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林出没有心情和他争辩,恹恹地说:“那随便你们吧。我累了,想要睡一会儿。”
宋唐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放下手里的东西,再次提醒道:“喝完牛奶再睡。”
“等等,”林出伸出手来,“把我的手机还给我。”
宋唐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刻动作。
林出从侧面看到他的表情,不高兴地说道:“我保证!我保证不上网看那些私信和评论!我要给林女士打电话报平安,总可以了吧?”
宋唐哼了一声,用眼睛瞥他:“你最好是。”
作者有话说:
有过去,但因为个人不太喜欢回忆杀,所以不会穿插大篇幅的过去时间线,争取一笔带过吧。
*
Ps.新西兰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的著名景点更多一些。本文大部分剧情发生在南岛。
*
本文会涉及一些葡萄酒相关知识,并不专业,随时可能出现常识性错误,欢迎指出。
第6章 风中旋律
林出给身在英国的家人发了信息。
多年前,他的母亲林女士带着他嫁给了现在的继父,著名作曲家奥尔西尼先生。如今两人还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比林出小了整整十岁。
奥尔西尼对林出无疑是极好的。是他发现了林出在音乐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亲自为他钢琴启蒙,之后还送他去钢琴大师路德·波利尼身边学习。
与所有欧洲音乐家一样,路德·波利尼并不喜欢吵闹的都市。他生活在德国福森,一个距离慕尼黑不远的小镇。
那是“浪漫之路”的南方终点站,被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所环抱,门前就是风光旖旎的佛根湖。天气晴好的时候,能眺望远处的新天鹅堡。
路德·波利尼是个十分严格的老师,在他的要求下,林出几乎要花上全部的时间练习钢琴,即便是闲下来的时候,也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弹一下。
每当那时,他们就并肩躺在湖边的草地上,看头顶广袤清晰的星空,看明亮耀目的北极星,看淡薄的星光穿过山脊线,穿过层叠的树影,投向前方大片银色的湖水。
在那个宁静的小镇上,林出度过了一段辛苦却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他,还有沈风来。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林出转过头去看,上面是一条林女士回复的语音,点开是她在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有没有好好吃饭,下个月生日也不回来过吗?
他回复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她放心,想了想,最后还是坐起来,把盘子里的东西都一点一点吃了下去。
胃部被填满,林出觉得整个人有些昏沉想吐,再也没了半点睡意。他想出去走走,于是打开衣柜,选了一件长款风衣穿在外面。
他最近瘦了很多,看起来面容憔悴,风衣在身上显得宽松,那种空落落的单薄平添了一种冷淡的气质,掩盖不了天生的好样貌。
可是照镜子的时候,这样的打扮又让他突然想起了沈风来。他产生了一种没有来由的怒意,赌气一样把衣服脱下来扔到了地上。
最后,他在衣柜里挑挑拣拣,选了一件风格迥异的涂鸦牛仔外套,又戴上了一顶黑色的棒球帽,整个人打扮得青春洋溢才出了门。
*
安静的惠灵顿四处透着19世纪的轻摇滚风格,建筑风格也偏向维多利亚,走在街道上的时候,林出产生了一种走在伦敦街头的错觉。
好在穿过两条街道,就是伦敦市区看不到的绵延海岸线。
长长的堤岸上空无一人,林出坐在被浪打湿的长椅上,看着海水一波一波拍在岸边,默默发着呆。
风吹过耳朵,发出悠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轻声哼唱。
最近独自一人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总会觉得有点焦虑和难受。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是压抑了很多东西,全都沉甸甸堵在胸口,压得他整个人喘不过气来。
他心烦意乱,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言论,站起来迎着风做了几个深呼吸,低头的时候发现脚边的地面上雕刻着一句诗歌:
“I love this city, the hills, the harbour,
The wind that blasts through it.”
——我爱这座城市,爱这山丘,爱这港湾,爱这穿城而过的风。
林出意识到他已经走到了惠灵顿海边著名的“作家之路”,这里四处散落着诗人们写给这座城市的句子。
他耐着性子一句一句看过去,边看边想道:
这样的城市,理应有足够的理由让人热爱与留恋。否则,又怎么会留得住这样的风……还有那样的人呢?
他觉得自己最近的状态有点可怕,像是个伤春悲秋的青春期少年。见到沈风来之后更是满脑子乱糟糟的。
实际上他的本性并没有这么沉闷感性。他喜欢社交,朋友也很多,上综艺和拍广告都不怯场,即便是那些脾气古怪的音乐大师,他也能与他们聊得很好。
林出沿着路毫无目的地走着,他甚至有些悲观地想道,要不然就一辈子躲在新西兰好了。这里很好,人少,安静,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音乐环境。他再也不用面对那些从自己指尖弹奏出来的垃圾,也不用逼迫自己看向舞台下一双双充满崇拜与期待的眼睛。
怪不得沈风来会喜欢这里。
快要走到没路可走的时候,林出停下了脚步。
宋唐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放下手里的东西,再次提醒道:“喝完牛奶再睡。”
“等等,”林出伸出手来,“把我的手机还给我。”
宋唐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刻动作。
林出从侧面看到他的表情,不高兴地说道:“我保证!我保证不上网看那些私信和评论!我要给林女士打电话报平安,总可以了吧?”
