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冯啸辰毫不留情地说道:“这不是个别电焊工的问题,而是反映出你们新阳二化机缺乏质量控制体系。一个电焊工家里有点事情,就能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如果承接这套30万吨合成氨项目分包的时候,你们又有哪个工人家里有点什么事,我们怎么保证你们的产品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呢?”
邓宗白这个时候才彻底反应过来,冯啸辰似乎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或者在用某种方法敲打自己,而是真的在考虑是否要引进技术的问题。冯啸辰是重装办的干部,如果他突然倒戈,转而支持全盘引进的方案,那么整件事情是完全可能翻盘的。
“冯处长,咱们重装办这边,不是一直都在推进装备国产化吗?”邓宗白小心翼翼地问道。
冯啸辰道:“我们罗主任的态度很明确,推进装备国产化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的装备制造能力的确跟不上,那我们也不能为了装备制造业一家的利益,而牺牲用户行业的利益。大化肥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大事,如果因为我们装备制造业的缺陷而耽误了设备投产,重装办也是不会答应的。”
“你凭什么说我们会耽误设备投产!”邓宗白瞪起了眼睛,大声地反驳道。事关企业的利益,他也顾不上去考虑冯啸辰的身份了。这一刻,他甚至怀疑郑斌是不是做通了冯啸辰的工作,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郑斌给了冯啸辰什么好处,以至于冯啸辰会突然站到郑斌的立场上去说话了。
冯啸辰没有跟着叫嚷,而是平静地问道:“邓厂长,你确信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吗?”
“我……”邓宗白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鸡,声音一下子就弱下来了。声音一弱,他的气势也就消了,这才想到冯啸辰是上级部委派来的人,自己还真没资格和他叫阵。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冯处长,这事情是明摆着的,国家有引进技术的政策,我们又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几家化工设备企业之一,如果我们做不成,换成其他家来,也是差不多的。”
冯啸辰向旁边走了几步,躲开陆续下楼来的考察团成员们。邓宗白也紧紧跟上,站在冯啸辰的身边,等着他发话。
冯啸辰道:“邓厂长,如果的确像你说的那样,那我们只能是暂时放弃大化肥国产化的目标,先练好内功,然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国家虽然确定了11套大型装备的研制任务,但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的装备都要同步完成。”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邓宗白结结巴巴地说道,“冯处长,王司长跟我说的并不是这样,他说你们都已经商量好了,这一次一定要逼着日本人转让技术的,你现在这样说,有没有和王司长他们商量过?”
冯啸辰道:“我会和王司长他们商量的。没错,王司长他们最初的想法的确是要优先考虑国产化问题,但非常遗憾,我没有看到你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只看到你们弹冠相庆,觉得只要有国家政策保护,你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你们是这样一种心态,那么引进技术就没有任何意义,它除了让国家多花一些钱,让用户遭受一些不必要的误工和质量损失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这……”邓宗白明白过来了,自己这些天的得意,是让冯啸辰改变初衷的直接原因。他扪心自问,冯啸辰说的还真是没错,自从知道王时诚打算给自己支持之外,他的心态是极其放松的,用弹冠相庆来形容也不为过。至于说如何引进技术,引进之后该如何消化吸收,这些问题还真没有进入他的考虑范围。
也不仅仅是他了,新阳二化机从上到下对于这件事都没有做什么准备。在他出发来日本之前,厂长奚生贵对他的交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合作制造的结果,其他的问题一概没说。照奚生贵的说法,只要合作制造的事情定下来,厂里就能够引进一大批进口设备,还要申请资金扩建厂房,顺带加盖两幢宿舍楼,届时全厂的日子都会好过得多。
至于说如何保证引进的技术能够全盘掌握,奚生贵没说,邓宗白也没琢磨过。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算不能全盘掌握日本人的技术,也不算什么过错,谁让咱们和日本人的技术差距太大呢?可是只要引进了设备,能够学到个三瓜两枣的,在国内市场上自己就有说话的底气了。
这些想法,邓宗白并没有向其他人说起,并冯啸辰却看得清清楚楚。也正因为恼火于邓宗白的不求上进,冯啸辰才会放出狠话,表示引进设备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
“冯处长,那照你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办呢?”邓宗白怯怯地问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
冯啸辰看着邓宗白,问道:“邓厂长,我记得你说过你是搞技术出身的,大化肥设备的关键技术,你是否了解?”
“我当然了解。”邓宗白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好歹也是搞了20多年化肥的,冯处长,你不会觉得我真的是个酒囊饭袋吧?”
冯啸辰道:“我可没这样说,我只是想问问,对于我国在大化肥设备上与国外的差距,邓厂长是怎么看的?”
