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伊金斯和麦吉当然不知道,海菲等一系列公司转向美国国内采购零配件,是迫于梅普的压力。梅普已经警告他们了,如果他们继续大量采用从中国进口的配件,政府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配件的税率,而且还会通过其他手段对他们进行制裁。从伊麦工厂等美国本土企业进口配件,虽然目前看来价格还是高于加税后的中国配件,但好歹规避了梅普的忌讳。
这些天,为了寻找美国本土的配件供应商,菲泽尔和其他企业里的同行一样,都费尽了心机。美国当然不是没有制造各种标准件的大型企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工体系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配件价值数百亿美元,这不是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就能够消化掉的,菲泽尔他们必须找到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中小型企业,向他们发出订单,请他们帮助完成一部分配件的制造,伊麦工厂这些天获得的商机,并非偶然。
“好事吗?”伊金斯苦笑说,“麦吉,如果只是海菲公司一家向我们订货,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几天,我们已经收到了40多份订单,我们要生产完这些订货,起码要五年时间。而且,据我估计,这还只是一个开头,下一步我们会收到更多的订单,我们用五十年都不可能完成这些订单。”
“或许,我们应当扩大生产规模了。”麦吉说道。
伊金斯点点头:“再等等看吧,如果未来几天还有更多的订单,我们就考虑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未来几天的情况,与伊金斯的猜测完全吻合,更多的订单从各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上都标着“急,在线等”这样的提示。这些订单上的零配件,制造工艺都不算复杂,以伊麦工厂的技术实力,是完全能够拿下的,伊金斯和麦吉需要做的,只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已。两个人都是实干家,看到这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便立马撸起袖子开始安排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道理即使在美国也是适用的。伊麦工厂要扩大生产规模,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采购设备。伊金斯拨通了得州一家机床供应商的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购五台德国埃马克的卧式加工中心。
“完全没问题!”对方的回答非常爽快,“每台卧式加工中心17万美元,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优惠,每台降到16万,5台一共是80万。”
“16万!”伊金斯恼了,“每台16万,你们还说是优惠吗?就在一年前,我从你们公司购买过同样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时候的价格才12万。”
“的确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记了税收的事情吗?埃马克的这款卧式加工中心,是他们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属于中国产品。按照政府新发布的对中国产品加税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万美元的进口关税。”对方解释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应道。
“那么,伊金斯先生,你还需要这五台机床吗?”
“我想我们是需要的,不过,请允许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电话,伊金斯揉着额头,对麦吉说:“麦吉,看来对中国产品加税也并不全是好事,咱们要买的机床,价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这还只是机床呢。”麦吉说,“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又统计了一下,除了机床,我们还需要采购一批工艺装备,比如说夹具、托盘、推零件的小推车,而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估计它们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这样一来,我们从这些订单里赚的利润,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实践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工厂里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缺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麻烦。说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把产品用胶条封好寄给客户,至少一个撕胶条用的切割器吧?淘宝价不到1美元的一个小玩艺,可它也是中国制造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想好解决方案。”麦吉又说,“要完成手头的订单,我们至少要把生产规模扩大五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个巴尔镇,恐怕也凑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从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说。
麦吉摇摇头说:“我估计从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围一些镇子里,失业者还是不少的,凑出200人应当不难吧?”伊金斯说。
麦吉说:“找到200名失业者并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够干活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在整个巴尔镇,你能找到几个失业的熟练工人?”
“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邻右舍,意外地发现麦吉的话居然是对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业者中,琼斯是个二流子,成天游手好闲,招他进厂恐怕就是招了个大爷来侍候着;路易莎倒是又聪明又贤惠,可工厂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气的男工,路易莎当个酒吧服务员端端盘子还行,哪能干得了工厂的活;还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经八百在工厂里干过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他的技术还能拣得起来吗?
