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祁瑞仓道:“日本是一个跛脚的国家,欧美对于日本的产业政策一向是持批评态度的。中国要和世界接轨,不能学日本的体制,应当学欧美的体制。”
“那你如何解释巴统协议呢?”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这个……这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政治上的问题。”祁瑞仓有些语塞了,他可知道自己的这个师弟头脑清楚,不是他三言两语能够糊弄过去的。巴统协议名为西方国家联手防范东方阵营的一个制度,实质上却有封锁高新技术,以迟滞苏联、中国技术发展的目的。政客们可以在公开场合睁着眼睛说瞎话,祁瑞仓是个学者,而且是个有良知的学者,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同学面前,再装这种傻就没意思了。
冯啸辰淡淡一笑,说道:“哪个国家选择哪种制度,是自己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制度不能让美国满意,所以他们就可以在技术上封锁,还美其名曰防范东方阵营,这符合自由贸易的规则吗?”
“这件事,西方理论界也是有批评的,据我了解,许多政客已经提出,巴统协议已经不适应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要求废除,我估计时间也快了吧。”祁瑞仓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
冯啸辰笑道:“我估计也快了,不过,我估计巴统协议废除之后,西方一定会拿出一个替代方案,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中国强大起来的。你看我们从前几年就开始要求重返关贸总协定,结果西方国家百般抵赖,说穿了就是不愿意看着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祁瑞仓却是找到了话头,他说道:“那是当然,你看看你们那个装备工业公司干的事情,哪有一点自由贸易的样子,人家不放心是正常的。只有把你们那个装备工业公司关掉,允许自由竞争,人家才会考虑让咱们复关的问题。”
冯啸辰应道:“届时咱们就是一块放在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你看南美那些市场经济国家,哪个不是身陷债务危机,民族产业即将全线崩盘,只能沦为西方的原料供应基地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
听冯啸辰说到南美,祁瑞仓的脸色有些变了,他沉默了一会,说道:“现在西方经济学界谈起南美来,也是唉声叹气。你们知道,南美在经济学圈子里,可是自由经济的典范,就因为南美的经济奇迹,诞生了多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我在美国的导师就曾经认真研究过南美,对南美的体制一向是赞不绝口的。”
“现在呢?”冯啸辰幸灾乐祸地问道。
祁瑞仓白了他一眼,道:“现在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写文章了,我也跟着他跑过几回南美,看到的景象倒还是挺繁荣的,但干咱们这行的,哪能光看表象,其实南美各国现在都是债台高垒,就等一个机会,估计就要全盘崩溃了。”
“不会吧?”已经在妇联当上了一名副部长的于蕊诧异地插话道,她这个副部长可不是平常说的副部级干部,只是一个副局级干部而已,但以她的年龄,也算是位置不错了。她现在分管的工作是妇女就业问题,也曾去南美考察过,对南美的经济是颇为艳羡的。现在听冯啸辰和祁瑞仓都说南美面临着危机,她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丁士宽道:“老祁和小冯说得没错,我也研究过南美的经济数据,各个国家在前些年举债过度,而借来的外债却没有形成本土生产能力,结果就是入不敷出,大家都在赌南美什么时候再次发生金融危机呢。”
“也别说人家了。”一直没有吭声的谢克力发话了,他看了看冯啸辰,说道:“小冯,我给你透个风,你们申请的1亿元贴息贷款,估计要黄了。国家财政现在压力非常大,很多地方非但中小学老师的工资发不出去,连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欠着好几个月工资的,如果国家不能提供点补贴,这些地方的工作就都停滞了。领导指示,稳定压倒一切,你们提出的建立极限制造基地的事情,只能是缓一缓了。”
谢克力研究生毕业后就进了财政部,现在也已经升到副司级了,手上颇有些权力。他给冯啸辰透这个风,也不算是违反规定,而属于打个预防针,让装备工业公司有所准备。年前,冯啸辰拜访了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号召大家集资建设一个专门生产超大、超重型部件的极限制造基地。响应的企业不少,但很多企业一时拿不出真金白银,冯啸辰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财政方面,希望财政能够提供一些贴息,以便装备工业公司从银行借到一笔钱,应付基地的前期投入。
装备工业公司的报告送到财政部,倒是得到了几位领导的批准,只等过了春节就要开始运作了。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年底财政部一盘点,发现今年的财政收入又未能达到预期,而各部门报上来的预算却涨了一大堆,赤字大得令人发指。在这种情况下,部领导只能指示尽可能压缩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维持稳定。极限制造基地是一个投入周期挺长的项目,短期内又见不到什么回报,自然也就被列入了压缩的名单。
90年代前半期,是国家财政最为紧张的时候。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国营企业,能够向财政上缴利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改革以来,随着财税体制的变化,国营企业由上缴利润转为上缴税收,相当一部分利润被截留在企业里。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崛起,国营企业创收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而非公有制企业不用上缴利润,税收也是能逃就逃,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降。
“那你如何解释巴统协议呢?”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这个……这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政治上的问题。”祁瑞仓有些语塞了,他可知道自己的这个师弟头脑清楚,不是他三言两语能够糊弄过去的。巴统协议名为西方国家联手防范东方阵营的一个制度,实质上却有封锁高新技术,以迟滞苏联、中国技术发展的目的。政客们可以在公开场合睁着眼睛说瞎话,祁瑞仓是个学者,而且是个有良知的学者,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同学面前,再装这种傻就没意思了。
冯啸辰淡淡一笑,说道:“哪个国家选择哪种制度,是自己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制度不能让美国满意,所以他们就可以在技术上封锁,还美其名曰防范东方阵营,这符合自由贸易的规则吗?”
