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来永嘉可不是什么菜鸟,他既然接受了这个任命,自然不可能不事先做一些功课。有关设计院里的人事关系,他大致是心里有数的。在他提出向设计一线倾斜的方案之前,也预想到了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听到苏乔的质问,他平静地点点头,说道:“大致的意思是这样,不过,后勤和行政这边也不是一点都不考虑,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同志,我们也是应当要照顾的。”
“什么算是非常困难呢?”苏乔逼问道。
来永嘉道:“比如说,结婚了,甚至有了孩子,依然住在筒子楼里,这就属于非常困难。”
“那你直接说这几年新分配过来的年轻大学生,不就行了?”苏乔没好气地说道。
来永嘉的这个标准,还真是直接针对年轻大学生的。后勤这边以中老年职工为主,少数年轻人要么是老职工子弟,要么是总公司等关系部门的“关系户”,这些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家里有住房,不会在筒子楼里生活。像严寒、周挺这些人,都是家在外地,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院里来的,除了筒子楼找不出其他的住处。如果按照来永嘉提出的标准,新建的住房肯定要优先分配给这些大学生,后勤这边还真是一点都落不着。
来永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的,我的意思就是优先照顾这几年新分配过来的年轻大学生。院里的老工程师都已经有房子住了,虽说面积小一点,多少有些困难,但与这些年轻大学生面临的困难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搞大乙烯,我们依靠的中坚力量就是这些大学生。咱们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怎么可能轻装上阵呢?”
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给装备公司送锦旗
院务扩大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来永嘉提出的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取消此前的分房打分办法,给设计一线的研究人员赋予远高于后勤、行政人员的权重。因为两幢住宅楼的竣工还需要等待大半年时间,为了让年轻设计人员们看到希望,来永嘉还提出拿出一部分经费,在旁边的洼里村租赁一批农民自盖的简易房,分配给已经结婚的年轻人作为临时过渡的住房。没人知道,这个主意其实是冯啸辰替来永嘉想出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他说过的一个月之内给严寒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承诺。
来永嘉的提案受到了苏乔等几名院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坚决反对,但其他的参会者在表决的时候都投了赞成票,从而使得这个提案获得了多数票的支持。
在此前,康海东等人也不是没有提过类似的提案,他们的提案甚至比来永嘉的提案更为柔和,只是要求适当照顾一线设计人员而已,但即便是这样的提案,在以往的会上也未能得到广泛响应。究其原因,后勤和行政的人员是成天在领导面前出现的,例如管电的、开车的、食堂大师傅等,与领导的关系都非常密切,领导们自然不会选择忽视他们的诉求。而一线研究人员除了向技术主管领导负责之外,与其他领导并无什么业务上的交集,加之这些知识分子多少都有点清高的臭毛病,不招人待见,所以也就成了领导眼中的透明物体了。
但这一回情况不同了,连续一周的停电,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刻骨铭心的震撼,他们开始意识到,设计室的那帮书呆子还是应当安抚一下的,如果这些人罢工了,设计院就抓瞎了。总公司撤换了徐爱忠,派来永嘉来当院长,明摆着是对设计院此前的工作不满,来永嘉所提出的方案,应当代表了总公司的意见,大家多少是要掂量一下的。
向后勤倾斜,还是向设计一线倾斜,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领导来说并不重要。现在大敌当前,如果因为政策上的问题导致设计继续延误下去,总公司下一次就不知道会拉谁出来打板子了。来永嘉临危受命,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大家何必去反对呢?如果方案不能通过,到时候再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带着这样的心态,大家勉强地举了手,同意来永嘉的方案。不过,每个人也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表示对这个方案还有一些保留,大学生的利益要考虑,锅炉工的利益也不能忽视嘛。圣人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时下情况特殊,稍微照顾一下设计人员也是可以的,但长远来看,还是要讲平衡,河蟹社会嘛……
苏乔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妥协,他非但投了反对票,还声称要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情况。据他的观点,设计人员是一线职工,后勤人员同样是一线职工,难道烧锅炉就不是革命工作吗?凭什么要厚此薄彼?他甚至还撂下一句狠话,说如果院里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名职工,设计院必将陷入新的混乱。
不管苏乔等几个人怎么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永嘉的提案还是作为设计院的新政策,直接交给各部门去落实执行了。方案能够获得多数领导的支持,来永嘉还是挺高兴的,这意味着他后续的工作阻力将会比预想的更小一些。其实,他在心里还做过一个准备,那就是如此这个方案不能在院务会上通过,他就要让总公司直接出面,强行推出,这也是马中亮答应过他的条件。总公司派他到设计院来,不是来和稀泥的,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不管前面有多大的阻力,他都会用强力去予以克服。
“什么算是非常困难呢?”苏乔逼问道。
来永嘉道:“比如说,结婚了,甚至有了孩子,依然住在筒子楼里,这就属于非常困难。”
“那你直接说这几年新分配过来的年轻大学生,不就行了?”苏乔没好气地说道。
来永嘉的这个标准,还真是直接针对年轻大学生的。后勤这边以中老年职工为主,少数年轻人要么是老职工子弟,要么是总公司等关系部门的“关系户”,这些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家里有住房,不会在筒子楼里生活。像严寒、周挺这些人,都是家在外地,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院里来的,除了筒子楼找不出其他的住处。如果按照来永嘉提出的标准,新建的住房肯定要优先分配给这些大学生,后勤这边还真是一点都落不着。
来永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的,我的意思就是优先照顾这几年新分配过来的年轻大学生。院里的老工程师都已经有房子住了,虽说面积小一点,多少有些困难,但与这些年轻大学生面临的困难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搞大乙烯,我们依靠的中坚力量就是这些大学生。咱们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怎么可能轻装上阵呢?”
