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别人经常笑他,说姜默,你做事情太三分钟热度了,善变,没个定性,飘。他面上不响,心里回一句,你懂个屁。不试试怎么知道到底哪条路才适合自己?他只是在给自己的人生试错。
他少年时期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能终生为其付出的事情坚持下去。
找了很多年,试了很多年,可以说每样都还算有天赋,但每样他都学不精。
文学,诗,音乐,绘画,都很有趣,都充满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值得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研习……可是,姜默贪心地想着,有没有一种艺术,可以把他学过的所有东西都用上?
有吗?
他最后确定了,是电影。
学电影的人很多,真正会拍电影的人少,这是姜默和那群朋友厮混几年下来后的切身感悟。很多人坐下来跟你聊的时候头头是道,左一句新浪潮右一句左岸派,只要聊起电影就开无轨电车,可是一到片场就成了哑巴,戏都讲不清楚。导演其实要做的更多是临场性的工作,谈理论没用的。
姜默跟着唐李在戏剧学院混了四年,暗中观察,学习,渐渐明白在学校学的东西完全不够,真正上手拍是另一回事了,需要跟更多东西打交道,要和人打交道,要和机器打交道,和很多意外打交道……当然,跟人打交道是核心。
姜默一点都不排斥跟人打交道,他喜欢交朋友,不是带有目的性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好奇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
姜默对交朋友这件事有一种奇异的自信,只要一起喝过三次酒,他一定能跟对方变成好兄弟,也没什么特殊的技巧,真心换真心而已。
这些年,他因为喝酒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各行各业,男男女女,他们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际遇。
有很多人陪他喝酒,但有一个人比较特别,那个人会来接他回家。
他甚至忘了是怎么开始的……好像是某次喝醉了,沈朝文刚好打电话过来,自己叫他过来玩?记不清了。反正后来只要自己喝醉了,沈朝文总是会出现。即使是凌晨三四点这人都会来,风雨无阻。每每席散,姜默总能看到一个沉默的人在等着他。
“弟弟来接”这一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姜默的朋友称为奇观,别人喝醉都是自己扶着墙吐回去的,就他有人接。
再后来不仅是姜默习惯了,就连姜默的那些朋友也习惯了,只要他喝醉,打电话给他弟就行,弟弟贼靠谱。
其实姜默知道沈朝文在学校很忙,这人长了张冰山脸,可在学校完全是偶像派的作风,他忙着学习,忙着打比赛,忙着在学校里叱咤风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姜默也是后来才发现的,沈朝文对一切比赛都很感兴趣,他喜欢赢,喜欢拿第一,大大小小的比赛他都十分踊跃积极,打个高校辩论赛都能直接杀到决赛去,硬是把常年拿冠军的那个学校给比下去了。
离谱的是,这类事情沈朝文从不在他面前主动提起,姜默得知的渠道永远是‘听说’。索菲亚说,我听说有公司想签你弟去当模特,厉害了。唐李说,我听说你弟要去打商赛了,厉害了。听说,听说,怎么自己没听沈朝文说?他们认识的不是同一个人吗?不说也行,姜默才懒得问,但内心十分疑惑沈朝文是怎么能在学校日理万机的间隙里跑来接自己的?他不是忙着在学校里当风云人物么?看来大学生作业还是不够多。
姜默也想过为什么沈朝文这么执着于把喝醉的他捡回家,想来想去,没想明白。后来也懒得想了,心很大地安慰自己,那是弟弟,跟弟弟为什么要客气?反正一直都这样相处着,没出过什么问题。
他能感觉到,沈朝文走的是一条标准的精英路线,每天忙着比赛、赢,当第一名。而自己的生活跟沈朝文是两个极,他不在意得失输赢,只要开心。
看起来南辕北撤的生活,可他们的关系却一直都很好,只要自己在上海的时候喝醉,沈朝文毫无二话,立刻就跑过来了。
家里有什么事他也会第一时间跑过来帮忙。在姜默一家人看来,这是个努力又懂事的孩子。一个长得帅,高高瘦瘦办事利索的北方男孩,怎么看都很顺眼,姜默父母特别待见他,让他只要休息就来家里住。沈朝文过年过节会帮姜默家带点东西回去给老人,梅晴也会记得给沈朝文姥姥也捎带一份……
这么来来往往一两年,沈朝文渐渐成了姜默家很重要一个编外人员。梅晴女士更直接些,直接让沈朝文认自己当了干妈。
混着混着,醉生梦死着,时间就这么悄悄混过去了。等繁琐的手续全都办完后,姜默不久后将出国继续深造。
去法国的前一个月,姜默几乎每天都是喝得人事不省的状态,朋友们为他践行践了整整一个月。离开上海前一晚,依旧是他最爱的酒局,但这次只叫了几个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在索菲亚的店里喝,离别局,小聚,四瓶威士忌,姜默一个人已经干掉了大半瓶,纯饮,他讨厌加冰。
喝着喝着,正开心地干杯的时候,沈朝文提着个袋子进来了。
他径直走向姜默,很自然地从袋子里掏出一瓶营养快线放到姜默面前,一句话都没说,也没跟人打招呼,转身去吧台坐下了。
如果来的时候姜默还没喝好,他会自己找个角落坐下做自己的事情,等。
他少年时期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能终生为其付出的事情坚持下去。
找了很多年,试了很多年,可以说每样都还算有天赋,但每样他都学不精。
文学,诗,音乐,绘画,都很有趣,都充满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值得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研习……可是,姜默贪心地想着,有没有一种艺术,可以把他学过的所有东西都用上?
