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魏浅予敢抬起头看他师兄,梁堂语神情平静,没有一点要怪他的意思。他不缺心眼,接过帕子,明白对方早已知晓这些。
知道这些,却从没放在眼里,心底不知为何涌现出了一丝微妙失落。
周围人反应过来,三三两两开始跟魏浅予拉家常套近乎。那副《胭脂海棠》就铺在桌上,打下手人的成了主角。
魏浅予不愿意抢他师兄风头,借口出门洗手,又碰上五婶叫吃饭,说汤圆已经热了两回,再热要散了。
魏浅予手里拨弄凉水,超后看了眼灯火通明又热闹的书房,门窗间传出的说笑尽是恭维声。
四年前因为他一句话,梁家被排挤出了画坛,梁堂语独守一隅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今夜,因为他的态度,梁堂语重新步入正统,得到乌昌画坛的认可。
六品斋赎回来了,名声挽回来,雨毛皴也学了,他师兄有才华又有风度,以后想怎么发展尽有余地。
“年少轻狂,坏了师兄前程。”他说:“现在,连本带利一起还你了,师兄。”
魏浅予不管书房那些人,跟着五婶去饭厅吃汤圆。茶罐和他并排坐着,扭屁股显摆自己的糖。
五婶端汤勺给他们从青花瓷盆里盛热乎乎汤圆,先跟魏浅予道谢白天送的那条真丝纱巾,又说以后别再乱花那些钱,少惯着茶罐吃糖。
魏浅予说:“小孩子嘛,想吃就吃点。我小时候直到吃坏了牙才止住的。”
他摸着茶罐毛茸茸的后脑勺,“我跟店里人说好了,以后你想吃糖就去店里要,管够。”
茶罐眼珠滴溜溜转,“那我长大了,还能去要糖吗?”
五婶听他贪得无厌要打,茶罐往桌子底下缩,魏浅予熟练配合把人护在胳膊窝下。
“能啊。”他在五婶怒其不争的威胁眼神里慢悠悠说:“你长成大胖子,长到八十岁,只要我家店不倒,你尽管去,说你是沈聆染的侄子。”
他置气绝食那天,茶罐把心肝宝贝似的两块奶糖给他放在窗框上。他已经交代好了,从店里出账,只要茶罐愿意,聆染堂惯他这辈子吃糖。
五婶看着魏浅予,半晌后低下头,手腕上银镯子在灯影下明亮,他静默眨了眨眼,总觉着今天的小魏像是临行送别似的,尽管笑着,却看不出有多高兴。
她把热腾腾汤圆端到眼前,专门给魏浅予用了只大碗。
“我做了米酒桂花酿,在冰箱里镇着,嘴馋了就去拿着吃,但不宜吃太多。”
一来现在天凉,吃太多冰品对肠胃不好,二来米酒也有度数,小孩子禁不住,吃醉了要尿床。
三个人吃完饭,五婶去书房看梁堂语,那群人还没散,架起香炉茶桌似乎要秉烛夜谈。她没搅扰,汤圆不能久放,炒了碗饭给梁堂语捂在锅里。
夜已深,茶罐明天还得上学先回院里睡了,魏浅予等梁堂语,吃了汤圆又在饭桌前喝桂花酿。
五婶也没回屋,坐在他身边打毛线织手套,手套断断续续勾了三五天,只做好一只放在针线笸箩里,浅灰色的线,针脚整齐细密。另一只还差大半。
她给魏浅予试了试,毛线带弹力,正正好贴着手,魏浅予觉着可以,五婶来来回回瞅着不太满意,又把指缝地方拆了两扣。
“我看你爱戴手套做精细活,你手指头细,松了动作笨不舒服。你别看外边卖的花样多,但自己织最舒坦合手。”