“这个嘛……”邓宗白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个说来就话长了。简单说吧,化肥设备制造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是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第二是装备制造,第三是设备成套。对应的也是三个部门:设计院,化工设备厂,化工安装公司。
邓宗白这个时候才彻底反应过来,冯啸辰似乎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或者在用某种方法敲打自己,而是真的在考虑是否要引进技术的问题。冯啸辰是重装办的干部,如果他突然倒戈,转而支持全盘引进的方案,那么整件事情是完全可能翻盘的。
“冯处长,咱们重装办这边,不是一直都在推进装备国产化吗?”邓宗白小心翼翼地问道。
冯啸辰道:“我们罗主任的态度很明确,推进装备国产化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的装备制造能力的确跟不上,那我们也不能为了装备制造业一家的利益,而牺牲用户行业的利益。大化肥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大事,如果因为我们装备制造业的缺陷而耽误了设备投产,重装办也是不会答应的。”
“你凭什么说我们会耽误设备投产!”邓宗白瞪起了眼睛,大声地反驳道。事关企业的利益,他也顾不上去考虑冯啸辰的身份了。这一刻,他甚至怀疑郑斌是不是做通了冯啸辰的工作,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郑斌给了冯啸辰什么好处,以至于冯啸辰会突然站到郑斌的立场上去说话了。
冯啸辰没有跟着叫嚷,而是平静地问道:“邓厂长,你确信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吗?”
“我……”邓宗白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鸡,声音一下子就弱下来了。声音一弱,他的气势也就消了,这才想到冯啸辰是上级部委派来的人,自己还真没资格和他叫阵。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冯处长,这事情是明摆着的,国家有引进技术的政策,我们又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几家化工设备企业之一,如果我们做不成,换成其他家来,也是差不多的。”
冯啸辰向旁边走了几步,躲开陆续下楼来的考察团成员们。邓宗白也紧紧跟上,站在冯啸辰的身边,等着他发话。
冯啸辰道:“邓厂长,如果的确像你说的那样,那我们只能是暂时放弃大化肥国产化的目标,先练好内功,然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国家虽然确定了11套大型装备的研制任务,但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的装备都要同步完成。”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邓宗白结结巴巴地说道,“冯处长,王司长跟我说的并不是这样,他说你们都已经商量好了,这一次一定要逼着日本人转让技术的,你现在这样说,有没有和王司长他们商量过?”
冯啸辰道:“我会和王司长他们商量的。没错,王司长他们最初的想法的确是要优先考虑国产化问题,但非常遗憾,我没有看到你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只看到你们弹冠相庆,觉得只要有国家政策保护,你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你们是这样一种心态,那么引进技术就没有任何意义,它除了让国家多花一些钱,让用户遭受一些不必要的误工和质量损失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这……”邓宗白明白过来了,自己这些天的得意,是让冯啸辰改变初衷的直接原因。他扪心自问,冯啸辰说的还真是没错,自从知道王时诚打算给自己支持之外,他的心态是极其放松的,用弹冠相庆来形容也不为过。至于说如何引进技术,引进之后该如何消化吸收,这些问题还真没有进入他的考虑范围。
也不仅仅是他了,新阳二化机从上到下对于这件事都没有做什么准备。在他出发来日本之前,厂长奚生贵对他的交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合作制造的结果,其他的问题一概没说。照奚生贵的说法,只要合作制造的事情定下来,厂里就能够引进一大批进口设备,还要申请资金扩建厂房,顺带加盖两幢宿舍楼,届时全厂的日子都会好过得多。
至于说如何保证引进的技术能够全盘掌握,奚生贵没说,邓宗白也没琢磨过。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算不能全盘掌握日本人的技术,也不算什么过错,谁让咱们和日本人的技术差距太大呢?可是只要引进了设备,能够学到个三瓜两枣的,在国内市场上自己就有说话的底气了。
这些想法,邓宗白并没有向其他人说起,并冯啸辰却看得清清楚楚。也正因为恼火于邓宗白的不求上进,冯啸辰才会放出狠话,表示引进设备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
“冯处长,那照你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办呢?”邓宗白怯怯地问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
冯啸辰看着邓宗白,问道:“邓厂长,我记得你说过你是搞技术出身的,大化肥设备的关键技术,你是否了解?”
“我当然了解。”邓宗白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好歹也是搞了20多年化肥的,冯处长,你不会觉得我真的是个酒囊饭袋吧?”
冯啸辰道:“我可没这样说,我只是想问问,对于我国在大化肥设备上与国外的差距,邓厂长是怎么看的?”
“这个嘛……”邓宗白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个说来就话长了。简单说吧,化肥设备制造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是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第二是装备制造,第三是设备成套。对应的也是三个部门:设计院,化工设备厂,化工安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