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20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与魏家,都将誓死捍卫陛下!”

  嘉佑帝这才满意了,与他商议明日的朝议。

  如今李洵自取灭亡,将望族士绅都推到了对立面,他已经不怕朝中的勋贵大臣再倒戈,自然也不需要再对秦川平原的消息藏着掖着。

  第二天,京中的勋贵与四品以上官员齐聚一堂。

  由魏平光出面启奏:

  “陛下,臣前日得到前线军情,刘氏叛军奉慎郡王之命,擅自出兵占领望川,甚至在羊坡县抢夺望族士绅的田地分与平民百姓,搅动得整个秦川平原人心浮动,纷纷欲以慎郡王取朝廷而代之……”

  听到这话,众人都面色大变。

  他们之中,有些人是在秦川平原有田产的,一听这消息就明白,慎郡王的刀,马上要落到自己头上了。

  “田地都是咱们一代一代辛苦积攒下来的产业,慎郡王怎能随意剥夺!”

  “对啊,这简直是视王法于无物!”

  见他们不满,嘉佑帝不紧不慢地道:

  “朕这长子,向来以仁德爱民著称,为邀买百姓之心,从来都是不吝啬于牺牲官员与勋贵的。羊坡县只是个开始。”

  哪怕在秦川平原没有产业的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想慎郡王往日里对贪官污吏抄家斩首,毫不手软的行事作风,若真是继承大统,只怕将来会将他们一个个全部屠宰,去填那些泥腿子的肚子。

  毕竟,他们可不是他的心腹,杀起来毫不心疼。

  杀了他们,既能给他自己的心腹腾位置,还能填充国库,赢得民心,简直是一举多得。

  这一刻,哪怕先前因为嘉佑帝的种种行为有所动摇,心中偏向于慎郡王的人,也都从慎郡王的英雄光环中醒悟过来了。

  如今最强的北戎已经除去,西戎远不如北戎强大,且战场远离中原,不会再对他们造成威胁了。

  如此,他们便不再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帝王。反而以慎郡王如今的执政理念,越强大,对他们越不利。

  三皇子的舅父杨驰见状,站出来道:

  “慎郡王身为诸侯王却与边将勾结,无朝廷之命擅出封地,反心昭然若揭啊,如此叛逆,人人得而诛之!”

  四皇子的追随者也紧随其后,声讨起了李洵的罪名。

  众多勋贵大臣纷纷附议,一致请求嘉佑帝出兵讨伐慎郡王。

  嘉佑帝见这情形,便知道他已经成功地把所有权贵的心都聚集到了自己这边,遂下令将原本清河战线的所有兵力都调集到临川,从水陆两方面,着重防范慎郡王的异动。

  当然,水上是不需要担心的。

  有水深江阔的清河天险阻挡,造船技术和水师又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他军队很难渡河作战,重点需要防御的还是清河滩涂较浅的临川附近。

  与当初和北戎作战基本上是一个策略。

  事关切身利益,朝议结束后,许多人纷纷私底下来找嘉佑帝献计献策,甚至表示愿意献出人手和财物资助朝廷。

  之所以私下行动,一方面是为了保密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嘉佑帝面前争功劳表忠心。

  这些人,还真是提供了些不错的计策。

  于是,紧接着,嘉佑帝又安排了两个在秦川平原有大量产业的大臣,让他们去联合秦川平原上那些望族,共同对付李洵。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坚固的堡垒也可以从内部进行破坏。

  与李洵正面作战显然是不理智的,但他们完全可以从内部下手,让李洵的军队遭受重创。

  有朝廷支持,又事关切身利益,秦川平原上的这些大家族,想必是不会吝啬出力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制定了舆论策略,安排人全方位打击李洵的名声,让他被天下读书人厌弃,就算拿下秦川平原,也无人帮他治理。

  甚至还有人建议,祸水东引,安排人假冒慎郡王方面的势力,屡次挑衅东戎,让慎郡王不得不分兵作战。

  多管齐下,又有众多勋贵大臣鼎力支持,嘉佑帝总算觉得拉回了些颓势。

  *

  李洵这边,也没有闲着。

  自从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秦川平原上的这些望族,他便安排了情报人员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这些人对他的反对之心昭然若揭,他自然也不会再对他们手下留情。

  调查他们以往的恶行,其实也是可以给他们定罪的。

  但这样一来,若有人暗中搅事,而司法调查人员又不足,便很容易让平民百姓对望族的仇恨,扩大到所有拥有土地和财富的人身上。

  这把火一旦点燃,就连他也很难熄灭。

  到时候必然引起整个领地内部的混乱,影响农业与经济的恢复,也容易将天下商人地主全都推到他的对立面去。

  以如今的生产力水平,还远不适合推行如此彻底的改革措施。毕竟,适当地保护与鼓励合法拥有私产,才能促进工农业的进步。

  是以,他宁可重新给这些人网罗罪名,然后杀鸡儆猴。

  整个情报系统,除了少量部署在北戎草原和东戎边界,几乎全部都调集到了中原大地上来,尤其又以秦川平原为重。

  除了情报系统,宣传营的人员也一样能给他提供一些情报反馈。

  得知宁安张家,建川柳家都与朝廷取得了联系,李洵并没有声张,而是让人继续盯着他们的动作。

  “郡王,最近民间有些不利于您名声的言论。”

  宣传营混迹市井,对此最为敏感。

  “说什么了?”

