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办完这些事情,冯啸辰便又返回榆北去了,他要等到下个月才会结束在振兴工作小组中的任职,现在还得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冯啸辰离职后,振兴工作小组还会留在榆北再工作一两年时间,直到榆北的情况全面好转。
“我感觉,问题出在转子的铸造工艺上!”
“转子的铸造是按照设计规范完成的,安装之前也进行过探伤检测,并没有问题。”
“但转子的确损坏了,这怎么解释呢?”
“我倒是觉得,这和机组的工作状态有关,我发现机组长期在阻塞区工作,这对转子会带来严重的损伤。”
“不应该啊,机组怎么会长期在阻塞区工作呢?”
“会不会是流量计算程序上的差错?”
“这套程序是从国外引进的,不至于有错吧?”
“为什么不可能是机组安装的问题呢?我们没有进行过喘振线等测试,如果这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到流量计算。”
“对啊,这的确是一种可能性……”
榆北重机的总装车间里,一群工程师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一台用于测试的压缩机。这是榆重用几个月时间生产出来的第一台样机,已经在实验台上进行了几百小时的测试,并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以便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依据。
项目总设计师江燕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抱着一个笔记本,一边快速地记录着大家的意见,一边发扬舌战群儒的精神,与大家进行着辩论。几个月来,她几乎连做梦都在琢磨着压缩机的事情,这台压缩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她的脑子里装着,但凡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她就能够马上抓住问题的关键。
“这丫头真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是个干事情的人。”
在车间一侧的一个小平台上,冯啸辰与一位60出头的老者正在俯瞰着这个场景,那老者带着满脸的欣赏之色,对冯啸辰点评着江燕。
这位老人名叫张鲁彬,曾是原P15大飞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80年代初,P15大飞机项目下马,张鲁彬一时没了去处,结果经孟凡泽介绍,找到了冯啸辰的头上。冯啸辰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同。
张鲁彬和他的团队都被安排在国家工业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活动,这个实验室还吸收了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专门从事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研究项目,这些人还被冯啸辰起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名字,叫作“面壁者”。
这一次,榆北重机要搞长管线压缩机的研究,潘才山托冯啸辰到京城去请一些专家来帮忙。冯啸辰除了到化工设计院、华青大学等地方找到一些专家之外,还来到国家工业实验室,把张鲁彬等一干“面壁者”也请到了榆北。
张鲁彬是搞飞机出身,他的专业是航空发动机,与压缩机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燃气轮机有很深的渊源。而其他一些专家则已经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压缩机理论,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
这些人来到榆重后,江燕的团队可谓是如虎添翼。“面壁者”们面壁十年的成果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许多困难到了他们手上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
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
点评过江燕,张鲁彬又指着江燕旁边正在侃侃而谈的一位老者,介绍道:
“那是邢文蕴,他原来就是压缩机的,老专家了。70年代的时候,国家打算搞川气出川,送到2000多公里外的浦江去,他就是当时负责开发输气压缩机的。结果后来发现川气可采储量计算有误,这项工程就被放弃了,而老邢也就赋闲了,最后到了咱们这个国家工业实验室。这十多年来,老邢一直都在研究长距离压缩机的问题,这次把他请过来做指导,可真是找对人了。”
“看来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让邢工去做别的事情,把压缩机的研究放下,这十多年下来,估计他对这个行当就完全陌生了。”冯啸辰评论道。
张鲁彬深有同感,道:“可不是吗,专心做一件事情,和改行去干别的事情,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也是多亏了你冯助理,这些年才没有把航空这摊子扔下。我的一些过去的同行,后来改行搞别的技术去了,现在我们凑到一起,再跟他们谈飞机,他们可是啥都想不起来了。”
“也许他们在别的行业里,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吧。”冯啸辰道。
“那倒也是。”张鲁彬点头道,接着又说道:“这也是各人选择吧,我这辈子就是认准搞大飞机了,去做别的行业,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对了,冯助理,我还想打听一下,你觉得,国家近期内有可能会重新把大飞机项目做起来吗?”
最后这句话,张鲁彬是鼓足了勇气说出来的,也是他憋了许多年的问题。听到张鲁彬的问话,冯啸辰犹豫了一下,说道:“张总工,你应当知道,大飞机是工业的明珠,是用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堆积起来的。欧洲几个大国联手开发空中客车,前后投入了几百亿美元,到现在也就刚刚能够维持盈亏平衡。咱们国家目前经济规模连一个法国都比不上,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搞大飞机吗?”
