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秦重从一开始就对这个项目的安排存有不满情绪,但国家已经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引进协议已经签订,相关的工作已经展开,所以他们再反对也没用,只能采取这种方法来消极抵制。包括胥文良申请退休的事情,也是这种抵制态度的表现,所谓“申请退休”,并不是真的马上就要退休。申请之后还有审批的阶段,一来二去,拖上十年八年也未可知,但冯啸辰他们却就没有理由非要让胥文良去挑大梁了。
关于这一点,冯啸辰、王根基都能看得透,秦重方面也知道他们是能够看透的。这种伎俩叫作阳谋:我就是这样做了,你还没办法。只要我不是明确地反对上级的指示,上级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一点事情就大动干戈。
在胥文良看来,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来找他的目的,肯定就是想打打感情牌,甚至可能是打打利益牌,劝说他出山来主持这个项目。胥文良也想好了,尽量拒绝他们的要求,实在拗不过的话,也可以给他们一个面子,但到时候出工不出力,他们也没啥话讲。以胥文良的看法,冯啸辰他们需要的,也就是胥文良挂个名而已,这样他们就好回去交代了。
正这样想着,冯啸辰又开口了,让胥文良觉得意外的是,冯啸辰居然略过了有关他退休的事情,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胥总工,我听说您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设计过一套1700毫米热轧机的图纸,能够让我们观摩一下吗?”
“你怎么知道我画的那套图纸?”胥文良有些诧异。
冯啸辰笑道:“我也是偶然听人说起的。胥总工也知道,我原来曾经在南江省冶金厅工作过,后来又去了国家经委冶金局,所以对于热轧机的技术挺感兴趣的。听说您画过这样一套图纸,我还真想看一看呢。”
“呵呵,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胥文良笑了笑,又说道:“好吧,既然冯处长想看,那我就献丑了。冯处长也是技术专家,我还想听听冯处长的意见呢。”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一个书柜前,拉开柜门,从里面抱出了一大捆图纸。冯啸辰和王根基连忙上前,帮着胥文良把图纸抱到了桌子上,然后又与胥文良一道,把图纸一张一张摊开,用镇纸压在那张大号的绘图桌上。
“这就是一台轧机的图纸?怎么会这么多?”王根基看着这一堆图纸,不觉有些眼晕。那图纸上画得密密麻麻的,又是线条又是符号,不懂行的人看来简直与天书相仿了。
冯啸辰笑道:“老王,这还只是一个总体设计图呢。如果要具体到各个部件,全部画出来可以装满几辆卡车。一套轧机好几万吨重,图纸画出来也得好几吨。”
胥文良翘了翘大拇指,说道:“小冯处长懂行。”
冯啸辰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道:“我哪是懂行,只是因为我亲手搬过这些图纸。我在南江冶金厅的时候,经委是打算从日苯引进这套设备的,谈判都已经到快要完成的时候了,日方把图纸都送了过来,那些图纸就有几吨。”
“这件事我知道,当时我们申请过去观看这些图纸,后来因为谈判失败了,日方把图纸又运走了,我们才没去成。”胥文良说道。
“哈哈,您如果当时去了南江,没准咱们还能见面呢。”冯啸辰笑着说道,接着,他用手指了指图纸,说道:“胥总工,能麻烦您给我讲解一下吗?”
第一百八十三章 是流芳百世还是抱憾终生
“这是主轧线,包括板坯库、加热炉区、粗轧区、精轧区、卷取区、钢卷运输区。从连铸机或初轧机送来的板坯,先经过检验清理,然后送入加热炉,出炉之后进行高压水除鳞……”
胥文良指着图纸上的图形向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侃侃而谈,眉宇间神采飞扬,全然没有了刚才刻意装出来的那份暮气。什么腰疼,什么老花眼加散光,到这一刻都不存在了,他的手臂在图纸上飞舞着,手指点到的地方,冯啸辰甚至都感觉自己能够听到重金属的铿锵声响。
“太精彩了,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胥文良全部介绍完毕之后,冯啸辰拍了拍巴掌,感慨地说道。他这话虽然有几分恭维的意思,但也并非全无诚意。以冯啸辰的眼光,可以看出胥文良在这套图纸上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很多地方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对比国外此前使用的苏联设备,的确有了非常明显的优化。
“这样一套设备,造价是多少?”王根基在旁边问道。
胥文良道:“全套设备粗算下来,8个亿左右的人民币。按汇率来算,差不多是5亿美元,比进口德国设备的价格要高出50%。但事实上,咱们现在虽然规定1美元换1.7元人民币,而实际上的换汇成本都不止5元人民币了,照这个比例来计算,自己制造这套设备,比进口就便宜多了。”
“才8亿人民币,的确是非常便宜了。”王根基点了点头,他原来不太懂冶金装备,但这些天恶补了一番,也算有点常识了。
南江钢铁厂引进的克林兹热轧机,合同金额是3.2亿美元,其中包含着德方转让一部分技术的费用。如果不含引进技术,价格还能再低一些。按照当时国内的汇率来说,3.2亿美元仅相当于5亿多人民币,比胥文良说的8亿元要少。
但事实上,这个汇率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规定,在国内的黑市上,1美元差不多能换到10元人民币。国家的出口商品都是压价销售的,卖出去之后国家还要给出口企业补贴,才能保证他们的利润。如果计算综合的换汇成本,1美元换成5元人民币都算是低估了。这样一算,8亿元人民币也就合1.6亿美元的样子,当然算是便宜的。
关于这一点,冯啸辰、王根基都能看得透,秦重方面也知道他们是能够看透的。这种伎俩叫作阳谋:我就是这样做了,你还没办法。只要我不是明确地反对上级的指示,上级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一点事情就大动干戈。
在胥文良看来,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来找他的目的,肯定就是想打打感情牌,甚至可能是打打利益牌,劝说他出山来主持这个项目。胥文良也想好了,尽量拒绝他们的要求,实在拗不过的话,也可以给他们一个面子,但到时候出工不出力,他们也没啥话讲。以胥文良的看法,冯啸辰他们需要的,也就是胥文良挂个名而已,这样他们就好回去交代了。
正这样想着,冯啸辰又开口了,让胥文良觉得意外的是,冯啸辰居然略过了有关他退休的事情,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胥总工,我听说您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设计过一套1700毫米热轧机的图纸,能够让我们观摩一下吗?”
