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不过,大国企由于要照顾企业内的子弟,生源难免良莠不齐,能在平均分和录取率方面赢过一中的情况很少。薛达城想了想道:“我去问问最高分出来没?”
他掏出一包烟,出门流窜到了隔壁办公室。
这里是阅卷组设置的统计室,他们统计的是全部数据,比如全体预考生的单科平均分等等,各科的最高分也会被摘出来,通知学校但不通知个人。
薛达城进门先散烟,接着问:“今年的总分排名出来了没?最高分是哪个学校的?”
被问到的也是个熟人,瞅了一眼卷烟笑道:“牡丹啊,老薛的档次又上来了。”
“学校给特批的,我哪里买得起,一个月四十八块八的工资,抽大雁塔都嫌贵。”薛达城说着自己也抽出一根牡丹烟,再给周围一圈人都把烟点上,笑道:“我是蹭你们的。”
“老薛会说话。”熟人乐了,从乱糟糟的办公桌上抽了几张纸上来,看了看道:“预考前十有两个一中的。最高分不是你们哦。”
“哪家的。”
“西堡中学,正复查呢。”
薛达城还琢磨西堡中学是哪个中学,听到复查又讶然问:“复查什么?作弊了?”
这位吸了一口烟,用焦黄的手指挠挠头,道:“作没作弊不知道。不过,这学生考了620多分,阅卷组的觉得奇怪,正调试卷呢。”
各科试卷是分开批阅的,要到考试结束以后才会统一装订,现在想看是比较麻烦的。
薛达城好奇心大起:“620多分,去年理科状元是577分?”
对方点头,道:“预考的题简单,学生也放松,不过,620分肯定多了,这还有好几个月才高考呢,至少政治就背不出来,所以才调试卷呢,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薛达城左右无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干脆坐在办公室里,一边聊天一边等。
没多长时间,果然有人送来了核对后的统计表,上面还有阅卷组长的签名。
薛达城伸头一看,最高分赫然是“西堡中学杨锐”和“628分”的字样。
“没改?”
“说明调卷没问题。那今年就是这个分数了。”
“第二名是556分,差的有点大不是?”河东省不是高考大省,同一年度,山东浙江等省份的高考状元起码要六百二三十分才行,本科和专科的录取线也比河东省高10分都不止。不过,河东省最近几年的理科高考状元都没有600分的,却也习以为常了。
统计室里的老师都过来看了一下,有人就摇头晃脑地笑道:“这就是天才了,老师能教500分的学生,可教不出600分的学生。”
“这西堡中学是哪里的?谁知道?”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薛达城。
好一阵,才有人一拍脑袋,去拿花名册,翻了好久,才找到了西堡中学的名字,念道:“是南湖地区下属的,溪县西堡镇西堡中学。是个镇上的中学?”
“镇里的中学拿了第一?”薛达城第一感觉是不能相信,忍不住道:“西堡中学的分数表红封了没?拿出来看看。”
总分的统计表上就只有总分,要看单科的就要找单科的统计表,还没有直接看该学校的统计表方便。
比薛达城无聊的老师多了,不用他动员,就有人出去要分数表去了。
好一阵,这位才耳朵里夹着烟回来了,笑道:“不止咱们想看啊,阅卷组那边也传疯了,我干脆复印了两张。”
两张表格,一张是密密麻麻的合格,一张是密密麻麻的不合格。
薛达城不在乎有多少人不合格,手指压住合格表的第一行,就扫了过去。
旁边的人头塞满空隙,更有人诧异的道:“数学1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50分……数理化生物全是满分?”
“英语92,也不低。”
“语文102,政治64……”薛达城呲了一声,道:“政治这么低,还能涨分呀。”
“可能是还没怎么背政治呢。”这位是冤枉杨锐了,他复习政治的时间比其他几门课都多,考不到高分是真考不到。
60多分的政治其实也不算少了,和英语数学正好相反,现在的政治考试要求极其严格,某些知识点是一个字都不能错的。某些一辈子学政治的学生,上了考场,政治也就是六七十分,考三四十的照样大有人在。只是杨锐其他科目的成绩太高,才让政治分显的低了。
统计室的老师们很快也就杨锐和西堡中学讨论了起来,薛达城眼珠子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
第153章 偶遇
“这车是不是到西堡中学的?”
“到不到西堡中学?”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问班车上的售票员,然后互相打量起来。
“我叫于凤,是河东大学的学生。”女生首先熟络的自我介绍起来。她在学生会里工作数年,待人接物游刃有余。
薛达城也是个善言的性子,只因对方是个女孩子,才没有率先说话,如今对方先打了招呼,他立刻笑道:“我是平江一中的,你叫我老薛就行了。”
于凤微笑:“薛叔是去西堡中学办事?”
