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张深被一嗓子吼得哆嗦了下,下意识朝收银窗口看了过去,两口子忙忙叨叨的,一空都没歇息,大冬天里都忙得冒汗。
刚才一瞬间爆了单,店内就老板夫妻两人,没有别的帮手,赶上饭点高峰期,手脚要是不麻利都干不过来。
张深找到了化解尴尬的方法,装作若无其事地转移了话题:“生意真好。”
黎醒好哄着呢,给个台阶就忙不迭往下迈,半点没犹豫,生怕是个海市蜃楼。他收起气性,乖乖答话:“是很好,以前比现在还好,没坐的时候也要打包在门口吃。”
一句话把人收得服服帖帖,张深还挺意外,难道自己在哄人上也天赋异禀吗。他追问:“那时候老板两人忙得过来吗?”
沉默半晌,黎醒说:“其实忙得过来,可老板娘心肠软,救下了一个濒死的小孩,那孩子心怀感激便主动留下帮忙,老板娘觉得这样不好,就雇他在店里打下手,每个月给他发些薪水。”
“小孩就这么在店里安家了,有床睡有饭吃,过得很幸福。”黎醒说,“老板娘对他极好,是这辈子不曾感受过的温暖。”
黎醒抬起头,目光倾斜落在了窗口处,两口子忙碌的身影与记忆力分毫不差,他们似乎未曾改变,只是早就不记得曾经有个男孩短暂地出现过。
他继续说:“本来他以为会就这样平凡成长,可现实还是给了他重重一击,原来他的存在是一种拖累。美梦破碎,所以他在一个夜晚悄声离去,抹去一切,就当从未出现过。”
交谈之间,黎醒换了种叙述方法,脱离了剧本没再用“小五”这个代称,轻飘飘讲了个关于从前的故事。
张深问:“老板娘既然救他,又怎么会觉得是累赘?”
黎醒摇头:“是他听到客人之间的交谈。”
归根结底是那个小孩太过自卑,所以一句话就能将他击溃。张深觉得有些可惜,老板夫妇当初一定是真心救那位孩子的,不知发现他突然离去,是否也曾担忧或者伤心呢。
黎醒站起身问:“吃完了吗?饱了就走吧。”
“走吧。”
外面雨差不多停了,只偶尔飘落一两滴水下来。张深跟着出门,迈出大门前回望了一眼大堂,人满为患,生意真好,当真是平稳又安宁的生活。
两人刚走出大门,被一声叫喊留住了脚步,双双回头。
老板娘端着一份面要去送餐,盯着两人看了片刻,半晌将目光移到黎醒身上,有些迟疑地开口:“这位先生,我之前是不是见过你?”
一句话让黎醒身体僵硬,看着面前明显有了岁月痕迹的女人,眼眶一热。他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静默了几秒才哑声说:“没见过,可能和您记忆中那位故人有几分相似吧。”
“不对,你这么好看的人我可不认识。”老板娘越看越眼熟,“总觉得你……”
“老板娘,我的面好了没啊!”
顾客抱怨的声音打断了对话,老板娘高声回应,端着面往前走了几步,中途忍不住回了好几次头。客人催得越来越急,她来不及细想,收回视线匆匆离开。
两人见状也离开门店,沿着道往前走了一大段时,张深说:“我猜她一定是想起从前救过的那位孩子了。”
黎醒承认刚才那瞬间险些失态,或许老板娘只是认错了人,但这种被人挂念的感觉,真好。
他牵强地扯了个笑,没顺势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处围着蓝皮铁墙正在拆建的位置,抬手指了指:“深哥,知道那块空地,之前是什么地方吗?”
张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疑惑地问:“挺大一片地方,干什么的?”
“哪儿曾经是附近最大的食品生产工厂,可惜前两年不景气倒闭了。”黎醒有些感慨,“你看,辉煌总是短暂的。”
张深露出不可置否的神色,说:“看来你对这周边很熟悉。”
“你之前说那个孩子离开了打工的店,后来他去哪儿了?”
黎醒抬起下颌,指向已经消亡的工厂:“他进了工厂,干流水线,工时久待遇差,每天从六点多干到晚上一两点,一个月也才拿不到两千块钱。不过只要有钱拿,可以遮风避雨,能活下去,就是被当成牛使,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
“未成年也能进厂子工作吗?”张深微微蹙眉。
“那里多得是没成年的孩子,对于工厂来说这样的工人才是最佳的,因为都是廉价劳动力,年轻体壮,可以不要命的干。”黎醒摊手,语气很无奈。
张深怒火翻涌:“真是疯了。”
“那后来呢,小孩就在这儿没日没夜地拼命吗?”
黎醒收回手插进兜里,回答:“他干了一年多吧,拼了半条命攒下来三万块钱,带着积蓄离开了那个鬼地方。”
张深问:“三万块钱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笔巨额了吧。”
“当然,拿着都烫手,他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啊。”黎醒把自己惊叹笑了,“三万听起来很多,可切实拿在手里也没多少分量。”
“那时候很难想象,就这么薄薄一张红钞,竟然足够几天吃饭。”
张深听得心里一抽,沉声问:“他带着钱,去做了什么?”