张鲁彬自嘲地叹了口气,道:“唉,小冯,是我天真了。其实,你说的道理我也懂,我就是有些心急了,岁数不饶人啊……”
“我感觉,问题出在转子的铸造工艺上!”
“转子的铸造是按照设计规范完成的,安装之前也进行过探伤检测,并没有问题。”
“但转子的确损坏了,这怎么解释呢?”
“我倒是觉得,这和机组的工作状态有关,我发现机组长期在阻塞区工作,这对转子会带来严重的损伤。”
“不应该啊,机组怎么会长期在阻塞区工作呢?”
“会不会是流量计算程序上的差错?”
“这套程序是从国外引进的,不至于有错吧?”
“为什么不可能是机组安装的问题呢?我们没有进行过喘振线等测试,如果这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到流量计算。”
“对啊,这的确是一种可能性……”
榆北重机的总装车间里,一群工程师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着一台用于测试的压缩机。这是榆重用几个月时间生产出来的第一台样机,已经在实验台上进行了几百小时的测试,并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以便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依据。
项目总设计师江燕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抱着一个笔记本,一边快速地记录着大家的意见,一边发扬舌战群儒的精神,与大家进行着辩论。几个月来,她几乎连做梦都在琢磨着压缩机的事情,这台压缩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她的脑子里装着,但凡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她就能够马上抓住问题的关键。
“这丫头真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是个干事情的人。”
在车间一侧的一个小平台上,冯啸辰与一位60出头的老者正在俯瞰着这个场景,那老者带着满脸的欣赏之色,对冯啸辰点评着江燕。
这位老人名叫张鲁彬,曾是原P15大飞机项目的副总设计师。80年代初,P15大飞机项目下马,张鲁彬一时没了去处,结果经孟凡泽介绍,找到了冯啸辰的头上。冯啸辰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同。
张鲁彬和他的团队都被安排在国家工业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活动,这个实验室还吸收了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专门从事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研究项目,这些人还被冯啸辰起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名字,叫作“面壁者”。
这一次,榆北重机要搞长管线压缩机的研究,潘才山托冯啸辰到京城去请一些专家来帮忙。冯啸辰除了到化工设计院、华青大学等地方找到一些专家之外,还来到国家工业实验室,把张鲁彬等一干“面壁者”也请到了榆北。
张鲁彬是搞飞机出身,他的专业是航空发动机,与压缩机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燃气轮机有很深的渊源。而其他一些专家则已经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压缩机理论,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
这些人来到榆重后,江燕的团队可谓是如虎添翼。“面壁者”们面壁十年的成果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许多困难到了他们手上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
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
点评过江燕,张鲁彬又指着江燕旁边正在侃侃而谈的一位老者,介绍道:
“那是邢文蕴,他原来就是压缩机的,老专家了。70年代的时候,国家打算搞川气出川,送到2000多公里外的浦江去,他就是当时负责开发输气压缩机的。结果后来发现川气可采储量计算有误,这项工程就被放弃了,而老邢也就赋闲了,最后到了咱们这个国家工业实验室。这十多年来,老邢一直都在研究长距离压缩机的问题,这次把他请过来做指导,可真是找对人了。”
“看来建立国家工业实验室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让邢工去做别的事情,把压缩机的研究放下,这十多年下来,估计他对这个行当就完全陌生了。”冯啸辰评论道。
张鲁彬深有同感,道:“可不是吗,专心做一件事情,和改行去干别的事情,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也是多亏了你冯助理,这些年才没有把航空这摊子扔下。我的一些过去的同行,后来改行搞别的技术去了,现在我们凑到一起,再跟他们谈飞机,他们可是啥都想不起来了。”
“也许他们在别的行业里,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吧。”冯啸辰道。
“那倒也是。”张鲁彬点头道,接着又说道:“这也是各人选择吧,我这辈子就是认准搞大飞机了,去做别的行业,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对了,冯助理,我还想打听一下,你觉得,国家近期内有可能会重新把大飞机项目做起来吗?”
最后这句话,张鲁彬是鼓足了勇气说出来的,也是他憋了许多年的问题。听到张鲁彬的问话,冯啸辰犹豫了一下,说道:“张总工,你应当知道,大飞机是工业的明珠,是用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堆积起来的。欧洲几个大国联手开发空中客车,前后投入了几百亿美元,到现在也就刚刚能够维持盈亏平衡。咱们国家目前经济规模连一个法国都比不上,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搞大飞机吗?”
张鲁彬自嘲地叹了口气,道:“唉,小冯,是我天真了。其实,你说的道理我也懂,我就是有些心急了,岁数不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