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给装备公司送锦旗
院务扩大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来永嘉提出的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取消此前的分房打分办法,给设计一线的研究人员赋予远高于后勤、行政人员的权重。因为两幢住宅楼的竣工还需要等待大半年时间,为了让年轻设计人员们看到希望,来永嘉还提出拿出一部分经费,在旁边的洼里村租赁一批农民自盖的简易房,分配给已经结婚的年轻人作为临时过渡的住房。没人知道,这个主意其实是冯啸辰替来永嘉想出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他说过的一个月之内给严寒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承诺。
来永嘉的提案受到了苏乔等几名院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坚决反对,但其他的参会者在表决的时候都投了赞成票,从而使得这个提案获得了多数票的支持。
在此前,康海东等人也不是没有提过类似的提案,他们的提案甚至比来永嘉的提案更为柔和,只是要求适当照顾一线设计人员而已,但即便是这样的提案,在以往的会上也未能得到广泛响应。究其原因,后勤和行政的人员是成天在领导面前出现的,例如管电的、开车的、食堂大师傅等,与领导的关系都非常密切,领导们自然不会选择忽视他们的诉求。而一线研究人员除了向技术主管领导负责之外,与其他领导并无什么业务上的交集,加之这些知识分子多少都有点清高的臭毛病,不招人待见,所以也就成了领导眼中的透明物体了。
但这一回情况不同了,连续一周的停电,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刻骨铭心的震撼,他们开始意识到,设计室的那帮书呆子还是应当安抚一下的,如果这些人罢工了,设计院就抓瞎了。总公司撤换了徐爱忠,派来永嘉来当院长,明摆着是对设计院此前的工作不满,来永嘉所提出的方案,应当代表了总公司的意见,大家多少是要掂量一下的。
向后勤倾斜,还是向设计一线倾斜,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领导来说并不重要。现在大敌当前,如果因为政策上的问题导致设计继续延误下去,总公司下一次就不知道会拉谁出来打板子了。来永嘉临危受命,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大家何必去反对呢?如果方案不能通过,到时候再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带着这样的心态,大家勉强地举了手,同意来永嘉的方案。不过,每个人也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表示对这个方案还有一些保留,大学生的利益要考虑,锅炉工的利益也不能忽视嘛。圣人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时下情况特殊,稍微照顾一下设计人员也是可以的,但长远来看,还是要讲平衡,河蟹社会嘛……
苏乔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妥协,他非但投了反对票,还声称要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情况。据他的观点,设计人员是一线职工,后勤人员同样是一线职工,难道烧锅炉就不是革命工作吗?凭什么要厚此薄彼?他甚至还撂下一句狠话,说如果院里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名职工,设计院必将陷入新的混乱。
不管苏乔等几个人怎么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永嘉的提案还是作为设计院的新政策,直接交给各部门去落实执行了。方案能够获得多数领导的支持,来永嘉还是挺高兴的,这意味着他后续的工作阻力将会比预想的更小一些。其实,他在心里还做过一个准备,那就是如此这个方案不能在院务会上通过,他就要让总公司直接出面,强行推出,这也是马中亮答应过他的条件。总公司派他到设计院来,不是来和稀泥的,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不管前面有多大的阻力,他都会用强力去予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