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这一个字的文化意象的演进和转变,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我中华文明几千来的传承和延续,是我们中华文明特有的骄傲和美丽。它从未断绝,就如同长江和黄河,哺育了我们华夏儿女,一直从远古,流淌到今天。”

  “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它的美好,理解它的内涵,继往开来,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我的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国学,它就如一张大网,不管从哪一个点,都可以牵枝索蔓,延伸出一大片。”

  “因此它的学习方法,和西方理工学不同,需要我们博闻强记,涉猎多方。”

  “学到我这个年纪,才能知道它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因此我也在此和大家一起共勉,让我们永远做一个谦卑的小学生。谢谢大家。”

  台下诸人听得如痴如醉,直到老伯鞠躬谢过,才如梦方醒般全体起立,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老伯现在是大名士,不过他不再外出讲学,也不再发表著作,就在祠堂授课。

  李君阁也从来没见他带过什么讲义,都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他也不管人多人少,反正到时间就开讲,到点就下课。所讲的内容,和之前四爷爷讲的那些,一并都放在李家沟网站,爱听的都可以去下。

  其实李君阁觉得老伯所讲,和四爷爷的水平相比,总还差着那么一点意思,不是那么深入浅出。

  不过一般人也压根听不出来,加上名人效应摆着,老伯的课程,下载量反而比四爷爷的还要多得多。

  这让李君阁想起了霍金《时间简史》的销量。感不感兴趣先不说,看不看得懂先不说,买一本装点一下书柜门脸,增加些谈资,在一般人心里,总是不错的。

  李君阁上前给老伯倒水,笑道:“服,不服都不行。不过一个字一堂课,常用汉字四千五百个讲完得多久?”

  老伯端着茶杯笑道:“怎么可能,偶一为之提领一下兴趣就可以了,修行都在个人。我说你啥时候去三台观把茶叶拿回来?再不去我怕被药师和果山抢光了。”

  李君阁一拍脑门:“哎呀把这个忘了,这都清明后了,那我下午就去,四爷爷最近怎么都不讲课了?雨湘雨淮不是也回来了吗?这都插完秧了,你的课她们还敢不来听?”

  老伯说道:“你四爷爷拉着她们整理家史呢……嗐!哪里是家史,我看了,这书以家史为纲,其中涉及宗法,村约,乡治,群建,宗教,田土,农制,时令,地理,天候,民俗,民谚,传说,艺文,物产,杂传,周边……”

  李君阁目瞪口呆:“这……这跟我三年前刚回来的时候说的不一样啊……”

  老伯说道:“这不是我回来了吗?你四爷爷这是没准备让我清闲呢。他搜集了几十年的资料,其中很多非常有文献价值,这就是一部西南村治的变迁发展史,留给子孙后代,也是不错的。”

  李君阁说道:“也别太辛苦,这就是一个退休之后的娱乐项目,老堂婶在我们这里过得习惯吗?”

  老伯笑道:“比我还忙,这不跑苗寨收集民歌去了,说是要翻译成英文诗,我都懒得管她。”

  李君阁笑道:“说实话,我们真的差人家各少数民族一个诗歌大翻译家,别说外语的了,汉语的都差,这事情我现在也在当游戏玩。那我也不去打扰四爷爷了,先去把山眉月眉弄到手再说。”

  老伯说道:“赶紧的!渴那茶都渴得不行了。”

  来到三台观,石鹤老头正在拿着喷壶给几百个拳头大小的扦插钵喷营养液,里边都是带着三五片真叶的小苗。

  石鹤一见到李君阁就招手:“来来来,正好搭手干活!”

  李君阁说道:“我是来拿茶叶的,干活不知道叫你那宝贝徒弟?”

  石鹤说道:“我那徒弟能干农活?只知收不知种的主,进山采药去了,鬼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李君阁看了这一片苗子:“可以啊老头,两棵树变出这么多苗子!”

  石鹤笑道:“我哪里会这么整,这是找农大的老丁来给弄的,还给配了营养液,说是出到三片叶子就可以移栽了,我这多等了一会儿,想着长壮实一些再移总没错。”

  李君阁拿起一个小塑料胶袋的扦插钵,撕开一看,里边的根系已经相当壮实了,说道:“得,拿人手短,那就干吧,你这几百棵苗子,连两分地都种不满,分分钟的事情。”

  两人开始找扁担挑子,李君阁和石鹤一起去三台观后山开出来的一分多地上,移栽茶树苗。

  两人一边种苗子一边聊天。

  石鹤老头美滋滋地说道:“现在确实是不多,不过老丁说茶树这玩意儿本来就需要修剪,又随时都可以插,三年之后这一片就会有相当规模了。”

  李君阁拿着小铲子刨坑,说道:“这茶实在是好喝,必须得大种,等山上规模起来了,我再弄些到苗寨去种上,那里海拔比法王寺还高,出来的茶叶应该更好。”

  石鹤老头笑道:“随你,反正树母在我三台观,这镇观之宝的名头就没跑!”

  李君阁笑道:“俗了啊老头,不过话说回来,你这里搞扦插不是个事儿,以后还是将剪下来的枝条送到忘忧谷吧,那里的技术中心设备先进条件优越,肯定比这里土法上马好得多。”

  “再说我们李家沟注重亲情,你也不能老是呆在这里通过微信灌王婆婆他们的鸡汤,还是要下山多走动走动才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