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如此以来河东道岂不是白白送给了嘉州军?”阿鲁布皱着眉头问道。
“嘉州军已经占据了京城、河南道,若是他们从京城出兵向东,这支兵马就将陷入被嘉州军两面夹击的窘境,因此留在河东道有益无害,还不如趁着嘉州军没有打通从京城到河东道的道路早点撤回来,还能保存几分元气;另外河东道北部各部林立,这些人一向不服我大元的管辖,我大元的兵力撤去之后,就轮到嘉州军面对这些部落了,到时候我等也可从中施展手段挑拨他们进攻嘉州军,如此以来可以一举两得。”经过一番分析,此人终于说服阿鲁布接受了自己的意见。
“可若是嘉州军不管这些执意北上怎么办?”凭借河东道的军队可不足以挡住他们。
“陛下,臣请和李悠议和。”此人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
第746章 放还李冲
“议和?”阿鲁布惊讶的看着下方的伯颜,如果他不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而且是正儿八经的漠北老臣,阿鲁布就要怀疑他是不是嘉州的细作了。
“是的,陛下,如今既然我大元无力同时应对嘉州和薛奢部、普速部的两面夹击,那么议和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伯颜在袁章之前一直是阿鲁布最信任的智囊,面对这样的不利局势他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普速部和薛奢部和我大元之间的裂痕已经不可弥补,不解决他们我等无法利用漠北诸部的力量,而嘉州此前虽然接连大胜,但消化河南道、京畿道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无力北上,况且看那李悠多有篡位的心思,现在京城已经在其掌握之中,登基称帝怕是不远了,在这个时候微臣以为他也希望北边能够安稳些,故而议和并非全无可能。”
听到这样的话,阿鲁布和殿中群臣不禁沉默了,数年前以苛刻条件逼迫大魏求和的不正是他们么?谁曾想到如今却轮到他们向中原求和了,可是他们纵然心有不甘,眼下的局势也不允许他们继续打下去,沉默半晌阿鲁布问道,“可咱们拿什么向李悠求和?他能给我们这个时间么?”显然他已经动了心。
“陛下,咱们手中还握有大魏的小皇帝李冲,还有前次掳掠来的文武百官呢,只要以这些人为条件,想必李悠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伯颜胸有成竹地答道,显然对此事早有定算,“以放还李冲和文武百官为条件,将其昭告天下,则为了大义名分李悠也不得不和我们进行议和;另外此事还有一个好处,或许福王因为是李悠所拥立的缘故,眼下已经在其的掌握之中,不会对他篡位制造太大的麻烦,而李冲则完全不同,还有这些官员,他们若想保住富贵就必须支持李冲重登宝座,如此以来为了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李悠又该头疼一阵儿了,等他解决完这些事情,或许陛下早就平定漠北的叛乱了,到那时候如若再战,胜负犹未可知。”
“而且李冲等人留在龙城并无一丝好处,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担,不仅要白白浪费粮食,还要派人严加看管他们,着实浪费了不少人手,如今中原早已册立新君,他们早已失去了作用,还不如将其放回中原,给李悠制造一些麻烦。”伯颜笃定地说道,放还李冲等人不禁可以逼着李悠达成议和,稍微减轻一些大元的压力,还能给对方制造不小的麻烦,再加上可以节约不少看管他们的人力物力,如此一石三鸟之计相信阿鲁布肯定会答应。
“既然如此,此事就劳烦伯颜先生了,你这就去京城和李悠商议此事啊。”阿鲁布闻言也颇为心动,随即将此事托付给了伯颜,让他南下京城去和李悠谈判。
“微臣遵旨。”伯颜躬身行礼,将此事应了下来,出了皇宫之后他先到关押李冲和大魏文武百官的地方将此事通知与他们,暂时解除了这些人的劳役,从喜不自胜的李冲手中取得一封手书,随即带着随从前往京城而去。
“陛下,苦侯数年,咱们终于可以返回京城了!”伯颜走后,那些忠贞不渝仍然跟随在李冲身边的大臣们为之痛哭流涕,在被北虏掳掠到龙城的文武百官之中,有的死在了半路上,有的受不了折磨投降了北虏,有的在这些年中因为冻饿劳累而死,剩下的都是对大魏皇室忠心耿耿之辈,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又如何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呢?
“此事不过是北虏的一厢情愿罢了,嘉州伯能不能答应他们还是两说啊。”有人还算没有被这个消息冲昏头脑,“如今福王已经登基多年,朝中的大臣早就换了一批,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陛下和咱们呢?而且就算他们有心,如何安置陛下也是一件难事。”
“陛下乃是太后亲自册立,是大魏正统的皇帝,福王登基名不正言不顺,若是陛下还朝,福王自当退位,将皇位还给陛下,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不知道此人究竟是脑子不够用,还是仅仅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刻义正言辞的反驳道。
周围的内侍、大臣闻言无不侧目,现在众人回归中原的希望就在福王身上了,他却想让福王退位,难道他就那么想留在龙城忍受北虏的万般折磨么?就连李冲也受不了他的不识时务了,就算你想朕也不想,朕受够了整日劳作、取悦北虏的日子,哪怕是不当皇帝了,回到中原当一个富家翁也比眼下的日子强啊!
