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你从自身的角度谈一下行政许可和基层工作的联系。”
“联系说不上,基层就是执行,许可权这个概念和我的工作关联不大,我认识的也不够,所以,说不好。”
“你的意思是说和你没多大关系的事情你就不用了解?这不好吧?”
常满红穿着红色的外套,她的个子高挑,如果摘掉了那副五百度的近视镜还算是一个美人,听到这问话冯喆心说来了,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刚刚在城市晚报发了文,针对性的问话就扑面而来,可见出名未必是好事,是要经过众目睽睽的窥探和质询的,这是一种考验。
“那倒不是,知道而不说和不知道而不做是两码事。常老师,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农民史,小农经济占了主导地位,资本运转这个概念对于许多农民而言恐怕是陌生的,而行政更是属于上层建筑,行政这个词语对于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农民阶层而言是一个很新鲜的词语,我之所以说和我的工作关联不大是因为正像你所讲述的那样,我刚刚也重复了行政的几个类型的许可,我的工作就是执行,而不是制定,我一贯的就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为何所以然,只有埋头大干而没有抬头思考的时间,这恐怕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共性,我想组织上必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我来省里接受高规格的教育,这也恐怕只是一个开端,努力的从基层从源头做出改变,以期提高执政的效率。”
“共性?你是说你这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别的地区我不知道,我们那里,或者说我们县就是那样,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遗传的因素。有些观念已经是扎根在大家脑海里了,根深蒂固,改变,需要时间。”
冯喆一说,班里的人开始了窃窃私语,赵枫林猛然的问冯喆:“历史原因?你所谓的几千年民族文化和个性指的是什么?”
赵枫林的插话让冯喆又有了一种昨日重现的念头,仿佛此刻又时光倒流到了大学那会,张光北在大学同学面前说自己“躲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厕所的门一直开着,可是成功的门,却只会留给不断进取有准备的人。”
但冯喆没有回答赵枫林的发问,常满红示意说:“有同学提问,你做一下解答。”
张光北是赵枫林的亲戚,常满红不会也和赵枫林沾亲带故吧?
四十来个人八十只眼睛都看着冯喆,冯喆知道自己不能退却了:“在传统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国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被抹杀了个性,个人的生存往往依傍于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或者是家庭、家族结构或者是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我刚刚说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自给自足的思想还很严重,这样共性和个性在目前就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当觉醒的意识从潜意识中突围而出,自我摆脱了一切束缚后发现了自由和个性的美好,对于旧的观念和人生价值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怀疑,那么问题就来了,宪法也指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过程是需要为之做出持续的付出的,没有一蹶而就的可能,要想改变,先得从解放思想开始。”
“你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偏颇?或者过激?传统文化难道只有儒家文化?这不科学嘛,再有,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好?集中力量办大事,你也说我国长期的是小农经济,人们的思想意识普遍不高,如果没有凝聚力,还谈什么建设?不就是一盘散沙?”
赵枫林的话得到了一些人的响应,冯喆点头说:“赵枫林同学没有理解完全,可能离得远没听清楚,我说的是‘在传统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并没说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文化嘛,不能以偏概全。”
冯喆说着,阮煜丰在下面竖起了大拇指。
但是冯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觉得屯茂林说的对,关于农民,青干班这四十来个人没有人比自己更有发言权,而自己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就不要怕面对挑衅的时候锋芒太露,就算是言辞激进,也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毕竟这是课堂,课堂中发表意见和学术见解属于争鸣和研讨,更何况今天这是由常满红提问引起的纷争,属于老师在问学生,赵枫林自己耐不住跳了出来,而生活有时候恰恰就是需要一点刺激的,冯喆觉得自己在此时、此地,在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必须对赵枫林和他所代表的行反击。
第329章 我已经不再是我(九)
“你说的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压制我们,依据是什么?怎么一个压制?”赵枫林没让冯喆继续,追着说道:“在历史长河中,儒家以‘仁’为本,崇尚仁者爱人,孔子‘以国为礼’,为政在人,孟子以‘仁政’为倡导,‘唯仁者宜在高位’,荀子‘隆礼而重法’,认为‘有治人、无法治’,这都是很开明的思想,就算在今天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不是随便的一说就能被抹杀的。”
赵枫林的话一说完,冯喆看看教室里众人的表情,接口道:“诚然,我国在先秦时代就百家争鸣,法家、墨家、道家、儒家以及各种学派交相辉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瑰丽的色彩,但是最终都表面归统与儒家,成了执政理念,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行政’,千百年来国人只有被奴役,被专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行政,非要说行政的存在那是在粉饰、在为统治者辩护、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像赵枫林同学说的,历代统治者他们所钟爱的所执行的都是人治治人,而不是法治,大家都知道,人治和法治是有根本的区别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为什么?因为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只能让老百姓有法可依,从而不能让君主出口即宪、即律、即令,让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导致会削弱他们至高无上的威信。”
“联系说不上,基层就是执行,许可权这个概念和我的工作关联不大,我认识的也不够,所以,说不好。”
“你的意思是说和你没多大关系的事情你就不用了解?这不好吧?”