“你怎么知道我画的那套图纸?”胥文良有些诧异。
冯啸辰笑道:“我也是偶然听人说起的。胥总工也知道,我原来曾经在南江省冶金厅工作过,后来又去了国家经委冶金局,所以对于热轧机的技术挺感兴趣的。听说您画过这样一套图纸,我还真想看一看呢。”
“呵呵,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胥文良笑了笑,又说道:“好吧,既然冯处长想看,那我就献丑了。冯处长也是技术专家,我还想听听冯处长的意见呢。”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一个书柜前,拉开柜门,从里面抱出了一大捆图纸。冯啸辰和王根基连忙上前,帮着胥文良把图纸抱到了桌子上,然后又与胥文良一道,把图纸一张一张摊开,用镇纸压在那张大号的绘图桌上。
“这就是一台轧机的图纸?怎么会这么多?”王根基看着这一堆图纸,不觉有些眼晕。那图纸上画得密密麻麻的,又是线条又是符号,不懂行的人看来简直与天书相仿了。
冯啸辰笑道:“老王,这还只是一个总体设计图呢。如果要具体到各个部件,全部画出来可以装满几辆卡车。一套轧机好几万吨重,图纸画出来也得好几吨。”
胥文良翘了翘大拇指,说道:“小冯处长懂行。”
冯啸辰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道:“我哪是懂行,只是因为我亲手搬过这些图纸。我在南江冶金厅的时候,经委是打算从日苯引进这套设备的,谈判都已经到快要完成的时候了,日方把图纸都送了过来,那些图纸就有几吨。”
“这件事我知道,当时我们申请过去观看这些图纸,后来因为谈判失败了,日方把图纸又运走了,我们才没去成。”胥文良说道。
“哈哈,您如果当时去了南江,没准咱们还能见面呢。”冯啸辰笑着说道,接着,他用手指了指图纸,说道:“胥总工,能麻烦您给我讲解一下吗?”
第一百八十三章 是流芳百世还是抱憾终生
“这是主轧线,包括板坯库、加热炉区、粗轧区、精轧区、卷取区、钢卷运输区。从连铸机或初轧机送来的板坯,先经过检验清理,然后送入加热炉,出炉之后进行高压水除鳞……”
胥文良指着图纸上的图形向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侃侃而谈,眉宇间神采飞扬,全然没有了刚才刻意装出来的那份暮气。什么腰疼,什么老花眼加散光,到这一刻都不存在了,他的手臂在图纸上飞舞着,手指点到的地方,冯啸辰甚至都感觉自己能够听到重金属的铿锵声响。
“太精彩了,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胥文良全部介绍完毕之后,冯啸辰拍了拍巴掌,感慨地说道。他这话虽然有几分恭维的意思,但也并非全无诚意。以冯啸辰的眼光,可以看出胥文良在这套图纸上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很多地方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对比国外此前使用的苏联设备,的确有了非常明显的优化。
“这样一套设备,造价是多少?”王根基在旁边问道。
胥文良道:“全套设备粗算下来,8个亿左右的人民币。按汇率来算,差不多是5亿美元,比进口德国设备的价格要高出50%。但事实上,咱们现在虽然规定1美元换1.7元人民币,而实际上的换汇成本都不止5元人民币了,照这个比例来计算,自己制造这套设备,比进口就便宜多了。”
“才8亿人民币,的确是非常便宜了。”王根基点了点头,他原来不太懂冶金装备,但这些天恶补了一番,也算有点常识了。
南江钢铁厂引进的克林兹热轧机,合同金额是3.2亿美元,其中包含着德方转让一部分技术的费用。如果不含引进技术,价格还能再低一些。按照当时国内的汇率来说,3.2亿美元仅相当于5亿多人民币,比胥文良说的8亿元要少。
但事实上,这个汇率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规定,在国内的黑市上,1美元差不多能换到10元人民币。国家的出口商品都是压价销售的,卖出去之后国家还要给出口企业补贴,才能保证他们的利润。如果计算综合的换汇成本,1美元换成5元人民币都算是低估了。这样一算,8亿元人民币也就合1.6亿美元的样子,当然算是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