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这么点小事,也要劳烦来总亲自跑一趟?”冯啸辰笑着恭维道。
来永嘉笑道:“我这个副总,本来就是分管物资工作的嘛,运输、保管、安装,我都管。再说,这几位同志前几年在乐城陪着我看守那批大乙烯设备,劳苦功高,借这个机会,我也带他们到国外转转,算是小小的犒劳了。”
“应该的,这完全是应该的。”冯啸辰道。
“来总,您刚才说,你们是来谈设备运输工作的,那么在德国这边的设备运输,是由你们负责,还是由德方负责?”杨海帆突然插话问道。
来永嘉没有多想什么,回答道:“是我们负责的,我们这次谈完之后,就要从国内派40名工人过来,负责设备的打包和装车、装船。没办法,德国的人工实在是太贵了,就这么点装运的工作,他们开出来的价格比我们高了10倍都不止。也好,如果不是他们漫天要价,我还不方便让工人们出来呢。出国一天,有10块钱的补助,还能开开眼界,我手下那些工人都争破头了。”
说到这里,他呵呵地笑了起来。冯啸辰却是眼睛一亮,想不到自己正在犯愁的事情,却无意间在这里发现了转机。来永嘉那些手下的工作作风,冯啸辰是见识过的。他至今还记得,在乐城的江边货场,立着一块牌子,写着:
“一个螺丝钉也不准损失,一个螺丝钉也不能生锈!”
来永嘉带着这样一支队伍,看守着8亿美元的设备,整整三年,愣是做到设备完好无损,这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问题,还有良好的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心。如果能够请到这样一支队伍帮着做哈根工厂的拆迁,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刚才与来永嘉聊天,冯啸辰还真没往这个方向去想,倒是杨海帆颇有一些急智,及时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也难怪,冯啸辰只顾着叙旧了,而杨海帆却是一直都在纠结拆解工厂的事情的。
“来总,你们住在什么地方,晚上我想请您坐坐。”冯啸辰向来永嘉发出了邀请。
来永嘉当然知道啥叫“坐坐”,那不是简单的找个地方坐着聊天,而是要宴请他的意思。他摆摆手道:“这个就不必了吧,咱们回国之后还有机会聊的,在德国随便吃顿饭,也得花到上百马克的外汇了。”
冯啸辰低声道:“来总,我可不是跟您客气,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请您帮忙。这个地方不太方便说话,所以想跟您约一个合适的时候。”
“请我帮忙?”来永嘉脸露狐疑之色,不过想了想冯啸辰的身份,又琢磨了一下冯啸辰的为人,觉得不太可能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于是便点点头道:
“好吧,我住在斯诺特酒店,晚上五点半之后就没事了,你们那个时候去找我吧。”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为国家赚取外汇
“拆一座工厂!”
饶是来永嘉性格沉稳,听到冯啸辰说出的事情之后,他还是惊得瞪圆了眼睛。
他们这会正坐在一家清静的德国小饭馆里,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杨海帆和李涛在场。因为知道冯啸辰要说的事情有些秘密,来永嘉没有把其他的手下带来,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吃饭,只带了秘书李涛一人前来赴冯啸辰的宴请。
因为是求人办事,同时又尊重来永嘉是前辈,冯啸辰特地点了几个价格不菲的德国菜,让几天来一直都靠啃面包充饥的来永嘉和李涛二人好好地打了一次牙祭。来永嘉的级别不低,在国内出差的时候,兄弟单位的接待标准都是很高的。但到德国来,他就只能和其他出国人员一样接受出国补贴标准,一天只有100马克的伙食费和零花钱。
因为这些钱是实行包干制的,穷惯了的干部们都舍不得用在满足口腹之欲上,随便买几个面包应付一下就可以了,省下钱买点外国商品,或者带回去补贴家用,都是更划算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还是如此,中国官员出差带一旅行袋方便面不算什么新闻了。至于到了新世纪,中国人出国还延续着带方便面的传统,但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吃不惯外国饭菜,这就另当别论了。
冯啸辰点菜的时候,李涛在旁边看着,一边口水直流,一边又觉得好生心疼。一份烟熏鲱鱼,180马克,抵得上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了。虽说他自己心里也一直觉得来一趟德国,不能尝尝当地的美食实在有些遗憾,但让他拿出这么多的钱去点一盘菜,他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的。
他不断地用眼睛去瞟来永嘉,想提醒来永嘉阻拦一下冯啸辰,不要花这种冤枉钱,谁料想,来永嘉却像是没看见一般,只是微微笑着,看冯啸辰装叉。
对冯啸辰这个人,来永嘉一直觉得有些看不透。冯啸辰年纪轻轻,处事却非常老练。徐家湾那一次的事情,他的处理手段看起来有些鲁莽,实际上却是环环相扣,一举立威,让徐家湾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拆迁户闻风丧胆,再不敢和乙烯项目为难。在此后,冯啸辰并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主要与乐城市政府讲和,还帮乐城争下了电视机项目,清除了乐城政府与乙烯项目之间的芥蒂。
时隔半年之后,乐城市果然得到了国家经委的批复,得以上马电视机项目。乐城市的一干官员弹冠相庆,私底下说重装办的那位冯处长还真是不错。而来永嘉在知道一些内情之后,不禁暗笑,国家很快就会放开地方的投资自主权,冯啸辰此举,不过是卖了一个空头人情而已。笑过之后,来永嘉对于冯啸辰的好奇又深了一层,能够在半年前就预见到国家政策走向,并且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何等神奇的能耐啊。
来永嘉笑道:“我这个副总,本来就是分管物资工作的嘛,运输、保管、安装,我都管。再说,这几位同志前几年在乐城陪着我看守那批大乙烯设备,劳苦功高,借这个机会,我也带他们到国外转转,算是小小的犒劳了。”
“应该的,这完全是应该的。”冯啸辰道。
“来总,您刚才说,你们是来谈设备运输工作的,那么在德国这边的设备运输,是由你们负责,还是由德方负责?”杨海帆突然插话问道。
来永嘉没有多想什么,回答道:“是我们负责的,我们这次谈完之后,就要从国内派40名工人过来,负责设备的打包和装车、装船。没办法,德国的人工实在是太贵了,就这么点装运的工作,他们开出来的价格比我们高了10倍都不止。也好,如果不是他们漫天要价,我还不方便让工人们出来呢。出国一天,有10块钱的补助,还能开开眼界,我手下那些工人都争破头了。”
说到这里,他呵呵地笑了起来。冯啸辰却是眼睛一亮,想不到自己正在犯愁的事情,却无意间在这里发现了转机。来永嘉那些手下的工作作风,冯啸辰是见识过的。他至今还记得,在乐城的江边货场,立着一块牌子,写着:
“一个螺丝钉也不准损失,一个螺丝钉也不能生锈!”
