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王兄说笑了,生在帝王之家那有这么多选择。”李令月也深有同感,“论远近,您是先皇嫡亲的堂兄弟,本来先皇驾崩之后就该你登基,可谁料太后却选了郕王,如今郕王被北虏掳走,您登基正好是恢复正统,此乃众望所归,王兄切莫推辞。”
“可……可我从小不喜读书,只喜欢玩耍,我可处理不了政事。”福王哭丧着脸说道,这句话倒是他的肺腑之言,如果不然当初李圭或许没有那么顺利就能继位。
“王兄放心,朝政之事自有诸位大臣帮忙处理,您只需要任命嘉州伯为太尉,昌华伯为宰相,由他二人分别统领文武百官,朝中自会安泰。”这是李悠和钱飒早已商量好的结果,说完李令月见福王似乎还想退缩,她不由得警告了福王一番,“王兄,无论怎么说你都是先皇最近的兄弟,就算是其他藩王继位,难道他们就能放得下心你么?与其如此还不如顺应天命登基,嘉州伯定会保住您的太平。”
经过这一番警告,早已被薛绍吓得风声鹤唳的福王再也不敢推辞,连忙答应下来,至于朝中百官的设置自然一切听从李悠的安排。
李悠担任太尉的资历倒也勉强够了,可宰相一职他手上却没有能压得住百官的人才,因此唯有让钱飒这位四朝重臣出来暂时压阵。
不过钱飒也非常知道进退,他向李悠明言自己只是担个名头,朝中大事他是不会管的,所以李悠将姚广孝任命为参知政事,名义上是协助钱飒办事,实际上却是带他行宰相之权,想必以这位“黑衣宰相”的能力,定能压服百官。
另外李悠对自己的亲信也各有任命,司马错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负责协助他统管军事,范蠡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掌握财权,王机暂任吏部侍郎负责筛选人才,顾将子担任工部侍郎负责器械营造,至于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李悠从各处找来的老臣,他们和钱飒一样只是担个名头,实际权力还是被范蠡等人掌握。
许光、罗世绩、秦士信、周伯符、潘凤、钱骅等人都被提升了官职,负责将新朝的军权牢牢握在李悠手中,其中许光掌人事权利,负责武将的提拔裁汰,李悠还打算修建一所武学,专门用来培训军官,校长一职将由他亲自担任,而许光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罗世绩擅长军略,以后各项作战计划的制定就交给他了;秦士信依旧统帅河东军,周伯符掌管步兵,潘凤掌管骑兵,钱骅则掌管水军,此外为了补偿钱飒李悠给钱骅加了都督的加衔,在武官之中几乎可以说是仅次于李悠的存在。
五日之后,天高云淡,阳光普照,安州城内百官云集,钱飒主持大典,福王李珣头戴十二琉冕冠,身穿十二章冕服,在李悠的护卫下缓缓登上宝座,随即群臣拜倒山呼万岁,福王就此成为近几年来大魏的第三位新皇,只是这位皇帝不知道又能在宝座上坐多久啊?一些文武官员低头偷偷打量着站在李珣身侧的李悠,心中如此想着。
登基之后,李珣第一件事就是颁发圣旨任命官员,李悠担任太尉、钱飒担任宰相,其余王机、顾将子、范蠡、姚广孝等人各有任命,对于那些前来投奔的官员文士,李悠也没有让他们白来,反正朝堂上的空位多得是,立刻一连串的官衔送上去,自是皆大欢喜。
反正朝政已经尽数被自己掌握,将来在对这些人慢慢观察便可,是人才的李悠自当然会提拔,那些别有所图之辈自有姚广孝收拾。
众臣叩谢之后李珣又发布了第二道命令,鉴于如今安州并不太平,故而在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他会移架嘉州,待日后收复京城再行还都,对此群臣齐声赞同。
第三件事,李珣下令将他登基的消息传遍天下,宣示他才是大天朝的皇帝,号令各地官员速速上表以示忠诚。
第435章 权柄划分
从安州赶往嘉州的路上,李珣依旧好像在梦中一般,我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怎么就当上皇帝了呢?然而李悠、钱飒等大魏的实力派已经决定了,这一任的皇帝就让你来当,赶紧登基称帝、收拾东西跟我们去嘉州吧。
于是李珣带着自己的嫔妃亲信,将福王府交给留守的太监看管,载着大车小车的金银细软踏上了前往嘉州的旅程;办事细致的李令月为他找来了全新的宫女伺候,这让被刺客吓破了胆子的李珣稍微安心了些。
“陛下,前头有当地官员在城外迎接,等候陛下召见。”正恍惚间,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振敲响了马车的车窗,低声奏道。
李珣感到一阵头疼,长途跋涉已经很累了,召见官员的话必须重新穿上全套的冠冕衮服,好不麻烦,前几天刚上路的时候他还有些兴趣体验一番万人敬仰的感觉,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他只会感到不耐烦,于是试探着问道,“朕身子有些不适,不置可否让他们跟随大军回城?等入城之后朕再召见他们?”
