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反观那些文官,心中对李悠的不满却是愈加浓厚了,陈宜中和邓光荐等人交换了个眼神,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和惶恐。
“相国大人,陛下已经到了城外十里,您还是早些动身吧,免得陛下多等。”有人似乎察觉了些什么,连忙引开话题将众人从尴尬之中解救出来。李悠翻身上马带着手下缓缓向行宫所在行去,陈宜中等人紧随其后不断地交换眼神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到了城外十里处,小皇帝赵昺亲自夸赞了一番李悠的功绩,并告诉李悠今日他旅途劳累且先回去歇息,明日太后将在宫中设宴庆贺李悠所立下的泼天大功。
李悠将小皇帝送回行宫之后就返回了自己并没有住过几天的府邸,硕士服地其实也不过是几间小木屋而已,而在他回去的时候,门外已经排起长队,密密麻麻地挤着要来商议要事的官员们。
这下也不用休息了,李悠暗叹一声,让门子拿过名帖一一邀请他们进来会面,开始了让他极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做的工作。
“君实相公可知您现在已经是大祸临头了。”读书人由来喜欢惊人之语,进来的第一位就开始危言耸听,先讲述了一番李悠现在大权尽握,却忽视读书人大大不妥,接着又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用隐晦的语言暗示自己乃是不世出的大才,只要将自己委以重任必可化解李悠的隐患,听得李悠直翻白眼。
其余的人也是差不多,访客之中少有真才实学愿意和李悠说些实事的,大都是些读过几本诗书却毫无才能之辈,他们或是危言耸听,或是卑言屈膝,或是阿谀奉承,或是献上文章乃是钱财,所求的无非是一个地位崇高、油水丰厚却又不用进行实际工作的职位。
对于那些的确有本事,有愿意干实事的,李悠自然不会吝惜官位,在考察了他们的能力之后各自作了安排,只待奏明太后就可以上任了,这些人不卑不亢的道谢离去。
但是对其他那些没本事又想谋取好处的人,李悠就没有这么客气了,毫不留情的给于驳斥,说的他们面红耳赤、掩面而走,等出了李悠的府邸却又忍不住开始破口大骂。
一直到深夜,访客才算是接待完毕,那些得到李悠认可的干才连忙回去为即将到手的工作开始准备,而空手而归的家伙们则又重新聚集到陈宜中府上开始商议。
无论是真的迂腐也好,另有他图也好,总之这些人都一致认为李悠不再适合独掌朝政大权,朝廷必须做出改变才行。
“可君实相公想必是不会安心隐退的吧?”正讨论的热火朝天之中,突然有人问道,“如今朝政、军权、财权全都落入君实相公手中,他又方才立下了如此大功,朝廷根本没有理由将他夺权,我等还有什么办法?”
“这……”众人闻言立刻陷入寂静之中,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之辈,论起斗争的手段来却是要差上许多。
劝谏他主动隐退?从今日种种来看,对方根本没有这个想法;调动兵力逼迫他辞官?流求的军队可都是他一手缔造的,又怎么会听这些人的?说动太后罢免?这也是不可能的。
“诸位可记得韩侂胄旧事乎?”忽然有人说道。
第487章 摔杯为号
“君实相公快快有请,太后和陛下早已等候多时了。”来到行宫外面,伸长脖子盯着路口望了半天的太监立刻迎了上来,将李悠带到行宫之内,说是行宫,其实也就是个稍微大点的院子而已,比其他人稍微好一些的是给太后和小皇帝所住的房子乃是砖土构成,比其他人所住的木屋强点但也有限。
李悠本来就没打算让他们在流求住多少时间,因而也就没大肆兴修宫殿,有这个人力财力还不如多挖几处铁矿来得实惠,好在太后也明白现在是非常时刻,实在不宜过多要求。
一个在海外的皇帝和一个在中原土地上的皇帝对天下百姓的吸引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到了大陆之上,赵昺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利用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所以在福州刚一安定下来的时候,李悠就返回流求打算接他们回归中原。
来迎接李悠的太监或许也猜出了几分,一想到可以远离流求荒蛮之地回归中原他就满心欢喜,一路上不断给李悠送上马屁;赵昺的行宫不算大,也就是三进的院子,不多时李悠就到了大殿之中,里面早已安排好了酒席。
“微臣拜见太后,拜见陛下。”躬身行礼过后,李悠挺直腰板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四周,除了上首的太后和小皇帝之外,大殿之上还有陈宜中和邓光荐等几名大臣作陪。
“陈相国此行劳苦功高,哀家感激不尽。”太后先是表彰了一番李悠攻入大都、斩杀忽必烈、收复福州的功劳,又拿出几个空头爵位、勋位、散阶加以封赏,李悠自此以后就可以被人称之为太师了,此外还得了一个公爵的爵位,几乎可以说是升无可升。
陈宜中殷切的眼神看着李悠,如果是一般臣子接到这样的封赏要么推辞不就,要么就该考虑告老还乡的事情了,如果李悠肯就此退出朝堂,那么他也不介意让李悠以及他的家族享尽如同当年的韩琦一家的荣华。