宋唐哼了一声,用眼睛瞥他:“你最好是。”
作者有话说:
有过去,但因为个人不太喜欢回忆杀,所以不会穿插大篇幅的过去时间线,争取一笔带过吧。
*
Ps.新西兰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的著名景点更多一些。本文大部分剧情发生在南岛。
*
本文会涉及一些葡萄酒相关知识,并不专业,随时可能出现常识性错误,欢迎指出。
第6章 风中旋律
林出给身在英国的家人发了信息。
多年前,他的母亲林女士带着他嫁给了现在的继父,著名作曲家奥尔西尼先生。如今两人还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比林出小了整整十岁。
奥尔西尼对林出无疑是极好的。是他发现了林出在音乐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亲自为他钢琴启蒙,之后还送他去钢琴大师路德·波利尼身边学习。
与所有欧洲音乐家一样,路德·波利尼并不喜欢吵闹的都市。他生活在德国福森,一个距离慕尼黑不远的小镇。
那是“浪漫之路”的南方终点站,被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所环抱,门前就是风光旖旎的佛根湖。天气晴好的时候,能眺望远处的新天鹅堡。
路德·波利尼是个十分严格的老师,在他的要求下,林出几乎要花上全部的时间练习钢琴,即便是闲下来的时候,也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弹一下。
每当那时,他们就并肩躺在湖边的草地上,看头顶广袤清晰的星空,看明亮耀目的北极星,看淡薄的星光穿过山脊线,穿过层叠的树影,投向前方大片银色的湖水。
在那个宁静的小镇上,林出度过了一段辛苦却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他,还有沈风来。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林出转过头去看,上面是一条林女士回复的语音,点开是她在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有没有好好吃饭,下个月生日也不回来过吗?
他回复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她放心,想了想,最后还是坐起来,把盘子里的东西都一点一点吃了下去。
胃部被填满,林出觉得整个人有些昏沉想吐,再也没了半点睡意。他想出去走走,于是打开衣柜,选了一件长款风衣穿在外面。
他最近瘦了很多,看起来面容憔悴,风衣在身上显得宽松,那种空落落的单薄平添了一种冷淡的气质,掩盖不了天生的好样貌。
可是照镜子的时候,这样的打扮又让他突然想起了沈风来。他产生了一种没有来由的怒意,赌气一样把衣服脱下来扔到了地上。
最后,他在衣柜里挑挑拣拣,选了一件风格迥异的涂鸦牛仔外套,又戴上了一顶黑色的棒球帽,整个人打扮得青春洋溢才出了门。
*
安静的惠灵顿四处透着19世纪的轻摇滚风格,建筑风格也偏向维多利亚,走在街道上的时候,林出产生了一种走在伦敦街头的错觉。
好在穿过两条街道,就是伦敦市区看不到的绵延海岸线。
长长的堤岸上空无一人,林出坐在被浪打湿的长椅上,看着海水一波一波拍在岸边,默默发着呆。
风吹过耳朵,发出悠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轻声哼唱。
最近独自一人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总会觉得有点焦虑和难受。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是压抑了很多东西,全都沉甸甸堵在胸口,压得他整个人喘不过气来。
他心烦意乱,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言论,站起来迎着风做了几个深呼吸,低头的时候发现脚边的地面上雕刻着一句诗歌:
“I love this city, the hills, the harbour,
The wind that blasts through it.”
——我爱这座城市,爱这山丘,爱这港湾,爱这穿城而过的风。
林出意识到他已经走到了惠灵顿海边著名的“作家之路”,这里四处散落着诗人们写给这座城市的句子。
他耐着性子一句一句看过去,边看边想道:
这样的城市,理应有足够的理由让人热爱与留恋。否则,又怎么会留得住这样的风……还有那样的人呢?
他觉得自己最近的状态有点可怕,像是个伤春悲秋的青春期少年。见到沈风来之后更是满脑子乱糟糟的。
实际上他的本性并没有这么沉闷感性。他喜欢社交,朋友也很多,上综艺和拍广告都不怯场,即便是那些脾气古怪的音乐大师,他也能与他们聊得很好。
林出沿着路毫无目的地走着,他甚至有些悲观地想道,要不然就一辈子躲在新西兰好了。这里很好,人少,安静,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音乐环境。他再也不用面对那些从自己指尖弹奏出来的垃圾,也不用逼迫自己看向舞台下一双双充满崇拜与期待的眼睛。
怪不得沈风来会喜欢这里。
快要走到没路可走的时候,林出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