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冯啸辰也是无奈,他摆摆手,岔开了话题,问道:“对了,老包,今天在车间看罗冶的生产,我觉得你好像有些想法,只是碍着王伟龙他们在场,没有说出来,现在可以说说了吧?”
听冯啸辰这样问,包成明收起了刚才的说笑嘴脸,认真地说道:“的确,我刚才在车间里的确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只是因为还没有和冯处长你商量,所以不便直接说出来。冯处长,你觉得,我们除了帮罗冶推销自卸车之外,如果帮他们促成其他的一些业务,是不是也可以收他们的佣金呢?”
“其他业务,什么业务?”冯啸辰一时没反应过来。
“技术啊!”包成明压低声音道,“罗冶从美国引进了这么多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国内很多企业不具备的。罗冶如果愿意把这些技术转给其他企业,这些企业肯定愿意出钱的。
比如说吧,那位叫陈邦鹏的总工介绍说,他们引进了轴承滚珠的表面淬火工艺,是达到国外80年代初期技术水平的。这项技术我们金南那些小轴承厂也能用得上,如果能够把这项技术转让给他们,他们生产的轴承质量就能够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价钱也能卖得高出几成。让他们出点钱来学这项技术,他们肯定愿意的。”
“你确信?”冯啸辰问道。
包成明道:“冯处长,我虽然不是搞技术出身,可这些年和姚伟强这些人混在一起,也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技术上的事情。像滚珠表面淬火这事,我还是懂的。罗冶引进的这种叫作表面感应淬火工艺,现在国内只有几家大厂子搞过,金南那些小厂子根本就不懂这个。如果罗冶肯教,他们肯定愿意学的。”
冯啸辰心念一动,问道:“老包,你的意思是说,哪些企业掌握哪些技术,你们也关注过?”
包成明得意地笑道:“冯处长,你不是说什么样的信息都要搜集吗?我手上有一个技术情报部,就是专门搜集技术资料的。各家企业有什么样的独门技术,只要公开宣传过,我们都会记录下来。不过,很多企业把自己的技术瞒得很深,我们就不一定能够了解到了。”
冯啸辰道:“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这些技术都是国家花了很大的成本引进进来的,由我们这样一家民营的信息公司去帮助推销,不太合适。这样吧,老包,你也别忙着回浦江了,跟我先去一趟京城吧。”
第四百一十八章 职能变化
“技术交流?”
罗翔飞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冯啸辰,眉毛微微皱了起来。
冯啸辰从罗丘回到京城,马上便来找罗翔飞汇报工作了,同时还叫上了吴仕灿和薛暮苍两位。在简单介绍了有关自卸车销售的事情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促进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重装办成立近四年时间了,国家交给我们的11项重大装备引进任务,我们都在积极推进,有一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此之外,其他部门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但是,咱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引进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冯啸辰说道。
“引进技术是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潮流,全面提高咱们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吴仕灿下意识地回答道。类似于这样的话,在重装办的各种报告里是经常出现的,属于很常规的套路。
冯啸辰道:“没错,大家想过没有,这句话里最核心的词汇是什么?”
“最核心的词汇?”大家都有些懵。一句话说得太习惯了,有时候就会忽略掉它的真实内涵。
“赶超?潮流?世界?”吴仕灿回味着自己刚才的措辞,不知道冯啸辰的所指。
“是全面。”罗翔飞不愧是领导,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是全面提高里的全面二字。小冯,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引进技术,不是为了在单一一个点上形成突破,而是为了形成全面的突破。”
“正是如此。”冯啸辰道,“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任务,是实现11套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但这11套装备并不是咱们国家装备工业的全部,即使咱们实现了这11套装备的国产化,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潮流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国外已经开发出了新的装备,咱们如果把目光仅仅盯在装备本身上面,那么就只能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
“小冯说得对。”吴仕灿接了过来,说道,“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我认为,国家提出11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任务,只是把这11套装备作为依托平台,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11套装备的国产化,提高咱们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这种技术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一套装备的技术,而是可以扩散到整个工业领域中的通用技术。”
薛暮苍是从工厂里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有更深的体会,他说道:“老吴说的通用技术这个概念很重要。比如说焊接技术,有埋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冷焊、爆炸焊等等,这些技术并不是限定在一种特定产品上的,造化工设备可以用,造船也可以用,造飞机也可以用。咱们现在各自为战,搞化肥设备的引进一套技术,就专门用于化肥设备。等到要搞煤化工,又重新引进一遍,其实技术还是这些技术,根本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冯啸辰道:“花冤枉钱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没有机会引进技术的企业,不能享受到国家引进技术带来的红利,这才是最大的浪费。这次在罗冶,咨询公司的那位包总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他说罗冶引进的轴承滚珠表面淬火工艺,是金南那些小轴承企业梦寐以求的。如果能够把这些技术转让给他们,他们的产品质量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听冯啸辰这样问,包成明收起了刚才的说笑嘴脸,认真地说道:“的确,我刚才在车间里的确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只是因为还没有和冯处长你商量,所以不便直接说出来。冯处长,你觉得,我们除了帮罗冶推销自卸车之外,如果帮他们促成其他的一些业务,是不是也可以收他们的佣金呢?”