黎醒身形晃了晃,声音都带了些恍惚:“他想找份好点的工作,体不体面无所谓,挣钱就行。听闻北京送外卖很挣钱,他便斥巨资买了辆摩托车,进了这行。”
刚才一瞬间爆了单,店内就老板夫妻两人,没有别的帮手,赶上饭点高峰期,手脚要是不麻利都干不过来。
张深找到了化解尴尬的方法,装作若无其事地转移了话题:“生意真好。”
黎醒好哄着呢,给个台阶就忙不迭往下迈,半点没犹豫,生怕是个海市蜃楼。他收起气性,乖乖答话:“是很好,以前比现在还好,没坐的时候也要打包在门口吃。”
一句话把人收得服服帖帖,张深还挺意外,难道自己在哄人上也天赋异禀吗。他追问:“那时候老板两人忙得过来吗?”
沉默半晌,黎醒说:“其实忙得过来,可老板娘心肠软,救下了一个濒死的小孩,那孩子心怀感激便主动留下帮忙,老板娘觉得这样不好,就雇他在店里打下手,每个月给他发些薪水。”
“小孩就这么在店里安家了,有床睡有饭吃,过得很幸福。”黎醒说,“老板娘对他极好,是这辈子不曾感受过的温暖。”
黎醒抬起头,目光倾斜落在了窗口处,两口子忙碌的身影与记忆力分毫不差,他们似乎未曾改变,只是早就不记得曾经有个男孩短暂地出现过。
他继续说:“本来他以为会就这样平凡成长,可现实还是给了他重重一击,原来他的存在是一种拖累。美梦破碎,所以他在一个夜晚悄声离去,抹去一切,就当从未出现过。”
交谈之间,黎醒换了种叙述方法,脱离了剧本没再用“小五”这个代称,轻飘飘讲了个关于从前的故事。
张深问:“老板娘既然救他,又怎么会觉得是累赘?”
黎醒摇头:“是他听到客人之间的交谈。”
归根结底是那个小孩太过自卑,所以一句话就能将他击溃。张深觉得有些可惜,老板夫妇当初一定是真心救那位孩子的,不知发现他突然离去,是否也曾担忧或者伤心呢。
黎醒站起身问:“吃完了吗?饱了就走吧。”
“走吧。”
外面雨差不多停了,只偶尔飘落一两滴水下来。张深跟着出门,迈出大门前回望了一眼大堂,人满为患,生意真好,当真是平稳又安宁的生活。
两人刚走出大门,被一声叫喊留住了脚步,双双回头。
老板娘端着一份面要去送餐,盯着两人看了片刻,半晌将目光移到黎醒身上,有些迟疑地开口:“这位先生,我之前是不是见过你?”
一句话让黎醒身体僵硬,看着面前明显有了岁月痕迹的女人,眼眶一热。他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静默了几秒才哑声说:“没见过,可能和您记忆中那位故人有几分相似吧。”
“不对,你这么好看的人我可不认识。”老板娘越看越眼熟,“总觉得你……”
“老板娘,我的面好了没啊!”
顾客抱怨的声音打断了对话,老板娘高声回应,端着面往前走了几步,中途忍不住回了好几次头。客人催得越来越急,她来不及细想,收回视线匆匆离开。
两人见状也离开门店,沿着道往前走了一大段时,张深说:“我猜她一定是想起从前救过的那位孩子了。”
黎醒承认刚才那瞬间险些失态,或许老板娘只是认错了人,但这种被人挂念的感觉,真好。
他牵强地扯了个笑,没顺势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处围着蓝皮铁墙正在拆建的位置,抬手指了指:“深哥,知道那块空地,之前是什么地方吗?”
张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疑惑地问:“挺大一片地方,干什么的?”
“哪儿曾经是附近最大的食品生产工厂,可惜前两年不景气倒闭了。”黎醒有些感慨,“你看,辉煌总是短暂的。”
张深露出不可置否的神色,说:“看来你对这周边很熟悉。”
“你之前说那个孩子离开了打工的店,后来他去哪儿了?”
黎醒抬起下颌,指向已经消亡的工厂:“他进了工厂,干流水线,工时久待遇差,每天从六点多干到晚上一两点,一个月也才拿不到两千块钱。不过只要有钱拿,可以遮风避雨,能活下去,就是被当成牛使,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
“未成年也能进厂子工作吗?”张深微微蹙眉。
“那里多得是没成年的孩子,对于工厂来说这样的工人才是最佳的,因为都是廉价劳动力,年轻体壮,可以不要命的干。”黎醒摊手,语气很无奈。
张深怒火翻涌:“真是疯了。”
“那后来呢,小孩就在这儿没日没夜地拼命吗?”
黎醒收回手插进兜里,回答:“他干了一年多吧,拼了半条命攒下来三万块钱,带着积蓄离开了那个鬼地方。”
张深问:“三万块钱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笔巨额了吧。”
“当然,拿着都烫手,他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啊。”黎醒把自己惊叹笑了,“三万听起来很多,可切实拿在手里也没多少分量。”
“那时候很难想象,就这么薄薄一张红钞,竟然足够几天吃饭。”
张深听得心里一抽,沉声问:“他带着钱,去做了什么?”
黎醒身形晃了晃,声音都带了些恍惚:“他想找份好点的工作,体不体面无所谓,挣钱就行。听闻北京送外卖很挣钱,他便斥巨资买了辆摩托车,进了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