“既然陛下累了,那么就让太尉大人和宰相大人去见见他们吧。”刘振见李珣丝毫没有罩住世纪收拢人心的打算,既感到遗憾又有些庆幸,如今李珣名义上虽然是皇帝,可无论是李悠手下的大军还是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不会听他的,现在他无意和李悠争权,虽说连带着他也无法享受先皇在位时魏士良那般权势,但也因此避免了和李悠的冲突,起码自己这条小命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嗯,既然如此,你下去吧!”李珣满意的点点头,照这么看,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在福王府中似乎也没什么两样么?听说嘉州风景宜人,等到了之后朕一定要好生游玩一番才行,身为藩王虽然可以享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贵,但也失去了人身自由,李珣以前向想离开安州城出去转一转都不行,早就憋坏了,现在身为皇帝,该不会有人阻止他出城游玩了吧?到时候带上一两名懂事的妃子,泛舟嘉水之上,品酒听曲好不快哉。
“可……可我从小不喜读书,只喜欢玩耍,我可处理不了政事。”福王哭丧着脸说道,这句话倒是他的肺腑之言,如果不然当初李圭或许没有那么顺利就能继位。
“王兄放心,朝政之事自有诸位大臣帮忙处理,您只需要任命嘉州伯为太尉,昌华伯为宰相,由他二人分别统领文武百官,朝中自会安泰。”这是李悠和钱飒早已商量好的结果,说完李令月见福王似乎还想退缩,她不由得警告了福王一番,“王兄,无论怎么说你都是先皇最近的兄弟,就算是其他藩王继位,难道他们就能放得下心你么?与其如此还不如顺应天命登基,嘉州伯定会保住您的太平。”
经过这一番警告,早已被薛绍吓得风声鹤唳的福王再也不敢推辞,连忙答应下来,至于朝中百官的设置自然一切听从李悠的安排。
李悠担任太尉的资历倒也勉强够了,可宰相一职他手上却没有能压得住百官的人才,因此唯有让钱飒这位四朝重臣出来暂时压阵。
不过钱飒也非常知道进退,他向李悠明言自己只是担个名头,朝中大事他是不会管的,所以李悠将姚广孝任命为参知政事,名义上是协助钱飒办事,实际上却是带他行宰相之权,想必以这位“黑衣宰相”的能力,定能压服百官。
另外李悠对自己的亲信也各有任命,司马错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负责协助他统管军事,范蠡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掌握财权,王机暂任吏部侍郎负责筛选人才,顾将子担任工部侍郎负责器械营造,至于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李悠从各处找来的老臣,他们和钱飒一样只是担个名头,实际权力还是被范蠡等人掌握。
许光、罗世绩、秦士信、周伯符、潘凤、钱骅等人都被提升了官职,负责将新朝的军权牢牢握在李悠手中,其中许光掌人事权利,负责武将的提拔裁汰,李悠还打算修建一所武学,专门用来培训军官,校长一职将由他亲自担任,而许光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罗世绩擅长军略,以后各项作战计划的制定就交给他了;秦士信依旧统帅河东军,周伯符掌管步兵,潘凤掌管骑兵,钱骅则掌管水军,此外为了补偿钱飒李悠给钱骅加了都督的加衔,在武官之中几乎可以说是仅次于李悠的存在。
