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17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志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这才是好同志呢,不用客气,”孙大哥说。

  听着二人的话,杨继西勾起笑,继续前行。

  等到家时,文生拉着孙大嫂的手,一脸兴奋地指着柴房那放着的一小捆树条,“我背回来的!”

  “文生可真厉害!”孙大嫂夸道,又给文生擦了擦满是汗水的脸。

  “晚上给文生同志加个鸡腿,”杨继西笑道。

  文生红着脸嘻嘻一笑,“给姑姑吃,姑姑带妹妹呢。”

  “哎哟我们文生可真体贴!”杨大奶奶和杨二奶奶把文生夸成了花,文生只觉得整个人都飘起来了。

  见狗蛋他们找自己玩儿,文生又赶紧指着那小捆树条炫耀着,狗蛋倒是没啥,毛蛋可崇拜了。

  “文生你好厉害!”

  毛蛋还没干过啥活儿呢,更没有跟着大人去过后山,“后山有大虫吗?”

  为了不让小孩子们自己上后山,大人总会编造一些吓人的动物,让孩子们知道后山是危险的,没有大人陪同,不可以去。

  文生盯着毛蛋看了看,“有的,所以不能自己上山去哟。”

  杨继西听到这话有些惊讶,孙大嫂笑了笑,“前年回来时,他就想和贵子一起去山上,我叮嘱过几次,他就记下了,小孩子一个人是不可以上山的,不管山里有没有什么东西。”

  “真聪明啊,记性也好,”杨二爷爷赞道。

  孙大嫂笑了笑谦虚道,“皮起来的时候也让人很头疼的。”

  “哪有孩子不让人头疼的?”杨二奶奶哈哈一笑。

  杨继西洗了手,擦了脸,进厢房看孙桂芳她们。

  孙桂芳正在给嫣嫣喂奶,见他进来便道,“给嫣嫣拿尿布过来。”

  “欸,”杨继西打开衣柜,旁边一小排都是叠好的尿布,“我来。”

  “还在吃呢,”孙桂芳笑着点了点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嫣嫣。

  “真乖,”杨继西怎么看怎么喜欢,见他盯着看,孙桂芳微微侧身,微嗔道,“你看啥呢?”

  “不看了不看了,”知道孙桂芳脸皮薄,杨继西笑着坐在床边等嫣嫣吃好了,就给她换尿布。

  其实已经把脏了的尿布拿下来了,还被杨二奶奶给洗了屁股,此时的小丫头在吃口粮,倒也不怕她忽然来一下。

  等嫣嫣吃好后,杨继西赶紧把尿布给她包上,抱着逗弄到对方睡着后,才小心地放在孙桂芳身旁。

  又跟孙桂芳说起文生背柴的事儿,孙桂芳听得满脸笑容,“这孩子长大后肯定有出息。”

  “肯定的,”杨继西点头,他记得上辈子孙大哥他们出了事,是孙大嫂的娘家把文生养大的,后来文生虽然没有从政,却做了一番事业出来,等文生来接孙桂芳的时候,对方却已经走了很多年了....

  不能再想!

  杨继西说起嫣嫣满月酒的事。

  “原本我们新房建好的时候就没有办席面,所以这一次爹娘想办得好一些。”

  杨继西说起菜的规格,还有大概要用多少钱,孙桂芳听完后说到鱼这上面,“那边在卖鱼,那就.....”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继西握住她的手,“为什么没有彻底断,我是怕小人,明着来我当然不怕。”

  但他有家人,所以很多事他没有做绝。

  除了对杨老汉夫妇,这是因为他知道这二人够蠢,做小人事也会被一眼看穿。

  但别的人....

  特别是杨继北夫妇,他拿不准,也摸不透。

  “你做得对,”孙桂芳见他沉默,便知道他又在想梦里的事,“我们做我们自己该做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保护好自己的家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杨继西拉起她的手,垂头印下一吻,“我知道。”

  二人静静相拥,一直到杨继西忽然道,“你身上的奶香味好好闻。”

  啪地一下,孙桂芳满脸通红地推开了他,“干你的活儿去!”