魏浅予看着她在灯下忙,盯得久了眼眶发酸,他妈去得早,剩下家里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哥嫂们有自己的日子,哥哥们有嫂子疼。
他是家里最小的,按理说会受不少照顾,但他和大哥从小不对付,大嫂每次都用冷眼瞅他。
二嫂虽然对他好,但嘴笨手也笨,手套围巾之类的都是领着和沈启明一起在商场买。
长大后魏浅予再不用人惦记,学会了糟蹋钱臭摆谱,穿戴讲究苏绣蜀锦镶金线的嚯嚯,怎么贵怎么来,现在想想,穿着也并不舒坦。
第一次有人专门给他织手套,一针一线的讲究。
魏浅予用掌根擦了下眼睛,要出去走走醒酒。
他喝了冰镇桂花酿,身上不凉反热,出了饭房沿着鹅卵石铺路往前,一直走到荷风山馆,这人酒量浅但酒品好,没撒酒疯没尿床,只是独自坐在鹅颈椅上。
风动竹叶簌簌,耳朵和浑身都格外松弛。黑夜里的云稍稍挪开一点,枯荷满地,淡眉似的的残月投在池水中,又很快不见。
他明儿就要走了,心里想着回来却不知道要怎么回来,聆染堂的总店在北京,乌昌终归不是他家,他舍不得这份安逸,却没有理由赖下。
他闭了闭眼睛,这时风动云移,池子里那仅有的一点光闪烁,似乎随时准备消失。
细微的脚步声出现在身后,魏浅予没有回头就已经知道是谁。梁堂语借池水反射天上那一点微弱光,看他眉头紧皱,神情凄然,
魏浅予靠在鹅颈椅上,酒劲上来,懒洋洋又慢慢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衰词,好像世界上什么好的东西都会改变留不下一样。”
他不喜欢漆黑的夜,他妈去世在没有月亮晚上,现在他又要和师兄分开。
为什么月亮不能一直美满悬于天上,为什么在意之人总不能挽在身边。
自从前日在大街上看见沈家人,梁堂语就预感到魏浅予要离开。他面上依旧平静,心里却做乱麻,脱口说:“那我送你一轮,只圆不缺的月亮。”
知道这些,却从没放在眼里,心底不知为何涌现出了一丝微妙失落。
周围人反应过来,三三两两开始跟魏浅予拉家常套近乎。那副《胭脂海棠》就铺在桌上,打下手人的成了主角。
魏浅予不愿意抢他师兄风头,借口出门洗手,又碰上五婶叫吃饭,说汤圆已经热了两回,再热要散了。
魏浅予手里拨弄凉水,超后看了眼灯火通明又热闹的书房,门窗间传出的说笑尽是恭维声。
四年前因为他一句话,梁家被排挤出了画坛,梁堂语独守一隅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今夜,因为他的态度,梁堂语重新步入正统,得到乌昌画坛的认可。
六品斋赎回来了,名声挽回来,雨毛皴也学了,他师兄有才华又有风度,以后想怎么发展尽有余地。
“年少轻狂,坏了师兄前程。”他说:“现在,连本带利一起还你了,师兄。”
魏浅予不管书房那些人,跟着五婶去饭厅吃汤圆。茶罐和他并排坐着,扭屁股显摆自己的糖。
五婶端汤勺给他们从青花瓷盆里盛热乎乎汤圆,先跟魏浅予道谢白天送的那条真丝纱巾,又说以后别再乱花那些钱,少惯着茶罐吃糖。
魏浅予说:“小孩子嘛,想吃就吃点。我小时候直到吃坏了牙才止住的。”
他摸着茶罐毛茸茸的后脑勺,“我跟店里人说好了,以后你想吃糖就去店里要,管够。”
茶罐眼珠滴溜溜转,“那我长大了,还能去要糖吗?”