五日之后,天高云淡,阳光普照,安州城内百官云集,钱飒主持大典,福王李珣头戴十二琉冕冠,身穿十二章冕服,在李悠的护卫下缓缓登上宝座,随即群臣拜倒山呼万岁,福王就此成为近几年来大魏的第三位新皇,只是这位皇帝不知道又能在宝座上坐多久啊?一些文武官员低头偷偷打量着站在李珣身侧的李悠,心中如此想着。
登基之后,李珣第一件事就是颁发圣旨任命官员,李悠担任太尉、钱飒担任宰相,其余王机、顾将子、范蠡、姚广孝等人各有任命,对于那些前来投奔的官员文士,李悠也没有让他们白来,反正朝堂上的空位多得是,立刻一连串的官衔送上去,自是皆大欢喜。
反正朝政已经尽数被自己掌握,将来在对这些人慢慢观察便可,是人才的李悠自当然会提拔,那些别有所图之辈自有姚广孝收拾。
众臣叩谢之后李珣又发布了第二道命令,鉴于如今安州并不太平,故而在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他会移架嘉州,待日后收复京城再行还都,对此群臣齐声赞同。
第三件事,李珣下令将他登基的消息传遍天下,宣示他才是大天朝的皇帝,号令各地官员速速上表以示忠诚。
第435章 权柄划分
从安州赶往嘉州的路上,李珣依旧好像在梦中一般,我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怎么就当上皇帝了呢?然而李悠、钱飒等大魏的实力派已经决定了,这一任的皇帝就让你来当,赶紧登基称帝、收拾东西跟我们去嘉州吧。
于是李珣带着自己的嫔妃亲信,将福王府交给留守的太监看管,载着大车小车的金银细软踏上了前往嘉州的旅程;办事细致的李令月为他找来了全新的宫女伺候,这让被刺客吓破了胆子的李珣稍微安心了些。
“陛下,前头有当地官员在城外迎接,等候陛下召见。”正恍惚间,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振敲响了马车的车窗,低声奏道。
李珣感到一阵头疼,长途跋涉已经很累了,召见官员的话必须重新穿上全套的冠冕衮服,好不麻烦,前几天刚上路的时候他还有些兴趣体验一番万人敬仰的感觉,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他只会感到不耐烦,于是试探着问道,“朕身子有些不适,不置可否让他们跟随大军回城?等入城之后朕再召见他们?”
“既然陛下累了,那么就让太尉大人和宰相大人去见见他们吧。”刘振见李珣丝毫没有罩住世纪收拢人心的打算,既感到遗憾又有些庆幸,如今李珣名义上虽然是皇帝,可无论是李悠手下的大军还是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不会听他的,现在他无意和李悠争权,虽说连带着他也无法享受先皇在位时魏士良那般权势,但也因此避免了和李悠的冲突,起码自己这条小命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嗯,既然如此,你下去吧!”李珣满意的点点头,照这么看,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在福王府中似乎也没什么两样么?听说嘉州风景宜人,等到了之后朕一定要好生游玩一番才行,身为藩王虽然可以享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贵,但也失去了人身自由,李珣以前向想离开安州城出去转一转都不行,早就憋坏了,现在身为皇帝,该不会有人阻止他出城游玩了吧?到时候带上一两名懂事的妃子,泛舟嘉水之上,品酒听曲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