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或许,冯啸辰所说的那个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就得着落在这个新业务上了。
“海帆,你觉得现在中国市场上做什么产品最好?”冯啸辰没有回答杨海帆的问题,而是先让杨海帆来发言。
杨海帆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搞电视机,你不会是想赶这个热潮吧?”
“当然不会。”冯啸辰道,从杨海帆的话里,他能感觉得到杨海帆对于电视机业务是不看好的,这与冯啸辰的想法完全一致。事实上,此时经委已经批复了乐城的电视机厂项目,与此同时,国内还有许多省市也正在向经委打报告,要求上马电视机业务。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到明年这个时候,全国已有以及在建的电视机厂将达到近200家之多,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将是一片竞争残酷的“红海”。冯啸辰如果扎进这个市场,那才叫犯傻呢。
“其他的家电,市场情况也不会太好,我觉得不宜进入。”杨海帆继续说道。
“你的判断与我一样,现在搞家电是最糟糕的时候。”冯啸辰道。
“如果不是家电的话……”杨海帆陷入了沉思。除了家电,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领域可以进入,比如服装、食品等等,但进入这些产业用不了1000万的投资,而且似乎也不是自己和冯啸辰熟悉的领域,冯啸辰不太可能去做。那么,还有什么呢?
冯啸辰道:“据我了解到的内部情况,今年下半年,国家将会推出全面改革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地方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将会拥有更多的投资、基建等权力。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投资意愿,你刚才说的各地都在建设电视机厂,就是一个表现。咱们没必要去凑他们的热闹,但是,他们要搞基建,总离不开工程机械吧?”
“你是说想搞工程机械?”杨海帆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这倒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啊。”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冯啸辰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冯啸辰穿越之前的21世纪前叶,中国都将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每年新建1万公里高速公路,上千公里的高铁,还有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工程,光是消耗的钢材和水泥就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还多。这样大的建筑工程量,在中国国内造就了若干家世界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还有脍炙人口的那句广告词:挖掘机哪家强。
别人忙着建厂子生产电视机,我就给他们提供建厂子用的挖掘机好了。用十年时间培育起品牌和生产能力,等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每个工地上都要有印着“辰宇”二字的挖掘机,那是何等富有成就感的场面啊。
杨海帆没有注意到冯啸辰的表情,他沉浸在对这个项目的思考之中,嘴里喃喃地念叨着:“搞工程机械,的确是一个好主意。现在别说是新岭,就连东山这样的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未来工程机械的需求量绝对是会大幅度增加的。搞工程机械咱们也有基础,从罗冶来的那些老师傅,过去就是搞矿山机械的,像挖掘机之类的,矿用的和建筑用的基本上是同样的道理。还有,咱们这些年搞轴承,联系的装备企业不少,咱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我看应当是能搞成的。”
“这么说,你同意这个想法了?”冯啸辰笑着问道。
杨海帆这才回过神来,他看了看冯啸辰,笑着连连点头道:“同意,当然同意。冯处长的战略眼光,我一向是非常佩服的,你说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初步这样确定下来了。”冯啸辰道,“给你几天时间,你把辰宇轴承的事情安排好,然后咱们一块出去转转。”
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抒涵的个人问题
定下这件事,两个人又聊了几句家常话,冯啸辰便把杨海帆送回了酒楼。春天酒楼的前身是某单位的驻新岭办事处,兼具餐饮和住宿的功能。陈抒涵接手之后,把大多数的客房改成了包间,但也还保留了一些房间,除了作为办公室之外,还有几个房间是可以住宿过夜的。杨海帆以往到新岭来办事,一般都是住在这里。
两个人来到陈抒涵的办公室,陈抒涵和杜晓迪二人果然正在喝茶,用的还是一套在内地很罕见的工夫茶具,据陈抒涵说是杨海帆送给她的。冯啸辰调侃了两句陈抒涵和杨海帆的小资情调,又喝了几口茶,这才与杜晓迪一道告辞出了酒楼,回自己家去。
走在路上,冯啸辰随口向杜晓迪问道:“你和陈姐刚才在聊什么呢?”
杜晓迪笑道:“主要还不是聊你吗,陈姐跟我说了好多你在知青点的事情,说那个时候你还小,闹了不少笑话。”
“完了完了,以后我在你面前就没有威信可言了。”冯啸辰装出懊恼的样子说道。
“才不会呢。”杜晓迪道,“你都是想赚一个亿的人了,我以后恐怕都得仰视你了。”
杜晓迪这话一半是玩笑,却也有另一半是认真的。她此前也知道冯啸辰能耐很大,颇有一些叱咤风云的感觉,但好歹冯啸辰做的那些事情还在她的常识范围之内,她感觉到的崇拜远多于惊愕。但今天这个会议,冯啸辰说的商业上的安排,尤其是一个亿的“小目标”,却实实在在地把杜晓迪给惊呆了。
“海帆,你觉得现在中国市场上做什么产品最好?”冯啸辰没有回答杨海帆的问题,而是先让杨海帆来发言。
杨海帆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搞电视机,你不会是想赶这个热潮吧?”
