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后来——”黎醒吐了一口气,仰头看向被遮蔽的烈阳,睫毛轻颤。
那些记忆,比烙印还要深刻。
黎醒清晰地记得那段日子,他拖着身体四处游荡,想着生命理应有始有终,没死就代表还不是终结的时候,要顺应天命。
他活得很随意,有吃得便吃一口,没吃的就饿着。他像往常一样飘荡,漫无目的地走,一直走,然后走到了这家书店。
那天是立夏,太阳当空,刺眼的光芒倾斜而下,照在每一个角落。书店门口摆了个不大的圆形展架,上面码了很多书,就躺在太阳光下,照得书封都反着光。
一阵风刮来,最上面那本书被吹起了两页,发出纸张摩擦的声音。那道声音刮进了心里,他驻足侧眸,将耀眼光芒装了满目。
风停,视线恢复清明,被吹开的书页悄悄落回紧合,变成了原原本本的样子。
他看清了那本书,偏暗的封面,海边悬崖,夜空烟花。一个男孩坐在悬崖边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暗海,头顶是分隔两半的夜空,一半没有月亮和星星只有无垠漆黑,一半烟花盛放绚烂耀眼。
他被彻底吸引,目不转睛地一寸寸扫过,然后他看到了书封上的两个大字《潮声》。
霎时间,早就死掉的心脏复苏,开始不听使唤的剧烈跳动,被唤醒的生命力顺着脉搏传遍了全身。
头顶的厚云散开了,露出了本该熠熠生辉的烈日,强烈光线刺的黎醒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他抬手遮了下光,找回了声音:“然后他找到了要活着的目标。他想看看这本书,所以开始努力地活命。”
“他从捡瓶子开始,每天攒几块钱,换一个馒头吃,不求别的,果腹足够。”手臂比太阳灼得发烫,黎醒没收手,他喜欢这样能刺穿皮肤的太阳,明亮又温暖。
他半偏了下身体,抬起垂下的那只手,指着书店门口的台阶,说:“他每天都会带着一个馒头,来这里坐着,看着那本书吃,只要看着它就能有十足的动力。”
对于濒死之人,什么都能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无论活物还是死物,只要能支撑着活下去,能作为精神支柱就足够了。
而对黎醒来说,《潮声》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黎醒想起了当时的景象,忍不住勾了一个笑:“那位老板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一遍嫌他妨碍生意,一遍又狠不小心赶走。”
刚开始的时候,书店老板总是赶他走,可那小孩也是执着,不为所动,每挨一次骂,就指着那本书问,我可以看看那本书吗?
老板一开始还会说你有钱吗,买了就能看。后来知道小孩是个轴的,干脆放弃答话,直接一摔门谁也不理谁。
有一天赶上下雨,那家书店没有摆展架,他看不到那本书,就缩在屋檐下默不作声地啃馒头。
那屋檐有些漏水,滴了他一身,就着雨水吃了半个馒头,身后的铃铛响了。他捧着馒头扭头,门被打开了,老板杵在入门展架前打扫,也不吭声,也不看门外。他不知何意,没挪地方,换了个能看见门后展架的姿势,继续啃馒头。
最后还是老板自己找了个台阶,演技颇好地念了一句,这风真大,把门都吹开了。他一点不给面子,没接茬,默默啃完了馒头,拍拍屁股走人。
外面雨越下越大,老板不忍心,主动出声挽留了那个孩子,说你不是想看这本书吗?他站在雨里点了点头,问能给我看吗?
书店里很暖和,老板烧了壶热水给他擦了擦,帮他吹干了头发,洗干净了满身污垢,让他在沙发上休息,然后在期许的目光下,把那本书放在他的掌心。
第一次触碰到书的时候,他感觉手脚都在抖,翻过纸张时还可以闻到印墨的味道。他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嚼着读,即便每天看不了多少内容,也足够他重燃斗志。
“他读了一个礼拜才把那本书看完,彻底找到了人生的动力,找到了想要奋斗拼搏的目标。”黎醒说,“那时候的心愿很简单,想赚钱,想买这个作者的每一本书。”
“那位作者是他成长岁月里的明灯,在这个作者的文字下,他支撑着自己变强变好。”
轻描淡写地叙述,却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打动人心。这是带着浓厚感情的回忆,是经过漫长岁月仍然刻在心头的珍贵,是张深听过最深情的告白。
突然很庆幸,对所有的上天注定都感到庆幸。也很心疼,对于独自背负许久的那个人,感到无比的心疼。
他理不清思绪,站在那扇门前难以回神。
直到黎醒没头没尾一句:“深哥,你都不记的?”
要说出戏是什么感觉,就是现在这种被破坏了气氛的感觉。
张深闷不作声地斜了一眼黎醒,不动声色地垂眼扫了下手,好像确实忘记了。他抹不开面子,只说:“我靠脑子记着呢,等你说完一块写。”
“说完了。”
张深刚要抬手想起了另一件事,问:“所以你去北京闯荡,也是因此?”
