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闻九天在直播里说过。他办这个“泼画”画展的初衷是:不是所有人的手边都有一个颜料桶。
“凌昆的那幅画,” 傅岹然沉默许久后才开口。他双手抱臂,“即使单就质量来说,也不行。”
“理由我在昨天的评选会上陈述过了,东拼西凑、乱七八糟,更无半分山水画的风韵可言。”
刘主席仍旧不慌不忙地看着傅岹然。他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听说你觉得这幅画,不是凌昆自己拼出来的?”
傅岹然:“从拼接技法上看,不是凌昆具备的水平。”
“那你知道是谁拼的吗。” 刘主席说。
傅岹然怔了下。他之前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幅画不是凌昆能拼出来的,但能拼出那幅画的人并不十分稀少——至少没有稀少到能被傅岹然专门记在心上的程度。
会是谁拼的?
那一定是个很了解闻愚白的人,是个对闻愚白的作品很有自己看法的人——他或许狂热地敬仰闻愚白,也或许变态地憎恶闻愚白。
“是谁。” 傅岹然嘴唇微抖,声音变了。
“就是你的老师,” 刘主席抬手拍了下傅岹然的肩,“石若磊。”
“还有,凌昆也是石老爷子选出来的。”
第58章 太难
小傅岹然刚开始跟着石若磊学画画时,还不太会讲中文。当时他也不叫傅岹然,他还没有自己的中文名。
石若磊不懂英文,最开始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流主要靠翻译。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石若磊话不多,小傅岹然就更是惜字如金。
有一天小傅岹然正生疏地拿着毛笔临摹。他神经焦虑、有些分神,能察觉到石若磊正望着自己。
石若磊说了一句什么,他的语速很慢,所以小傅岹然听懂了。这是他听懂的第一个完整的汉语句子。
“你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很难得。”
在小傅岹然过往的人生里,从来没有人称赞过他的这项品质——又或者说,几乎没有人称赞过他。
沉静、多思、心思细腻而敏感...这不是纽约的贫民窟所需要的特质。他不喜欢跑、不喜欢闹,也不怎么跟同龄人一起玩。与他的性格相比,他的华裔面孔反倒不是他被排斥的主要原因。
人们会用“weirdo(怪胎)”来称呼他。不被打扰或欺负的时候,小傅岹然会一个人坐在马路边,把头拼命往后仰,让蔚蓝的天空取代肮脏狭窄的街道、密集逼仄的高楼,尽可能占据视野的大部分区域。
天空看起来很高、很远,很不一样。小傅岹然悲观而早慧地觉得,那里的生活也未必幸福。可他还是会仰望,情不自禁地向往着唯一一条逃离现状的路。
来到傅家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小傅岹然显得有些“好高骛远”。他很少展现出对手边实实在在事物的兴趣,却喜欢对着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发呆。
他很清楚,没人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也没人真的想了解自己。
但是石若磊称赞过自己,这多少大约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每隔几天,傅老爷子就会来检查小傅岹然的学习成果。他是小傅岹然的祖父,却从不和蔼,总是板着一张木雕般的脸,没有一次满意过。
傅老爷子和石若磊说话时,翻译会出去,这些话没有必要翻译给小傅岹然听。人们当他听不懂汉语,自然说什么也都不避开他。
小傅岹然却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无知无觉。他起初听不懂话,却能看懂表情;再后来,他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词、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经常偷偷跟着少儿频道教英语的节目学汉语。
他已经长进了不少,却没有急于表露出来,总是在人前装作汉语学得很吃力的样子。
“或许...” 又是一次傅老爷子检查完毕。他双唇下垂,沧桑的脸上仿若蒙了一层尘,声音浑浊而沉重。
他像是已经没有力气去不满了,只剩下不讲理的绝望,“我还是应该把他交给闻愚白去教。”
闻愚白。
小傅岹然边画画边偷听,手一抖也没抖。他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推测可能是个人名,至少是指代一个人。他悄悄抬眸看了石若磊一眼,不动声色。
石若磊那时刚从盛年迈入老年,并无分毫迟暮之色。他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抿了下嘴,委婉地表达了了不认同。
“傅巍...” 说出这个名字,傅老爷子仿佛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含混不清、夹着气音,乍一听小傅岹然还以为他是喊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象声词。
“傅巍就是闻愚白教出来的。” 傅老爷子说。
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却夹杂着两个小傅岹然不懂的词。但他结合前文,大概能猜出来一些:傅老爷子希望“石若磊”成为“闻愚白”, 自己成为“傅巍”。
“他不需要变成傅巍,” 石若磊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站起来后他把减轻了手上的力道,尽量靠自己的双腿站直,“他可以是他自己。”
-
楼上哐当哐当的砸着墙,清理出来的烂枝烂叶一箩筐一箩筐地往下运。傅岹然打发完刘主席,靠在门边夹了根烟。
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可怎么呼吸都还是感到闷。
“这里树木多,不能抽烟。” 闻九天也捋起了袖子,跟工人们一起运树枝树叶。他把手里这一桶倒进门口的大垃圾车,这时傅岹然才发现他手里拎着的是铁桶,别人的都是箩筐。
“凌昆的那幅画,” 傅岹然沉默许久后才开口。他双手抱臂,“即使单就质量来说,也不行。”
“理由我在昨天的评选会上陈述过了,东拼西凑、乱七八糟,更无半分山水画的风韵可言。”
刘主席仍旧不慌不忙地看着傅岹然。他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听说你觉得这幅画,不是凌昆自己拼出来的?”
