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黎阳不信邪,自己去翻找,把小屋子和南山的犄角旮旯都搜了一遍,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偶尔想起来,黎阳趴在枕头上问谭帅,谭帅看着他,一本正经的道:“隔墙有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最安全。”
黎阳肃然起敬,如果是他,肯定就会忍不住告诉了。
谭帅的车还没改装完,黎父黎母来B市的日子快要到了,黎阳拎着大包小包坐火车去B市,转到另外一个火车站,给大哥打了一个电话。
他打电话的意思是,自己接父母就行了,结果黎旭接到电话后还是来了。
在火车站门口看到黎阳,还有他脚下的好几个包,黎旭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刚从老家来的。”
黎阳也笑,“我想要带的那些还在海城,谭帅说晚点开车送过来,现在拿的都是姐硬塞给我的,她把爸妈的衣服、咱俩的衣服,还有敏姐的衣服都买好了……”
黎阳从前就拗不过肖欣欣,现在她怀了孕,自己更是不敢抵抗,给啥拿啥。
哥俩说着话,老家过来的火车不久后到站了,黎旭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了父母,他冲过去拎包,黎阳还在那左看右看,直到家里的三口人到了跟前,这才认出来。
黎父和黎母拿的东西也不少,而且都是压秤的,黎阳跟大哥俩人扛了两趟出去,黎大刚则拎着那些衣服袋子。
因为东西多,人坐在了另外一辆三轮车上。
B市的风也不小,四口人背着风坐着,扯开扎紧的头巾,说着话。
这是黎父和黎母第二次来B市了,虽然上次在这里呆了好几个月,但是再来,依旧有点分不清东西南北,只是感叹道:“街上的车多了不少。”
确实多了不少,这两年经济越来越好,南方的小汽车就跟下雨之后的庄稼似的,“嗖嗖”的往外冒,B市这里还不是最快的。
除了车,更明显的是路上人穿的衣服,从前一眼望过去,大都是蓝色,现在啥颜色都有,各式各样的,从大家伙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日子是越来越好的。
三轮车走了好远,终于到了黎旭他们住的村子。
临近年关,许多人都已经回家了,村子的外地人少了很多,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房租太高,搬家了。
黎阳来B市踢球大概是在几个月前,那时村子里的一个房间租金是一百多,现在已经涨到了二百八十块钱一个月。
这是黎阳刚才在火车站听大哥说的,一直到现在都很吃惊。
海城房子的租金也在涨,肖欣欣他们那个小屋子从前比黎阳他们的低,现在也涨了不少,但是跟B市的没法比。
租金翻倍,房东并不担心租不出去,因为B市的房子一直很紧缺,职工没有分配到住房的都不少,外地来的人能住的地方就只有他们这些村子。
租金的事情,黎旭哥俩很少跟父母说,黎父黎母觉得孩子们住在人家屋檐底下不容易,把这次带的小米和小鸡给房东送过去一些。
知道城市里面没法种地,要吃啥都得买,所以这次他们老两口从家里背了好几袋子米和肉过来,他们离的远,忙不上啥忙,家里种庄稼,起码吃的不用花钱买。
黎旭这个屋子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左敏那个屋子还有一个姑娘,也是黎阳他们那边的,原本在B市做保姆,但是换了好几家,都干不长,没挣到啥钱,觉得没脸回家过年,就留下了。
在之前,左敏和黎旭她们就把房间收拾好了,没有平时那些乱七八糟的鞋头子和烟头啥的,就这样,黎母到了之后,看到简陋的屋子,眼圈泛红。
城市是挺大的,可是住的还不如家里,就这样儿子还天天跟家里说,这也好,那也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68章
到了儿子的住处, 黎母就从兜里掏出一百四十斤全国通用粮票,有一两的,三两的, 半斤的, 一斤的,零零碎碎一大堆, 给两个儿子分了, 一人七十斤。
黎旭咧嘴,“妈, 我和阳阳真的不缺这个,你们在老家换还得多花钱。”
他们老家那边,一斤好几两的地方粮票才能换成一斤的全国通用粮票, 差的还不少。
黎阳也有一堆全国通用粮票, 不过不是换的,而是谭帅从南方带回来的,南方的经济发展很快,用粮票换取的东西不像之前那么有吸引力,粮票就没有北方那么重要, 换下来也便宜点, 这样司机师傅们跑车带上, 到一些地方用的上。
不管他们哥俩咋说, 这粮票反正在家里就跟他们分好了, 一人一塑料袋。
黎大刚从厚厚的棉衣里面拿出来三千多块钱, 这是这两年黎旭和黎阳陆陆续续汇给家里的钱,他们在老家, 有房子住, 有庄稼收, 可以养鸡养猪种菜,基本上没有啥花销,都攒着呢。
这些钱,与其在家里放着,不如给两个儿子拿来,他们一个在外头挣钱不容易,另外一个读书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
“以后别往家里汇钱了,浪费邮费。农活不忙的时候,我去砖厂干活,你妈给人家剪羊毛,这一年光工钱我俩挣了二百多,过年前杀的猪也卖了不少钱,都给你俩攒着上学和娶媳妇。”黎大刚叮嘱道。
这个时候,黎阳就察觉到了谭帅的好的一处,给钱就拿着,花的特别痛快。