“这件事,西方理论界也是有批评的,据我了解,许多政客已经提出,巴统协议已经不适应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要求废除,我估计时间也快了吧。”祁瑞仓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
冯啸辰笑道:“我估计也快了,不过,我估计巴统协议废除之后,西方一定会拿出一个替代方案,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坐视中国强大起来的。你看我们从前几年就开始要求重返关贸总协定,结果西方国家百般抵赖,说穿了就是不愿意看着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祁瑞仓却是找到了话头,他说道:“那是当然,你看看你们那个装备工业公司干的事情,哪有一点自由贸易的样子,人家不放心是正常的。只有把你们那个装备工业公司关掉,允许自由竞争,人家才会考虑让咱们复关的问题。”
冯啸辰应道:“届时咱们就是一块放在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你看南美那些市场经济国家,哪个不是身陷债务危机,民族产业即将全线崩盘,只能沦为西方的原料供应基地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
听冯啸辰说到南美,祁瑞仓的脸色有些变了,他沉默了一会,说道:“现在西方经济学界谈起南美来,也是唉声叹气。你们知道,南美在经济学圈子里,可是自由经济的典范,就因为南美的经济奇迹,诞生了多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我在美国的导师就曾经认真研究过南美,对南美的体制一向是赞不绝口的。”
“现在呢?”冯啸辰幸灾乐祸地问道。
祁瑞仓白了他一眼,道:“现在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写文章了,我也跟着他跑过几回南美,看到的景象倒还是挺繁荣的,但干咱们这行的,哪能光看表象,其实南美各国现在都是债台高垒,就等一个机会,估计就要全盘崩溃了。”
“不会吧?”已经在妇联当上了一名副部长的于蕊诧异地插话道,她这个副部长可不是平常说的副部级干部,只是一个副局级干部而已,但以她的年龄,也算是位置不错了。她现在分管的工作是妇女就业问题,也曾去南美考察过,对南美的经济是颇为艳羡的。现在听冯啸辰和祁瑞仓都说南美面临着危机,她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丁士宽道:“老祁和小冯说得没错,我也研究过南美的经济数据,各个国家在前些年举债过度,而借来的外债却没有形成本土生产能力,结果就是入不敷出,大家都在赌南美什么时候再次发生金融危机呢。”
“也别说人家了。”一直没有吭声的谢克力发话了,他看了看冯啸辰,说道:“小冯,我给你透个风,你们申请的1亿元贴息贷款,估计要黄了。国家财政现在压力非常大,很多地方非但中小学老师的工资发不出去,连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欠着好几个月工资的,如果国家不能提供点补贴,这些地方的工作就都停滞了。领导指示,稳定压倒一切,你们提出的建立极限制造基地的事情,只能是缓一缓了。”
谢克力研究生毕业后就进了财政部,现在也已经升到副司级了,手上颇有些权力。他给冯啸辰透这个风,也不算是违反规定,而属于打个预防针,让装备工业公司有所准备。年前,冯啸辰拜访了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号召大家集资建设一个专门生产超大、超重型部件的极限制造基地。响应的企业不少,但很多企业一时拿不出真金白银,冯啸辰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财政方面,希望财政能够提供一些贴息,以便装备工业公司从银行借到一笔钱,应付基地的前期投入。
装备工业公司的报告送到财政部,倒是得到了几位领导的批准,只等过了春节就要开始运作了。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年底财政部一盘点,发现今年的财政收入又未能达到预期,而各部门报上来的预算却涨了一大堆,赤字大得令人发指。在这种情况下,部领导只能指示尽可能压缩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维持稳定。极限制造基地是一个投入周期挺长的项目,短期内又见不到什么回报,自然也就被列入了压缩的名单。
90年代前半期,是国家财政最为紧张的时候。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国营企业,能够向财政上缴利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改革以来,随着财税体制的变化,国营企业由上缴利润转为上缴税收,相当一部分利润被截留在企业里。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崛起,国营企业创收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而非公有制企业不用上缴利润,税收也是能逃就逃,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