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题,抽样统计的得分率仅有16.6%。

  除此以外,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还要求说理,分析超过临界深度后,物体自行下沉的原因。

  这样的题,别说83年的学生了,交给13年的学生做,一时间也要闷头。

  当然,如果表达能力强一点,这样的题还是能做的,不过,做物理题做的要写说明文,违和感还是很强烈的。

  结果更强烈,第六大题分析自行下沉原因的抽样得分率仅有6.1%,进而使得该大题的全对率只有1.1%,也就是1000个学生只有10个人全做对了!

  这样威猛的试卷,扣多少分且不说,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却是无比的巨大。

  做题做错了,和看着题不知道怎么做,感觉可是截然不同。

  除此以外,今年的物理试卷,还有许多后世学生难以见到的创新之举,比如多重选择题,它要求的是在多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答案,而且必须是全部的正确答案,这比多项填空题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有干扰项的存在,很容易就选错一个。

  而只要有一个答案没有选出,或者有一个答案多选了,此题就会判负。结果,多重选择题的零分率高达74%。

  当杨锐做到这题的时候,虽然解的很轻松,可他以补习老师的角度来评价,也唯有一个词能形容:

  恶毒!

  这是一份凝聚了满满的恶意的试卷,薄薄的一页纸,不仅要学生知道教材中的每一个边角料,还要学生们综合已有的知识,近乎完美的答题。

  指数,浮力,力学和热学综合题也就算了,它还要求考生利用镜面边缘的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与凸面镜的观察范围的知识,进而自行扩大到利用凸透镜边缘折射光线,确定观察范围。

  杨锐见到这道题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

  如果是平时遇到这样一道题,自然可以慢慢的研究解决,说起来,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智力活动,但在高考场上,遇到这样一道题,你会怎么想?

  杨锐觉得,他没有听到骂娘的声音,要么是耳力不够好,要么是其他学生还陷在前面的多项选择里,逃不出来呢。

  最狠的是,这套题的题量还很大,每道题都有特别的法门,再要求考生匀出多余的时间研究此题。

  就杨锐看来,这与其说是灵活运用知识,不如说是刁难。

  就要求和难度来说,皇后对白雪公主估计也不过如此了。

  杨锐做完了题,足足检查了两遍,且确实发现了两个小错误,才安心的交了卷子。

  而等他走出考场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同的气氛。

  连续两场,一场是超大量,一场是又难又多,空气中,几乎都飘散着绝望的味道。

  这是一次只有四分之一幸运儿的考试,哪怕是已经杀出了重重包围的考生,也心存畏惧。

  两场考试,就像是两个放大镜,将畏惧层层放大。

  ……

  第229章 哭声

  第一天的考试已结束,相比中午,考生和家长们的时间也宽裕许多,不用急匆匆的返回消息,反而能够站在校门口,探讨一下今日的得失。

  不像是后世,现在的家长、老师和学生,都不怎么懂得心理因素,有的家长自己着急,看儿子女儿表情不好,就当场拽着问成绩,问着问着,就有人哭了出来。

  一个哭了,就有两个哭的,不多长时间,考场门口已经哭声一片,原本跌跌撞撞走出考场的王国华,呆在当场,反而哭笑不得,最后,听着考生家长老师和学生们的对话,他勉强笑了一会。

  王国华考的也不太好,但在这有点特别的考试中,反而答出了一些冷门题,比如螺旋测微器,杨锐的实验室里就有,西堡中学的学生们做实验的时候都做过,有这么一层感性的认识,再看数据,就没那么困难了。平面镜和凸面镜也是一样,它们同属于较为偏门的教学设备,普通学校连购买正常的教学用具都没条件,自然不会买这些东西,杨锐的实验室却像是买大白菜一样的买了过来。

  当然,有教学用具也不见得就一定能答出题目,但就平均得分来说,鸿睿班在这一项上,明显是跑赢了大多数人。

  其实,这也就够了。

  高考就像是身后有熊追,你是跑不赢熊的,无论学生的成绩有多好,只要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没有被穷尽,选拔性考试就一定会分出层次来,所以,高考的关键是跑赢同时代的大多数人,而不是跑赢知识。

  这就是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好于美国学生,东亚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好于欧美学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也是高考专门学校为人诟病的原因,用“素质”教育的心理来思考:所有人都不要拼命学习,就算分低,还是那么多人上大学呀。

  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说,与其期盼改革制度,不如顺应制度,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比如:努力读书,使用题海战术,读高考专门学校,出国读书,认一个有实力的干爹……

  当然,对于80年代的学生来说,除了努力读书,他们什么都没有。

  要到1984年,中国才会有各种制度和特招,究竟有多少低分高能的学生因此得幸,不得而知,究竟有多少低分低能的学生因此得幸,也不得而知。

  但是,要是84年以前的中国高考是超级公平的,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