熟练工人是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去工业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3亿多人里面,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大批年轻人从来没有进过工厂,要让这些人摘掉耳钉站到生产线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
这些天,为了寻找美国本土的配件供应商,菲泽尔和其他企业里的同行一样,都费尽了心机。美国当然不是没有制造各种标准件的大型企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工体系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配件价值数百亿美元,这不是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就能够消化掉的,菲泽尔他们必须找到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中小型企业,向他们发出订单,请他们帮助完成一部分配件的制造,伊麦工厂这些天获得的商机,并非偶然。
“好事吗?”伊金斯苦笑说,“麦吉,如果只是海菲公司一家向我们订货,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几天,我们已经收到了40多份订单,我们要生产完这些订货,起码要五年时间。而且,据我估计,这还只是一个开头,下一步我们会收到更多的订单,我们用五十年都不可能完成这些订单。”
“或许,我们应当扩大生产规模了。”麦吉说道。
伊金斯点点头:“再等等看吧,如果未来几天还有更多的订单,我们就考虑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未来几天的情况,与伊金斯的猜测完全吻合,更多的订单从各地飞来,而且许多订单上都标着“急,在线等”这样的提示。这些订单上的零配件,制造工艺都不算复杂,以伊麦工厂的技术实力,是完全能够拿下的,伊金斯和麦吉需要做的,只是扩大生产规模而已。两个人都是实干家,看到这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便立马撸起袖子开始安排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道理即使在美国也是适用的。伊麦工厂要扩大生产规模,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采购设备。伊金斯拨通了得州一家机床供应商的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购五台德国埃马克的卧式加工中心。
“完全没问题!”对方的回答非常爽快,“每台卧式加工中心17万美元,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优惠,每台降到16万,5台一共是80万。”
“16万!”伊金斯恼了,“每台16万,你们还说是优惠吗?就在一年前,我从你们公司购买过同样的一台加工中心,那时候的价格才12万。”
“的确如此,但是,伊金斯先生,你忘记了税收的事情吗?埃马克的这款卧式加工中心,是他们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制造的,所以属于中国产品。按照政府新发布的对中国产品加税的政策,每台加工中心要增加4万美元的进口关税。”对方解释道。
“好吧……”伊金斯悻悻然地应道。
“那么,伊金斯先生,你还需要这五台机床吗?”
“我想我们是需要的,不过,请允许我和我的搭档商量一下。”
放下电话,伊金斯揉着额头,对麦吉说:“麦吉,看来对中国产品加税也并不全是好事,咱们要买的机床,价格整整上升了三成。”
“这还只是机床呢。”麦吉说,“刚才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又统计了一下,除了机床,我们还需要采购一批工艺装备,比如说夹具、托盘、推零件的小推车,而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的,我估计它们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三成到五成了。”
“Shit,这样一来,我们从这些订单里赚的利润,就都被梅普拿走了!”伊金斯忍不住就曝了粗口。不做实践的人是不知道的,一个工厂里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缺一样都会带来各种麻烦。说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把产品用胶条封好寄给客户,至少一个撕胶条用的切割器吧?淘宝价不到1美元的一个小玩艺,可它也是中国制造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想好解决方案。”麦吉又说,“要完成手头的订单,我们至少要把生产规模扩大五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招聘200名工人。但是,我想了一下,整个巴尔镇,恐怕也凑不出200名工人。”
“只能是从其他地方招聘了。”伊金斯说。
麦吉摇摇头说:“我估计从其他地方招聘也不容易。”
“周围一些镇子里,失业者还是不少的,凑出200人应当不难吧?”伊金斯说。
麦吉说:“找到200名失业者并不难,但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能够干活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在整个巴尔镇,你能找到几个失业的熟练工人?”
“这……”伊金斯有些傻眼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左邻右舍,意外地发现麦吉的话居然是对的。他所知道的那些失业者中,琼斯是个二流子,成天游手好闲,招他进厂恐怕就是招了个大爷来侍候着;路易莎倒是又聪明又贤惠,可工厂需要的是有把子力气的男工,路易莎当个酒吧服务员端端盘子还行,哪能干得了工厂的活;还有老托尼,他可是正经八百在工厂里干过活的,但那似乎是20年前的事情,现在他的技术还能拣得起来吗?
熟练工人是需要经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美国去工业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3亿多人里面,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大批年轻人从来没有进过工厂,要让这些人摘掉耳钉站到生产线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