“当然不会。”冯啸辰道,从杨海帆的话里,他能感觉得到杨海帆对于电视机业务是不看好的,这与冯啸辰的想法完全一致。事实上,此时经委已经批复了乐城的电视机厂项目,与此同时,国内还有许多省市也正在向经委打报告,要求上马电视机业务。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到明年这个时候,全国已有以及在建的电视机厂将达到近200家之多,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将是一片竞争残酷的“红海”。冯啸辰如果扎进这个市场,那才叫犯傻呢。
“其他的家电,市场情况也不会太好,我觉得不宜进入。”杨海帆继续说道。
“你的判断与我一样,现在搞家电是最糟糕的时候。”冯啸辰道。
“如果不是家电的话……”杨海帆陷入了沉思。除了家电,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领域可以进入,比如服装、食品等等,但进入这些产业用不了1000万的投资,而且似乎也不是自己和冯啸辰熟悉的领域,冯啸辰不太可能去做。那么,还有什么呢?
冯啸辰道:“据我了解到的内部情况,今年下半年,国家将会推出全面改革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地方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将会拥有更多的投资、基建等权力。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投资意愿,你刚才说的各地都在建设电视机厂,就是一个表现。咱们没必要去凑他们的热闹,但是,他们要搞基建,总离不开工程机械吧?”
“你是说想搞工程机械?”杨海帆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这倒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啊。”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冯啸辰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冯啸辰穿越之前的21世纪前叶,中国都将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每年新建1万公里高速公路,上千公里的高铁,还有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工程,光是消耗的钢材和水泥就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还多。这样大的建筑工程量,在中国国内造就了若干家世界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还有脍炙人口的那句广告词:挖掘机哪家强。
别人忙着建厂子生产电视机,我就给他们提供建厂子用的挖掘机好了。用十年时间培育起品牌和生产能力,等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每个工地上都要有印着“辰宇”二字的挖掘机,那是何等富有成就感的场面啊。
杨海帆没有注意到冯啸辰的表情,他沉浸在对这个项目的思考之中,嘴里喃喃地念叨着:“搞工程机械,的确是一个好主意。现在别说是新岭,就连东山这样的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未来工程机械的需求量绝对是会大幅度增加的。搞工程机械咱们也有基础,从罗冶来的那些老师傅,过去就是搞矿山机械的,像挖掘机之类的,矿用的和建筑用的基本上是同样的道理。还有,咱们这些年搞轴承,联系的装备企业不少,咱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我看应当是能搞成的。”
“这么说,你同意这个想法了?”冯啸辰笑着问道。
杨海帆这才回过神来,他看了看冯啸辰,笑着连连点头道:“同意,当然同意。冯处长的战略眼光,我一向是非常佩服的,你说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初步这样确定下来了。”冯啸辰道,“给你几天时间,你把辰宇轴承的事情安排好,然后咱们一块出去转转。”
第三百六十二章 陈抒涵的个人问题
定下这件事,两个人又聊了几句家常话,冯啸辰便把杨海帆送回了酒楼。春天酒楼的前身是某单位的驻新岭办事处,兼具餐饮和住宿的功能。陈抒涵接手之后,把大多数的客房改成了包间,但也还保留了一些房间,除了作为办公室之外,还有几个房间是可以住宿过夜的。杨海帆以往到新岭来办事,一般都是住在这里。
两个人来到陈抒涵的办公室,陈抒涵和杜晓迪二人果然正在喝茶,用的还是一套在内地很罕见的工夫茶具,据陈抒涵说是杨海帆送给她的。冯啸辰调侃了两句陈抒涵和杨海帆的小资情调,又喝了几口茶,这才与杜晓迪一道告辞出了酒楼,回自己家去。
走在路上,冯啸辰随口向杜晓迪问道:“你和陈姐刚才在聊什么呢?”
杜晓迪笑道:“主要还不是聊你吗,陈姐跟我说了好多你在知青点的事情,说那个时候你还小,闹了不少笑话。”
“完了完了,以后我在你面前就没有威信可言了。”冯啸辰装出懊恼的样子说道。
“才不会呢。”杜晓迪道,“你都是想赚一个亿的人了,我以后恐怕都得仰视你了。”
杜晓迪这话一半是玩笑,却也有另一半是认真的。她此前也知道冯啸辰能耐很大,颇有一些叱咤风云的感觉,但好歹冯啸辰做的那些事情还在她的常识范围之内,她感觉到的崇拜远多于惊愕。但今天这个会议,冯啸辰说的商业上的安排,尤其是一个亿的“小目标”,却实实在在地把杜晓迪给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