傅岹然:“从拼接技法上看,不是凌昆具备的水平。”
“那你知道是谁拼的吗。” 刘主席说。
傅岹然怔了下。他之前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幅画不是凌昆能拼出来的,但能拼出那幅画的人并不十分稀少——至少没有稀少到能被傅岹然专门记在心上的程度。
会是谁拼的?
那一定是个很了解闻愚白的人,是个对闻愚白的作品很有自己看法的人——他或许狂热地敬仰闻愚白,也或许变态地憎恶闻愚白。
“是谁。” 傅岹然嘴唇微抖,声音变了。
“就是你的老师,” 刘主席抬手拍了下傅岹然的肩,“石若磊。”
“还有,凌昆也是石老爷子选出来的。”
第58章 太难
小傅岹然刚开始跟着石若磊学画画时,还不太会讲中文。当时他也不叫傅岹然,他还没有自己的中文名。
石若磊不懂英文,最开始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流主要靠翻译。这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石若磊话不多,小傅岹然就更是惜字如金。
有一天小傅岹然正生疏地拿着毛笔临摹。他神经焦虑、有些分神,能察觉到石若磊正望着自己。
石若磊说了一句什么,他的语速很慢,所以小傅岹然听懂了。这是他听懂的第一个完整的汉语句子。
“你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很难得。”
在小傅岹然过往的人生里,从来没有人称赞过他的这项品质——又或者说,几乎没有人称赞过他。
沉静、多思、心思细腻而敏感...这不是纽约的贫民窟所需要的特质。他不喜欢跑、不喜欢闹,也不怎么跟同龄人一起玩。与他的性格相比,他的华裔面孔反倒不是他被排斥的主要原因。
人们会用“weirdo(怪胎)”来称呼他。不被打扰或欺负的时候,小傅岹然会一个人坐在马路边,把头拼命往后仰,让蔚蓝的天空取代肮脏狭窄的街道、密集逼仄的高楼,尽可能占据视野的大部分区域。
天空看起来很高、很远,很不一样。小傅岹然悲观而早慧地觉得,那里的生活也未必幸福。可他还是会仰望,情不自禁地向往着唯一一条逃离现状的路。
来到傅家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小傅岹然显得有些“好高骛远”。他很少展现出对手边实实在在事物的兴趣,却喜欢对着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发呆。
他很清楚,没人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也没人真的想了解自己。
但是石若磊称赞过自己,这多少大约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每隔几天,傅老爷子就会来检查小傅岹然的学习成果。他是小傅岹然的祖父,却从不和蔼,总是板着一张木雕般的脸,没有一次满意过。
傅老爷子和石若磊说话时,翻译会出去,这些话没有必要翻译给小傅岹然听。人们当他听不懂汉语,自然说什么也都不避开他。
小傅岹然却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无知无觉。他起初听不懂话,却能看懂表情;再后来,他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词、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经常偷偷跟着少儿频道教英语的节目学汉语。
他已经长进了不少,却没有急于表露出来,总是在人前装作汉语学得很吃力的样子。
“或许...” 又是一次傅老爷子检查完毕。他双唇下垂,沧桑的脸上仿若蒙了一层尘,声音浑浊而沉重。
他像是已经没有力气去不满了,只剩下不讲理的绝望,“我还是应该把他交给闻愚白去教。”
闻愚白。
小傅岹然边画画边偷听,手一抖也没抖。他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推测可能是个人名,至少是指代一个人。他悄悄抬眸看了石若磊一眼,不动声色。
石若磊那时刚从盛年迈入老年,并无分毫迟暮之色。他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抿了下嘴,委婉地表达了了不认同。
“傅巍...” 说出这个名字,傅老爷子仿佛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含混不清、夹着气音,乍一听小傅岹然还以为他是喊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象声词。
“傅巍就是闻愚白教出来的。” 傅老爷子说。
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却夹杂着两个小傅岹然不懂的词。但他结合前文,大概能猜出来一些:傅老爷子希望“石若磊”成为“闻愚白”, 自己成为“傅巍”。
“他不需要变成傅巍,” 石若磊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站起来后他把减轻了手上的力道,尽量靠自己的双腿站直,“他可以是他自己。”
-
楼上哐当哐当的砸着墙,清理出来的烂枝烂叶一箩筐一箩筐地往下运。傅岹然打发完刘主席,靠在门边夹了根烟。
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可怎么呼吸都还是感到闷。
“这里树木多,不能抽烟。” 闻九天也捋起了袖子,跟工人们一起运树枝树叶。他把手里这一桶倒进门口的大垃圾车,这时傅岹然才发现他手里拎着的是铁桶,别人的都是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