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看到600,000这个数字,杨锐很是数了一遍零。
按照25%的占股,他将就此分得15万美元!
仅仅半年,就赚到15万美元,而且是一穷二白的1982年。
杨锐突然有种可以退休的感觉。
就是在2014年,他与人合伙开补习学校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能赚15万美元。
在1982年,15万美元能在黑市轻松换来120万人民币,要是不着急,慢慢换的话,弄150万人民币都不难。再放松一点要求,用15万美元购买外国的电器等产品,倒卖进国内,赚到300万都轻而易举。
不管是120万,150万还是300万,只是选一个不太蠢的投资方式,杨锐是真的可以退休了。
管慎羡慕的看着杨锐。
他没有看过文件,但他知道西捷工厂和销售公司的利润输送方式,因此能猜到杨锐的大致收入在十多万美元之间。
从80年到84年,正是港元危机之际,股市出现股灾,港元不断贬值,以至于被人叫做港纸,正好与美金对应。
最便宜的时候,1美元能兑9.6港元,直到83年末,市场上也买不到8块钱以下的美金。
杨锐的十多万美元,换成港元,也是一百多万,等于管慎10多年的工资。
管慎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可知道,自己手下的大陆仔,拿着同乡人一倍多的工资,一个月也不到100块。
杨锐半年赚到的钱,等于西捷工厂的工人一两百年的薪水。
而且,到了明年,西捷工厂的产能会更高,他赚到的钱也会更多。
“还是做老板好啊。”管慎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才道:“杨老板,总公司让我告诉你,核对了金额以后,就会把钱打到华锐制药的账上,大概要一两天的时间。另外,最后一页纸请您签名,再寄回去。”
“我知道了。”杨锐抑制着激动,慢慢的看完所有文件,在最后签字递还给管慎,道:“钱送到华锐制药没问题,但我还想买点仪器,你帮我给公司招个采购吧,专门做这件事。”
有15万美元打底,华锐公司也招得起月薪数千的港人了。
而这笔钱用来采购生物仪器,不选顶级产品,大约能建半个大学规模的实验室了。以此为基础做的生物实验,可以说是相当高端了。
弄不好,香港普通大学的生物实验室,还用不了15万美元呢。
在这个生物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种级别的投入,勉强也算得上是大投资了。
杨锐手里还有捷利康支付的2万美元现款,他的实验室里还有3万美元的仪器,所有这些统合起来,好好谋划一下,建设一个顶级生物实验室尚有缺口,建立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并不难。
有这样一个实验室,再想写什么论文,可就方便的多了。
杨锐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备选仪器,才将管慎放了回去,他自己一个人兴奋的回实验室做实验到凌晨。
对一名研究者来说,等待仪器就像是小孩子等待玩具一样。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没有机会得到自己的仪器,即使如此,当导师的实验室里增加新设备的时候,他仍然很高兴。
现在,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还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更多仪器……年轻的杨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快乐。
和补习老师的工作相比,杨锐显然更喜欢做研究。
如果要追求纯粹简单且相对高质量的生活,再没有比研究工作更适合的了。
研究者可以心思复杂,可以追求政治和社会地位,但这同样是一种选择,简单纯粹的生活也是一种选择。
考试、参观团、还有窥视着好处的人们,杨锐都不想理了,他就想坐在实验室里,认认真真的做实验。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谁都没有办法。
如果要将人类的职业按照自由度分类,研究员一定是付出自由最少,得到自由最多的职业之一。
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不缺钱不怕事的研究员,一定是最自由的职业!
……
第173章 热情似火
杨锐钻了实验室,几位女生就不可避免的撞在了一起。
原本,姚悦是做实验助手的,在西堡中学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呆着,或者翻译论文写论文,或者做实验准备什么的,杨锐进了实验室,她是很高兴的。
于凤却不会让她独乐乐。
于凤虽然想写论文,但她的学术程度普通,本身也不怎么愿意和姚悦呆实验室里。且不说实验室里又闷又无聊,两个人做同样的事被比下去,这可不符合于凤的思维模式。所以,于凤宁愿每天接待参观团,说说笑笑的,还能给杨锐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是,杨锐现在都不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露脸了,于凤就不得不也跑去实验室显示存在。
同样被迫去实验室的还有刘珊和景语兰。
刘珊平日都在教室里读书做题,也没有闲心关心杨锐的全部生活,但是,一旦杨锐完全不在教室里露面了,不止是她,其他锐学组的学员,也像少了主心骨一样。刘珊于是自告奋勇的前往实验室,表面上做着上传下达的工作,暗地里也在观察杨锐。
景语兰去实验室是没有办法。她是个有责任感的英语老师。杨锐的外公段洪昇给她帮了极大的忙,她也答应尽量传授英语知识给杨锐。
按照25%的占股,他将就此分得15万美元!
