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务苦笑道:“这比进入炎帝仙宫可要难太多了。”

  虎娃问道:“若是换作崇伯大人,师兄还会为此担忧吗?”

  少务:“那倒不会。”

  虎娃:“师兄既不为鲧担忧,就不必为禹担忧。”言下之意,只要是鲧能做到的事情,禹就一定能做到。

  登上神民丘峰顶,有时确实比进入炎帝仙宫更难。因为在寻常情况下,瑶姬完全可以打开炎帝仙宫,主动指引伯禹进去。今日瑶姬并没有打开炎帝仙宫,却开启了神民丘中的大阵。哪怕是真仙下界至此,若不先破了此阵,想上神民丘,也得如凡人般一步步地登临。

  伯禹以神珍铁,也就是那根神器铁棒为杖,攀登了七天七夜,终于来到了神民丘的峰顶,看到了朝霞中俏立的瑶姬。他赶紧上前行礼道:“中华治水之臣禹,拜见瑶姬仙子!”

  瑶姬转过身来道:“你果然和崇伯长得一模一样!听说你要见我,所为何事?”

  伯禹:“求赐炎帝令。”

  ……

  第081章、炎黄子孙

  伯禹为何要登上神民丘拜见瑶姬,并求取炎帝令?这与中华南部大江中下游区域各部的形势有关。在浦阪朝堂上,就有不少人对伯禹劈开巫云山脉的治水之策提出了反对意见,甚至连代表巴原三国的骁阳,也对此充满疑虑。

  天子重华最终任命伯禹为治水之臣,但前提条件是成功完成此事。倒也不能说重华是有意刁难伯禹,尽管有不少大臣建议先治理大河流域的水患,大江流域的事情暂且放到以后再说。

  但重华身为天子却很清楚,若要集合天下各部之力治水,非得先解决南方大江流域各部族的问题不可。否则天下危矣,他这个天子之位也绝坐不安稳,行事须防患于未然。

  想当年末代炎帝榆罔归降黄帝轩辕,轩辕又击败了反叛自立的蚩尤,成为天下各部的共主。历代黄帝对于炎帝旧部势力采取的手段,大多都是和稀泥、掺沙子,也就是尽量招抚、分化、融合,并将一部分好惹事的部族迁移到边远地带。

  在颛顼帝为天子时,曾巡视天下娶了各部的女子,用通婚和迁居杂处的手段,促进了部族大融合,中华各部形势一直都是趋于稳定的。但到了帝尧末年,随着中华帝国的扩张,所辖的人口和疆域都远远超过了当初,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隐患逐渐显现。

  炎黄部族之间的冲突,从历史上看,总体呈消弭的趋势,有些部族已经完全融合入中华联盟之中,比如四岳部。可是在局部地区,很多冲突又有重现甚至加剧的趋势,比如南方九黎旧部的隐患。而重辰部与共工部世代水火不容,也可视作这种冲突的延续。

  重华是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且是受了伯羿的余荫。蛊神被除、妖邪斩尽,解决了九黎旧部的隐患,重辰部与九黎一场大战之后,重华趁机招抚九黎旧部分化为五个大部,并瓦解了共工部、重新册封了三位伯君。

  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不仅改变了地形地貌,也改变了天下各部的形势。假如不是这场大洪水,重华的治国之策也许会很平稳地完成过渡;但话又说回来,若没有这场大洪水,他也很难取代崇伯鲧登上天子大位。

  长达十余年的灾难,中华联盟的总体国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扭转不了的。在衰退的过程中,便会暴露很多原本不会出现的问题与冲突。帝尧执政末年力不从心,也是因为时运不济,重华执政初期同样是这种处境。

  大洪水造就了复杂的局面。区域间各部族的融合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因为人们必须要协作以对抗天灾。但从整个中华版图来看,不同区域的部族之间,联系与交流却被极大地削弱了。因为被大水分隔,别的不说,仅仅是交通往来就变得极为不便。

  有很多部族损失惨重,由于人口的迁移和局部协作,又有若干部族的势力急速扩张。比如原共工部被一分为三,可是因为大洪水的影响,其中有两支部族都向另一支部族领地中迁移,最后这支越来越壮大的部族就是原属共工之臣的相柳部。

  在大江以南,不仅只有九黎五大部。九黎原先有九大部,除奔黎部融合入重辰部之外,吴黎、水黎、花黎如今皆已无名,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而残余的部众则迁移到了百越之地。

  百越之地是大江入海口以南的广袤蛮荒,位置十分偏远,原先生活在那一带的都是蛮荒野民。这一批黎民残部到达百越后,与百越之族通婚,融合当地的部族繁衍至今,其中最重要的部族是防风氏。

  在这场大洪水中很多部族受灾,百越之民协作治水,防风氏部族趁势崛起,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首领。

  帝尧当年曾打算册封防风氏君首为中华伯君,但防风氏却拒绝了,因为根本没那个必要。帝尧也没有去追究,同样是没有必要。百越之地在当时来看实在太偏远了,远在与共工部隔江相望的东南一带,不仅气候湿热疠瘴丛生,又有大江为天堑,与中原很难发生什么关系。

  待到重华为天子时,又派使册封防风氏为中华伯君,防风氏这一次却接受了册封,因为形势已变。防风氏在崇伯鲧形神分身的相助之下,联合百越各部治水,趁势崛起成为了这一区域各部落联盟的首领。

章节目录