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信已经是各个车企眼中钉肉中刺了,动力公司的情况基本已经被那些竞争对手摸透了。

  所以在他们想来,正信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这些新兴车企只能回过头去捏着鼻子买高价配件。

  而如果正信经受不住诱惑,牺牲自己的整车产量来做外销。那就要面临着相同配置遍地开花的窘境,这几乎是自毁长城——一般脑子里没有溃疡的老总也都不会这么干。

  其实老孙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面对孙国义见缝插针,再一次的提醒,李凡愚咧了咧嘴,“就那么怕我经受不住诱惑?”

  他这一问,潘强和孙国义这对搭档齐齐的挂出了一副“谁不知道你呀”的表情。

  也难怪这俩人担心,自家老板的财迷属性,已经在之前多次得到了验证。从正信开业到现在,就没见过自己的老板错过一个赚钱的机会。

  事实证明,他俩还真没看错李凡愚。

  就像来之前在电话里对潘强所说的;卖肯定是要卖的,有钱不赚王八蛋。但是卖什么,怎么卖。

  呵呵……这特么可就是老子说了算的了。

  不是看我大正信产能不行么?

  哼哼,小爷这回直接跟你们玩儿个大的。还真就不卖配件了,直接卖技术!Xapp的车型数据路里,可是还有那么多低端车型呢。既然正信因为产能的限制做不了,那就先扔一个出来,转赚点儿外快不说,还能跟外企怼一怼。

  既然市场已经乱起来了,那不妨就让它更乱点儿。

  不能,总是让咱正信自己个吸引火力嘛!

  第0356章 给小白鼠们加Buff

  安抚了潘强和孙国义二人,李凡愚便躲到了X超级生产线的车间里。

  当然了,来车间纯粹是为了找个清净的地方,可不是为了直接造车的。

  将车间的大门锁好,他直接就进入了Xapp空间之内。目的只有一个;找一个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一些,便于生产的经济家用车型。

  然后……卖技术给国内的这些新兴车企圈钱!

  其实目前家用经济型车,是中华市场上需求最大的一个类。但是讲真,以正信目前的实力,李凡愚都不敢贸然进入。

  这一块市场,水简直是太深了。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技术,考验更多的是一个企业的产能规模,成本控制能力。

  经济,家用。

  既然是说了经济,这一类车的售价就注定不会太高,也就是一般从六七万到十二三万这个区间。年收入能达到十万的家庭,是这类车的主要受众,同时也是汽车市场上基数最大的用户。

  而家用,就表示这类车必须有能基本满足家庭成员所需。多多少少,需要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安全性和舒适型配置。更重要的是,车还得省心耐用。

  若是拿出来这两个元素其中的一个,都是好搞定的。但是两个元素同时存在,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较为经济的售价并保证耐用性达到条件下,满足家庭所需的一切配置。

  这,就大有学问了。

  想要在这个市场有所建树,车企必须具备李凡愚担心的那两点——也就是产能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一贯以大规模生产压低成本,以轻巧省油为主打,成本控制优秀且可选配置丰富的日系车,占据了中华家庭经济用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轻巧省油要是狠下心来不难做到,但是产能规模,配置和成本控制这三大块,可都是正信的硬伤。

  或者说,是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拥有极其完善的生产流程制度和庞大配套体系支撑的车企的通病。

  单说成本控制这一块,它就不是一个车企想学就能马上学到的东西——这里边儿包含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将日本的车脆不脆,坑不坑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单说成本控制,怕是就连德美两系加起来都难及其项背。

  原因?

  国情也好,开发概念也罢,都是各方因素夹在一起才形成的。

  日本这个国家不大,但是人口众多。直接点儿说,就是小日本弹丸之地,国土之内除了白银资源还算说得过去之外,除了渔就是鱼。

  这种国情就决定了他们的制造习惯。

  在很多的车型上,日系已经将“省”这个字用到了极致。

  举两个栗子;

  比如车身钢板、如果说某款车要求城中量是一吨,钢板的最低要求是2公分,那么日系企业绝对不会把这块钢板做到1.9。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做到2.01——这是就是丰田模式。

  再比如车辆耗损这一块、按照德美两系的标准,就是尽量让车辆的使用时间长一些。但是日系不会,按照他们的思维,一个家庭用车的平均更换年限比如是八年,那么他们的所有零件都会按照八年的这个使用期来设计。保证前八年尽量不出问题,等到八年之后车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该更换了。

  就是这种思维,决定了日系车强大的管控体系。而他们制造出来的车,也正好切合了家庭经济车市场的用车需求。

  所以说,不管你承不承认认可不认可。在中华汽车市场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的日系车,已经给这一块市场制定了标准。

  而正是这种标准,决定了规模太小或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无法与之抗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