薛达城其实还不到40岁,但被叫做薛叔也无可奈何,点头道:“我到西堡中学找个人。”
“巧了,我也是,咱们搭伴一起吧。”于凤不叫薛哥,就是免得薛达城有了别样的心思,现在建立了两人的“辈分”关系,她倒是愿意有人一起走,毕竟是没去过的乡镇,指不定遇到什么车匪路霸和乡痞。
他掏出一包烟,出门流窜到了隔壁办公室。
这里是阅卷组设置的统计室,他们统计的是全部数据,比如全体预考生的单科平均分等等,各科的最高分也会被摘出来,通知学校但不通知个人。
薛达城进门先散烟,接着问:“今年的总分排名出来了没?最高分是哪个学校的?”
被问到的也是个熟人,瞅了一眼卷烟笑道:“牡丹啊,老薛的档次又上来了。”
“学校给特批的,我哪里买得起,一个月四十八块八的工资,抽大雁塔都嫌贵。”薛达城说着自己也抽出一根牡丹烟,再给周围一圈人都把烟点上,笑道:“我是蹭你们的。”
“老薛会说话。”熟人乐了,从乱糟糟的办公桌上抽了几张纸上来,看了看道:“预考前十有两个一中的。最高分不是你们哦。”
“哪家的。”
“西堡中学,正复查呢。”
薛达城还琢磨西堡中学是哪个中学,听到复查又讶然问:“复查什么?作弊了?”
这位吸了一口烟,用焦黄的手指挠挠头,道:“作没作弊不知道。不过,这学生考了620多分,阅卷组的觉得奇怪,正调试卷呢。”
各科试卷是分开批阅的,要到考试结束以后才会统一装订,现在想看是比较麻烦的。
薛达城好奇心大起:“620多分,去年理科状元是577分?”
对方点头,道:“预考的题简单,学生也放松,不过,620分肯定多了,这还有好几个月才高考呢,至少政治就背不出来,所以才调试卷呢,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薛达城左右无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干脆坐在办公室里,一边聊天一边等。
没多长时间,果然有人送来了核对后的统计表,上面还有阅卷组长的签名。
薛达城伸头一看,最高分赫然是“西堡中学杨锐”和“628分”的字样。
“没改?”
“说明调卷没问题。那今年就是这个分数了。”
“第二名是556分,差的有点大不是?”河东省不是高考大省,同一年度,山东浙江等省份的高考状元起码要六百二三十分才行,本科和专科的录取线也比河东省高10分都不止。不过,河东省最近几年的理科高考状元都没有600分的,却也习以为常了。
统计室里的老师都过来看了一下,有人就摇头晃脑地笑道:“这就是天才了,老师能教500分的学生,可教不出600分的学生。”
“这西堡中学是哪里的?谁知道?”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薛达城。
好一阵,才有人一拍脑袋,去拿花名册,翻了好久,才找到了西堡中学的名字,念道:“是南湖地区下属的,溪县西堡镇西堡中学。是个镇上的中学?”
“镇里的中学拿了第一?”薛达城第一感觉是不能相信,忍不住道:“西堡中学的分数表红封了没?拿出来看看。”
总分的统计表上就只有总分,要看单科的就要找单科的统计表,还没有直接看该学校的统计表方便。
比薛达城无聊的老师多了,不用他动员,就有人出去要分数表去了。
好一阵,这位才耳朵里夹着烟回来了,笑道:“不止咱们想看啊,阅卷组那边也传疯了,我干脆复印了两张。”
两张表格,一张是密密麻麻的合格,一张是密密麻麻的不合格。
薛达城不在乎有多少人不合格,手指压住合格表的第一行,就扫了过去。
旁边的人头塞满空隙,更有人诧异的道:“数学1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50分……数理化生物全是满分?”
“英语92,也不低。”
“语文102,政治64……”薛达城呲了一声,道:“政治这么低,还能涨分呀。”
“可能是还没怎么背政治呢。”这位是冤枉杨锐了,他复习政治的时间比其他几门课都多,考不到高分是真考不到。
60多分的政治其实也不算少了,和英语数学正好相反,现在的政治考试要求极其严格,某些知识点是一个字都不能错的。某些一辈子学政治的学生,上了考场,政治也就是六七十分,考三四十的照样大有人在。只是杨锐其他科目的成绩太高,才让政治分显的低了。
统计室的老师们很快也就杨锐和西堡中学讨论了起来,薛达城眼珠子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
第153章 偶遇
“这车是不是到西堡中学的?”
“到不到西堡中学?”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问班车上的售票员,然后互相打量起来。
“我叫于凤,是河东大学的学生。”女生首先熟络的自我介绍起来。她在学生会里工作数年,待人接物游刃有余。
薛达城也是个善言的性子,只因对方是个女孩子,才没有率先说话,如今对方先打了招呼,他立刻笑道:“我是平江一中的,你叫我老薛就行了。”
于凤微笑:“薛叔是去西堡中学办事?”
薛达城其实还不到40岁,但被叫做薛叔也无可奈何,点头道:“我到西堡中学找个人。”
“巧了,我也是,咱们搭伴一起吧。”于凤不叫薛哥,就是免得薛达城有了别样的心思,现在建立了两人的“辈分”关系,她倒是愿意有人一起走,毕竟是没去过的乡镇,指不定遇到什么车匪路霸和乡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