韩琦拥立有功,大宋皇家因此感激不尽,不仅封其为魏国公,更是打破了朝廷惯例,在他告老还乡之时让他为官家乡,担任老家相州的主官,自此以后相州几乎成了韩家的私有领地,有宋以来厚待文官莫过于此。
“相国大人,陛下已经到了城外十里,您还是早些动身吧,免得陛下多等。”有人似乎察觉了些什么,连忙引开话题将众人从尴尬之中解救出来。李悠翻身上马带着手下缓缓向行宫所在行去,陈宜中等人紧随其后不断地交换眼神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到了城外十里处,小皇帝赵昺亲自夸赞了一番李悠的功绩,并告诉李悠今日他旅途劳累且先回去歇息,明日太后将在宫中设宴庆贺李悠所立下的泼天大功。
李悠将小皇帝送回行宫之后就返回了自己并没有住过几天的府邸,硕士服地其实也不过是几间小木屋而已,而在他回去的时候,门外已经排起长队,密密麻麻地挤着要来商议要事的官员们。
这下也不用休息了,李悠暗叹一声,让门子拿过名帖一一邀请他们进来会面,开始了让他极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做的工作。
“君实相公可知您现在已经是大祸临头了。”读书人由来喜欢惊人之语,进来的第一位就开始危言耸听,先讲述了一番李悠现在大权尽握,却忽视读书人大大不妥,接着又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用隐晦的语言暗示自己乃是不世出的大才,只要将自己委以重任必可化解李悠的隐患,听得李悠直翻白眼。
其余的人也是差不多,访客之中少有真才实学愿意和李悠说些实事的,大都是些读过几本诗书却毫无才能之辈,他们或是危言耸听,或是卑言屈膝,或是阿谀奉承,或是献上文章乃是钱财,所求的无非是一个地位崇高、油水丰厚却又不用进行实际工作的职位。
对于那些的确有本事,有愿意干实事的,李悠自然不会吝惜官位,在考察了他们的能力之后各自作了安排,只待奏明太后就可以上任了,这些人不卑不亢的道谢离去。
但是对其他那些没本事又想谋取好处的人,李悠就没有这么客气了,毫不留情的给于驳斥,说的他们面红耳赤、掩面而走,等出了李悠的府邸却又忍不住开始破口大骂。
一直到深夜,访客才算是接待完毕,那些得到李悠认可的干才连忙回去为即将到手的工作开始准备,而空手而归的家伙们则又重新聚集到陈宜中府上开始商议。
无论是真的迂腐也好,另有他图也好,总之这些人都一致认为李悠不再适合独掌朝政大权,朝廷必须做出改变才行。
“可君实相公想必是不会安心隐退的吧?”正讨论的热火朝天之中,突然有人问道,“如今朝政、军权、财权全都落入君实相公手中,他又方才立下了如此大功,朝廷根本没有理由将他夺权,我等还有什么办法?”
“这……”众人闻言立刻陷入寂静之中,这些都是纸上谈兵之辈,论起斗争的手段来却是要差上许多。
劝谏他主动隐退?从今日种种来看,对方根本没有这个想法;调动兵力逼迫他辞官?流求的军队可都是他一手缔造的,又怎么会听这些人的?说动太后罢免?这也是不可能的。
“诸位可记得韩侂胄旧事乎?”忽然有人说道。
第487章 摔杯为号
“君实相公快快有请,太后和陛下早已等候多时了。”来到行宫外面,伸长脖子盯着路口望了半天的太监立刻迎了上来,将李悠带到行宫之内,说是行宫,其实也就是个稍微大点的院子而已,比其他人稍微好一些的是给太后和小皇帝所住的房子乃是砖土构成,比其他人所住的木屋强点但也有限。
李悠本来就没打算让他们在流求住多少时间,因而也就没大肆兴修宫殿,有这个人力财力还不如多挖几处铁矿来得实惠,好在太后也明白现在是非常时刻,实在不宜过多要求。
一个在海外的皇帝和一个在中原土地上的皇帝对天下百姓的吸引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到了大陆之上,赵昺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利用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所以在福州刚一安定下来的时候,李悠就返回流求打算接他们回归中原。
来迎接李悠的太监或许也猜出了几分,一想到可以远离流求荒蛮之地回归中原他就满心欢喜,一路上不断给李悠送上马屁;赵昺的行宫不算大,也就是三进的院子,不多时李悠就到了大殿之中,里面早已安排好了酒席。
“微臣拜见太后,拜见陛下。”躬身行礼过后,李悠挺直腰板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四周,除了上首的太后和小皇帝之外,大殿之上还有陈宜中和邓光荐等几名大臣作陪。
“陈相国此行劳苦功高,哀家感激不尽。”太后先是表彰了一番李悠攻入大都、斩杀忽必烈、收复福州的功劳,又拿出几个空头爵位、勋位、散阶加以封赏,李悠自此以后就可以被人称之为太师了,此外还得了一个公爵的爵位,几乎可以说是升无可升。
陈宜中殷切的眼神看着李悠,如果是一般臣子接到这样的封赏要么推辞不就,要么就该考虑告老还乡的事情了,如果李悠肯就此退出朝堂,那么他也不介意让李悠以及他的家族享尽如同当年的韩琦一家的荣华。
韩琦拥立有功,大宋皇家因此感激不尽,不仅封其为魏国公,更是打破了朝廷惯例,在他告老还乡之时让他为官家乡,担任老家相州的主官,自此以后相州几乎成了韩家的私有领地,有宋以来厚待文官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