仅仅半年,就赚到15万美元,而且是一穷二白的1982年。
杨锐突然有种可以退休的感觉。
就是在2014年,他与人合伙开补习学校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能赚15万美元。
在1982年,15万美元能在黑市轻松换来120万人民币,要是不着急,慢慢换的话,弄150万人民币都不难。再放松一点要求,用15万美元购买外国的电器等产品,倒卖进国内,赚到300万都轻而易举。
不管是120万,150万还是300万,只是选一个不太蠢的投资方式,杨锐是真的可以退休了。
管慎羡慕的看着杨锐。
他没有看过文件,但他知道西捷工厂和销售公司的利润输送方式,因此能猜到杨锐的大致收入在十多万美元之间。
从80年到84年,正是港元危机之际,股市出现股灾,港元不断贬值,以至于被人叫做港纸,正好与美金对应。
最便宜的时候,1美元能兑9.6港元,直到83年末,市场上也买不到8块钱以下的美金。
杨锐的十多万美元,换成港元,也是一百多万,等于管慎10多年的工资。
管慎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可知道,自己手下的大陆仔,拿着同乡人一倍多的工资,一个月也不到100块。
杨锐半年赚到的钱,等于西捷工厂的工人一两百年的薪水。
而且,到了明年,西捷工厂的产能会更高,他赚到的钱也会更多。
“还是做老板好啊。”管慎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才道:“杨老板,总公司让我告诉你,核对了金额以后,就会把钱打到华锐制药的账上,大概要一两天的时间。另外,最后一页纸请您签名,再寄回去。”
“我知道了。”杨锐抑制着激动,慢慢的看完所有文件,在最后签字递还给管慎,道:“钱送到华锐制药没问题,但我还想买点仪器,你帮我给公司招个采购吧,专门做这件事。”
有15万美元打底,华锐公司也招得起月薪数千的港人了。
而这笔钱用来采购生物仪器,不选顶级产品,大约能建半个大学规模的实验室了。以此为基础做的生物实验,可以说是相当高端了。
弄不好,香港普通大学的生物实验室,还用不了15万美元呢。
在这个生物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种级别的投入,勉强也算得上是大投资了。
杨锐手里还有捷利康支付的2万美元现款,他的实验室里还有3万美元的仪器,所有这些统合起来,好好谋划一下,建设一个顶级生物实验室尚有缺口,建立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并不难。
有这样一个实验室,再想写什么论文,可就方便的多了。
杨锐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备选仪器,才将管慎放了回去,他自己一个人兴奋的回实验室做实验到凌晨。
对一名研究者来说,等待仪器就像是小孩子等待玩具一样。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没有机会得到自己的仪器,即使如此,当导师的实验室里增加新设备的时候,他仍然很高兴。
现在,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还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更多仪器……年轻的杨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快乐。
和补习老师的工作相比,杨锐显然更喜欢做研究。
如果要追求纯粹简单且相对高质量的生活,再没有比研究工作更适合的了。
研究者可以心思复杂,可以追求政治和社会地位,但这同样是一种选择,简单纯粹的生活也是一种选择。
考试、参观团、还有窥视着好处的人们,杨锐都不想理了,他就想坐在实验室里,认认真真的做实验。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谁都没有办法。
如果要将人类的职业按照自由度分类,研究员一定是付出自由最少,得到自由最多的职业之一。
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不缺钱不怕事的研究员,一定是最自由的职业!
……
第173章 热情似火
杨锐钻了实验室,几位女生就不可避免的撞在了一起。
原本,姚悦是做实验助手的,在西堡中学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呆着,或者翻译论文写论文,或者做实验准备什么的,杨锐进了实验室,她是很高兴的。
于凤却不会让她独乐乐。
于凤虽然想写论文,但她的学术程度普通,本身也不怎么愿意和姚悦呆实验室里。且不说实验室里又闷又无聊,两个人做同样的事被比下去,这可不符合于凤的思维模式。所以,于凤宁愿每天接待参观团,说说笑笑的,还能给杨锐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是,杨锐现在都不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露脸了,于凤就不得不也跑去实验室显示存在。
同样被迫去实验室的还有刘珊和景语兰。
刘珊平日都在教室里读书做题,也没有闲心关心杨锐的全部生活,但是,一旦杨锐完全不在教室里露面了,不止是她,其他锐学组的学员,也像少了主心骨一样。刘珊于是自告奋勇的前往实验室,表面上做着上传下达的工作,暗地里也在观察杨锐。
景语兰去实验室是没有办法。她是个有责任感的英语老师。杨锐的外公段洪昇给她帮了极大的忙,她也答应尽量传授英语知识给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