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冯喆想陈为满叫自己来到底什么意思,于是又说了陶晓敏刚刚来的事情:“市长,你看,要不,我跑一趟首都,毕竟文化苑都立项一年多了,往上面走走,联系一下比较好。”
“你去,将文化苑的事情给落实了。做事不能等,也不能靠,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机会总是要争取的。”
冯喆明白了,关于西城门外面开发的事情,有了自己所不知道的改变。
也就是说,西城门外面的征地拆迁一直是郭中州在主导而不是陈为满。不过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别的自己就管不了了。
回到办公室,冯喆给亓思齐打了电话,说自己要去首都街头捡钻石胸针,看看亓思齐知不知道要捡哪种的好?
“哪种钻石大哪种就好!哪种最贵哪种就好!”
冯喆在兆丰的时候在首都给亓思齐买过一个钻石胸针,说自己在京城的街上捡的,亓思齐调侃他自己想要一个钻石戒指,让冯喆什么时候有空再去捡一次。
“你去不会只为了捡便宜吧?”
冯喆却不说这个了,转换话题问李德双的事情怎么样了?
“你问这个干嘛?你不是不关心,这不是和你没关系吗?”
“是和我没关系,不过现在我要将马苏论证巡抚衙门的事情见报,你想让我怎么写?”
“你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你们武陵怎么做事,用不着看别人脸色。”
“好,遵旨。”
冯喆说完就挂了电话,亓思齐打了过来:“敢挂我电话!我就看你能憋到什么时候。告诉你,李德双想开发西城门那件事没可能了。我告诉你他什么都别想。”
“哦。”
冯喆不吭声了,亓思齐倒是耐不住了:“据说他有偷税漏税的问题。想查他总有十万八千个理由。或许还会有工程质量的问题。明白了吗?冯副市长!”
原来如此。冯喆由衷的赞叹亓思齐:“他一个小生意人敢让你老人家生气,真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屎),也亏有你主持正义了。”
亓思齐哼了一声:“别拍马屁,那是我,要是有人知道马苏这么被人骚扰,会让他后悔为什么出生。”
“你还是心慈手软了?我知道你从来都是菩萨心肠。”
冯喆想问亓思齐说的那个护着马苏的人是谁,她却将电话挂了。
冯喆想想,让宗善明联系了宣传那边,将省里专家论证武陵巡抚衙门的事情见报,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分量。
焦海燕在宣传部是常务副部长,冯喆到了武陵之后虽然在一些场合见过面,但是由于两人都心知肚明的原因,大家彼此俱在减少碰面的机会。
焦海燕是副处级,冯喆已经是副厅,刚开始焦海燕还一直害怕冯喆会拿阮煜丰的事情来要挟自己,但是几年过去了,冯喆丝毫没有任何的流露,焦海燕慢慢的放了心,知道冯喆志向远大,但毕竟想起来还是有着一点毛躁的,她也知道,自己从前得罪冯喆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倒是尚能把握。
没几天,省日报发了一则新闻,该新闻稿中提及了省里专家论证明代武陵巡抚衙门发现论证的经过,还介绍了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武陵市发现了明代巡抚衙门的古墙,目前正在抢救性的挖掘保护之中。
报道中着重的肯定了武陵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保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极其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原来准备在巡抚衙门遗址那一块进行项目开发的,现在毅然调整方案,不惜伤筋动骨,增加大量投入,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发传统文化,既着眼如今放眼未来更保护历史,实乃是高瞻远瞩、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和谐的表率。
同时,省报还配发评论,对武陵明代巡抚衙门论证的事宜以及当地领导卓有远见、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守望精神家园,传承华夏文明,创新人类文化的精神赞赏有加。
文中提到的当地领导有郭中州、陈为满,这是必须的,但也提到了负责文教的冯喆,这个冯喆觉得是焦海燕有心示好自己,而对于那些参与论证的专家新闻稿中一个名字都没提,更没有说到当时在论证会上据理力争放“炮”不断的马苏。
第554章 热天午后(三)
雨已经遮天蔽日的下了一个多礼拜,还没有停的意思,将武陵的炎热气息一扫而空。
冯喆这几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市里终于同意将西城门外所征之地用作修建文化苑,除了地照常征收外,这等于是放弃了从前要将一中教师住宅楼拆迁的决定。
老师们欢庆雀跃,他们哪里知道得到这样看似简单的答复中间究竟经过了什么样曲折和艰难,但多多少少的都了解一点冯副市长在上面为了教师们的据理力争,因此大家还是很感谢冯喆的。
李德双的影子暂时从武陵被扫除了,冯喆取得了到了武陵后的第一个胜利,这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去首都,将文化苑项目落实下来,以防再有变化。
按照陶晓敏的说辞,武陵文化苑项目报到文化部已经一年多了,各种手续全都具备,就剩最后一关审批,但是为什么一直批不下来,上面回答的是不具有典型性。
陶晓敏有些抱怨,对冯喆说什么是典型性?批就批不批就不批,不具有典型性纯粹就是上面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借口”。
“你去,将文化苑的事情给落实了。做事不能等,也不能靠,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机会总是要争取的。”
冯喆明白了,关于西城门外面开发的事情,有了自己所不知道的改变。
也就是说,西城门外面的征地拆迁一直是郭中州在主导而不是陈为满。不过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别的自己就管不了了。
回到办公室,冯喆给亓思齐打了电话,说自己要去首都街头捡钻石胸针,看看亓思齐知不知道要捡哪种的好?
