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自从永乐年间会通河凿通,运河清淤等等完成,海运就一度废止,再加上郑和一直在海外,张越这折子直接呈递给的朱棣,他自是一无所知。此时深感兴趣的他急忙追问了一番,继而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下洋宝船每次都需整修,尤其是大船更是如此,倒是那些轻便小船,用来运粮恰是便宜,也免得在港口里头停泊着浪费了。”
“当初太宗皇帝对于此事有些意动,但权衡再三仍是暂时搁置,却也首肯过。只是,如今皇上新登基,此事恐怕难以立刻实行,可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尽力想想办法。郑公公,你回来也已经有一年多了,那些宝船都停在太仓刘家港,若是一直没有好好修缮,恐怕不过多久就是一堆朽木,这件事还请你多多留心。至于下番官军,其他的我暂时帮不上忙,让他们和京卫一样支米却是还能做到的。这不是什么仗义,而是公义,昔日的功臣落魄至此,岂不叫人心寒?”
尽管曾经是红极一时的亲信宦官,但侍奉多年的朱棣已经去世,郑和与朱高炽并没有多大关联,因此之前的上书还遭到了严厉斥责,可说是束手无策。因此,张越既然承揽下了此事,他顿时心中大喜,竟是站起身来冲对方深深一揖,口中称谢不迭。
既然有了这样的共识,两人少不得又商议了一阵。眼看已经快到了子时,郑和竟是亲自把张越送到了二门。等人一走,他便对身边的郑恩铭说:“把那个莽撞的家伙带过来!”
“爹,都这么晚了,要责罚要训斥等到明天也不迟。大过年的,您却几天都没休息好。”
“明天?明天万一他们闹腾出大乱子怎么办!”
郑和狠狠瞪了养子一眼,眼看郑恩铭百般无奈地下去照做,他方才抬头望了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他在众人眼中已经是这辈子到了头的老家伙了,可是,既然机会摆在面前,他总得试一试搏一搏。否则,眼看辛辛苦苦绘制的那些海图从此束之高阁,眼看精壮的士卒就此蹉跎一生,眼看自己这最后几年就空掷在这大宅里,他怎么甘心?
出了郑府,被冷风一吹,张越立时感觉到脑袋有些昏昏沉沉,这才记起自己和袁方还喝了不少酒。好在这一趟路上总算是没遇到什么情形,安安稳稳地到了家门口。尽管已经过了三更天,但因为他没有回来,门房也一直有人守着,接了他之后就忙着让人往里头报信,又安顿马车,须臾,就只见不少屋子的烛火都亮了。
“只让人带信说要晚回来,也不说到哪儿去了,结果谁也没法睡觉!”
洗漱更衣,打发了其他人先去休息,见杜绾使劲揉了揉眼睛,一脸嗔怒埋怨的模样,张越不禁大大伸了个懒腰,随即才叹了口气说:“娘子大人可是错怪我了,我才知道,这正月初一简直是比什么时候都累,我这会儿脑袋都快胀破了!明儿个不准时起了,睡个懒觉吧!”
“睡什么懒觉,今天太子殿下让人送信来了,催讨你的东西!”杜绾见张越合眼就睡,忍不住砸了一句话下去。瞧见他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她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离京前他就捎话让你不要偷懒闲着,你不好好琢磨,这件事情可是对付不过去的。再说,两淮转运使王大人那位公子的事情你就真的不管……”
听到这层出不穷的事情,张越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能做的唯有深深叹一口气而已,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能者多劳这四个字。
京城锦衣卫衙门。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比起前朝,文武大臣几乎都没有换过,人事有变动的只是那些次一级的地方。然而,锦衣卫衙门却是从上到下大换血,连着几个月,这里的好几间屋子都是彻夜亮着灯,身穿鲜亮衣袍的人进进出出没个消停。
正月初一的这天晚上,校尉小旗总旗等等军官总算得了假,早早都回去了,但百户以上军官全都聚在了正房屋子里听指挥使王节分派事情。这里头没有一个是从前袁方手下用过的人物,但即便如此,他们对于这位新任主官没日没夜拖着大伙的举动仍是心怀不满。熬到深夜,好容易散了,众人一出门就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都多久了,京里上下的事务还没理出头绪来,成日里就是召集大伙耍威风。”
“听说先头那位袁大人可不是这样的,样样事情井井有条,而且从不阻着下头人得利。”
“咳,轻声些,谁不知道王大人先头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这回是一下子被提上来的,自然最怕别人瞧不起他……哎呀,房大人,您这是往直房去?大年初一也不回家,怪不得皇上常常称许您呢!”那说话的千户陡然之间冲着旁边点头哈腰打了个招呼,瞧见人走了,这才对其他人低声耳语道,“瞧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贵胄出身,皇上最宠信的是这位!”
房陵向那人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没理会这些议论。进了西北角的一间直房,他点亮了火褶子点灯,随即就掩上了房门。这正月初一谁都不愿意干值夜的辛苦差事,他却不想回家去看那些至亲的嘴脸,于是干脆揽下了此事,毕竟他手头确实还堆积着不少事务。从上锁的匣子里翻出几本折子,他看着看着突然看住了,一目十行扫了一遍,昏沉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下来。
这当口南京锦衣卫要添人了?须知名单上这两人都是和他一样刚刚擢升不久,刚刚进入锦衣卫,按理说决没有那么快调任的道理,是指挥使王节容不下他们,是天子要打发他们去南京养老,还是觉得南京锦衣卫办事不利,要添几个精兵强将?
