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路西也没往心里去,拍了邓畅一把, “正好, 你忙吗?不忙的话陪我回宿舍?”
“行。”邓畅看见他拖着的箱子,伸手要帮着拿,被路西灵巧地避过去了。
“干嘛, 我又不是小姑娘, 用不着你展示绅士风度。”路西笑着说。
路西拖着箱子, 和背着书包的邓畅肩并肩走在小道上, 转过一个弯迎面又看见王丽丽。
“丽丽姐!”路西又开心地招手。
“四大洲季军选手回来啦!”王丽丽也热情地招呼他, 然后看见他旁边的邓畅,“哎小邓也在啊,刚看你在花园溜达半个小时了,总算溜达完了?”
路西一愣,刚才在花园边下车,不是刚好路过吗?
溜达半个小时?
“刚才掉了只耳机,一直找来着。”邓畅淡定地答。
“那现在找到了吗?”路西问。
“找到了。”邓畅答。
王丽丽突然莫名其妙地开始笑,边笑边说,“行,找到了就行,你俩溜达吧,我不打扰了。”
之后就一路灿烂地笑着消失在了小道尽头。
路西一头雾水,今天的王丽丽他很看不懂,就连邓畅也让他稍微有一丢丢看不懂。
他问:“丽丽姐笑什么?”
“不知道。”邓畅一本正经地答,“我不懂女生。”
——
闲散对话只算是生活调剂,对运动员而言更重要的当然是比赛。
四大洲赛结束后不久,大奖赛到来。
大奖赛是一年中战线拉得最长的比赛,因为有共有六站的分站赛,再进行总决赛。每个选手要在六站中参加两站,最后全部选手中总积分最高的六名晋级总决赛,也就是说基本上得拿下一个分站赛冠军,另一站也得在前三,才能稳妥晋级。
我国大奖赛最佳纪录保持者是陈岐,拿下过中国站冠军,还有总决赛第三名,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二十年前的花滑环境和现在截然不同。
那时男选手的配置大多是三周套组,注重艺术美感大于技术难度,陈岐以飘逸、挺拔的东方美感在冰场上独树一帜,点亮诸多裁判的视线,这才让他成为了国内花滑男单传奇。
现在则是技术的时代。
跳跃能力凌驾于表现力之上,再完美的表演都必须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四周跳作为基础,否则技术分会直接被拉开,这时各国不同的训练水平就拉开了选手层次,花滑强国比如俄罗斯,有更好的批量训练出高难度四周跳苗子的方法。
至于国内,像4F(后内点冰四周)这个跳跃,历数国家队所有选手,能跳的就只有邓畅一个人,那就没有人可以教他。
要想提升技术就只能靠外训,也就是出国训练,但这也要对方愿意。
都是竞争对手,机会可遇不可求。
再不然就是靠天赋,比如邓畅,比如路西。
再靠这些天才选手摸索出来的经验,一点点形成国家队的训练体系。
所以说,国内男单技术上落后国外,邓畅现在面临的竞争环境,自然比陈岐那会儿要大上许多。
比如说世界排名前三那三位,来自三个花滑强国,各有风格,再加上浅野昴他们这些新生代,个顶个的能打。
虽然国家队对邓畅寄予厚望,但也没把目标提的太高,他们希望邓畅能够拿下一块分站赛的奖牌,最好两块,但也不敢想的太多。
但是也有好消息。
冬奥年一些顶级选手,尤其是有伤病的,会为了保奥运会放弃一些A级赛事,比如瓦里琴科,年纪大了加上两次骨折,这次大奖赛直接没参加,另外分站赛一共六站,每人只能参加两站,所以选手精挑细选一下可以避开特别强的对手。
总之最后邓畅在协调之后参加了中国站和俄罗斯站。毕竟今年俄罗斯站没有老瓦,好打一些。
原本大家心目中邓畅还是三个四周跳的配置,所以并没有把他当成很强的对手,所以中国站和俄罗斯站扎堆了好几个水平不错又没到顶尖,正跃跃欲试的选手。
结果中国站短节目,邓畅直接把配置拉满了。
4F,3A,4Lo+3Lo,这种难度配置拿到任何一片赛场都很能打,短节目结束,再加上主场优势,直接飚了个98.8的职业生涯最高分。
这种发挥就算在冬奥会也是能进最后一组的实力。
自由滑也跟着很棒地滑了下来,最后邓畅拿下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国际赛场的总分300+,今年中国站本身没有很强的选手,他的成绩毋庸置疑是冠军,再加上是主场作战,又狠狠上了一波新闻。
——
和新闻上戴着金牌,玉树临风冲观众致意的邓畅相比,一年前还承载着「国家队男单希望」,自信说出「我要做世界第一男单」的路西似乎黯淡了许多。
世青赛加上短视频屠榜的热度早已过去,再加上冬奥来临,邓畅作为一号种子被明里暗里推荐,他的讨论度很快被邓畅超过。
大家似乎都忘了其实路西也拿下了四大洲赛铜牌,而且是在刚刚伤愈的这年,同样是非常棒的战绩。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国家队迎来了冬奥会预选赛。
冬奥预选赛是不对外公开的选拔赛,比赛时期在大奖赛总决赛前。
邓畅刚刚结束了法国站,拿到第三,以第六名的身份冲进总决赛,就回来参加预选。
“行。”邓畅看见他拖着的箱子,伸手要帮着拿,被路西灵巧地避过去了。
“干嘛, 我又不是小姑娘, 用不着你展示绅士风度。”路西笑着说。
路西拖着箱子, 和背着书包的邓畅肩并肩走在小道上, 转过一个弯迎面又看见王丽丽。
“丽丽姐!”路西又开心地招手。
“四大洲季军选手回来啦!”王丽丽也热情地招呼他, 然后看见他旁边的邓畅,“哎小邓也在啊,刚看你在花园溜达半个小时了,总算溜达完了?”