来永嘉带着这样一支队伍,看守着8亿美元的设备,整整三年,愣是做到设备完好无损,这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问题,还有良好的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心。如果能够请到这样一支队伍帮着做哈根工厂的拆迁,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刚才与来永嘉聊天,冯啸辰还真没往这个方向去想,倒是杨海帆颇有一些急智,及时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也难怪,冯啸辰只顾着叙旧了,而杨海帆却是一直都在纠结拆解工厂的事情的。
“来总,你们住在什么地方,晚上我想请您坐坐。”冯啸辰向来永嘉发出了邀请。
来永嘉当然知道啥叫“坐坐”,那不是简单的找个地方坐着聊天,而是要宴请他的意思。他摆摆手道:“这个就不必了吧,咱们回国之后还有机会聊的,在德国随便吃顿饭,也得花到上百马克的外汇了。”
冯啸辰低声道:“来总,我可不是跟您客气,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请您帮忙。这个地方不太方便说话,所以想跟您约一个合适的时候。”
“请我帮忙?”来永嘉脸露狐疑之色,不过想了想冯啸辰的身份,又琢磨了一下冯啸辰的为人,觉得不太可能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于是便点点头道:
“好吧,我住在斯诺特酒店,晚上五点半之后就没事了,你们那个时候去找我吧。”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为国家赚取外汇
“拆一座工厂!”
饶是来永嘉性格沉稳,听到冯啸辰说出的事情之后,他还是惊得瞪圆了眼睛。
他们这会正坐在一家清静的德国小饭馆里,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杨海帆和李涛在场。因为知道冯啸辰要说的事情有些秘密,来永嘉没有把其他的手下带来,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吃饭,只带了秘书李涛一人前来赴冯啸辰的宴请。
因为是求人办事,同时又尊重来永嘉是前辈,冯啸辰特地点了几个价格不菲的德国菜,让几天来一直都靠啃面包充饥的来永嘉和李涛二人好好地打了一次牙祭。来永嘉的级别不低,在国内出差的时候,兄弟单位的接待标准都是很高的。但到德国来,他就只能和其他出国人员一样接受出国补贴标准,一天只有100马克的伙食费和零花钱。
因为这些钱是实行包干制的,穷惯了的干部们都舍不得用在满足口腹之欲上,随便买几个面包应付一下就可以了,省下钱买点外国商品,或者带回去补贴家用,都是更划算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还是如此,中国官员出差带一旅行袋方便面不算什么新闻了。至于到了新世纪,中国人出国还延续着带方便面的传统,但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吃不惯外国饭菜,这就另当别论了。
冯啸辰点菜的时候,李涛在旁边看着,一边口水直流,一边又觉得好生心疼。一份烟熏鲱鱼,180马克,抵得上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了。虽说他自己心里也一直觉得来一趟德国,不能尝尝当地的美食实在有些遗憾,但让他拿出这么多的钱去点一盘菜,他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的。
他不断地用眼睛去瞟来永嘉,想提醒来永嘉阻拦一下冯啸辰,不要花这种冤枉钱,谁料想,来永嘉却像是没看见一般,只是微微笑着,看冯啸辰装叉。
对冯啸辰这个人,来永嘉一直觉得有些看不透。冯啸辰年纪轻轻,处事却非常老练。徐家湾那一次的事情,他的处理手段看起来有些鲁莽,实际上却是环环相扣,一举立威,让徐家湾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拆迁户闻风丧胆,再不敢和乙烯项目为难。在此后,冯啸辰并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主要与乐城市政府讲和,还帮乐城争下了电视机项目,清除了乐城政府与乙烯项目之间的芥蒂。
时隔半年之后,乐城市果然得到了国家经委的批复,得以上马电视机项目。乐城市的一干官员弹冠相庆,私底下说重装办的那位冯处长还真是不错。而来永嘉在知道一些内情之后,不禁暗笑,国家很快就会放开地方的投资自主权,冯啸辰此举,不过是卖了一个空头人情而已。笑过之后,来永嘉对于冯啸辰的好奇又深了一层,能够在半年前就预见到国家政策走向,并且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何等神奇的能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