“其他业务,什么业务?”冯啸辰一时没反应过来。
“技术啊!”包成明压低声音道,“罗冶从美国引进了这么多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国内很多企业不具备的。罗冶如果愿意把这些技术转给其他企业,这些企业肯定愿意出钱的。
比如说吧,那位叫陈邦鹏的总工介绍说,他们引进了轴承滚珠的表面淬火工艺,是达到国外80年代初期技术水平的。这项技术我们金南那些小轴承厂也能用得上,如果能够把这项技术转让给他们,他们生产的轴承质量就能够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价钱也能卖得高出几成。让他们出点钱来学这项技术,他们肯定愿意的。”
“你确信?”冯啸辰问道。
包成明道:“冯处长,我虽然不是搞技术出身,可这些年和姚伟强这些人混在一起,也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技术上的事情。像滚珠表面淬火这事,我还是懂的。罗冶引进的这种叫作表面感应淬火工艺,现在国内只有几家大厂子搞过,金南那些小厂子根本就不懂这个。如果罗冶肯教,他们肯定愿意学的。”
冯啸辰心念一动,问道:“老包,你的意思是说,哪些企业掌握哪些技术,你们也关注过?”
包成明得意地笑道:“冯处长,你不是说什么样的信息都要搜集吗?我手上有一个技术情报部,就是专门搜集技术资料的。各家企业有什么样的独门技术,只要公开宣传过,我们都会记录下来。不过,很多企业把自己的技术瞒得很深,我们就不一定能够了解到了。”
冯啸辰道:“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这些技术都是国家花了很大的成本引进进来的,由我们这样一家民营的信息公司去帮助推销,不太合适。这样吧,老包,你也别忙着回浦江了,跟我先去一趟京城吧。”
第四百一十八章 职能变化
“技术交流?”
罗翔飞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冯啸辰,眉毛微微皱了起来。
冯啸辰从罗丘回到京城,马上便来找罗翔飞汇报工作了,同时还叫上了吴仕灿和薛暮苍两位。在简单介绍了有关自卸车销售的事情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促进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重装办成立近四年时间了,国家交给我们的11项重大装备引进任务,我们都在积极推进,有一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此之外,其他部门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但是,咱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引进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冯啸辰说道。
“引进技术是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潮流,全面提高咱们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吴仕灿下意识地回答道。类似于这样的话,在重装办的各种报告里是经常出现的,属于很常规的套路。
冯啸辰道:“没错,大家想过没有,这句话里最核心的词汇是什么?”
“最核心的词汇?”大家都有些懵。一句话说得太习惯了,有时候就会忽略掉它的真实内涵。
“赶超?潮流?世界?”吴仕灿回味着自己刚才的措辞,不知道冯啸辰的所指。
“是全面。”罗翔飞不愧是领导,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是全面提高里的全面二字。小冯,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引进技术,不是为了在单一一个点上形成突破,而是为了形成全面的突破。”
“正是如此。”冯啸辰道,“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任务,是实现11套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但这11套装备并不是咱们国家装备工业的全部,即使咱们实现了这11套装备的国产化,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潮流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国外已经开发出了新的装备,咱们如果把目光仅仅盯在装备本身上面,那么就只能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
“小冯说得对。”吴仕灿接了过来,说道,“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我认为,国家提出11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任务,只是把这11套装备作为依托平台,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11套装备的国产化,提高咱们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这种技术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一套装备的技术,而是可以扩散到整个工业领域中的通用技术。”
薛暮苍是从工厂里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有更深的体会,他说道:“老吴说的通用技术这个概念很重要。比如说焊接技术,有埋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冷焊、爆炸焊等等,这些技术并不是限定在一种特定产品上的,造化工设备可以用,造船也可以用,造飞机也可以用。咱们现在各自为战,搞化肥设备的引进一套技术,就专门用于化肥设备。等到要搞煤化工,又重新引进一遍,其实技术还是这些技术,根本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冯啸辰道:“花冤枉钱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没有机会引进技术的企业,不能享受到国家引进技术带来的红利,这才是最大的浪费。这次在罗冶,咨询公司的那位包总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他说罗冶引进的轴承滚珠表面淬火工艺,是金南那些小轴承企业梦寐以求的。如果能够把这些技术转让给他们,他们的产品质量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