“当初太宗皇帝对于此事有些意动,但权衡再三仍是暂时搁置,却也首肯过。只是,如今皇上新登基,此事恐怕难以立刻实行,可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尽力想想办法。郑公公,你回来也已经有一年多了,那些宝船都停在太仓刘家港,若是一直没有好好修缮,恐怕不过多久就是一堆朽木,这件事还请你多多留心。至于下番官军,其他的我暂时帮不上忙,让他们和京卫一样支米却是还能做到的。这不是什么仗义,而是公义,昔日的功臣落魄至此,岂不叫人心寒?”
尽管曾经是红极一时的亲信宦官,但侍奉多年的朱棣已经去世,郑和与朱高炽并没有多大关联,因此之前的上书还遭到了严厉斥责,可说是束手无策。因此,张越既然承揽下了此事,他顿时心中大喜,竟是站起身来冲对方深深一揖,口中称谢不迭。
既然有了这样的共识,两人少不得又商议了一阵。眼看已经快到了子时,郑和竟是亲自把张越送到了二门。等人一走,他便对身边的郑恩铭说:“把那个莽撞的家伙带过来!”
“爹,都这么晚了,要责罚要训斥等到明天也不迟。大过年的,您却几天都没休息好。”
“明天?明天万一他们闹腾出大乱子怎么办!”
郑和狠狠瞪了养子一眼,眼看郑恩铭百般无奈地下去照做,他方才抬头望了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他在众人眼中已经是这辈子到了头的老家伙了,可是,既然机会摆在面前,他总得试一试搏一搏。否则,眼看辛辛苦苦绘制的那些海图从此束之高阁,眼看精壮的士卒就此蹉跎一生,眼看自己这最后几年就空掷在这大宅里,他怎么甘心?
出了郑府,被冷风一吹,张越立时感觉到脑袋有些昏昏沉沉,这才记起自己和袁方还喝了不少酒。好在这一趟路上总算是没遇到什么情形,安安稳稳地到了家门口。尽管已经过了三更天,但因为他没有回来,门房也一直有人守着,接了他之后就忙着让人往里头报信,又安顿马车,须臾,就只见不少屋子的烛火都亮了。
“只让人带信说要晚回来,也不说到哪儿去了,结果谁也没法睡觉!”
洗漱更衣,打发了其他人先去休息,见杜绾使劲揉了揉眼睛,一脸嗔怒埋怨的模样,张越不禁大大伸了个懒腰,随即才叹了口气说:“娘子大人可是错怪我了,我才知道,这正月初一简直是比什么时候都累,我这会儿脑袋都快胀破了!明儿个不准时起了,睡个懒觉吧!”
“睡什么懒觉,今天太子殿下让人送信来了,催讨你的东西!”杜绾见张越合眼就睡,忍不住砸了一句话下去。瞧见他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她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离京前他就捎话让你不要偷懒闲着,你不好好琢磨,这件事情可是对付不过去的。再说,两淮转运使王大人那位公子的事情你就真的不管……”
听到这层出不穷的事情,张越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能做的唯有深深叹一口气而已,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能者多劳这四个字。
京城锦衣卫衙门。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比起前朝,文武大臣几乎都没有换过,人事有变动的只是那些次一级的地方。然而,锦衣卫衙门却是从上到下大换血,连着几个月,这里的好几间屋子都是彻夜亮着灯,身穿鲜亮衣袍的人进进出出没个消停。
正月初一的这天晚上,校尉小旗总旗等等军官总算得了假,早早都回去了,但百户以上军官全都聚在了正房屋子里听指挥使王节分派事情。这里头没有一个是从前袁方手下用过的人物,但即便如此,他们对于这位新任主官没日没夜拖着大伙的举动仍是心怀不满。熬到深夜,好容易散了,众人一出门就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都多久了,京里上下的事务还没理出头绪来,成日里就是召集大伙耍威风。”
“听说先头那位袁大人可不是这样的,样样事情井井有条,而且从不阻着下头人得利。”
“咳,轻声些,谁不知道王大人先头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这回是一下子被提上来的,自然最怕别人瞧不起他……哎呀,房大人,您这是往直房去?大年初一也不回家,怪不得皇上常常称许您呢!”那说话的千户陡然之间冲着旁边点头哈腰打了个招呼,瞧见人走了,这才对其他人低声耳语道,“瞧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贵胄出身,皇上最宠信的是这位!”
房陵向那人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没理会这些议论。进了西北角的一间直房,他点亮了火褶子点灯,随即就掩上了房门。这正月初一谁都不愿意干值夜的辛苦差事,他却不想回家去看那些至亲的嘴脸,于是干脆揽下了此事,毕竟他手头确实还堆积着不少事务。从上锁的匣子里翻出几本折子,他看着看着突然看住了,一目十行扫了一遍,昏沉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下来。
这当口南京锦衣卫要添人了?须知名单上这两人都是和他一样刚刚擢升不久,刚刚进入锦衣卫,按理说决没有那么快调任的道理,是指挥使王节容不下他们,是天子要打发他们去南京养老,还是觉得南京锦衣卫办事不利,要添几个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