有吗?
他最后确定了,是电影。
学电影的人很多,真正会拍电影的人少,这是姜默和那群朋友厮混几年下来后的切身感悟。很多人坐下来跟你聊的时候头头是道,左一句新浪潮右一句左岸派,只要聊起电影就开无轨电车,可是一到片场就成了哑巴,戏都讲不清楚。导演其实要做的更多是临场性的工作,谈理论没用的。
姜默跟着唐李在戏剧学院混了四年,暗中观察,学习,渐渐明白在学校学的东西完全不够,真正上手拍是另一回事了,需要跟更多东西打交道,要和人打交道,要和机器打交道,和很多意外打交道……当然,跟人打交道是核心。
姜默一点都不排斥跟人打交道,他喜欢交朋友,不是带有目的性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好奇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
姜默对交朋友这件事有一种奇异的自信,只要一起喝过三次酒,他一定能跟对方变成好兄弟,也没什么特殊的技巧,真心换真心而已。
这些年,他因为喝酒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各行各业,男男女女,他们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际遇。
有很多人陪他喝酒,但有一个人比较特别,那个人会来接他回家。
他甚至忘了是怎么开始的……好像是某次喝醉了,沈朝文刚好打电话过来,自己叫他过来玩?记不清了。反正后来只要自己喝醉了,沈朝文总是会出现。即使是凌晨三四点这人都会来,风雨无阻。每每席散,姜默总能看到一个沉默的人在等着他。
“弟弟来接”这一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姜默的朋友称为奇观,别人喝醉都是自己扶着墙吐回去的,就他有人接。
再后来不仅是姜默习惯了,就连姜默的那些朋友也习惯了,只要他喝醉,打电话给他弟就行,弟弟贼靠谱。
其实姜默知道沈朝文在学校很忙,这人长了张冰山脸,可在学校完全是偶像派的作风,他忙着学习,忙着打比赛,忙着在学校里叱咤风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姜默也是后来才发现的,沈朝文对一切比赛都很感兴趣,他喜欢赢,喜欢拿第一,大大小小的比赛他都十分踊跃积极,打个高校辩论赛都能直接杀到决赛去,硬是把常年拿冠军的那个学校给比下去了。
离谱的是,这类事情沈朝文从不在他面前主动提起,姜默得知的渠道永远是‘听说’。索菲亚说,我听说有公司想签你弟去当模特,厉害了。唐李说,我听说你弟要去打商赛了,厉害了。听说,听说,怎么自己没听沈朝文说?他们认识的不是同一个人吗?不说也行,姜默才懒得问,但内心十分疑惑沈朝文是怎么能在学校日理万机的间隙里跑来接自己的?他不是忙着在学校里当风云人物么?看来大学生作业还是不够多。
姜默也想过为什么沈朝文这么执着于把喝醉的他捡回家,想来想去,没想明白。后来也懒得想了,心很大地安慰自己,那是弟弟,跟弟弟为什么要客气?反正一直都这样相处着,没出过什么问题。
他能感觉到,沈朝文走的是一条标准的精英路线,每天忙着比赛、赢,当第一名。而自己的生活跟沈朝文是两个极,他不在意得失输赢,只要开心。
看起来南辕北撤的生活,可他们的关系却一直都很好,只要自己在上海的时候喝醉,沈朝文毫无二话,立刻就跑过来了。
家里有什么事他也会第一时间跑过来帮忙。在姜默一家人看来,这是个努力又懂事的孩子。一个长得帅,高高瘦瘦办事利索的北方男孩,怎么看都很顺眼,姜默父母特别待见他,让他只要休息就来家里住。沈朝文过年过节会帮姜默家带点东西回去给老人,梅晴也会记得给沈朝文姥姥也捎带一份……
这么来来往往一两年,沈朝文渐渐成了姜默家很重要一个编外人员。梅晴女士更直接些,直接让沈朝文认自己当了干妈。
混着混着,醉生梦死着,时间就这么悄悄混过去了。等繁琐的手续全都办完后,姜默不久后将出国继续深造。
去法国的前一个月,姜默几乎每天都是喝得人事不省的状态,朋友们为他践行践了整整一个月。离开上海前一晚,依旧是他最爱的酒局,但这次只叫了几个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在索菲亚的店里喝,离别局,小聚,四瓶威士忌,姜默一个人已经干掉了大半瓶,纯饮,他讨厌加冰。
喝着喝着,正开心地干杯的时候,沈朝文提着个袋子进来了。
他径直走向姜默,很自然地从袋子里掏出一瓶营养快线放到姜默面前,一句话都没说,也没跟人打招呼,转身去吧台坐下了。
如果来的时候姜默还没喝好,他会自己找个角落坐下做自己的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