常满红穿着红色的外套,她的个子高挑,如果摘掉了那副五百度的近视镜还算是一个美人,听到这问话冯喆心说来了,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刚刚在城市晚报发了文,针对性的问话就扑面而来,可见出名未必是好事,是要经过众目睽睽的窥探和质询的,这是一种考验。
“那倒不是,知道而不说和不知道而不做是两码事。常老师,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农民史,小农经济占了主导地位,资本运转这个概念对于许多农民而言恐怕是陌生的,而行政更是属于上层建筑,行政这个词语对于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农民阶层而言是一个很新鲜的词语,我之所以说和我的工作关联不大是因为正像你所讲述的那样,我刚刚也重复了行政的几个类型的许可,我的工作就是执行,而不是制定,我一贯的就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为何所以然,只有埋头大干而没有抬头思考的时间,这恐怕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共性,我想组织上必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我来省里接受高规格的教育,这也恐怕只是一个开端,努力的从基层从源头做出改变,以期提高执政的效率。”
“共性?你是说你这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别的地区我不知道,我们那里,或者说我们县就是那样,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遗传的因素。有些观念已经是扎根在大家脑海里了,根深蒂固,改变,需要时间。”
冯喆一说,班里的人开始了窃窃私语,赵枫林猛然的问冯喆:“历史原因?你所谓的几千年民族文化和个性指的是什么?”
赵枫林的插话让冯喆又有了一种昨日重现的念头,仿佛此刻又时光倒流到了大学那会,张光北在大学同学面前说自己“躲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厕所的门一直开着,可是成功的门,却只会留给不断进取有准备的人。”
但冯喆没有回答赵枫林的发问,常满红示意说:“有同学提问,你做一下解答。”
张光北是赵枫林的亲戚,常满红不会也和赵枫林沾亲带故吧?
四十来个人八十只眼睛都看着冯喆,冯喆知道自己不能退却了:“在传统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国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被抹杀了个性,个人的生存往往依傍于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或者是家庭、家族结构或者是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我刚刚说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自给自足的思想还很严重,这样共性和个性在目前就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当觉醒的意识从潜意识中突围而出,自我摆脱了一切束缚后发现了自由和个性的美好,对于旧的观念和人生价值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怀疑,那么问题就来了,宪法也指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过程是需要为之做出持续的付出的,没有一蹶而就的可能,要想改变,先得从解放思想开始。”
“你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偏颇?或者过激?传统文化难道只有儒家文化?这不科学嘛,再有,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好?集中力量办大事,你也说我国长期的是小农经济,人们的思想意识普遍不高,如果没有凝聚力,还谈什么建设?不就是一盘散沙?”
赵枫林的话得到了一些人的响应,冯喆点头说:“赵枫林同学没有理解完全,可能离得远没听清楚,我说的是‘在传统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并没说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文化嘛,不能以偏概全。”
冯喆说着,阮煜丰在下面竖起了大拇指。
但是冯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觉得屯茂林说的对,关于农民,青干班这四十来个人没有人比自己更有发言权,而自己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就不要怕面对挑衅的时候锋芒太露,就算是言辞激进,也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毕竟这是课堂,课堂中发表意见和学术见解属于争鸣和研讨,更何况今天这是由常满红提问引起的纷争,属于老师在问学生,赵枫林自己耐不住跳了出来,而生活有时候恰恰就是需要一点刺激的,冯喆觉得自己在此时、此地,在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必须对赵枫林和他所代表的行反击。
第329章 我已经不再是我(九)
“你说的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压制我们,依据是什么?怎么一个压制?”赵枫林没让冯喆继续,追着说道:“在历史长河中,儒家以‘仁’为本,崇尚仁者爱人,孔子‘以国为礼’,为政在人,孟子以‘仁政’为倡导,‘唯仁者宜在高位’,荀子‘隆礼而重法’,认为‘有治人、无法治’,这都是很开明的思想,就算在今天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不是随便的一说就能被抹杀的。”
赵枫林的话一说完,冯喆看看教室里众人的表情,接口道:“诚然,我国在先秦时代就百家争鸣,法家、墨家、道家、儒家以及各种学派交相辉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瑰丽的色彩,但是最终都表面归统与儒家,成了执政理念,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行政’,千百年来国人只有被奴役,被专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行政,非要说行政的存在那是在粉饰、在为统治者辩护、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像赵枫林同学说的,历代统治者他们所钟爱的所执行的都是人治治人,而不是法治,大家都知道,人治和法治是有根本的区别的,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为什么?因为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只能让老百姓有法可依,从而不能让君主出口即宪、即律、即令,让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导致会削弱他们至高无上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