  李洵好奇道。

  有人骂他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些言论里透露出来的意图。

  “他们说,您目无王法,抢掠民财,无皇命擅自脱离封地,不忠不孝,不配得到读书人的敬仰与效忠。”

  这些话对李洵来说一点杀伤力都没有,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颇有兴味地问:

  “民间怎么说?”

  “黎民百姓说他们放屁,郡王对百姓好,谁不效忠郡王就是大奸大恶之徒!还说郡王根本没必要听命于昏庸的皇帝。”

  “读书人们,确实有些对您有微词,说以后您要是想在秦川平原选人做官,他们绝不会去参加选拔。”

  李洵听着这些,便明白这必然是朝廷或者当地望族士绅们的手段,无非就是想让他在秦川平原无人可用。

  不过,这些人确实小看了他的人才储备与用人机制。

  治理秦川平原,他本就没打算用本地人。

  甚至可以说,以后都会采取异地聘官制度。

  “无妨,秦川数郡的官员很快就会从肃城等地调拨,目前本就不必在此地招考。”

  去年那些积极表现,力争上游的县令,功曹主簿们,目前正好可以调拨到秦川平原作为一方父母官。

  而他们空出的位置,各方面制度已经成熟,便可以用上曾经在七部能力较为出众的老书吏。

  为节省时间,基本上都不需要再进行一次选拔,将上次选拔的人员顺位补录,就可以填上其他基层的空缺。

  那些说着不肯效忠于他的读书人们,若发现即使没有他们,也同样不影响他的官府运行,自然会是另一种心情。

  当然,他也不会彻底断绝他们的希望,秋天还会继续招考,也不限制考生属地,愿不愿意去,就看他们自己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看来朝廷众官员与陛下,最近过得颇为清闲,你们宣传营在临川军营里可得加快动作了。”

  李洵嘱咐道。

  宣传营立刻领命而去,回去便传令加快在临川军营的宣传进度。

  第155章

  临川堡外, 成千上万的士兵正在奋力挖掘着面向北边的壕沟,扩建护城河。

  原本这里是有护城河的,但被北戎蛮子占据后又给填了。

  先前防的是北戎蛮子的投石机, 只需要常规的宽度即可。

  如今作战对象换成了慎郡王大军,其震天雷射程比北戎蛮子的巨石几乎远一倍, 且更为轻巧,便需要更宽的河沟,才好阻止他们来到城下, 进而用震天雷攻城。

  深度需要一丈三尺, 宽度则要十五丈,绕城一周。这放在哪里都是个极为艰巨的工程。

  上头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在半个月内修好, 任务压下来, 各层级的将官都催得很紧。

  “动作快起来!磨磨蹭蹭的, 没吃饭吗!”

  监工的都头们不断呵斥着,有时候甚至用上鞭子与拳打脚踢来威慑。

  重体力活儿本就磨人。朝廷预算有限, 士兵们不上战场的时候, 一天都只有两顿饭,最多吃个七分饱(这还是最近整顿了军中风气才有的待遇),营养更是谈不上,几乎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 比流民好不了多少。

  连续七八天高强度体力活儿下来,士兵们基本上都有些扛不住了。

  身体吃力便动作慢, 越是动作慢, 越是挨打, 越挨打身体就越吃力, 简直恶性循环, 为了杀鸡儆猴,不少都头甚至把一些动作特别慢的士兵打得鼻青脸肿哀嚎求饶还不收手。

  刘柱子便是这样的倒霉蛋。

  挨上官的打是不能还手的,他只能护住要害,蜷缩在地上,努力求饶以期这痛苦漫长的酷刑早些结束。

  突然,耳边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敌军来了!”

  “敌军来了!”

  “大家快快进城!”

  有人吓得大喊起来。

  不管是沟壑上头的禁军还是上头运土的士兵,都下意识掉头就往城门跑去。

  这完全是之前被北戎蛮子吓出来的条件反射。

  与机动性强,冲击力也强的草原骑兵旷野作战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一遇到北戎骑兵,为了减少伤亡他们便逃进城里,等对方攻城的时候他们通过防御来杀敌。

  这气势逼人的马蹄声,一听就人数极多,让人不由自主就联想到那些噩梦般让人恐惧的北戎骑兵,因此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逃。

  然而,上面的还好,下面壕沟里的无人拉扯却根本爬不上来,只能绝望地等待被杀被掳的命运。有些身体弱的来不及跑回城里。被打得满身是伤的刘柱子更是跑不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