五婶听他贪得无厌要打,茶罐往桌子底下缩,魏浅予熟练配合把人护在胳膊窝下。
“能啊。”他在五婶怒其不争的威胁眼神里慢悠悠说:“你长成大胖子,长到八十岁,只要我家店不倒,你尽管去,说你是沈聆染的侄子。”
他置气绝食那天,茶罐把心肝宝贝似的两块奶糖给他放在窗框上。他已经交代好了,从店里出账,只要茶罐愿意,聆染堂惯他这辈子吃糖。
五婶看着魏浅予,半晌后低下头,手腕上银镯子在灯影下明亮,他静默眨了眨眼,总觉着今天的小魏像是临行送别似的,尽管笑着,却看不出有多高兴。
她把热腾腾汤圆端到眼前,专门给魏浅予用了只大碗。
“我做了米酒桂花酿,在冰箱里镇着,嘴馋了就去拿着吃,但不宜吃太多。”
一来现在天凉,吃太多冰品对肠胃不好,二来米酒也有度数,小孩子禁不住,吃醉了要尿床。
三个人吃完饭,五婶去书房看梁堂语,那群人还没散,架起香炉茶桌似乎要秉烛夜谈。她没搅扰,汤圆不能久放,炒了碗饭给梁堂语捂在锅里。
夜已深,茶罐明天还得上学先回院里睡了,魏浅予等梁堂语,吃了汤圆又在饭桌前喝桂花酿。
五婶也没回屋,坐在他身边打毛线织手套,手套断断续续勾了三五天,只做好一只放在针线笸箩里,浅灰色的线,针脚整齐细密。另一只还差大半。
她给魏浅予试了试,毛线带弹力,正正好贴着手,魏浅予觉着可以,五婶来来回回瞅着不太满意,又把指缝地方拆了两扣。
“我看你爱戴手套做精细活,你手指头细,松了动作笨不舒服。你别看外边卖的花样多,但自己织最舒坦合手。”
魏浅予看着她在灯下忙,盯得久了眼眶发酸,他妈去得早,剩下家里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哥嫂们有自己的日子,哥哥们有嫂子疼。
他是家里最小的,按理说会受不少照顾,但他和大哥从小不对付,大嫂每次都用冷眼瞅他。
二嫂虽然对他好,但嘴笨手也笨,手套围巾之类的都是领着和沈启明一起在商场买。
长大后魏浅予再不用人惦记,学会了糟蹋钱臭摆谱,穿戴讲究苏绣蜀锦镶金线的嚯嚯,怎么贵怎么来,现在想想,穿着也并不舒坦。
第一次有人专门给他织手套,一针一线的讲究。
魏浅予用掌根擦了下眼睛,要出去走走醒酒。
他喝了冰镇桂花酿,身上不凉反热,出了饭房沿着鹅卵石铺路往前,一直走到荷风山馆,这人酒量浅但酒品好,没撒酒疯没尿床,只是独自坐在鹅颈椅上。
风动竹叶簌簌,耳朵和浑身都格外松弛。黑夜里的云稍稍挪开一点,枯荷满地,淡眉似的的残月投在池水中,又很快不见。
他明儿就要走了,心里想着回来却不知道要怎么回来,聆染堂的总店在北京,乌昌终归不是他家,他舍不得这份安逸,却没有理由赖下。
他闭了闭眼睛,这时风动云移,池子里那仅有的一点光闪烁,似乎随时准备消失。
细微的脚步声出现在身后,魏浅予没有回头就已经知道是谁。梁堂语借池水反射天上那一点微弱光,看他眉头紧皱,神情凄然,
魏浅予靠在鹅颈椅上,酒劲上来,懒洋洋又慢慢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衰词,好像世界上什么好的东西都会改变留不下一样。”
他不喜欢漆黑的夜,他妈去世在没有月亮晚上,现在他又要和师兄分开。
为什么月亮不能一直美满悬于天上,为什么在意之人总不能挽在身边。
自从前日在大街上看见沈家人,梁堂语就预感到魏浅予要离开。他面上依旧平静,心里却做乱麻,脱口说:“那我送你一轮,只圆不缺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