路西一愣,刚才在花园边下车,不是刚好路过吗?
溜达半个小时?
“刚才掉了只耳机,一直找来着。”邓畅淡定地答。
“那现在找到了吗?”路西问。
“找到了。”邓畅答。
王丽丽突然莫名其妙地开始笑,边笑边说,“行,找到了就行,你俩溜达吧,我不打扰了。”
之后就一路灿烂地笑着消失在了小道尽头。
路西一头雾水,今天的王丽丽他很看不懂,就连邓畅也让他稍微有一丢丢看不懂。
他问:“丽丽姐笑什么?”
“不知道。”邓畅一本正经地答,“我不懂女生。”
——
闲散对话只算是生活调剂,对运动员而言更重要的当然是比赛。
四大洲赛结束后不久,大奖赛到来。
大奖赛是一年中战线拉得最长的比赛,因为有共有六站的分站赛,再进行总决赛。每个选手要在六站中参加两站,最后全部选手中总积分最高的六名晋级总决赛,也就是说基本上得拿下一个分站赛冠军,另一站也得在前三,才能稳妥晋级。
我国大奖赛最佳纪录保持者是陈岐,拿下过中国站冠军,还有总决赛第三名,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二十年前的花滑环境和现在截然不同。
那时男选手的配置大多是三周套组,注重艺术美感大于技术难度,陈岐以飘逸、挺拔的东方美感在冰场上独树一帜,点亮诸多裁判的视线,这才让他成为了国内花滑男单传奇。
现在则是技术的时代。
跳跃能力凌驾于表现力之上,再完美的表演都必须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四周跳作为基础,否则技术分会直接被拉开,这时各国不同的训练水平就拉开了选手层次,花滑强国比如俄罗斯,有更好的批量训练出高难度四周跳苗子的方法。
至于国内,像4F(后内点冰四周)这个跳跃,历数国家队所有选手,能跳的就只有邓畅一个人,那就没有人可以教他。
要想提升技术就只能靠外训,也就是出国训练,但这也要对方愿意。
都是竞争对手,机会可遇不可求。
再不然就是靠天赋,比如邓畅,比如路西。
再靠这些天才选手摸索出来的经验,一点点形成国家队的训练体系。
所以说,国内男单技术上落后国外,邓畅现在面临的竞争环境,自然比陈岐那会儿要大上许多。
比如说世界排名前三那三位,来自三个花滑强国,各有风格,再加上浅野昴他们这些新生代,个顶个的能打。
虽然国家队对邓畅寄予厚望,但也没把目标提的太高,他们希望邓畅能够拿下一块分站赛的奖牌,最好两块,但也不敢想的太多。
但是也有好消息。
冬奥年一些顶级选手,尤其是有伤病的,会为了保奥运会放弃一些A级赛事,比如瓦里琴科,年纪大了加上两次骨折,这次大奖赛直接没参加,另外分站赛一共六站,每人只能参加两站,所以选手精挑细选一下可以避开特别强的对手。
总之最后邓畅在协调之后参加了中国站和俄罗斯站。毕竟今年俄罗斯站没有老瓦,好打一些。
原本大家心目中邓畅还是三个四周跳的配置,所以并没有把他当成很强的对手,所以中国站和俄罗斯站扎堆了好几个水平不错又没到顶尖,正跃跃欲试的选手。
结果中国站短节目,邓畅直接把配置拉满了。
4F,3A,4Lo+3Lo,这种难度配置拿到任何一片赛场都很能打,短节目结束,再加上主场优势,直接飚了个98.8的职业生涯最高分。
这种发挥就算在冬奥会也是能进最后一组的实力。
自由滑也跟着很棒地滑了下来,最后邓畅拿下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国际赛场的总分300+,今年中国站本身没有很强的选手,他的成绩毋庸置疑是冠军,再加上是主场作战,又狠狠上了一波新闻。
——
和新闻上戴着金牌,玉树临风冲观众致意的邓畅相比,一年前还承载着「国家队男单希望」,自信说出「我要做世界第一男单」的路西似乎黯淡了许多。
世青赛加上短视频屠榜的热度早已过去,再加上冬奥来临,邓畅作为一号种子被明里暗里推荐,他的讨论度很快被邓畅超过。
大家似乎都忘了其实路西也拿下了四大洲赛铜牌,而且是在刚刚伤愈的这年,同样是非常棒的战绩。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国家队迎来了冬奥会预选赛。
冬奥预选赛是不对外公开的选拔赛,比赛时期在大奖赛总决赛前。
邓畅刚刚结束了法国站,拿到第三,以第六名的身份冲进总决赛,就回来参加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