  杨继西扑哧一笑,又怕吵醒孩子,便笑着出去了。

  孙大哥他们是翌日吃了早饭后回去的,正好今儿又是赶集日,于是杨继西便和他们一道出发的。

  路上孙大哥问杨继西以后有什么打算。

  杨继西立马明白他的意思了,“现在孩子还小,爹娘好不容易才有我们陪伴,所以我想在家里多待待再说。”

  “我也料到你会这么说了,”孙大哥并不觉得意外,“不过等嫣嫣再大一些再考虑也不晚。”

  杨继西点头,“是这个道理。”

  文生还在问孙大嫂,什么时候才能再去姑父家看妹妹,还有找石头哥哥玩儿。

  “还有十几天,咱们就可以过来了,”孙大嫂道。

  “为什么?”

  “因为再过十几天就吃你嫣嫣妹妹的满月酒席了。”

  “就是她满一岁了吗?”

  “不,是满一个月......”

  难得回老家来,孙大哥他们也一道去了镇上赶集,到了镇上后,他们便分开买东西去了,杨继西去买了两斤瘦肉,以及两根棒子骨,接着又去买菜油啥的,上次忘记买了。

  李成杰背着手在街上溜达,瞧见从供销社出来的杨继西,立马快步过来和他打招呼,“杨兄弟啊!你可好久没来找我了!”

  杨继西正在想事儿,他忽然蹿上前,还把他吓一跳,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媳妇儿在坐月子呢,所以我之前说九月、十月我都可能来不了的。”

  “哎哟,没有你帮忙,我这活儿都没什么意思了,”李成杰叹气道,“不过也能理解,满月酒什么办?兄弟我去也凑凑热闹。”

  “李哥来那我就很高兴了,”杨继西说了个日子,李成杰点头记下,和他说了几句话,知道他惦记着家里的媳妇儿孩子,便也没说太久,等他走后,李成杰快步到了陈翔家,找到小夏。

  “杨兄弟家的闺女马上要吃满月酒了,你们去找点好东西,到时候好随礼。”

  “要我说,还是随红封最好,”小夏挠头道,“别的万一不合适呢?”

  李成杰摸了摸下巴,“可只是随红封,是不是太随便了?”

  “那、那就弄点棉布啥的,给孩子做衣服?”

  “我觉得杨哥很疼媳妇儿,还是给嫂子买衣服吧。”

  “你怕是要被杨哥打死,人家疼媳妇儿,不代表愿意你替人家疼!”

  杨继西可不知道有人要给自己媳妇儿买衣服,他已经在往回走了,九月空间更新出四千个鸡蛋,全部放在箩筐里装着,堆在空间里。

  孙桂芳一天顶多吃六个鸡蛋,坐完月子,顶多吃一两百个,但那么多鸡蛋,杨继西没准备这个月就卖给李成杰。

  除了鸡蛋,空间里还有之前在崂山换来的鸡,还有一个十几斤的乌龟,以及一点米面,而这个月初一,他又在福窝放了米。

  手里不缺钱的时候,攒粮食是最好的。

  今儿天有些不好,杨继西出门时带了伞,孙大哥他们也被杨二奶奶塞了两把过去,所以当半夜上下起雨时,杨继西没有和旁人一样成落汤鸡。

  杨二奶奶正和孙桂芳说话,听见外面传来雨声,她起身出去看了看,见雨还有些大后,回来道,“得亏我让继西他们带了伞。”

  “昨晚上就有点闷热,”杨二奶奶坐下,拿起还没做完的夏衣继续做,这是给孙桂芳做的,是周大舅娘送来的布,“也不知道继康他们有没有打伞。”

  “应该有的,康嫂说过要是带着小孩子,那出门就得带伞,以防万一。”

  这也是以前闲聊的时候,康嫂教给她的带娃技点。

  “也对,她向来是个心思细的,”杨二奶奶点头,“说起来,她和继康认识也是因为一个小事儿呢。”

  “怎么说?”