“朕年少无德,刚一登基就丢了京城,致使中原百姓生灵涂炭,实在是不宜再等皇位,反观福王皇兄登基方才数年,就接连击败北虏,重振我大魏声威,可见皇兄深具帝王之才,远超朕多矣,等回京之后我自当公告天下退位让贤。”李冲现在只想早点离开这个他深恶痛绝的地方,为此让他做什么都愿意。
“嘉州军已经占据了京城、河南道,若是他们从京城出兵向东,这支兵马就将陷入被嘉州军两面夹击的窘境,因此留在河东道有益无害,还不如趁着嘉州军没有打通从京城到河东道的道路早点撤回来,还能保存几分元气;另外河东道北部各部林立,这些人一向不服我大元的管辖,我大元的兵力撤去之后,就轮到嘉州军面对这些部落了,到时候我等也可从中施展手段挑拨他们进攻嘉州军,如此以来可以一举两得。”经过一番分析,此人终于说服阿鲁布接受了自己的意见。
“可若是嘉州军不管这些执意北上怎么办?”凭借河东道的军队可不足以挡住他们。
“陛下,臣请和李悠议和。”此人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
第746章 放还李冲
“议和?”阿鲁布惊讶的看着下方的伯颜,如果他不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而且是正儿八经的漠北老臣,阿鲁布就要怀疑他是不是嘉州的细作了。
“是的,陛下,如今既然我大元无力同时应对嘉州和薛奢部、普速部的两面夹击,那么议和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伯颜在袁章之前一直是阿鲁布最信任的智囊,面对这样的不利局势他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普速部和薛奢部和我大元之间的裂痕已经不可弥补,不解决他们我等无法利用漠北诸部的力量,而嘉州此前虽然接连大胜,但消化河南道、京畿道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无力北上,况且看那李悠多有篡位的心思,现在京城已经在其掌握之中,登基称帝怕是不远了,在这个时候微臣以为他也希望北边能够安稳些,故而议和并非全无可能。”
听到这样的话,阿鲁布和殿中群臣不禁沉默了,数年前以苛刻条件逼迫大魏求和的不正是他们么?谁曾想到如今却轮到他们向中原求和了,可是他们纵然心有不甘,眼下的局势也不允许他们继续打下去,沉默半晌阿鲁布问道,“可咱们拿什么向李悠求和?他能给我们这个时间么?”显然他已经动了心。
“陛下,咱们手中还握有大魏的小皇帝李冲,还有前次掳掠来的文武百官呢,只要以这些人为条件,想必李悠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伯颜胸有成竹地答道,显然对此事早有定算,“以放还李冲和文武百官为条件,将其昭告天下,则为了大义名分李悠也不得不和我们进行议和;另外此事还有一个好处,或许福王因为是李悠所拥立的缘故,眼下已经在其的掌握之中,不会对他篡位制造太大的麻烦,而李冲则完全不同,还有这些官员,他们若想保住富贵就必须支持李冲重登宝座,如此以来为了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李悠又该头疼一阵儿了,等他解决完这些事情,或许陛下早就平定漠北的叛乱了,到那时候如若再战,胜负犹未可知。”
“而且李冲等人留在龙城并无一丝好处,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担,不仅要白白浪费粮食,还要派人严加看管他们,着实浪费了不少人手,如今中原早已册立新君,他们早已失去了作用,还不如将其放回中原,给李悠制造一些麻烦。”伯颜笃定地说道,放还李冲等人不禁可以逼着李悠达成议和,稍微减轻一些大元的压力,还能给对方制造不小的麻烦,再加上可以节约不少看管他们的人力物力,如此一石三鸟之计相信阿鲁布肯定会答应。
“既然如此,此事就劳烦伯颜先生了,你这就去京城和李悠商议此事啊。”阿鲁布闻言也颇为心动,随即将此事托付给了伯颜,让他南下京城去和李悠谈判。
“微臣遵旨。”伯颜躬身行礼,将此事应了下来,出了皇宫之后他先到关押李冲和大魏文武百官的地方将此事通知与他们,暂时解除了这些人的劳役,从喜不自胜的李冲手中取得一封手书,随即带着随从前往京城而去。
“陛下,苦侯数年,咱们终于可以返回京城了!”伯颜走后,那些忠贞不渝仍然跟随在李冲身边的大臣们为之痛哭流涕,在被北虏掳掠到龙城的文武百官之中,有的死在了半路上,有的受不了折磨投降了北虏,有的在这些年中因为冻饿劳累而死,剩下的都是对大魏皇室忠心耿耿之辈,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又如何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呢?
“此事不过是北虏的一厢情愿罢了,嘉州伯能不能答应他们还是两说啊。”有人还算没有被这个消息冲昏头脑,“如今福王已经登基多年,朝中的大臣早就换了一批,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陛下和咱们呢?而且就算他们有心,如何安置陛下也是一件难事。”
“陛下乃是太后亲自册立,是大魏正统的皇帝,福王登基名不正言不顺,若是陛下还朝,福王自当退位,将皇位还给陛下,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不知道此人究竟是脑子不够用,还是仅仅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刻义正言辞的反驳道。
周围的内侍、大臣闻言无不侧目,现在众人回归中原的希望就在福王身上了,他却想让福王退位,难道他就那么想留在龙城忍受北虏的万般折磨么?就连李冲也受不了他的不识时务了,就算你想朕也不想,朕受够了整日劳作、取悦北虏的日子,哪怕是不当皇帝了,回到中原当一个富家翁也比眼下的日子强啊!
“朕年少无德,刚一登基就丢了京城,致使中原百姓生灵涂炭,实在是不宜再等皇位,反观福王皇兄登基方才数年,就接连击败北虏,重振我大魏声威,可见皇兄深具帝王之才,远超朕多矣,等回京之后我自当公告天下退位让贤。”李冲现在只想早点离开这个他深恶痛绝的地方,为此让他做什么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