说家里的事情,不免要提到亲戚,黎母道:“你姑家的小儿子,从海城回去后又去了南方,倒腾了什么BB机挣了不少钱,过年的时候买了一辆摩托车,还特意来了咱们家一趟。”
偶尔想起来,黎阳趴在枕头上问谭帅,谭帅看着他,一本正经的道:“隔墙有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最安全。”
黎阳肃然起敬,如果是他,肯定就会忍不住告诉了。
谭帅的车还没改装完,黎父黎母来B市的日子快要到了,黎阳拎着大包小包坐火车去B市,转到另外一个火车站,给大哥打了一个电话。
他打电话的意思是,自己接父母就行了,结果黎旭接到电话后还是来了。
在火车站门口看到黎阳,还有他脚下的好几个包,黎旭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刚从老家来的。”
黎阳也笑,“我想要带的那些还在海城,谭帅说晚点开车送过来,现在拿的都是姐硬塞给我的,她把爸妈的衣服、咱俩的衣服,还有敏姐的衣服都买好了……”
黎阳从前就拗不过肖欣欣,现在她怀了孕,自己更是不敢抵抗,给啥拿啥。
哥俩说着话,老家过来的火车不久后到站了,黎旭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了父母,他冲过去拎包,黎阳还在那左看右看,直到家里的三口人到了跟前,这才认出来。
黎父和黎母拿的东西也不少,而且都是压秤的,黎阳跟大哥俩人扛了两趟出去,黎大刚则拎着那些衣服袋子。
因为东西多,人坐在了另外一辆三轮车上。
B市的风也不小,四口人背着风坐着,扯开扎紧的头巾,说着话。
这是黎父和黎母第二次来B市了,虽然上次在这里呆了好几个月,但是再来,依旧有点分不清东西南北,只是感叹道:“街上的车多了不少。”
确实多了不少,这两年经济越来越好,南方的小汽车就跟下雨之后的庄稼似的,“嗖嗖”的往外冒,B市这里还不是最快的。
除了车,更明显的是路上人穿的衣服,从前一眼望过去,大都是蓝色,现在啥颜色都有,各式各样的,从大家伙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日子是越来越好的。
三轮车走了好远,终于到了黎旭他们住的村子。
临近年关,许多人都已经回家了,村子的外地人少了很多,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房租太高,搬家了。
黎阳来B市踢球大概是在几个月前,那时村子里的一个房间租金是一百多,现在已经涨到了二百八十块钱一个月。
这是黎阳刚才在火车站听大哥说的,一直到现在都很吃惊。
海城房子的租金也在涨,肖欣欣他们那个小屋子从前比黎阳他们的低,现在也涨了不少,但是跟B市的没法比。
租金翻倍,房东并不担心租不出去,因为B市的房子一直很紧缺,职工没有分配到住房的都不少,外地来的人能住的地方就只有他们这些村子。
租金的事情,黎旭哥俩很少跟父母说,黎父黎母觉得孩子们住在人家屋檐底下不容易,把这次带的小米和小鸡给房东送过去一些。
知道城市里面没法种地,要吃啥都得买,所以这次他们老两口从家里背了好几袋子米和肉过来,他们离的远,忙不上啥忙,家里种庄稼,起码吃的不用花钱买。
黎旭这个屋子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左敏那个屋子还有一个姑娘,也是黎阳他们那边的,原本在B市做保姆,但是换了好几家,都干不长,没挣到啥钱,觉得没脸回家过年,就留下了。
在之前,左敏和黎旭她们就把房间收拾好了,没有平时那些乱七八糟的鞋头子和烟头啥的,就这样,黎母到了之后,看到简陋的屋子,眼圈泛红。
城市是挺大的,可是住的还不如家里,就这样儿子还天天跟家里说,这也好,那也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68章
到了儿子的住处, 黎母就从兜里掏出一百四十斤全国通用粮票,有一两的,三两的, 半斤的, 一斤的,零零碎碎一大堆, 给两个儿子分了, 一人七十斤。
黎旭咧嘴,“妈, 我和阳阳真的不缺这个,你们在老家换还得多花钱。”
他们老家那边,一斤好几两的地方粮票才能换成一斤的全国通用粮票, 差的还不少。
黎阳也有一堆全国通用粮票, 不过不是换的,而是谭帅从南方带回来的,南方的经济发展很快,用粮票换取的东西不像之前那么有吸引力,粮票就没有北方那么重要, 换下来也便宜点, 这样司机师傅们跑车带上, 到一些地方用的上。
不管他们哥俩咋说, 这粮票反正在家里就跟他们分好了, 一人一塑料袋。
黎大刚从厚厚的棉衣里面拿出来三千多块钱, 这是这两年黎旭和黎阳陆陆续续汇给家里的钱,他们在老家, 有房子住, 有庄稼收, 可以养鸡养猪种菜,基本上没有啥花销,都攒着呢。
这些钱,与其在家里放着,不如给两个儿子拿来,他们一个在外头挣钱不容易,另外一个读书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
“以后别往家里汇钱了,浪费邮费。农活不忙的时候,我去砖厂干活,你妈给人家剪羊毛,这一年光工钱我俩挣了二百多,过年前杀的猪也卖了不少钱,都给你俩攒着上学和娶媳妇。”黎大刚叮嘱道。
这个时候,黎阳就察觉到了谭帅的好的一处,给钱就拿着,花的特别痛快。
说家里的事情,不免要提到亲戚,黎母道:“你姑家的小儿子,从海城回去后又去了南方,倒腾了什么BB机挣了不少钱,过年的时候买了一辆摩托车,还特意来了咱们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