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博瓦德给埃米琳做着科普,让她懂得一点官僚之道。本质上说,博瓦德和埃米琳都不是政客,只是普通公务员,他们的做事目标就是完成自己份内工作,至于什么国家安全之类,那不是政客们操心的事吗?

  “那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埃米琳问。

  “这个问题只能让海因茨尔自己去解决了。我想,普迈的董事会会给他施加压力的。”博瓦德说。

  向美国商务部曝料,的确是海因茨尔干的。他并没有直接与美国商务部接触,而是联络了一位他过去认识的美国政客,向他提供了一些资料。政客一向都是靠兴风作浪来刷存在感的,得到这样的情报,岂有不借题发挥之理。他在议会开会的时候,抛出了这件事,将其上升到中国威胁美国、欧洲背叛盟友这样的高度,并喊出了“美利坚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这种口号。

  官僚体制内的事情,讲究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人提出质疑了,商务部自然要有所表示,至于这样做会不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有害的影响,商务部的官员是不在乎的,反正亏的不是自己兜里的钱,关我屁事!

  美国商务部的干预,让普迈工程机械公司的并购案陷入了困境。普迈集团董事会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派出的首席谈判代表。董事长亲自召见了海因茨尔,要求他去与欧盟委员会协调,尽快解决此事,又指出如果官方途径解决不了问题,就要想想其他办法。总之,一切要以促成并购为目标。

  “集团董事会希望欧盟委员会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

  海因茨尔来到博瓦德的办公室,对他说道。他的语气依然是那样傲慢和冷漠,似乎博瓦德欠了他多少钱没还一般。

  “海因茨尔先生,这桩并购案为什么会陷入僵局,我想你比我更清楚吧?”博瓦德冷冷地说,他现在已经是出离愤怒了,也懒得去管这件闲事,他倒要看看,海因茨尔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海因茨尔寸步不让,说:“这种情况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我早就提醒过博瓦德先生,要关注冯的政府背景。如果欧盟委员会能够早一点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不会陷入这样的被动。”

  “嗯哼,你说得很对。”博瓦德轻松地说。他才不会去指责海因茨尔颠倒黑白呢,反正是你们企业的事情,你们董事长都不管,我凭什么管?

  “那么,你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如果你列出的那些核心技术不能卖给中国人,那么我相信这些中国人也不会接受普迈的其余资产的。”博瓦德说。

  海因茨尔说:“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我想中国人在确定自己无法获得这部分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是会接受这个方案的。现在我需要的就是博瓦德先生能够支持我的方案,并通知中国人前来举行第二次会谈。”

  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的人口红利

  冯啸辰这段时间频繁地在中欧之间来往,博瓦德给他打电话,约他进行第二次会谈的时候,他正好与韩江月在荷兰的道林公司考察,协助韩江月完成新液压对道林公司的并购。

  道林公司是欧洲一家老牌的液压件生产企业,此前的主打产品是风机减速器。上一次,欧洲风机企业前往中国调查中国风机制造商的生产情况,道林公司的总裁奈伊也去了。在同样生产风机减速器的中国新民液压公司,奈伊看到了比道林公司更为壮观的生产线,了解到新液压的减速机制造成本不到道林公司的一半,而且随着更多新设备的投入,其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看到这种情况,奈伊果断地做出一个决策,关闭了道林公司在欧洲的工厂,把所有的订单都交给了新液压代工。他测算过,即便在向新液压支付了一笔代工费之后,道林公司在每件减速机上获得的利润,还是比过去提高了一倍有余。

  按照奈伊的想法,道林公司在放弃生产之后,将主要专注于研发和销售,其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都是设在欧洲的,这能够保证大多数的利润都为欧洲人所获得。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很骨感。在把生产业务全面转移到中国之后不到半年时间,道林公司的研发部门就陷入尴尬的境地。许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工程师到现场去处理,而从欧洲派人到中国去指导生产,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费钱的事情。一开始,工程师们对于到中国出差还有一些兴趣,等每个人都跑了几趟之后,大家就把出差当成了负担,每次都要抓阄决定派谁前往。

  再往后,更大的问题出现了。由于与生产环节脱节,道林的欧洲研发中心根本无法掌握技术动态,有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思路,无法反馈给研发中心,而研发中心的一些想法,往往又会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相比之下,新液压自己的研发中心反而能够随时追踪技术热点,屡屡能够顺应生产要求,提出解决方案,把自己的欧洲同行给压在了下面。

  迫于压力,奈伊最终不得不决定把欧洲研发中心的一部分迁到中国去,直接与生产环节相挂钩。一个部门迁过去了,其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又成了问题,于是其他部门也陆续迁到了中国。因为大多数欧洲工程师并不愿意离乡背井,长期在中国工作,所以道林研发中心在欧洲辞退了一部分工程师,转而招募了一大批中国工程师在中国研究中心工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