黎醒半眯着眼睛“唔”了声:“差不离。”
又“不全是”,又“差不离”,张深挤牙膏挤烦了,顶着“你能不能别卖关子”的表情,冷声下令:“别磨蹭。”
“不是因为《潮声》。”黎醒说,“是因为《蚕蜕》。”
《蚕蜕》发行那天,他买了书,彻夜读完。
那些记忆,比烙印还要深刻。
黎醒清晰地记得那段日子,他拖着身体四处游荡,想着生命理应有始有终,没死就代表还不是终结的时候,要顺应天命。
他活得很随意,有吃得便吃一口,没吃的就饿着。他像往常一样飘荡,漫无目的地走,一直走,然后走到了这家书店。
那天是立夏,太阳当空,刺眼的光芒倾斜而下,照在每一个角落。书店门口摆了个不大的圆形展架,上面码了很多书,就躺在太阳光下,照得书封都反着光。
一阵风刮来,最上面那本书被吹起了两页,发出纸张摩擦的声音。那道声音刮进了心里,他驻足侧眸,将耀眼光芒装了满目。
风停,视线恢复清明,被吹开的书页悄悄落回紧合,变成了原原本本的样子。
他看清了那本书,偏暗的封面,海边悬崖,夜空烟花。一个男孩坐在悬崖边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暗海,头顶是分隔两半的夜空,一半没有月亮和星星只有无垠漆黑,一半烟花盛放绚烂耀眼。
他被彻底吸引,目不转睛地一寸寸扫过,然后他看到了书封上的两个大字《潮声》。
霎时间,早就死掉的心脏复苏,开始不听使唤的剧烈跳动,被唤醒的生命力顺着脉搏传遍了全身。
头顶的厚云散开了,露出了本该熠熠生辉的烈日,强烈光线刺的黎醒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他抬手遮了下光,找回了声音:“然后他找到了要活着的目标。他想看看这本书,所以开始努力地活命。”
“他从捡瓶子开始,每天攒几块钱,换一个馒头吃,不求别的,果腹足够。”手臂比太阳灼得发烫,黎醒没收手,他喜欢这样能刺穿皮肤的太阳,明亮又温暖。
他半偏了下身体,抬起垂下的那只手,指着书店门口的台阶,说:“他每天都会带着一个馒头,来这里坐着,看着那本书吃,只要看着它就能有十足的动力。”
对于濒死之人,什么都能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无论活物还是死物,只要能支撑着活下去,能作为精神支柱就足够了。
而对黎醒来说,《潮声》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黎醒想起了当时的景象,忍不住勾了一个笑:“那位老板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一遍嫌他妨碍生意,一遍又狠不小心赶走。”
刚开始的时候,书店老板总是赶他走,可那小孩也是执着,不为所动,每挨一次骂,就指着那本书问,我可以看看那本书吗?
老板一开始还会说你有钱吗,买了就能看。后来知道小孩是个轴的,干脆放弃答话,直接一摔门谁也不理谁。
有一天赶上下雨,那家书店没有摆展架,他看不到那本书,就缩在屋檐下默不作声地啃馒头。
那屋檐有些漏水,滴了他一身,就着雨水吃了半个馒头,身后的铃铛响了。他捧着馒头扭头,门被打开了,老板杵在入门展架前打扫,也不吭声,也不看门外。他不知何意,没挪地方,换了个能看见门后展架的姿势,继续啃馒头。
最后还是老板自己找了个台阶,演技颇好地念了一句,这风真大,把门都吹开了。他一点不给面子,没接茬,默默啃完了馒头,拍拍屁股走人。
外面雨越下越大,老板不忍心,主动出声挽留了那个孩子,说你不是想看这本书吗?他站在雨里点了点头,问能给我看吗?
书店里很暖和,老板烧了壶热水给他擦了擦,帮他吹干了头发,洗干净了满身污垢,让他在沙发上休息,然后在期许的目光下,把那本书放在他的掌心。
第一次触碰到书的时候,他感觉手脚都在抖,翻过纸张时还可以闻到印墨的味道。他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嚼着读,即便每天看不了多少内容,也足够他重燃斗志。
“他读了一个礼拜才把那本书看完,彻底找到了人生的动力,找到了想要奋斗拼搏的目标。”黎醒说,“那时候的心愿很简单,想赚钱,想买这个作者的每一本书。”
“那位作者是他成长岁月里的明灯,在这个作者的文字下,他支撑着自己变强变好。”
轻描淡写地叙述,却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打动人心。这是带着浓厚感情的回忆,是经过漫长岁月仍然刻在心头的珍贵,是张深听过最深情的告白。
突然很庆幸,对所有的上天注定都感到庆幸。也很心疼,对于独自背负许久的那个人,感到无比的心疼。
他理不清思绪,站在那扇门前难以回神。
直到黎醒没头没尾一句:“深哥,你都不记的?”
要说出戏是什么感觉,就是现在这种被破坏了气氛的感觉。
张深闷不作声地斜了一眼黎醒,不动声色地垂眼扫了下手,好像确实忘记了。他抹不开面子,只说:“我靠脑子记着呢,等你说完一块写。”
“说完了。”
张深刚要抬手想起了另一件事,问:“所以你去北京闯荡,也是因此?”
黎醒半眯着眼睛“唔”了声:“差不离。”
又“不全是”,又“差不离”,张深挤牙膏挤烦了,顶着“你能不能别卖关子”的表情,冷声下令:“别磨蹭。”
“不是因为《潮声》。”黎醒说,“是因为《蚕蜕》。”
《蚕蜕》发行那天,他买了书,彻夜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