  孙桂芳好奇道。

  她坐月子呢,杨二奶奶当然不让她碰针线,这会儿嫣嫣也睡着了,她靠着枕头看杨二奶奶做衣服。

  “也是继康十七八岁的时候,于大的姐姐出嫁,正好呢就嫁在你康嫂娘家那边,继康呢,是最后送嫁妆的人,那是于家忘记拿走的东西,便请继康送去。”

  “那天的雨和今天差不多大,半路上,继康没带伞,又背着东西。”

  “他怕东西打湿了,就把衣服脱下,还早背篓上面放了芭蕉叶,又在上面盖上自己的衣服,倒也能撑到那户人家去,那时候天已经有些冷了,等他进了村淋得不成样子。”

  杨二奶奶抿唇一笑,“巧的是你康嫂家就住在村口,她和她妹妹正要去新郎家喝喜酒,姐妹二人一人打一把伞,她见继康那样子,又得知他是送嫁妆的,便把自己那把伞给了继康。”

  孙桂芳听得双眼发亮,“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然后那个二愣子在新郎家换了衣服,吃了一顿饭,再找你康嫂的时候,就找不到人了,他也不知道康嫂的家就是村口那家啊。”

  杨二奶奶笑得不行,“那天新郎他们也忙,加上下午也下雨,所以这个二愣子就把伞打回了家。”

  孙桂芳也笑得不行,“那伞最后还给康嫂了吗?”

  杨二奶奶把衣服一翻,拢了一下后,继续下针,闻言摇头,“他没找到人,那把伞回来后就交给你大娘,跟你大娘说有个姑娘借了他一把伞,然后他找不到人,下午又下雨了,就打回来了,结果当然是你被大娘一顿骂!”

  “什么一顿骂啊?”

  杨大奶奶笑眯眯地过来,便听见这话。

  她见厢房门关着,可因为有窗户,还是那么亮堂,瞧着就喜欢,窗户也不是对着床的,而是在高处,也吹不到人,而且天冷的时候,杨继西还会用东西封住窗口,这样也不会进冷风。

  “坐坐坐,”杨二奶奶笑着招呼,“在跟桂芳说你儿子当年的事儿呢。”

  “伞?”杨大奶奶想起自己刚才听到的话,“是石头娘借给他的那把吧?”

  “对对对,”杨二奶奶笑得不行。

  杨大奶奶也难掩笑意对孙桂芳道,“我当时骂他,你不知道放在新郎家,到时候人家总会问一声的吧?他说怕新郎忘记了,把人家的伞弄丢了!把我气得哟!”

  她的声音也不大,想着嫣嫣在睡觉呢,“我说你直接拿回来,人家问了没人把伞放在那,那才人家才觉得伞掉了呢!”

  孙桂芳笑得不行,捂着肚子,“哎哟笑得我肚子疼。”

  “可别笑得那么厉害,”杨二奶奶接着道,“不过二人总归是那一对人,桂芳,你猜是什么时候二人又遇见了?”

  孙桂芳想了想,“不会是于家姐姐生孩子的时候吧?”

  杨大奶奶一抚掌,“可不就是!”

  “不过那天是大晴天,继康是跟着我去吃酒的,没带伞,我那会儿正想给他张罗事儿,所以硬拉着他和我四处吃席,结果他一眼就认出石头妈了,跟我说,这姑娘就是借伞给他的那人。”

  杨大奶奶回想起往事,这满眼都是笑,“我一眼就喜欢上这姑娘,笑着和她搭话,她也认出继康来,但也没生气,我瞧着继康也时不时的看人家,想着,这不就是喜事儿了吗?”

  然后杨大奶奶就向于大姐婆婆打听起康嫂来,得知就是村口那户人家的姑娘,家里几口人又是什么性子后,杨大奶奶回家问了杨继康,杨继康红着脸说她做主后,便请媒人上门提亲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