界两极分化的开端。
从这一时期开始,项目和经费渐渐的变成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生命线。
有项目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才能拿到经费,才有开支的本钱,没有项目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那就慢慢等死吧。
对国家来说,这些无法凭本事拿到项目和经费的科研院所,活不下来就拆分合并,到80年代末,连兵器部都给裁撤了,死掉的科研院所更是不计其数。
正因为如此,80年代的科研大牛才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领导骂领导,想拍桌子拍桌子,因为院所的领导等于是他们养着的,能独立申请到经费的大牛,人在经费在,等于是院所的爷,他们不爽了,带着经费跳槽,全中国尽可取得,而人才流失的院所被裁撤了,领导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大这样的大专院校相比纯粹的科研院所要好不少,抽取的科研经费比例也很低,不过,到了唐集中这样的水平,他的实验室虽然号称独立,也免不了要提供一些经费购买公共仪器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科研人员不愿意将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科研,国家也默许科研人员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
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持续了多年,日后自然是管的越来越严了,但在80年代,几乎就像是薪水报酬一样平常。
王晓芸见杨锐不说话,帮忙出主意道:“咱们是不是该买个保险柜了?”
杨锐一晃脑袋,醒过来似的:“买保险柜做什么,存到银行去好了,蔡教授也是,带好几个人来送钱,不如给我一个存折。”
“钱存到银行,以后每次用都要去取,留下记录不说,支取的数额也就被记录下来了。”黄茂很清楚其中的道道,顺便给杨锐做了解说。
杨锐恍然,缓缓点头道:“这么说,咱们得把财务室给弄起来了。买个保险箱,不会反而遭贼吧。”
“放心吧,人家首钢一次发薪水上千万,也没见被偷过。”王晓芸语气笃定。
王晓芸的老公涂宪不好意思了,道:“首钢是好几万人的大工厂,人家是有一个民兵师的,和我们实验室不一样,咱们实验室晚上都没人看着。”
“民兵师又不是天天在会计室外面守着。”
“人家的厂区比我们学校还大,里面都是认识的人,外面的人进都进不去,还偷什么呀。”
“德国比首钢大吧,加里森敢死队还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王晓芸拿电视剧里的形象来举例,顿时让老公无言以对。
杨锐算是听明白了,颔首道:“再请两名保安吧,就是看门的,我和华锐公司说,让他们来招人。”
“可以吗?”黄茂问。
“没问题,我让他们找几个靠谱的,最好是家室清白的小伙子,华锐是香港公司,吸引力强一点。”
黄茂听他的语气肯定,反而放下心来。实验室诸人都猜测杨锐和华锐公司有特殊关系,现在看来,杨锐或许真的有这种令人安心的本事。
四大包的钞票,也不能就这么放在实验室里,杨锐想了想,还是先打电话给李章镇,让他找车来拉。
一会儿,李章镇随着一辆旧上海车过来,将钱收了过去,记条子的时候,杨锐少写了两千块钱,拿了回来。
回到实验室里,正在聊天的黄茂等人自然而然的停了下来。
今天以前,虽然杨锐表现出了相当难得的学术能力,但年长于他的黄茂、涂宪等人,最多也就是佩服的态度,难有尊敬的意态。
蔡教授送来的55万元,却直观的体现了杨锐的价值与力量。
连项目都不用申请,就能给实验室拉来60万元的资金,这样的实验室负责人,永远是研究员们最喜欢的。
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也希望自己能进入这样的实验室:能一门心思的做实验,最好是有价值的方向和有价值的实验,实验仪器和材料充足,有较高的容错率,最后,能有高一点的补贴……
他当年没有进入这样的实验室,如今也只能期望自己的实验室如此。
从兜里掏出拿回来的两千元,杨锐将之分成两部分,道:“大家在华锐实验室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也没有发过补贴,现在经费充足,就先发一笔吧。”
实验狗尽管像是土狗儿似的,给点吃的就能养活,但也要有点吃的才行。杨锐做实验狗的时候,研究生每个月能拿400或600元的补贴,博士生开始是800元,后来增加到了1200元。
一些30多岁的博士生结了婚,还是拿1200元的补贴,每周工作70个小时以上,若是家庭条件不好的话,实在是有如噩梦般的环境。
唯一能有额外收入的,就是论文发表,或者项目完成的奖金。
杨锐延续了这种习惯。他指了指左手边的1000元,对黄茂道:“这些给你们分。”
他说的是黄茂、涂宪、魏振学和王晓芸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