“哪种钻石大哪种就好!哪种最贵哪种就好!”
冯喆在兆丰的时候在首都给亓思齐买过一个钻石胸针,说自己在京城的街上捡的,亓思齐调侃他自己想要一个钻石戒指,让冯喆什么时候有空再去捡一次。
“你去不会只为了捡便宜吧?”
冯喆却不说这个了,转换话题问李德双的事情怎么样了?
“你问这个干嘛?你不是不关心,这不是和你没关系吗?”
“是和我没关系,不过现在我要将马苏论证巡抚衙门的事情见报,你想让我怎么写?”
“你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你们武陵怎么做事,用不着看别人脸色。”
“好,遵旨。”
冯喆说完就挂了电话,亓思齐打了过来:“敢挂我电话!我就看你能憋到什么时候。告诉你,李德双想开发西城门那件事没可能了。我告诉你他什么都别想。”
“哦。”
冯喆不吭声了,亓思齐倒是耐不住了:“据说他有偷税漏税的问题。想查他总有十万八千个理由。或许还会有工程质量的问题。明白了吗?冯副市长!”
原来如此。冯喆由衷的赞叹亓思齐:“他一个小生意人敢让你老人家生气,真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屎),也亏有你主持正义了。”
亓思齐哼了一声:“别拍马屁,那是我,要是有人知道马苏这么被人骚扰,会让他后悔为什么出生。”
“你还是心慈手软了?我知道你从来都是菩萨心肠。”
冯喆想问亓思齐说的那个护着马苏的人是谁,她却将电话挂了。
冯喆想想,让宗善明联系了宣传那边,将省里专家论证武陵巡抚衙门的事情见报,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分量。
焦海燕在宣传部是常务副部长,冯喆到了武陵之后虽然在一些场合见过面,但是由于两人都心知肚明的原因,大家彼此俱在减少碰面的机会。
焦海燕是副处级,冯喆已经是副厅,刚开始焦海燕还一直害怕冯喆会拿阮煜丰的事情来要挟自己,但是几年过去了,冯喆丝毫没有任何的流露,焦海燕慢慢的放了心,知道冯喆志向远大,但毕竟想起来还是有着一点毛躁的,她也知道,自己从前得罪冯喆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倒是尚能把握。
没几天,省日报发了一则新闻,该新闻稿中提及了省里专家论证明代武陵巡抚衙门发现论证的经过,还介绍了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武陵市发现了明代巡抚衙门的古墙,目前正在抢救性的挖掘保护之中。
报道中着重的肯定了武陵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保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极其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原来准备在巡抚衙门遗址那一块进行项目开发的,现在毅然调整方案,不惜伤筋动骨,增加大量投入,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发传统文化,既着眼如今放眼未来更保护历史,实乃是高瞻远瞩、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和谐的表率。
同时,省报还配发评论,对武陵明代巡抚衙门论证的事宜以及当地领导卓有远见、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守望精神家园,传承华夏文明,创新人类文化的精神赞赏有加。
文中提到的当地领导有郭中州、陈为满,这是必须的,但也提到了负责文教的冯喆,这个冯喆觉得是焦海燕有心示好自己,而对于那些参与论证的专家新闻稿中一个名字都没提,更没有说到当时在论证会上据理力争放“炮”不断的马苏。
第554章 热天午后(三)
雨已经遮天蔽日的下了一个多礼拜,还没有停的意思,将武陵的炎热气息一扫而空。
冯喆这几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市里终于同意将西城门外所征之地用作修建文化苑,除了地照常征收外,这等于是放弃了从前要将一中教师住宅楼拆迁的决定。
老师们欢庆雀跃,他们哪里知道得到这样看似简单的答复中间究竟经过了什么样曲折和艰难,但多多少少的都了解一点冯副市长在上面为了教师们的据理力争,因此大家还是很感谢冯喆的。
李德双的影子暂时从武陵被扫除了,冯喆取得了到了武陵后的第一个胜利,这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去首都,将文化苑项目落实下来,以防再有变化。
按照陶晓敏的说辞,武陵文化苑项目报到文化部已经一年多了,各种手续全都具备,就剩最后一关审批,但是为什么一直批不下来,上面回答的是不具有典型性。
陶晓敏有些抱怨,对冯喆说什么是典型性?批就批不批就不批,不具有典型性纯粹就是上面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